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知道,有些人機緣巧合,能與國務院專家醫療小組的專家有個次把的會面機會,但並非有這面子讓這些專家次次給自己治病,正巧現在他要為林楓正名,所以就立即當了白老鼠,這人也是聰明,知道在場要人多,林楓不敢亂來,況且,在場這麽多專家,林楓要是把他給治壞了,這些專家也不可能乾看著不是?
林楓明白這人打算,卻也不拆穿,給他把起脈來。
從脈象分析,這周懷遠很不幸,被傳染上了瘧疾,這種病俗稱“打擺子”,忽冷忽熱的,有節奏地發作,很是痛苦,經常會死人的,古時候曹雪芹的祖上就是患了這個病,連皇上從北京給送金雞納霜藥都沒來得及等到就死了。
周懷遠說,這次發病後,他在老家先找了醫生看了,開始的醫生說是需要解表,就用了些解表的藥,結果沒有效果,接下來的醫生說要滋補,又沒有效果,用懷遠自己的話說,是被人給把病治壞了。
這病在老假被拖延了三個多月,現在看這周懷遠,本來白胖的一個人,現在身材改麻杆狀了,整天一會兒冷得渾身發抖,一會兒又狂熱,而且總是嘔吐,吃不下東西。
人能瘦成這樣了,那肯定就是病得不輕。
林楓仔細斟酌一番後,心道這周懷遠的病症不簡單。
果然,他沒有說出開什麽藥,周懷遠便道:“上次那專家說這是足太陰濕瘧啊,應該用不換金正氣散來治療。這不換金正氣散,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方子,功能是行氣化濕,和胃止嘔。後來我也喝了不換金正氣散,隻喝了三劑,喝完三劑以後,在老家被折騰了一年多的瘧疾就這樣好了。
那專家繼續又給我開了些調補身體的方子,服用以後,身體就恢復健康。
但是,這個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在第二年的秋天,也就是前幾個月,我居然瘧疾再次發作,我當時就覺得這可有些令人奇怪,難道這個東西還會選時間?
所以,我就以為不是之前那病,就隨便看了些醫生,但後面愣是不能好。”
林楓聽聞這人這麽說,頓時心中有數了。
以前也有人是這麽個情況。
清代有個叫劉若清的,便是如此。
他也是次年又再次犯病,當時找了個叫王孟英的醫生給醫好了,但次年再次犯病,幾經無果後,他找到王孟英的藥方。
劉若清很高興,告訴屬下:“就按這個方子,去給我抓三劑!”
原來,這位劉若清是個聰明人,他感覺自己這次的症狀和上次的沒有區別,就放心地服用了王孟英以前開的方子。
結果,三劑藥喝完後,病又好了。
下屬們都驚歎不已。
後來,劉若清又找了個機會,來到杭州,把這個事情向王孟英講了,王孟英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個病看來發作是有規律的啊,恐怕明年的秋天它還會發作,這樣吧,我開個方子,明天夏天的時候你就服用上,提前來堵截它。”
於是,就開了個培土勝濕的方子。
在第二年的夏天,劉若清就按時服用了這個方子,結果秋天就沒有犯病,而且,從此以後,這個病也再沒有犯過。
說到王孟英,這人治療瘧疾確實很厲害,要知道放古代,這是個很纏手的病啊,它是由一種叫“瘧原蟲”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曾經在全球肆虐,清朝宮廷裡也曾經畏之如虎,各位禦醫也是束手無策,後來是洋人進獻的金雞納霜才算解決了問題,王孟英到底有什麽訣竅呢?
當時又有一位張同志也患了瘧疾,這位的症狀是:寒少熱多,每兩天發作一次,剛剛發作兩次,人的身體就感覺消瘦了下來。
張同志的消息比較靈通,聽說王孟英治療這個病有點絕活兒,就趕快托人把王孟英請到了家裡。
王孟英來了後,一診脈,也皺起了眉頭,說:“您的脈是弦細脈,而且脈搏跳得比較快,尺部感覺明顯。你的病都在什麽時間發作?”
張同志急忙回答:“都在子夜發作。”
王孟英:“還有什麽症狀嗎?我看你的嘴唇有些乾啊?”
張同志突然想起來了:“是啊,就是口特別的乾,總想喝水!”
王孟英點點頭:“明白了,你這是足少陰熱瘧啊,隻發作了兩次就突然消瘦了,千萬不要輕視這個病啊!”
張同志忙點頭:“我也知道來者不善啊,所以才急著找您啊。”
王孟英:“我這裡有對證的藥物,但是有個條件,您服用就可以了,千萬別再找其他的醫生商量。”
張同志很納悶:“為什麽呢?”
王孟英笑了:“他們一定說這不是治療瘧疾的藥啊,所以,您就隻管自己服用吧,好嗎?”
其實這位張同志早就知道王孟英是高手了,於是欣然同意。
王孟英就開了付藥,成份如下:“元參、生地、知母、丹皮、地骨皮、天冬、龜板、茯苓、石斛、桑葉”。
張同志也感到對此問題必須嚴肅對待,於是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立刻喝下了一付藥。
喝完一付藥以後,這個瘧疾就好了。然後王孟英又開了點滋陰的藥物善後。
是的,服用了一次,病就好了。
只見他開了些滋陰涼血的藥物,也沒見專治瘧疾的什麽青蒿啊,柴胡啊,還有什麽現代藥理研究能夠殺死致病微生物的清熱解毒類藥物啊!
中醫講究個刨根問底,病症,有的時候並非是病根,王孟英治病的手法便是如此,中醫把人的身體看成是陰陽結合的整體,陰陽平衡,便是沒有病的狀態,所以在中醫的理論上,是所有病都能治的,這也是如今許多騙子打著中醫旗號騙人的原因之一。
只是那些騙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愣是把中醫給禍害成了現在的模樣,林楓覺得自己有必要整理一本古代那些醫生的書籍,以講故事的形式,讓世人知道中醫的一些事跡,不過,推廣中醫的事,得慢慢來,中醫所處的環境,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