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帝師是個坑》第一卷_第1563章  所求不多
  一場戰爭因一場局部戰役而改變走向扭轉戰局的例子,不勝枚舉。

  長平之戰一錘定音,秦國一統天下…

  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之局勢…

  傻狗偷襲珍珠港導致本土遭受有史以來最熱高溫天氣…

  下野之戰,決定數十萬昌協軍反戈一擊,為瀛島覆滅揚上第一捧墳頭土。

  因為一個人,一個念頭,決定了無數人的生死,一樣是不勝枚舉。

  比如大昌朝大理寺少卿沒事閑著追戰船,導致漂洋過海找兒子的老實人想要和高句麗人講講理。

  比如柳乘風是應該名垂青史,大書特書。

  比如廖文之這個讀書人,也應該名垂青…他不需要,因為關於昌軍攻打瀛島這個“歷史”,本來就是他書寫的。

  其他三路深入瀛島腹地的大軍接到軍令後,搖身一變,成為了異教徒遠征軍,左手天照大神的神像,右手屠刀,要麽,親吻神像,要麽,身首異處。

  高舉天照大神的神像,四路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隊伍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入,大量的二鬼子充當苦力建立補給線,向前線運送著各種軍器,戰爭的走向越來越明顯,瀛賊各處城池,幾乎沒有太大的抵抗能力。

  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不斷通過補給船傳回到東海三道,再傳回昌京,捷報頻傳。

  這些捷報都是廖老師親自操刀的,大致意思就是瀛島天皇得位不正,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天皇總是派人去東海三道嘚瑟,舟師大帥楚擎忍不了了,也沒別的意思,就是帶人過去問問天皇幾個意思,然後發現天皇一點都沒不好意思,無奈之下大帥就帶兵踏上瀛島意思意思,誰知打瀛賊就是小意思,沒什麽意思,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東海三道幾乎所有百姓都動員了起來,造船、募兵、提供物資,還是造船、募兵、提供物資,一艘艘戰船出海了,一船船物資送到了瀛島,一營營軍伍乘風破浪追隨舟師大帥的腳步踏上瀛島。

  昌京朝廷也沒想到楚擎玩的這麽大,真的是奔著滅國去的。

  其實除了東海三道外,其他州府,包括京城,對瀛賊根本沒有太多的概念。

  感同身受本就是一件極為扯淡的事,不經他人之痛,如何理解東海三道的百姓失去了多少,經歷了什麽。

  陶若琳沒有講什麽悲情故事,她知道痛苦什麽都換不來,憐憫只是一種有限的基礎情感,就如同冬日見到路邊的乞丐,乞丐有著最為淒慘的身世,自己聽過之後難道還會賣兒賣女將錢給乞丐嗎,當然不會。

  所以聰明的陶若琳用真金白銀堵住了朝臣的嘴,讓朝臣們高舉雙手支持東海舟師,讓世家與大人物們,拍打雙手為東海舟師加油助威。

  補給船並非空船而歸,送去了兵卒,送去了補給,拉回來一船船銀礦,一船船奇珍異寶,七成用到東海三道,其他三成運送到京城給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土鱉們開開眼。

  那些世家和朝臣們很開心,早說啊,還以為你們是給東海三道的百姓報仇呢,你早說你們是去掠奪的,那我們不是早就支持這個事了嗎。

  轉眼到了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

  身穿麒麟袍的太子殿下坐在敬儀殿的門檻處,旁邊是略顯尷尬的邱萬山。

  邱總剛上任,成了禮部尚書,曹悟退了。

  老曹並不知道,當時昌喻沒有誤會,他知道曹悟只是不想負責科舉這個事,老曹不想退,但是太子真的想讓他退。

  不是老曹不好,而是禮部尚書這個位置負責科舉,科舉又對寒門書院來說意義重大,昌朝能否煥然一新,就指望寒門書院那些學子了。

  太子不了解老曹,他也不是很了解邱萬山,但是他信任楚擎,信任楚擎信任的人,任何人。

  “邱大人坐就是了嘛。”昌喻仰著腦袋,笑吟吟的說道:“總叫孤抬著頭與你說話,孤怪累的。”

  尷尬的邱萬山苦笑了一聲,也坐在了門檻上。

  “孤還未謝過邱大人呢。”

  邱萬山連說不敢。

  二人心照不宣,所謂謝,是關於太上皇與黃老四離京之事,朝臣與世家沒敢大動乾戈不假,免不了議論紛紛。

  太上皇走了就走了,當皇帝的也跑了,這擺明了是不負責任,這麽大個國家說不管就不管了,像話嗎,像話嗎像話嗎。

  這事往小了說,是老四任性。

  往大了說,那就是老昌家不靠譜,皇室不靠譜,讓不靠譜的昌家當皇室,歷任皇帝要從不靠譜的昌家挑選,是不是有點欠妥。

  昌喻處理政務還算得心應手,但是對付朝臣和京中僅存不多的世家,明顯經驗不足。

  用不著昌喻操心,楚擎在京中的後援團出手了。

  第一個動手的不是邱一刀,而是京兆府府尹馬睿。

  馬睿在朝堂上倒是為黃老四百般遮掩,和一些不怕死的朝臣打的有來有回,本來能拖一段時間,結果出事了,出在了馬牛氏也就是馬睿他老婆身上了。

  前幾天馬睿在朝堂上和倆監察使吵架,沒吵過,出了皇宮的時候,倆監察使還在那嘰嘰歪歪,馬睿一急眼就和人家打起來了。

  本來膀大腰圓的馬睿是能打贏的,動手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麽,推了人家以後就倒地上了,被倆監察使一頓踹。

