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日本戰國走一遭》第4章 4.此身一戰陷險地
  第4章 4.此身一戰陷險地
  明眼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這個大軍行軍途中,其實充滿了對統帥的考驗。

  六千余人的軍隊,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少。先陣正是小平太這一隊,將領細川采女正通政是個很年輕的武士,但是那個一米五多精壯的體格證明他肯定吃好喝好鍛煉充足。

  但他的經驗肯定不足,據說這是他的初陣。真正指揮這三百多人的想必是他身邊那個頭髮斑白的老武士,那個武士也確實在不斷的發布指令,同時做這一小隊的軍奉行。

  那個老武士看著就相當不好惹,平時也是一臉嚴肅。雖然臉上沒有什麽刀疤一類的東西來嚇唬士兵,但是那種氣勢就已經很唬人了。

  每天天色尚且未亮時,那個老武士就已經起來指使眾人燒開水煮茶,用炒米下湯下茶吃早飯。天一亮就收拾好一切開拔出發,沿路整備街道,修平整拓。每隔一段路程留下一名長足眾作為傳令,安排騎馬的武士往來探查道路。走到正午後就選擇大片平曠的地方立營,將之前砍伐的木材設置成馬防柵,分劃營地,標記水源,撿拾木柴。

  幸好小平太這一隊由於是先鋒還得以配備車輛和馱馬,不然那麽多扎營的東西靠這三百多人來背,那能把人拖死。

  所以古代行軍做先鋒既要求士兵勇武敢戰,同時又要能吃苦耐勞。不為別的,因為先鋒就有可能先打仗又要沿途勞役,苦差事一樁,除非能夠先陣立下大功,否則很難受。

  而且這些事情還極為瑣碎,不是老於行伍,經年宿將很多事情你根本不懂。這種東西更多的是言傳身教父子相傳,以及屍山血海裡滾過三滾還活下來的大概能學個全。

  在先鋒立營之後,後陣的各隊士兵按照分畫布置依次進入營地,等到下午四五點,太陽已經西斜,大名的本陣才到達,緊隨其後的就是後詰隊。其實不是他們走得慢,而是道路就那麽寬,大名到中午才開始出發,所以實際上整隻部隊都隻行軍了半天。

  這時候小平太才明白今川義元死時身邊怎麽只有二三千人。今川先陣松平元康在攻擊鳴海城,其余各部按照順序進攻各砦,大軍是按次序沿著街道行軍,前後首尾相接,只不過下大雨遭到奇襲,前後各隊來不及救援而已。

  總之看著老武士行軍頗有章法,準備的也很充足,一看就是那種打了超過三十年爛仗的人才。小平太覺得自己的生命保障又多了一分。

  三日以後全軍到達國境邊的白川方下山城,作為邊境的支城早已聽聞消息,號召起了附近的農民進城防守,不過似乎他們並不希望一開始就籠城。城將發來書信,約定第二日在城下合戰。大軍於是也不急著攻城,開始製作竹束,搭建望樓,就地派出軍隊征收各村的保命錢,同時煽動國人。

  第二天一早,城內就法螺大響。城內魚貫而出大約一千余人,在城下布陣。

  山內方本陣也傳來消息,細川采女為左翼,一色宮內為先手,小西原左衛門為右翼,大石三郎為後詰,共計一千六百余人對陣。

  小平太一看自己處於左翼牽製的位置,又看了看自己拿著的異型二引兩馬標,決定做一個安靜的小旗持,呆在人群後邊摸魚。

  對面的馬印一面寫著八幡大菩薩,一面紋著團扇,小平太由於身份所限並不清楚對面是哪位。而且對方明顯只有中間是像模像樣,兩翼都是普通農民略略武裝了起來,只有很少的足輕。

  小平太感歎了一句不過如此嘛,就隨著大隊人馬向前推進。

  至於戰鬥過程嗎,什麽三段合擊,槍衾連攜,龍騎飛射等等全部沒發生,不是說他們不存在,是雙方都沒這個裝備訓練和水平。

  只有前排足輕拿個二間槍捅上幾下,鐵炮買不起的,連裝模作樣的啪啪幾聲都沒有。只有弓箭時不時射幾發,但是箭矢要花錢的好嗎!根本就沒幾下子就試探接觸完了。就這麽毫無激情的打了大約十幾分鍾,小平太發現他好像跑的有點快,原本平行線的兩軍已經變成U字形,對方已經被壓縮到U中間,還來了一個圍三缺一。

  但是小平太發現他舉著二引兩背著小白旗已經深處八幡大明神旗的近處,周圍只有三三兩兩的本家足輕在摸魚,而大明神旗下明顯十幾名武者正團團圍住一個中年武士,並朝他看來。或者說在朝他手持的二引兩以及源氏小白旗看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