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戰神趙雲》第160章 ,三讓徐州
  第160章 ,三讓徐州

  靳允不僅表了忠心,且以實際行動回報曹操,非但固守范縣,還主動出擊,擊敗了張遼派出的先鋒大將。

  范縣形勢暫時轉危為安,程昱馬不停蹄,火速趕往東阿,半路途中發現陳宮的先頭部隊馬上就要渡過黃河,向東阿發起總攻,程昱計上心頭,乾脆將倉亭津的浮橋給拆掉了,抵達黃河北岸的陳宮,望著滾滾奔騰的黃河水,也只能望河興歎。

  程昱順利來到東阿,見縣令棗袛已經動員了官民一起守城,軍民一片繁忙,眾志成城,對即將到來的陳宮大軍都毫無懼色,程昱深感欣慰,激動的眼眶都濕潤了。

  他很清楚,眼下曹操的地盤只剩下這最後的三座城池了,任何一座城池都不容有失,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程昱的到來,也讓大家心裡有了主心骨,軍民上下一心,發誓死守東阿。

  在荀彧、程昱、夏侯惇三人的努力下,面對呂布和張邈的連番猛攻,鄄城、東阿、范縣,始終屹立不倒,此時此刻,荀彧等人都在翹首期盼,希望曹操早日回來,荀彧程昱是當地軍民的主心骨,可是曹操,才是整個兗州的主心骨。

  曹操圍住郯城,連番猛攻數日,城中的劉備,眼看守城器械已經耗盡,心全都墜入谷底深淵,劉備甚至已經動了逃走的念頭,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曹操接到了後方的急報,縱有萬般不甘,也只能咬牙下令“退兵!”

  第二次,東征徐州,曹操佔據絕對的上風,卻再次飲恨退兵。

  時也命也,跟諸葛亮北伐中原,何其的相似,明明佔據優勢,卻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得不退兵。

  第一次,曹操因為糧草不繼,不得不退兵,第二次,張邈突然反水,又有呂布給張邈撐腰,險些徹底端了曹操的老窩,曹操不得不铩羽而歸。

  這兩次,都跟陶謙沒有半毛錢的關系,並非陶謙指揮有方,有多大的統兵才能,也不是徐州兵作戰勇猛,主動打跑了曹操。

  “爽!”

  本來想溜之大吉的劉備,運氣出奇的好,得知曹操退走了,劉備再次激動的心中一陣歡呼。

  “真是上天庇佑啊!”

  第一次,劉備沒有動一兵一卒,曹操就退了,第二次,眼看劉備就要撐不住了,曹操又退了。

  劉備的心情可想而知,是何等的激動振奮,他心中暗想“看來,這徐州真是我劉備的一塊福地。”

  雖然曹操退去了,可陶謙連番臥病不起,並沒有因為曹操的退兵,病情有所好轉,反而油盡燈枯,生命無可遏製的走到了盡頭。

  自知大限將至,陶謙的頭腦出奇的清醒,他很清楚,徐州乃四戰之地,免不了兵災戰禍,誰願意爭就爭吧,既然兒子沒有本事守住徐州,索性讓給劉備。

  徐州北面有公孫瓚,西面有曹操,南面有劉表、孫堅和袁術,別的不說,曹操這一次退兵,是因為後院起火,誰能保證,他不會再度領兵來犯。

  陶謙很明智,招來糜竺,交代後事,讓他請劉備坐領徐州牧。

  劉備見到陶謙後,執意不受,婉然拒絕了陶謙顫巍巍遞到面前的印綬。

  雖然拒絕了,可是回到住處,劉備卻一夜沒睡,他很想把印綬接過來,畢竟,他已經34了,漂泊了這麽久,是該有個落腳容身的地盤了,可如果直接接受的話,劉備又擔心惹人非議,對自己名聲不好。

  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這就是劉備此刻的真實寫照。

  上一次曹操退兵,劉備就已經拒絕了跟田楷一起回去,實質上,他已經沒有了退路,再想去投奔公孫瓚,已經不可能了,唯一的出路,只能繼續留在徐州,陶謙進入彌留之際,這對他來說,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糜竺沒有放棄,再次來見劉備,劉備含含糊糊的說“是不是……還有比我更合適的人?”

  糜竺言辭懇切“玄德公,你就不要再推辭了,非你莫屬。”

  劉備故作姿態,堅辭不受,糜竺離開後,陳登又來了。

  劉備心中暗喜“看來,大家都一致擁護讓我擔任徐州牧。”

  陳登開門見山“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漢室衰微,立功立事,盡在今朝,徐州殷實富足,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

  推脫,還是推脫,劉備搖了搖頭“備何德何能,今袁公路近在淮南,此君四世三公,名傳海內,天下仰慕,你們可以把徐州交給他。”

  陳登斷然搖頭“袁術志大才疏,驕橫霸道,絕非治世能主。”

  見劉備還不表態,陳登又說“徐州兵甲十余萬,若使君坐領徐州,上可扶住天子,下可拯救黎民,成就春秋霸業,就算退一步,也可自守一方,青史留名。”

  陳登的話,劉備心裡很受用,尤其是陳登誇他有國士之名,劉備差點激動的拍手稱讚“元龍,真乃玄德之知己也!”

  但是,劉備喜怒不形於色,他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沉得住氣,不能輕易表態。

  不管陳登怎麽勸,劉備還是沒有表態。

  哪怕陳登要強行挾持他留在徐州,劉備也不答應。

  糜竺、陳登、陶謙都沒能說動劉備,最後,就連北海的孔融也來了。

  孔融是天下少有的名士,連他都來了,劉備幾乎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看來,這徐州果真非我莫屬啊,此乃天意。”

  孔融對劉備說“袁公路乃是塚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欲將徐州交給使君,天予不取,悔不可追。”

  在眾人的連番勸說下,劉備羞羞答答,半推半就,終於接受了徐州,而且,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表奏孔融為青州刺史。

  對孔融,劉備投桃報李,可是對公孫瓚呢?劉備在平原待了那麽久,他豈能不知道,青州刺史是田楷。

  公孫瓚幫了劉備那麽多,結果,劉備反手一刀,將刀子狠狠的扎進了公孫瓚的心窩。

  這麽做,劉備有自己的考慮,他要正式脫離公孫瓚,對世人公然表態,要與公孫瓚決裂。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