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唐天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南唐三帝
  第一百五十七章南唐三帝

  在南唐三個皇帝中,名氣最大的不消說,自然是李煜,其次就是這位新任大唐皇帝李璟。李璟在文學史上的名氣雖然不如兒子,但也算是響當當的了,李璟留下的詞雖然數量不多,但質量均屬上乘。要說《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是李璟最著名的一闕詞,想必不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吧

  原詞如下: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乾。其中“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一聯被傳為絕唱,王國維對此闕詞極為推崇。

  南唐的文學氛圍在整個五代十國時是最濃烈的,經濟的富足往往是文化發展的前提保證,南唐君臣中不乏名詞高手。南唐二主不用多說,大臣中也有填詞高手,其中以中書侍郎馮延巳的詞最為著名,馮延巳詞對北宋的婉約詞風影響殊大,馮延巳有幾闕傳世名詞,略摘幾句: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另闕蝶戀花)。也有人認為這兩闕詞是歐陽修所作,說來也有趣,孟昶和李煜這兩個皇帝為《相見歡》“打”起筆墨官司,而馮延巳又和歐陽修這兩個大詞人“打”起官司,孰是孰非,已經很難分明。

  後人常說李煜和宋徽宗趙佶做藝術家可得滿分,但做為政治家只能得零分,說的很有道理。李璟雖然要比那二位強上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李璟雖然為人尚不失忠厚,但卻嚴重缺乏政治家的氣魄和遠見,當政以來,開始信用一些“文學家”,南唐史上有個著名的黨人集團——“五鬼黨”:馮延己、馮延魯、魏岑、查文徽、陳覺這五位老哥。

  要說這五個人都是奸邪小人有點過分,肚子裡都是有點貨的,都善長寫詩填詞,所以李璟對他們非常信用,而把宋齊丘等一乾老臣晾到了閣子上。這些人不僅喜歡文學,而且都自封了優秀的“地主階級政治家、軍事家”,得勢之後,幾位爺經常播弄是非,南唐政界被他們給弄的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相比老爹李昪的“保守”來,李璟的魄力則要大得多,李璟不想窩在江東這巴掌大的地方,對統一的興趣要大過老爹。即使做不到劉秀中興,學學劉裕統一江南也不錯。正好此時,南唐的東南鄰國閩國發生大亂,閩主王延羲在貪戀酒色,小人幸進,國事越來越糟糕,王延羲的兄弟王延政屢勸不聽,和王延政最終翻臉。兩人在福建大打出手,王延政乾脆另立門戶,在建州(今福建建甌)自稱大殷皇帝(也稱大商)。

  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44年)五月,閩國內亂的消息傳到金陵,李璟有些心熱,那幾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們比李璟更喜歡熱鬧,樞密副使查文徽不住的給李璟添乾柴,李璟坐不住了,便派查文徽、邊鎬率軍去收福建,不久又增派何敬洙、姚鳳、祖全恩部前去支援。

  此時閩主王延羲已經被殺,福州三易其主,落到了軍閥李仁達手中。建州的王延政在王延羲死後隻控制了福州幾日便丟了,建州也沒保住,被南唐軍攻破,活捉王延政,送往金陵做“高級寓公”。吳越王錢弘佐不希望李璟獨吞福建,對吳越進行扇形戰略包圍,也出兵混水摸魚。李璟嫌建州地盤太小,讓福州的李仁達把福州交出來,李仁達不想做王延政第二。

  李璟派陳覺率軍殺李仁達,李仁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把福州獻給了錢弘佐。李璟哪裡肯依,五鬼黨首馮延巳也火上燒油,李璟再派陳覺、馮延魯、魏岑等人去爭福州,結果被吳越軍殺敗,幾位“軍事家”差點被活拿了。李璟忙活了兩三年,隻啃到一塊骨頭,肥肉都讓錢弘佐吃了,而且泉州也被留從效給佔了,李璟氣的大罵那老幾位:“飯桶!你們都是大大的飯桶!”

  好端端的一場盛宴被錢弘佐一攪和,成了一堆殘羹剩飯,李璟吃的連皺眉頭,心裡這個憋屈,想再尋個機會露露臉,證明自己的“雄才大略”。老天也真給李璟面子,福建的事弄砸了,湖南又傳來好消息:楚王馬希廣被兄弟馬希萼絞死,馬希萼自稱楚王,並向李璟稱臣。李璟笑的合不攏嘴,於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八月,再派邊鎬去收湖南,行前告訴邊鎬:“仔細點,不要讓別人吃到肥肉。”邊鎬搖搖尾巴去了。

  湖南形勢混亂絲毫不亞於福建內亂,馬希萼剛當上楚王,就被大將徐威給廢了,馬希崇被扶正。馬希崇派彭師暠去監管哥哥馬希萼,可彭師暠居然又扶正馬希萼,向南唐稱臣。馬希崇乾著急沒辦法,不久邊鎬大軍入長沙,馬希崇舉族出降,被邊鎬送到金陵和王延政“切磋投降經驗”去了。南唐軍一入長沙,立刻從“官軍”變成了“土匪”,在長沙市中燒殺搶掠,楚人罵聲一片:“還不如姓馬的呢!”辰州(今湖南阮陵)刺史劉言見有機可乘,出兵攻長沙。邊鎬只顧著在長沙做“菩薩”了,結果被劉言給趕出了長沙,南唐軍都給請了出去。劉言自稱武平軍節度使,移鎮朗州(今湖南常德)。

