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戰神趙雲》第64章 劉備和呂布
  第64章 劉備和呂布

  公孫瓚和袁紹雙方剛一交鋒,袁紹就吃了敗仗,公孫瓚一路南下,在青州最先打開局面,其中劉備三兄弟屢立戰功,出了不少力,公孫瓚任命田楷為青州刺史,劉備也已因此被田楷表奏為平原縣令。

  在漢末,比較大的縣,既設有縣尉,也有縣令,縣令秩1000石,縣尉相當於後世的公安局長,秩600石。

  走馬上任,擺在劉備面前的任務不少,既要阻擋袁紹南下,又要切斷袁紹和袁譚的聯系,還要把平原這個爛攤子收拾好。

  內憂外患,任務非常艱巨。

  劉備化繁為簡,發揮出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

  軍事上,積極招募鄉勇,訓練士卒,外禦強敵,內平盜賊,憑著劉備高人一籌的才能,在烽火四起的青州,平原破天荒的得到了難得的安寧和平靜。

  政治上劉備廣施仁政,仁義愛民,對那些吃不上飯的窮苦人,還有遭受戰火無家可歸的流民,劉備開倉放糧,設立粥鋪,拿出本就所剩不多的物資周濟這些人。

  對待士人,劉備更是謙恭和藹,禮賢下士,來人不管是誰,他都遠接高迎,跟對方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沒有任何的怠慢之處。

  戰爭猶如寒冬,冰冷無情,可是劉備卻讓寒冬般的平原,難能可貴的有了一抹溫情的陽光。

  劉備深得人心,剛上任短短幾個月,方圓百裡之內,提起劉備三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當地有一個富戶叫劉平,對劉備非常不滿,他自以為自己是當地最有錢的人,根本瞧不起劉備,曾暗中雇了刺客去行刺劉備,卻不料,刺客竟然被劉備所感化,被劉備的仁德之風所打動,不僅沒有行刺,反而告誡劉備要多加提防。

  劉備能在平原打開局面,贏得民心,關張二人功不可沒。

  兩人被任命別部司馬,憑著高超的武藝,無敵的豪氣,不論是袁紹的人馬,還是境內的盜賊,都在關張面前討不到半點便宜,閑著無事,兩人就侍立在劉備身旁,終日不倦。

  桃園情義,義薄雲天,三人經常一起吃,一起坐,一起睡,關系好的就好像是一個人。

  劉備的人性信條,有兄弟,才有天下!

  劉備的兵將,對三人的關系,非常羨慕,認為關張能和‘老板’做兄弟,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桃園結義,讓不少人產生了美好的幻想,都希望自己能遇到一個這樣的好老板,能把自己的手下當成兄弟來對待。

  可是,也有明白人。

  有個新兵對老兵偷偷的說“要是我也能遇到這麽一個把我當兄弟的主公,哪怕能在她床上睡上一覺,死也甘心。”

  在這個新兵看來,關張能跟劉備睡在一個床上,這待遇簡直美上天了。

  那老兵長歎了一聲,說了一句家鄉的老話:你只看到賊吃肉,卻沒看到賊挨打。

  關張當然不是賊,這只是打個比方,在大夥面前,關張跟劉備稱兄道弟,的確很風光,可是,什麽事情,都是有緣由的。

  老板為什麽拿你當兄弟?是因為,老板離開你,就玩不轉!

  關張,不是草包,都是能征慣戰的萬人敵,他們為劉備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如此,每次劉備出征,關張都會奮不顧身的護衛在劉備左右。

  如果,關張一無是處,劉備能正眼看他們嗎?
  老板為什麽拿你當兄弟?是因為,你能給老板帶來足夠多的利益。

  戰場跟職場一樣,利益才是至高無上的。

  第二,老板拿你當兄弟,還有一個前提,你得把他當成老板。

  不打仗的時候,別看劉關張形影不離,一直在一起,卻主次分明,君臣有別,劉備坐著,關張卻站著,侍立兩旁,終日不倦。

  《三國》中,關羽死後,劉備要替他報仇,劉曄評價他們的關系,用詞最為貼切:“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名義上是君臣,卻更像是父子。

  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劉備真的把他們當成手足兄弟,那是因為,劉備一無所有,時間長了,三人之間,永遠都是劉備為主,關張為輔。

  關張始終敬著劉備,像臣子尊敬君主一樣,像兒子尊敬父親一樣!
  關羽傲氣凌人,目中無人,衝動起來,除了他,別人都不是人,也就是說,他隻把自己當成人!
  而張飛,粗中有細,外表粗獷,卻藏有內秀,雖然經常鞭打士卒,脾氣暴烈,但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閑暇之余,張飛喜好書法,草書尤為一絕,也擅長畫美人,經常喜歡跟文人學士待在一起,有國士之風。

  但是一旦衝動起來,跟關羽截然不同,關羽隻把自己當成人,而張飛一旦發起瘋來,他自己壓根就不再是人了,是魔鬼,是野獸!
  關張兩人,都神勇蓋世,但身上卻都有一個致命的缺憾,關羽狂,太狂!張飛暴,太暴!

  關羽瞧不起別人,別人越是有能力,他越是蔑視對方,反而對待士卒,對待窮苦百姓,他毫無架子,平易待人。

  而張飛,對待長者,對待有能力有名望的人,非常敬重,對待部下,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他耿直爽快,打完兵卒之後,氣一會就消了,張飛依舊嘻嘻哈哈,他認為大家都是大老爺們,別人也會跟他一樣,過去的事就算了,可他的背後,卻總有一雙雙充滿恨意的眼睛,盯著他!
  …………

  呂布逃離長安後,先投奔了袁術,袁術待他不薄,並不是像演義中說的那樣,立馬就把他轟走了,可是呂布恃功自傲,總是想跟袁術平起平坐。

  這樣一來,把袁術給激怒了,所有人都認為呂布無處容身,主動來投奔袁術,應該是主從的依附關系,可呂布卻還把自己當成一方霸主,言談舉止,很不安分,他趾高氣昂,沒有絲毫寄人籬下的覺悟。

  更甚者,呂布經常縱容部下,在南陽劫掠,袁術非常不滿,卻又不便發作。

  呂布不知收斂,變本加厲,袁術一再忍讓,終於呂布覺察到了袁術對他的不滿,識趣的主動離開。

  由此可以看出,呂布智商不高,情商也差的要命,到了別人的地盤上,不把尾巴收起來,反而飛揚跋扈,大有喧賓奪主之勢,袁術數次不滿,呂布卻一直沒有察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