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戰神趙雲》第293章 ,曹操退兵
  第293章 ,曹操退兵

  戰鬥毫無懸念,最後楊鈞這些頭目悉數被抓,余者毫無疑問,全都化為曹兵刀槍下的亡魂,至於徐他則逃過一劫。

  這是賈詡早就計劃好的,他不讓徐他逞匹夫之勇,夏侯惇出現沒多久,徐他就果斷撤離了。

  但徐他這次的表現,注定將會在那些漢室舊臣的心目中,贏得一定的尊重,賈詡的目的就是要讓徐他跟漢室搭上關系,從中推波助瀾,幫助漢室繼續對抗曹操。

  當初把漢帝送入虎口的是賈詡,現在反過來幫助漢室的也是賈詡。

  看似匪夷所思,其實不難理解,這兩者並不矛盾。

  賈詡把漢帝讓給曹操,是為了讓趙雲脫離漢帝的掣肘,可以盡心盡力的擴張自己的力量,不受任何的外部阻撓。

  幫助漢室,則是給曹操製造壓力,尤其是輿論方面的壓力,讓世人看到曹操的另一面。

  天下人會不自覺的去想:為什麽那些漢室舊臣要跟曹操作對?
  這種導向會不住的加深人們的印象,從而讓曹操和曹賊兩者之間,徹底的劃上一個對等號!

  夏侯惇來到劉協的面前,並沒有下馬,只是雙手抱拳,以不容違抗的語氣說道“陛下,末將護駕來遲,還望陛下恕罪,請陛下速速回宮,以免遭賊人毒手。”

  劉協身子一晃,整個人好像突然被抽空了一樣,默默的歎了口氣,隻好點頭道“也好,起駕回宮!”

  沒多久滿寵也帶人趕到了,夏侯惇看了他一眼,“有勞滿大人護送陛下回宮。”

  滿寵點了點頭,親自上前扶著劉協往許都深處走去。

  夏侯惇將楊鈞等人直接押進大牢,交給許都衛審訊,一切交代完之後,夏侯惇原路返回,很快許都再次恢復了平靜,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轉過天來,滿寵將一封奏報交給了荀彧,再由荀彧呈給漢帝。

  這對荀彧來說,絕對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煎熬,從內心深處他忠於漢室,敬佩楊鈞那些人,可是他又不能跟那些人站在一個立場上。

  奏報裡寫的清清楚楚,夏侯惇救駕有功,楊鈞等逆賊心懷叵測,挾持聖駕,妄圖篡逆,死不足惜,經過許都衛連夜審訊,楊鈞等人已經供認了罪行,並全部伏誅。”

  荀彧不知道別人會怎麽看待他,他也無法跟人去訴說,當初一顆忠心輔佐曹操,寄希望曹操能夠匡扶漢室,重振朝綱,荀彧從沒有想過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當漢帝來到許都後,荀彧激動的徹夜難眠,他盼著曹操和漢帝能夠君臣齊心,攜手同心,共同振興漢室,恢復昔日漢武榮光。

  可他卻忽略了一點,曹操和漢帝,究竟能不能和睦共處?
  事實證明,不能。

  漢帝想掌權,那些舊臣也一直在擁護漢帝,希望劉協能堂堂正正的將皇權掌控在自己手中。

  這麽做,一點錯都沒有。

  漢帝不缺少雄心,朝臣們也是忠心可嘉,理應支持。

  可曹操做錯了嗎?
  曹操沒有放權,采取的方式是把漢帝軟禁起來,乍一看,曹操獨斷專橫,跟昔日的董卓李傕之流沒什麽兩樣,可荀彧卻明白曹操的苦衷和無奈。

  真的把權利還給漢帝,局面一定會立馬失控,漢帝根本就撐不起來。

  只有把權力握在曹操的手中,靠著他的雄才大略才能一步步將局面變好。

  退一萬步,就算漢帝有能力,曹操也願意放權,可那些追隨曹操的部將,願意聽從漢帝的命令嗎?

  荀彧不是沒有想過這些,正因為為了顧全大局,他才覺得現在的局面雖然不盡如人意,但確是最好的。

  荀彧希望曹操穩住局面後,然後再一步步將權利還給漢帝。

  可是,曹操會按照他想的那樣去做嗎?權利這東西一旦握在手裡,誰願意再還回去呢?

  現在的荀彧,左右為難,為了麻醉自己,讓自己盡量減輕內心的譴責,荀彧不辭辛勞,廢寢忘食,拚命的的處理政務,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工作狂,只有這樣他才沒有閑心去想別的。

  否則一旦讓自己閑下來,他就會糾結在痛苦和自責當中。

  他想做一個忠臣,可現實的局面,又讓他無能為力。

  …………

  雖然張繡大獲全勝,狠狠的搓動了曹操的氣焰,可是曹操僥幸逃過一劫,這讓張繡心裡很是不滿。

  但瑕不掩瑜,曹操雖然沒死,張繡依然對單福的能力讚歎不已,對他更加器重。

  曹昂戰死,曹安民被殺,愛將典韋也悲壯陣亡,曹操無比的悲痛,本以為對付一個張繡不會太困難,卻沒想到,會輸的這麽狼狽,一敗塗地,還讓自己從鬼門關驚險的走了一遭。

  曹操厚葬了典韋,從不落淚的他,兒子和侄兒的死,曹操都沒有哭,可一想到失去了典韋這員猛將,曹操的淚水卻止不住的奔流而出。

  稍作整頓,曹操沒有心思繼續攻打宛城,隻好暫時回軍。

  許都有人作亂,趙雲聯合劉備和呂布殲滅了紀靈的三萬大軍,這兩件事的發生,都使得曹操不能繼續留在宛城。

  許都的事情,曹操需要處理,但是遠不如袁術的事情更讓曹操著急。

  當初出兵宛城的時候,趙雲還被汝南黃巾給拖住,劉備和呂布也矛盾不斷,很不和睦,可沒過去多久,趙雲便來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表面上繼續跟黃巾爭鬥不休,可實際上,何義何曼暗地裡已經歸順了趙雲,他們在配合趙雲演戲,當趙雲神不知鬼不覺突然伏擊了紀靈,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曹操討伐宛城,沒有佔到便宜,還損兵折將死傷了這麽多人,反倒是趙雲出盡了風頭,這讓曹操心裡很是不滿,更何況,討伐袁術是大義所在,曹操如果不馬上從宛城退兵,繼續跟張繡糾纏,就變成了因小失大,因為私仇而把公道大義拋在了一旁。

  如果趙雲繼續出兵討伐袁術,而當初的發起者曹操則跟張繡死磕不休,忙著給兒子侄子報仇,天下人會怎麽看?
  回軍的路上,曹操連番催促,日夜不停,兼程趕路,恨不能馬上就回到許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