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要做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節 神器!
  河東郡,汾陰縣。

  寧成帶著十幾個從汾陰侯家裡借來的奴仆,沿著泗水一路向前,遇到山坡,必然仔細查看,看到彎道,一定下水搜尋。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要找什麽。

  就連寧成,也不知道他要找什麽。

  他只知道,他得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找到一個河灣之地,河岸邊必須有一個荒廢多年的後土廟。

  除此之外,廟的兩側的地形必須是像個鉤一樣。

  寧成找了三天,也沒找到符合條件的地方。

  為此,他昨天還特地請人去汾陰縣衙,翻閱了汾陰縣衙所藏的檔案和縣志。

  可惜,也還是一無所獲。

  “殿下還有幾日就要來汾陰了……”寧成心焦急萬分:“我必須在殿下來之前就找到那個地方!”

  但汾陰太大了!

  泗水太長了!

  要一個個的排查完,沒有一兩個月,根本不可能!

  怎麽辦?

  寧成忽然想到了一個笨辦法——他找不到,是因為人生地不熟,假如去問問當地的老人,或許能有收獲?

  於是,寧成找到了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莊,進了村,逢人就問,此地,誰最年長。

  有人告訴他,東邊的村裡有一位自秦末戰亂生存下來的老人。

  “長者在上,受學生一拜!”寧成恭恭敬敬的備上禮品,以弟禮求見。在禮物和恭敬的態度下,那位老人的家人總算勉強同意寧成去拜會。於是,寧成就見到了眼前這位須發皆白。已經有些老態龍鍾的老人。

  “貴客,聽說有事相問?”這位長者雖然老朽,但思維和意識都很敏捷,只是身體老了,不便走動了而已,然而,在漢室。這樣的老人最可怕!

  漢家以孝治天下,年十以上的百姓,即可見官不拜。年過八十的,都有天親賜幾杖,見了皇帝都不用跪拜!

  不止如此,這樣的老人在民間。可以上打貪官汙吏。下打不肖孫,碰上一個這樣的老人,一般人倘若挨了打,也只能乖乖受之,甚至還要賠笑。

  所以,寧成也不敢放肆,規規矩矩的拜道:“學生自長安而來,據說。汾陰有故魏國後土廟,敢問長者。可知此廟何在?”

  “魏國後土廟啊……”這老人想了想,道:“老朽還是孩童時,曾聽長者說起過,在離此三十裡之外的河灣,有故魏惠王所建廟宇,以祀後土,不知道是不是貴客所找的後土廟……”

  寧成聞言大喜過望,他知道,十之**,他找到了那個地方了,於是,他恭敬的再拜道:“多謝長者指教,學生感激不盡……”

  告別老人,寧成馬上就迫不及待朝著老人所說的那個地方而去。

  一個時辰之後,寧成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山坡下,在山旁,泗水奔流而過,一座破破爛爛的連磚瓦都埋在荒草叢的低矮廟宇的殘埂斷壁,出現在了寧成的眼前。

  寧成仔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河灣對了!

  廟宇對了!

  再看廟宇左右,果然地如鉤狀!

  “殿下要我找這裡,究竟是要做什麽呢?”寧成心狐疑不定的想著。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寧成向前,走進草叢,來到廟宇的面前。

  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了,這廟宇的牌匾與廟的塑像都已經化為灰飛,勉強只能在殘缺的牆壁和地上散落的磚石上看到一些銘。

  從銘上看,此地最後一次的官方祭祀活動,應該是在一百多年前了。

  寧成撥動一塊磚石的銘,仔細查看,希望從殘缺的字上找到些線索。

  在一塊磚石上,寧成看到了四個很有意思的銘:王偃奔我。

  王偃是誰?

  寧成的歷史還算不錯,他馬上就想起了,在歷史上只有一個人符合這個條件。

  周赫王二十年,齊滅宋,宋王偃奔魏,死於溫邑。

  那麽為什麽宋國的末代的君主的名字會出現在魏王祭祀後土的廟宇?

  寧成馬上開動他的大腦思索了起來。

  作為末代國王,宋王偃能給魏王什麽好處,以至於魏王要專門在磚石上記以銘,還要給魏國的守護神後土稟報?

  “難道說是那個東西?”寧成猛然想起了一個傳說,他吞了吞唾液,感覺心臟跳動的非常劇烈,整個人莫名的忽然有了恐懼。

  假如是那個東西的話……

  那麽這裡豈不就是……

  “皇天后土在上,臣寧成叩首再拜,不敢有犯,誠惶誠恐,伏維致敬……”寧成雖然混帳,雖然人品不怎麽樣,但是,對於那個傳說象征著天意,視為天君權神授,從黃帝開始傳承下來,禹皇再發揚光大的神器還是無比敬畏的。

  馬上他就跪拜在草叢,恭敬的叩首。

  他的心卻為他的猜測掀起了驚天巨浪。

  整個人都像打了擺一樣顫抖不已。

  天皇太一作一,壹統宇宙。

  黃帝作三,天地人三才,統治四海,使得八方諸侯臣服,方蠻夷朝貢。

  禹皇作,鎮壓神州,分封天下,真正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與之相比,所謂的和氏璧,還是太嫩了,所謂的祥瑞,太低級了,所謂的河圖洛書,虛無縹緲。

  只有那東西,信史所載,代代稱頌,夏商周數千年奉為神器,以祀天祭地,甚至在更久遠的年代,在神話之,它的影也若隱若現。

  它就是國的象征,華夏的源頭,是上天所賜,是神器,是權柄,是神話的神話,傳奇的傳奇。

  最初,它叫黃帝鼎,然後,它叫禹皇鼎。

  倘若銘所載是真。

  那麽,可能在這裡埋著的,是更久遠的神話,那最初的傳說——黃帝采首山銅而造的三鼎之一,至不濟,也是禹皇所造,鎮壓神州的鼎之一。

  因為宋國宗室手裡可是拿著商代天所傳承的鼎之一啊,這是明史所載的事實。

  雖然不清楚到底是天地人三才還是繪有州形狀,山河鳥獸的禹皇州鼎。

  但不管是哪一個,一旦出現,立刻就是天地變色,龍蛇起陸,整個天下都將為之臣服,所有的諸侯都要恭賀天,所有的百姓都要再次為它的出現而傾倒。

  因為,它是國的光,是華夏的閃電。

  它曾經在愚昧點明的火炬,在黑暗照亮先人的前路。

  三皇五帝,夏啟商湯周武成康,他們也曾畢恭畢敬的拜服於此物之下,禱告上蒼,祭祀神明,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假如我猜測的東西是真的……”寧成此時的心裡卻是無比的恐懼:“那麽殿下是怎麽知道的?”

  此時此刻,寧成想到了許多東西。

  高皇帝斬白蛇起義的故事,民間耳熟能詳。

  敕封黑帝,立廟渭南,更是人所共見。

  “難道真有天命所歸的王者,三百年一出的聖王?”這時候寧成想起了冥冥的天意和神話的君王。那些神話的三皇五帝,豈非就是如同如今殿下一般生而知之?

  有些事情,說的多了,總會讓人信。

  寧成若是穿越者,那麽他肯定會知道,兩千年後有句話叫:謊話說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ps:求訂閱ng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