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戰神趙雲》第19章 ,冀州易主
  第19章 ,冀州易主

  “子龍,真是不簡單啊,大哥,我看當初我們兄弟三人就該跟趙雲一起去,你看現在,我們在這裡整天悶坐,無所事事,趙雲北征烏桓,公孫瓚南征黃巾,而我兄弟三人,卻只能一旁枯坐,再這樣下去,非把人給折磨死不可。”

  關羽狠狠的瞪了張飛一眼,趙雲出師告捷,關羽心裡也很不平靜,更確切的說,是很不平衡。

  原本誰也沒看好趙雲,可是趙雲的表現,卻震驚了所有人的眼球!
  北征烏桓,一來路途險阻,難以通行;二來雙方兵力相差懸殊,趙雲毫無優勢可言。

  除此之外,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公孫瓚是有意想把趙雲調離自己身邊,這個信號足以證明,趙雲已經引起了公孫瓚的不滿。

  所以,劉備很明智的沒有站在趙雲這一邊,反而劉備心裡還有一絲竊喜,趙雲越是被排擊,越是不被重要,對劉備來說,越容易拉攏。

  如果公孫瓚把趙雲當成寶貝疙瘩,那劉備一點機會也沒有。

  按照劉備的想法,公孫瓚也沒指望趙雲打勝仗,一旦趙雲敗了,公孫瓚必然以此為借口治趙雲的罪,而這個時候,劉備就會站出來替趙雲求情,如此一來,趙雲必然會感念劉備的恩情。

  劉備跟公孫瓚都是師從盧植,兩人是同窗好友,就算公孫瓚想殺趙雲,劉備也有信心能勸住公孫瓚,可是,事情的走向,完全偏離了劉備的想象。

  等夜深了之後,劉備在屋裡來回踱步,轉了一圈又一圈,眉頭緊鎖,滿布愁雲,此時的劉備,才是最真實的。

  在外人面前,他喜怒不形於色,總是古井不波,遇事從容鎮定,外人根本猜不透他心裡在想什麽,但是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壓抑在心底的情緒,頓時火山般的噴發湧出。

  過了良久,劉備用力握緊拳頭“現在是必須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其他參與討董的諸侯,不僅有了封賞,有了地盤,也都在積極擴充實力,唯獨劉備,好像被人遺忘了一樣,朝廷的任免遲遲沒有到來。

  參加討董之前,劉備做過安溪縣尉、後來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職。不久高唐縣被盜賊攻破,劉備於是投奔公孫瓚,被表為別部司馬。

  討董之後,劉備沒有地方可去,只能繼續依附在公孫瓚的身邊,劉備很不甘心,他現在必須拿出功績來,否則就會被所有人給遺忘。

  現在,擺在他面前路有兩條,一是幫助趙雲北征烏桓,二是南下幫助公孫瓚討伐黃巾。

  只有做出成績來,才有功績可言,到時候表奏朝廷,才能得到封賞。

  雖然朝廷的權威大不如前,先是董卓弄權,接著是董卓被殺,王允和呂布聯手主政,漢室威嚴一日不如一日,但是,只要漢室還在,不論是誰,表面上都得認同朝廷,擁戴漢室。

  劉備身為漢室宗親,自然更不能例外。

  北征烏桓?雖然趙雲打了一次勝仗,畢竟烏桓踏頓還沒有正式出兵,烏桓騎兵尚有精兵四萬多,兵力是趙雲的兩倍,何況,去幫趙雲,公孫瓚一定不會高興,思來想去,劉備還是決定南下幫助公孫瓚。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到了北平。

  冀州易主了,韓馥居然把冀州讓給了袁紹。

  消息剛一傳開,整個北平城,頓時炸了鍋,劉備聽說此事後,憑著敏銳的直覺,他預感到,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

  所以南下之事,不得不暫時緩一緩,原本是想幫著公孫瓚討伐盤踞在渤海的黃巾軍,可是現在,劉備很清楚,公孫瓚和袁紹必有一戰,而且戰事一觸即發。

  原因很簡單,公孫瓚被袁紹給狠狠的擺了一道,當初袁紹和公孫瓚約定的是南北夾擊,平分冀州,可是現在,袁紹不費一刀一槍,不用一兵一卒,平白得到了冀州,而公孫瓚揮兵南下,卻什麽也沒有得到。

  袁紹成了冀州之主,自然不希望公孫瓚繼續待在渤海,可是對公孫瓚來說,他卻不甘心退出冀州。

  公孫瓚氣的怒火中燒,不僅繼續屯兵渤海,死賴著不走,還積極準備,發誓要跟袁紹決一死戰。

  袁紹剛剛拿過冀州,諸事未定,為了穩固局勢,他暫時還無法出兵跟公孫瓚開戰,這就給了公孫瓚迅速壯大的機會。

  公孫瓚驍勇善戰,身邊不乏精兵猛將,而他對付的又是猶如一盤散沙的黃巾軍,20幾萬黃巾軍,這等於是拱手給公孫瓚送來兵馬讓他擴充,而且是迅速擴充。

  別忘了,曹操橫掃北方的霸業,人生賺取的第一桶金,就是通過討伐黃巾,招降了幾十萬人馬,籍此組成了青州軍,青州軍助他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曹操的實力才會迅速壯大和膨脹。

  公孫瓚雖然性情暴躁,殘酷弑殺,但是在軍事方面,才能卻不可小覷,自從帶兵進入渤海郡,北平軍所向披靡,連戰連捷,收攏了不少降兵,連幽州刺史劉虞,都對公孫瓚的實力迅速膨脹感到吃驚。

  公孫瓚實力迅速擴充,隨時準備磨刀霍霍,跟袁紹一決雌雄。

  袁紹自然不想把冀州的地盤讓給公孫瓚,兩人之間的決戰,誰都清楚,根本無法避免。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緊準備,不至於落入被動。

  雖說趙雲在白狼山一戰大獲全勝,公孫瓚也懶得理會,對公孫瓚來說,無論趙雲最後是勝還是敗,公孫瓚都不會有什麽損失,趙雲若是贏了,公孫瓚將會再也不用擔心烏桓人的襲擾,身後再無後顧之憂。

  趙雲要是敗了,公孫瓚就會狠狠的治他的罪,因為趙雲的威望已經讓公孫瓚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威脅。

  歸根結底,趙雲殺了董卓,天下揚名,名望一下子超過了公孫瓚,公孫瓚本來就不是心胸豁達之人,他很難容得下趙雲。

  聽說袁紹得到了冀州,趙雲決定必須抓緊時間平定烏桓,這場冀州大戰,他可不想在一旁當個看客。

  休整了幾日,探馬來報“報,子龍將軍,烏桓首領踏頓起兵五萬奔白狼山殺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