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要做皇帝》第兩百八十一節 迷霧
  劉徹這時候,自然不會蛋疼到去糾結十三歲到底合法不合法這個問題。

  他此時在權衡著利弊。

  身為太子,劉徹自然很清楚一切都可以交易。

  包括感情、愛情什麽的。

  如果有需要,劉徹甚至可以去娶一個鳳姐回家貢著。

  但是,晁錯的這個要求,卻讓劉徹很猶豫。

  在西漢,外戚的政治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晁錯看得出來,是想在可能的未來,讓晁氏走外戚的路子發展。

  但是,劉徹卻知道,假如不發生意外,晁錯的這個夢想注定是會破滅的。

  別的不說,吳楚之亂一起,晁錯的腦袋就會掉地。

  而晁錯一死,全家都會被牽連。

  然而,按照遊戲規則,跟其有關的所有女性都會被強製要求交出來。

  別說一個什麽太子的女人了。

  就是皇帝的寵妃被牽扯進這樣的風波裡,也要下台,最好的結果甚至只是一杯毒酒。

  不然的話,那些在晁錯身體踩了一萬腳的人,半夜做夢都會被嚇醒!

  到那時候,劉徹是交還是不交呢?

  若是一般的情況,劉徹果斷的交出來也沒什麽。

  一個女人而已嘛!

  但關鍵是……

  前世晁錯死後,特別是吳楚之亂平定後,一大波事後諸葛亮和翻案黨就都冒出來了。

  雖然事實證明,這些人也就是些不足道的余孽。

  但在某一段時期裡,這些余孽的戰鬥力還是很不錯的。基本上幫晁錯洗清了冤屈,還讓皇帝都流下了幾滴鱷魚的眼淚。

  而在那一個時期裡,這幫人毫無疑問的肯定會關注劉徹這個太子交出去的那個晁錯的堂外孫女。

  然後……

  堂堂漢家太子,號稱太宗孝文皇帝指定的隔代繼承人。色厲內荏的紙老虎本質就會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而這對於劉徹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很難解釋得清楚得汙點,千百年後的史書之上,都會明明白白的記載。更會讓人產生出一種太子也不過如此的念頭。

  而不交的話,那一大波反晁錯聯盟的人,包括袁盎在內,晚上睡覺都會覺得很不穩妥。

  這幫人拚命起來的話,別說是劉徹這個太子了,就是他老爹那個天子,也未必能扛得住。

  你要知道,那些在前世把晁錯拉下馬。然後在其背上踩一萬腳的人幾乎都是三公九卿一級的大佬啊!

  但是反過來一想的話,劉徹要是死撐著不交人,那就很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晁錯的政治遺產。

  這其中的利弊,一時半會,劉徹真無法決斷。

  晁錯卻不知道,劉徹心裡的想法。

  他還以為太子這是在顧忌天子的看法。

  畢竟,漢室的潛規則。兩千石以上大臣的親屬,是絕對不會納入皇室的妃嬪體系之中的。

  於是他道:“家上,此事,臣已經跟陛下說過了……”

  言下之意很清楚,這個事情,皇帝已經點頭了。

  劉徹聽了,卻是心中一動。

  他想起了前世聽說的一個故事。

  前世,晁錯主持削藩,大抵也就是這個時候左右吧,晁錯的父親從潁川千裡迢迢跑來長安。勸說晁錯不要再固執的削藩。最後父子二人誰都沒辦法說服對方,晁錯的父親在絕望之中飲毒酒自殺,臨死前對晁錯說:“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

  算算時間,大概也就是在最近吧?

  劉徹不太確定這個故事會在什麽時候發生。

  但可以確定的是。晁錯的老爹,此刻肯定來長安了!

  也就是說,晁錯獻自己的堂外孫女,更大的可能性反而是給從潁川來的老爹吃顆定心丸?

  於是,劉徹笑著,試探著問道:“晁公,孤聽說,公父自潁川來京,可否為孤引薦一二?”

  晁錯聞言,微微一愣。

  他父親來長安的消息,他除了告訴皇帝和老師張恢還有師兄劉禮外,基本沒跟第三個人說過。

  太子是從哪裡知道的?

  “臣父此刻在上林苑陪伴陛下左右,家上欲見,恐怕有些難……”晁錯低頭拜道。

  他的父親,跟當今天子,頗有些感情。

  這是天子在潛邸時建立起來的交情。

  因此進京後,直接就被天子召去上林苑款待起來了。

  劉徹聽完,越發的覺得,前世晁父自殺之事,迷霧重重。

  首先,漢室推崇孝道,再怎麽混帳糊塗的政治人物,都承受不起不孝罪名的負擔。

  而晁錯居然頂著老父的壓力,甚至在老父在他面前自殺後,依然一意孤行,強力推進削藩,直至其身死。

  在這背後,要是沒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慫恿和鼓動,鬼才會信,晁錯的老爹,一個鄉下的老財主,宅在潁川大半輩子的地主,會將這天下局勢洞若燭火,甚至剛烈到以死相勸。