  盤踞廣東的南漢皇帝劉晟在羨慕吳越王錢弘佐之余,自然不會放棄吃肥肉的機會,趁幾派勢力廝殺之際,出兵北上,攻取楚國的梧州(今廣西梧州)、桂州(今廣西桂林)等地,奪得廣西北部大片土地,大大擴展了戰略縱深。

  古希臘思想家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換個意思就是說,人不能以同一個姿式在同一個地方栽倒兩次。可憐的李璟,除了栽倒的地方不同外,幾乎就是以同樣的姿式栽倒的。上次在福建栽跟鬥,好歹也撈個建州,這次除了進了長沙向湖南人展示一下唐朝大軍的“威武雄壯”外,一塊地皮也沒刮到。

  李璟渴望統一是好事,應該支持,但在具體用人上,李璟遠不上老爹眼光毒辣。南唐並非沒有良將,卻偏偏用陳覺、邊鎬這些“半料子軍事家”,怎麽能不壞事。雖然李璟用了“江南第一良將”劉仁贍率水軍攻下了嶽州(今湖南嶽陽),但不久又將劉仁贍調回。劉仁贍在嶽州“撫納降附。甚得人心。”,如果讓劉仁贍擔任西征軍主帥並坐鎮長沙,還會發生擾民事件激起民變,最終盡失湖南嗎?可能性不大。

  李璟連繼栽了兩次大跟鬥,不甘心這麽窩囊,正在琢磨想再一次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打哪呢,吳越、還是廣東?還沒等李璟考慮好呢,北方一聲霹靂:保大十四年(公元956年)春,大周皇帝柴榮親率水陸大軍南下,聲勢浩大、震天動地!李璟委屈的直哭:“朕怎麽這麽命苦啊!別人的肥肉沒吃上一塊,柴榮就想吃我的肉!”哭歸哭,但還是要想辦法對付柴榮的。

  柴榮是那麽好對付的?李璟先派神武統軍劉彥貞率三萬大軍去告訴柴榮:“朕不是劉崇!”柴榮哪吃你這套,在正陽(今安徽壽縣)大敗南唐軍,劉彥貞戰死。柴榮兵臨壽州城下,劉仁贍泣勵三軍,固城死守。柴榮一時沒有拿下壽春,便圍點打援,其他地方的南唐守將實在太柴了,經不過周軍狂風暴雨般的攻擊,紛紛失守。李璟想與柴榮講和,願意認比自己小五歲的柴榮做哥哥,柴哥哥不同意,繼續打下去。李璟的血性被打上來了:“你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個賣傘的嗎?牛什麽牛?!”

  李璟挑選唐軍精銳,由弟弟李景達、陳覺率領,北上收復失地。李景達號稱賢王,實際上不過是杆白臘子槍,他也只是名義上的主帥,軍政大權被監軍陳覺握著。陳覺根本不會打仗,但李璟不希望李景達在軍中有威望,寧用外姓,也不用自己的親兄弟(許多帝王都是這樣)。李景達率領的五萬南唐軍在紫金山(安徽八公山)再被周軍包圓了,南唐主力基本被周軍殲滅。李璟在金陵城中如坐針氈,害怕柴榮過江,自己就要成了陳叔寶。

  不過柴榮這時還沒有下江南的打算,歷代北方政權統一江南都要先得到四川,對江南實行戰略包圍。柴榮先試探性的攻打後蜀,孟昶也是個夯貨,嚇的沒頭沒腚,秦鳳四州被柴榮收入囊中。

  李璟運氣不錯,沒做上“陳叔寶”,但當“陳頊”是跑不掉的。柴榮拿下淮南十四州,和南唐隔江對峙,李璟已經再沒能力和柴榮較量了,隻好委屈求全。李璟向柴榮乞和,南唐向北周稱臣,割讓淮南十四州,歲貢百萬,甚至連帝號和年號也不敢用了,自稱國主,奉周朝正朔。

  從楊行密草創江東以來,淮南一直被江東政權牢牢控制,固若金湯的淮河防線保障了江東政權的北線安全。中原政權只能望河興歎,從後梁到後周郭威,都是如此。李璟接手江東後,也非常重視淮河防線,即使後來伐閩和伐楚都失敗,但都沒有對南唐造成致命打擊。吳越、周行逢、陳洪進等人都不具備消滅南唐的實力,所以李璟雖然連栽了兩次,但沒傷筋動骨,繼續過著小日子。

  可柴榮志在統一,必然要拿李璟開刀,得到淮南十四州,就意味著北方政權統一進程的開始。當然,同時也意味著南方政權衰敗、滅亡不可避免。

  看書網小說首發本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