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決賽開啟(6)
江寧這邊剛剛起了個頭,抬眼就看到了攝影師後面的曹奉賢。
按說這事兒也真是奇特,江寧和曹奉賢,明明該算是兩個互相討厭的冤家,然而每每一個人出現的時候,對方總能在第一時間就捕捉到對方所在的位置。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冤家路窄吧.
曹奉賢倒也不躲,眼見江寧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自己身上,索性完全不加掩飾地勾起了唇角,笑得多少讓人有些寒顫。
舞台上出現了短暫的停頓,東子斜眼眺一下曹奉賢的位置,不自覺就挑了挑眉,隨即快速反應過來,揚手就去攔江寧的注意。
好在時間尚短,江寧原地回過神來,快速做出反應,佯裝自己被觀眾們的掌聲和熱情“綁”住了手腳,順勢又贏回了一波觀眾們的掌聲和笑聲。
別人都能被“騙”,評委席間的謝德雲卻是不能。藝術中浸淫、舞台上摸爬多年,謝德雲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分清楚哪裡是刻意、哪裡則是演員們主觀意義上的分了神。
輕笑著默默感慨了一下台上兩人的配合默契,謝德雲回頭就向兩人剛剛看過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一個人影一閃而過,並沒有看清楚是誰。
謝德雲收起笑意,再看一眼那個方向,確定那人的確不會再回來,輕輕地眯了眯眼睛,隨即回過頭,繼續關注江寧和東子的表現。
江寧兩人今天選的是絕對離不了傳統二字的老段子《八扇屏》。
在相聲行裡,《八扇屏》是公認的相聲門弟子用來開悟的段子,最初入門的時候大家都會學到。
可即便是這樣,也不代表這《八扇屏》的難度很低,隻配得上用來啟蒙教學。
相反的,之所以用《八扇屏》來開蒙,是因為它集中了相聲行中很多技巧元素,能讓新生代演員們在入行的第一時間就感受到相聲本身的魅力,與此同時又能在演員們心目中打下一個心理上和技術上的“雙釘子”。
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讓孩子們從最初就感受到相聲很難,想在這一行中出人頭地絕非易事,自己權衡權衡,要是真的自覺吃不了這個苦,大可以趁早改行,另謀天地!
但凡是老一輩的老先生老師父們親授,這一段《八扇屏》要是無法過關的話,也就從另外一方面表現出新演員們的功底不夠,老先生們這便不會再教給孩子們過多的東西。
可如今的情況和從前很不一樣,相聲行式微,很多孩子早已經對相聲沒了興趣,除了個別天資極為出眾,運氣又極好,能夠早早進入凌雲社這樣相聲大團體的,剩下的草台班子再培養新演員,並不會這樣從根上過度的較真。
也就是因為這麽個原因,不誇張的說,現如今,相聲行裡的多數演員,單就這一段《八扇屏》而言,其實是達不到及格標準的。
整段相聲段子裡面最難也是最容易出彩的地方,當然是長短不一的那幾段貫口,至於段數多少,只因表演限定的時長而定。
謝德雲此時,萬分期待江寧和東子在這一段中的表現。
他特別想知道,那位無緣再見的師兄袁老爺子教給江寧兩人的,到底是現今網上能夠隨意搜索到的那幾段標準代表段,還是從最初之時流傳下來,現如今卻就快要失傳的十幾乃至二十幾段。
謝德雲很快就發現,江寧和東子對三翻四抖、鋪平墊穩的節奏處理其實很有意思,兩人的搭檔表演,其實和傳統意義上的純捧純逗也不是完全一樣,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意識的增加了小包袱的數量,層層遞進之下,倒是既不顯得江寧過於出眾,也不顯得東子過於陪襯。
可就是這麽一分一秒組合下來,兩人搭配在一起所形容的笑料和爆點,卻並非一加一等於二那麽簡單,反倒是有著一加一大於二,甚至成為二的倍數的痕跡和趨勢。
某一時刻,謝德雲向前傾身,雙手交疊,用手背架住下巴,一雙眼睛牢牢地掛在江寧和東子身上。
時間快速流逝,謝德雲知道,那幾段貫口,馬上就要到了!
主辦方平均分到每一對選手身上的時間很短,這麽短的時間之內既要做到適度的創新,又要做到不徹底丟棄傳統,這說來容易做來極難。
可如果放在《八扇屏》這一段裡,如果是謝德雲本人的話,他可能還會覺得最佳的處理方式,就是在賽前留下兩長一短兩段貫口的時間。
三段以內,可以保留一段很多人都聽過的,比如“莽撞人”;一段相對冷門、但應該也有一部分人聽過的;剩下一段極其冷門,極少有人會說到的、卻又剛剛好能結合到時下熱點,加以改編的。
以這樣的處理方式,既能讓觀眾們耳目一新,又能讓內行人在第一時間就了解到他們的實力如何,技巧怎樣,同時又絕對不會徹底丟了傳統的東西,對得起自家師門和祖師爺的傳承。
這當然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只是不知道,江寧兩人會如何去處理。
台上捧逗繼續,卻是東子一方表情放松,盡可能平和自然,眼神都顯得安然靜默地,望向身旁江寧。
謝德雲輕笑心說:貫口在即。
卻沒想到江寧第一段選擇的,是並沒有多少演員說過的,最不容易引起共鳴,也最難以讓觀眾們一時驚豔的一小段——忠厚人。
“後漢三國有一位忠厚人,此人姓魯,名肅,字子敬。隻皆因劉備當陽大敗,夏口屯兵。魯肅同孔明過江東,舌戰群儒,對周瑜念《銅雀台賦》,言說曹愛下江東所為二喬,以樂晚景。氣壞周公瑾,那周瑜才與曹愛勢不兩立。闞澤下書,怒打黃蓋,龐統獻連環之計,周瑜用火攻。”
“隻皆因欠東風,周郎身染重病,南屏山借東風。周瑜密差丁奉、徐盛去殺孔明。趙子龍箭射篷繩,孔明才得活命。火燒戰船,曹兵大敗,荊襄九郡,俱為劉備佔領。到後來屢討荊州,劉備總是不還,竟自難為魯子敬,那金聖歎老先生批三國說,‘魯子敬是一位忠厚人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