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白堊紀禁區》第499章 精益求精(二)
  第499章 精益求精(二)

  實話實說,光劍這東西拉風度爆表,可實用性確實差點,持續時間絕對是個硬傷。

  但事無絕對,戰士們很快摸索出一種節電戰術,簡單點說就是揮動光劍的時候不動開關,只有在即將劈中目標的時候,才突然推動開關釋放等離子束,完成切割後馬上關閉。

  使用這個辦法,光劍的持續使用時間在幅度增加,兩個小時基本沒問題。

  為此,月研組還將光劍的開關改為按壓式,而且是那種環柄式按壓開關,戰士們只需要在即將劈中目標是握緊一些,就能順利打開等離子束,劈完之後放松一點立即關閉。

  另外,相關人員還根據戰士們的反饋,加長握柄,並將重心調至頂端,揮舞劈砍更加順暢。

  群眾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

  從接到警報,到完成所有武器的改進方案,僅僅用了兩天時間。

  又過了一天,重型武器系統的生產方案出爐,北都迅速分派任務,全國的機械生產廠家全面動員。

  人類最精密的加工設備,其精度也達不到月研組的最低要求,但隻生產毛坯,也能給月研組節約大量時間。

  而且精加工並不需要月研組親自動手,只需要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納米平台進一步雕琢,就能得到合格的零件。

  當然了,原材料也是決定成品質量的重要因素,月研組雖然掌握了大量特種合金,甚至超級合金的配方,但實驗配方的工業化沒那麽簡單,短時間內沒辦法大量生產,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用差一點的替代材料頂上。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必須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否則連未來都沒有,還談什麽發展說什麽進步?
  發出警報後第六天,鯤鵬號再次抵達月球,接受月研組的全面改造。

  同日,月研組的幾位專家,在持續觀察的基礎上,成功建立了新型穿越點的數學模型,經過反覆的動態模擬得出結論,穿越點需要整整三個月才能達到成熟期,最晚不超過三個半月。

  得到了相對準確的畸變時間,北都立刻調整現階段的準備工作,工業體系全面向新裝備傾斜。

  北都之所以這樣安排,也是有原因的。

  為了對付半機械軍團,軍方公開了部分資料,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討論,甚至把當初俘虜的尖頭人都奉獻出來,用來實驗各種輕武器的殺傷力。

  結果發現,戰士們手裡的步槍機槍,不比燒火棍強到哪兒去,小口徑基本沒用,打上去只能讓尖頭人腦袋晃一晃;中口徑稍強,但也就是偏上一偏;就連12.7毫米重機槍也沒什麽用處,除非直接命中尖頭人的腦袋,才能讓它們暈上一小會兒。

  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它意味著軍方裝備的絕大多數槍械,都不能對半機械軍團產生傷害。

  將普通彈更換為加量裝藥的特種彈,結果稍有改善。

  換成電磁步槍,效果更加明顯,8毫米已經可以打出眩暈效果,12.7毫米彈藥有百分之七十的幾率擊暈目標。

  常規輕武器基本沒有作用,這對軍方而言不是什麽好消息,不過能在這個時候得到消息,同樣是軍方的幸運。

  畢竟,軍方裝備的單兵武器不止是槍械,還有大量火箭炮、無後坐力炮、迫擊炮等等,還有兩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完全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新戰術,而不是開戰之後,面對敵軍的衝鋒,才發現手裡的槍械根本沒用。

  為止,全面換裝電磁步槍的呼聲不絕於耳。

  如果有可能,北都也想全面換裝,可步槍這玩意單價不高,但當不住裝備的數量多啊,就算北都不惜工本,也不可能在區區兩個月裡裝備全軍。

  再說了,如今納米平台都在協助月研組製造飛碟,一天二十四小時三班倒,哪有多余的工夫生產超級電池?
  不過這事兒還沒完,不就是電麽,咱們沒有電池,不是還有電網麽?
  一群搞技術的湊到一起,硬是把用電池的步槍,改成了插電版,作戰時只要扯幾根電纜,或者帶一輛發電車,就能附近的戰士提供電能。

  不多不少,一輛車一個排。

  而且除南疆之外,南方各省的電網還算完整,北方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就是毫發無傷,陣地設在哪裡,就能把電送到哪裡。

  說實話,這種改進簡直就是蛋疼,裝備了這種步槍的部隊只能和敵人打陣地戰,根本沒法離開預設陣地。

  可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倒也是種折衷的辦法。

  強光槍也在這段時間進入了軍方的視野,說簡單吧,這玩意確實用了許多亞特技術,可說複雜吧,也沒想象中那麽高深,算是一種亞特技術的低端產品。

  這東西打在尖頭人身上,只能證個半公分左右的小坑,但是瞄準眼睛,一槍就能打穿大腦。

  嗯,威力確實弱了一點,不過沒關系,增加體積提升功率,打穿尖頭人不是夢。

  縮小體積不容易,放大卻簡單,隻用了半個小時,月研組就拿出了新的設計圖,軍方立即著手製造重型激光槍。

  為了提高持續射擊能力,設計人員參考加特林的結構,采用了多管設計,使之成為一款可長時間精確射擊的重型火力。後來又把近防炮的火控系統移植過來,使之成為由電子設備控制的全自動炮塔。

  第一次試驗的時候,這門新鮮出爐的激光近炮,隻用了四秒鍾,就將十四個目標全部摧毀。

  實驗人員對這個成績並不滿意,他們不斷修改武器參數,優化算法提高準確率,將這門炮的反應速度提高了整整三分之一!

  軍方再也忍不住了,馬上著手改進裝備。

  第十九天,首批十二輛搭載激光近防炮的“五對負重輪”,隻用了四天就完工下線並驗收合格。

  第二十二天,首架采用史前技術的殲54原型機組裝完畢,並於當天首飛。

  第三十五天,第一架飛碟下線。

  第四十二天,首套可打擊外太空目標的大型激光防空系統建成。

  第五十五天……

  第六十七天……

  第……

   感謝書友“W.Hailan”的打賞支持,謝謝。

    抱歉,今天只有一章,實在是沒狀態,忘掉的稿子比發出來的多,讓我捋捋思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