  更詭異的是,晁父死後,晁錯幾乎就失去了理智,其後發生的事情,跟晁錯之前一慣的政治手法完全不像。

  與其說,那時候的晁錯是個瘋子,倒不如將之看出一頭看到紅布的公牛。

  晁父死前,晁錯還能按部就班的穩步推進削藩的步驟。

  晁父一死,晁錯就乾出了先削楚國東海郡,再削吳國豫章、會稽兩郡這樣明擺著逼著吳楚造反的瘋狂行動。

  楚國還好,比較削其東海郡,還算的上是師出有名。

  誰叫楚王劉戊那個二貨,竟然跟人在太皇太后的葬禮服喪期間飲酒作樂,還私奸某位貴女。

  而且,東海郡在楚國的地盤裡不算重要。

  但吳王劉濞的豫章和會稽這一削。就等於是一口氣奪走了他最重要的兩個郡,三分之二的國土,以及最大的財源!

  這等於就是拿著刀子逼劉濞造反!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晁父自殺。

  可以想象,倘若晁父不死。晁錯肯定會一如既往的耐著性子慢慢磨,一刀刀的割下去。

  但晁父之死,卻就像一針強興奮劑,讓晁錯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智。不顧一切的逼反吳楚。

  審查前後,不難發現,在這其中推動的人,似乎希望鼓動晁父自殺,為其獲得些什麽。

  以結果推斷的話,作為此事的最終受益者,劉徹的老爹看上去嫌疑很大。

  但是,劉徹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可能乾出這樣的事情。

  而且他老爹又不是神仙,怎麽就知道,逼反了吳楚齊趙,他就一定能贏?

  你要知道,吳國三郡,楚國三郡,加起來就是將近一百城。若算上齊趙諸國,基本上七國就佔據了幾乎大半個天下,漢室的控制區域,甚至還沒叛軍的地盤大。

  所以,劉徹感覺,這事情反倒像是吳王劉濞的手尾。

  前世之時,吳楚之亂平定後,漢室俘虜的吳楚大臣,就有著類似,吳王陰為謀逆之類的證詞。

  後世太史公所著的史記中也明確記載了:漢廷臣方議削藩。吳王濞恐削地無己……之類的說法。

  這麽說來的話。背後的主使者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跟攪屎棍啊……”劉徹搖搖頭,劉濞確實是漢室最大的一根攪屎棍了。

  自從他兒子被劉徹老爹一棋盤砸死後,他凡事就跟中央對著乾。

  想要謀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劉徹的皇祖父在的時候。他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錯非劉徹的皇祖父一直沒給他任何借口和口實。恐怕,劉濞早就跟劉興居一樣叛亂了。

  而現在,蝗蟲、彗星等各種天變以及災害,無疑壯大了劉濞的膽子。

  讓其終於下定決心,要邁出那一步了。

  自然的,劉濞又不傻,他當然知道,只靠他的吳國三郡之地,別說跟長安掰腕子了,恐怕前腳剛剛舉起叛旗,後腳就會被楚國和長沙以及齊趙給鎮壓了。

  所以,拉上盡可能的多的諸侯國一起叛亂,無疑是上策。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得讓那些諸侯王感受到切膚之痛。

  只有諸侯王們真正疼了,才會跟他一起叛亂。

  不然,好好的土皇帝不當,跟著他劉濞一起乾這種掉腦袋死全家的活動,那些諸侯王又不是傻子!

  那麽還有什麽比激怒晁錯,讓晁錯瘋了一樣的不擇手段的削藩更快速的事情?

  這麽想著,劉徹就歎了口氣。

  從結果來看,劉濞顯然是在作死。

  但從目標來看,這卻是劉濞唯一的選擇。

  不然,晁錯真拖個三五年,一點點料理諸侯國們,那他就徹底沒有指望了。

  更恐怖的是,劉濞年紀那麽大了,沒幾年可活的了。

  不這麽做的話,恐怕光是時間就能殺死他!

  “我既然猜到了劉濞在搗亂,那我要不要說出來,破壞劉濞的圖謀?”劉徹心裡尋思著。

  但很快,他就搖了搖頭。

  破壞劉濞的圖謀,對劉徹沒有好處!

  反而有壞處!

  誠然,吳楚之亂明年一旦爆發,為此而死的人,不是一個兩個,也不是一萬兩萬,而是幾十萬,大軍所過之處,地方百姓的生產和生活甚至人生安全都沒有保障。

  但,作為一個統治者,尤其是經歷過前世失敗的皇族。

  劉徹早就不是那個前世剛剛穿越,滿腦子後世思維的穿越者了。

  對他來說,只要能順利的登上皇位,君臨天下,那麽什麽樣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歷史上,每一個統治者,都是踩著累累白骨上位的!

  更重要的是,劉徹很清楚,即使他挫敗了劉濞的圖謀,很大可能也阻止不了劉濞謀反的決心。

  反而繼續拖延下去,讓其不斷積蓄實力,整備軍隊,將來爆發起來,所造成的危害和破壞,恐怕會超越前世吳楚之亂造成的破壞。(未 完待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