  監察使是文人,沒想真動手,但是架不住馬睿騷話不斷,一邊兒挨揍一邊問候人家女性親屬,各種姿態描寫可謂是不堪入目,倆監察使越打越來氣,最後被扔進牢裡了,扔的還是京兆府大牢,叫冤都沒辦法叫,他們一叫,馬睿可能就會來一句堂下何人狀告本官。

  馬睿挨完踹之後就去醫館了,反正對外宣稱是傷的很重,但是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老馬這是要訛人家,開始不要臉了。

  事到這基本上已經可以定性了,老馬是受害者。

  可錯就錯在老馬沒提前和他老婆說一聲,牛馬氏得知這事後,帶著大姑大姨就衝倆監察使的府中,見人就揍,最後原本佔理的老馬就待參了,在家反省。

  老馬下場了,老陶開始上場了。

  按理來說老陶噴人也是有一手的,結果也不知道怎麽的了,都懶得寫什麽奏折了,一急眼就說他姑爺是楚擎,一急眼就說他秦家是楚文盛,完全是耍無賴呢。

  秦罡也算是後援團之一,畢竟是老成持重的柱國將軍,一看陶瑸這樣耍無賴也不是個事,然後擼起袖子就乾,也是在皇宮門口大打出手,他一動手,譚忠平也跟著上了,最後就變成武將和文臣們互毆,反正太子是這麽定性的。

  至於一群亞健康的文臣是怎麽和膀大腰圓的武將們互毆的,那就沒人知道了。

  到了最近這幾天,文臣反應過來不對勁兒了,為什麽會鬧到現在這個地步,再次變成了文臣和武將對立的情況,而且武將和他們平分秋色了,文臣根本壓不住武將了。

  這些都是邱總有意為之的,見到武將們在朝堂上再次有了話語權後,開始上場。

  邱總直指問題核心,不是給臣子和世家一個交代,而是給了百姓一個交代。

  在邱總嘴裡,黃老四的行為只有一個字——孝!
  老四是天子,是所有人的君父,卻也是兒子,是太上皇的兒子。

  因為不放心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沒多久活頭的太上皇,這才追出了京城,因為他是兒子,因為他是一個極為孝順的兒子,孝感天地。

  大致就是這麽個意思,誰要是說老四不對,那就是不讚成孝道。

  文臣和世家怎麽想的不知道,百姓感動的夠嗆,是得孝啊,要是連老爹都不管不顧的人,能指望他對百姓好?

  墨跡了倆月,終於沒人提老四出宮這件事,而且大家也發現了,有老四和老四似乎沒多大區別,老四能辦的事,太子昌喻也能辦。

  可實際上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和黃老四出宮已經沒多大關系了,在邱總有意的操縱下,武將和文臣達到了一個完美的製衡,依舊互看對方不順眼,卻也誰都不會壓誰一頭,這麽做的目的,只是為了給昌喻鋪路。

  兩邊人馬都乾不掉對方,只能找仲裁,也就是監國的昌喻。

  “孤要感謝邱大人,感謝楚師,感謝父皇,謝謝前線廝殺的將士們…”

  昌喻支著下巴,望著東側方向,嘴角上揚著。

  昌朝,越來越好,百姓,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好。

  “禮部上的折子,孤允了。”

  邱萬山瞳孔微縮:“此事,無需待陛下回京再議?”

  “父皇會同意的,總是父皇遮著風擋著雨,如今,孤也遮風擋雨一番吧。”

  邱萬山站起身,衝著昌喻深深一拜,面露動容之色。

  科考擇才七百六十二人,其中七成皆是寒門學子,入冬後將要前往各道各州府的縣鎮主政一方。

  正興三年年末開始,每年一次,各道官場巡查,考評有品級的官員政績,不問出身不問家世隻問政績。

  所謂政績包含人口提升、賦稅增長、治下之民是否老有所依、居有所屋、飯有所食、子有所學等等。

  政績考核只有三個標準,一,年不滿十二歲,無償入讀寒門書院,二,各州府必設有三處醫館,朝廷撥款,百姓無償診病,三,土地價格,百姓可以居住在城外,可以距離極為偏遠,但是必須有地,有房。

  關於民生問題,各地官員只有這三大考核標準,三年不成就五年,五年做不到就十年,總有一天,昌朝百姓的孩子都能讀書寫字,百姓們病了不用再咬牙停著,風雨來襲,也會有一處棲身之所。

  這便是百姓的奢望,奢望,會變成希望,希望,會變成期望,期望,終究會變成現實。

  百姓,所求不多。

  永遠都是如此,所求不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