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君入場,十六位東境督軍的倒戈,已然宣告李七曜的黯然落寞。
在李七曜下獄的第二日,寧無術和皺軍便被放了出來。
東境之王,卻是勾結楚王朝的幕後之人,實在出人意料。因為擔心影響,故而此時暫時隱而不發。
溧陽百姓只知道寧無術和皺軍都被平反出獄,卻是不知道東境的主子卻是已經入獄。
不過這樣的消息瞞不了多久,大抵最多十天到半月,便會到人盡皆知的地步。
當然,到了那個時候,新東王落定,基本上一切都已經穩固下來,再鬧不出什麽風浪。
只是,寧君和趙康年商議出來新東王的人選,怕是會讓所有人驚到一地雞毛。
這次李七曜的事情,除了叛國之外,還徹底失了民心。
至於李七曜一系參與到給楚王朝倒賣軍械之人,依舊在嚴查之中。
整個東軍,起碼還有好幾十將領將要落網。
但整體來說,塵埃落定。
一處茶樓頂層。
寧君和趙康年二人俱是眺目看著這座溧陽城,心思各異。
這些年,二人聯手次數並不算少。早在寧君還在北方戎馬兵戈的時候,就已經達成同盟。他們這年紀懸殊不小的兩人,真稱得上是配合無間。
只是,伴隨著各自位置的登頂,其實也走到了相互提防的地步。
寧君遠不是昔日的寧君,趙康年也搖身一變,成了寧九的接班人,天子堂的大國柱。
“我那個隨從叫陳五,是我民間搜羅到帳下的高手。面對北王你這樣的巔峰武修來說,他不行。但實力也是不可小覷。”
趙康年主動找了一個話題,失笑一聲,“以前沒到這個位置,覺得無論是你爺爺寧九身邊帶著一個寧奉先,還是賀千秋身邊帶著的李破俘,都是因為位置高了,所以怕死。”
“但真到了這個位置上,才發現這世上想要殺你的人真不少。沒一個厲害的隨從,活不長久。”
身居雲端,萬眾矚目。
也伴生出各種可知和未知的風險。
趙康年才堪堪坐在大國柱位置上數個月的時間,已經面臨不下於七八次的暗殺。有的能查出是誰安排,有的即便是將殺手抓住活口,也無法從殺手的嘴裡套出線索。
高位,不好坐啊!
對此,寧君倒是平淡,不以為然,“權勢越大,便越是能影響到更多人的利益。想殺你的人也就更多了!”
“到了你我這位置,可以說這世上的權貴對我們只有兩種態度,想殺你,和不想殺你。”
徐康年點點頭,倒是認可寧君的話。
他徐康年現在是文官之首,而寧君則是軍方臻頂。
二人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影響到大華方方面面。
喜歡他們的人自然是喜歡,但因為他們施為而被影響到利益的,大概日日夜夜求神拜佛都在盼著他們死了乾淨!
有實力的,自然是想除之而後快。
那些人不會去想,即便是換一個人坐他們的位置,大概也會做同樣的事,同樣的選擇。
這樣的想法很玄乎,但也真實。
寧君和趙康年對視一眼,然後俱是從窗戶邊上走開,各自落座。
趙康年品了一口茶道:“寧君,我其實最近都在想一個問題,便是你我會不會相互不喜歡?”
聞言,寧君眉頭一皺,隨即笑道:“本王怎麽想不重要,重要的趙國柱你有這個想法了。”
“趙康年,你也不必句句話試探我。有句話不妨我一吐為快,便是……”
寧君頓了頓,然後補充道:“當初為了逼我站在賀千秋對立面,你給君上建議將我捧到了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置上,也不想想,以我的身份,再頂一頂這樣的帽子,到底多危險。”
“趙康年,你這個人吧胸懷天下志,但做事太過於不擇手段了點!”
趙康年什麽人,為達目的什麽手段能可以用,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平心而論,寧君最不喜和照看來了這等人打交道。但並非是寧君不願,便不打交道。
趙康年懂寧君是什麽人,所以每每下一個決定,都能正好抓住寧君的秉性,引導寧君去做事。
對付賀千秋是如此,對付天下無雙城也是如此。
而針對四王峰會的事情,還是如此!
大華國當世大權者,趙康年並不霸氣,手上的籌碼也不多。但卻是能遊刃有余的走到今日,成就大國柱之身!
這和他的城府心性,脫不開關系。
說到底,趙康年真不是一個討喜的人。
“哈哈哈,能被北王評價不擇手段,也算是我的榮幸了。但寧君,你也要承認,若是我趙康年做事規規矩矩,一板一眼,那我走不到今日。有些事啊,得過且過算了。”趙康年爽朗一笑。
寧君平靜道:“就怕有一天,你將我算計到火海裡面去。”
趙康年:“以你寧君的城府算計,可能嗎?”
“真不好說!”
趙康年笑了笑,岔開話題,“這次李七曜倒台,將意味著東軍已定!如今東軍裡面還有兩位元帥,天巡軍督軍也被澹台龍飛牽連兩人下台,剩下的人如今也別無選擇,會堅定不移的靠向天子堂一邊。”
“我們大華一共有五路大軍,天子堂中樞將控制其二。距離天子執權,已經不遠了。”
趙康年的眼神下,帶著一抹炙熱的向往!
大華開國至今,國之中樞從來未曾真正掌控大華各軍!
只要他照看來了做成此事,不缺身後功與名,流芳百世,不在話下!
寧君淡笑調侃道:“你這話當做我這位王爺的面說合適?”
趙康年眼神堅定,“因為你是寧君,所以合適!”
對此回答,寧君只能失笑。
這也是趙康年最能拿捏到他寧君的地方,因為趙康年清楚,他寧君不眷戀權勢,更沒滔然野心。
寧君想做的,只是為這個國家盡自己的力!
只是寧君也擔心啊,狡兔死,走狗烹。
什麽時候,趙康年下手的目標就會輪到北軍,就會輪到他。
真到了那個時候,寧君又該如何處之?
北軍有大監軍董朝,還有三大元帥,九位督軍!
不是誰都願意,交權到天子堂。
有些人不是因為野心,而是不想被文臣涉軍,處處受製!
天子堂掌軍,利弊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