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日本戰國走一遭》第411章 14.山內太郎承家業
  第411章 14.山內太郎承家業

  漢高祖皇帝和一幫兄弟奪了天下,當了皇帝,一幫人還是混社會時候的那樣。叔孫通便幫他制定禮儀制度,從此之後才規矩起來。

  讓劉邦不由得感歎,他到這時候才感覺到做皇帝的爽!
  有些東西現代人去看已經完全不理解,看不懂了,可這東西的儀式感在那裡。你感覺虛頭巴腦,或者花裡胡哨,但必有其緣由。

  這茶喝著就小平太那個飽飯才吃了幾年的嘴來說,也就只能說出苦盡甘來,回味無窮這種套話。看其他人雖然表面老神在在,但小平太估計他們心裡和小平太一個路數。

  但是這個環境,這個儀式感確實不同,感覺坐著就成了“上等人”,有“文藝范”,通俗點就是這個比裝的清新脫俗。

  難怪這個茶道最後大為盛行,確實是可以拿來體現身份的一種好辦法。

  沒錢沒閑的人根本玩不轉!
  這時節也沒有什麽阿斯頓馬丁給你買,房子再豪華也就是黃金茶室、金閣寺那樣了。完全不如幾個人在這捧著個破碗喝茶來的有逼格,那個范兒確實不錯。

  幾個人喝完一圈茶,還要按規矩吹一遍茶碗、茶罐、花插、香爐,體現自己藝術欣賞力的水平。本來應該是用點什麽名物,更好的哄抬名物的身價。但是現在用的都是紹澄和尚的普通茶具,也誇不出什麽花來。

  各自假模假樣的誇了幾句,就算把這次茶會圓滿完結了。

  自此之後,山內義治就暫時居住在松歷寺的寺後,遙控山內氏的大事。至於小事,就統統交給山內主計和重臣們商議著處理。

  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只要做好定海神針就行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事無巨細,樁樁件件都去過問了。適當放權給一門眾和譜代重臣,籠絡人心。

  綱利伯父作為從三位的殿上公卿,到了山內,雖然是來避難的,但身份在這兒。如今山內義治回來了,對於擔任從三位參議的同僚,總要互相拜訪一下。
  別的不說,吹牛批的功夫全山內估計沒有人能比的過綱利伯父。兩人相見恨晚,山內義治立刻邀請綱利伯父做自己的禦咄眾。說白了就是食客,養你來解悶,不是做家臣。

  加上綱利伯父混跡京都四十余年,眼色十足,山內義治興致高,就把他哄的開心。山內義治略微露出疲態,就請安告辭。這功夫,學都學不來。

  一切都以山內義治為中心嘛!
  ……

  風平浪靜了十來天,濱松的北畠大學傳信來,小笠原長政把山內義勝的棺木帶了回來。至於其他人的,實在是天氣炎熱,前段時間又梅雨。找不到好的板子,用了石灰都擋不住味道,只能火化以後用靈甕裝了回來。

  只有山內義勝用了朝鮮來的鐵網松的板子,密閉的極好,想來問題不大。帶回山內之後,可以交由山內氏自行處理。

  雖然山內義勝戰死京都的消息全山內總都一早就已知曉,但是如今棺材拉了回來,該辦的還是要辦。

  今川氏親死的時候僧眾誦經者不下八千人,山內家也不能落了下成,從南到北,把能請來的和尚沙彌都請來,聚集了五千余眾。

  從山內義勝的棺木到山內府中開始,就大辦水陸法會,而山內太郎到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戰死了。縱使是三歲的孩子也哭的哀痛萬分,幾乎驚厥。

  上杉輝虎也再度親自趕來山內,左近的大名紛紛遣人過來吊唁,喪禮辦的極為宏大。安葬到松歷寺的那日,僅觀禮的百姓就不下四五萬人,山內氏得民心可見一斑。

  人已經死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努力生活下去。山內太郎靈前繼位,以山內義勝嫡長子、足利義秋之猶子、上杉輝虎之從子的身份正式擔任信州山內氏之家督。

  山內氏傘下的武士家臣以及國人豪族全部向他表示效忠,當然更多的是效忠抱著山內太郎的山內義治。

  山內義治自然而然的擔任山內太郎的名代,也就是監護人,暫時代替他主掌山內氏的權力。山內氏的家業在有驚無險中順利的交接,雖然只是表面上的。

  長尾夫人和木曾夫人也一起出家,他們不是普通的武家女子,還有改嫁的可能。作為山內義勝的妻妾,當下只有出家這一條道路可選。

  當然他們雖然出家,但實際上還是住在城內,一個要帶山內太郎,一個要帶木曾小太郎(出繼給木曾義昌)。只能說是表明一個姿態吧,替她們的丈夫守寡。

  小笠原長政此行除了運回山內義勝的棺木之外,還請求了朝廷的追贈,山內義勝是正五位上右近衛少將信濃守的任上去世的。是故按照禮儀先行追贈正四位上參議,以表功績。

  如此這般,一應事務才算處理完畢。塵歸塵,土歸土。年紀輕輕的山內義勝這般短暫的結束了他也算壯闊的人生,到此徹底落幕。

  其他一同在京都死難的武士,一多半都是山內義勝的近衛鐵炮馬迴。最小的才十七八,不過好在當初挑選的時候就不是挑的家中獨子,不然這一下子二三十個武士家庭絕後,震動可就大了。

  本著一同戰死的這份忠誠吧,山內義治下令把這些戰死者的家庭全部拔入旗本,實在不幸絕後的也允許他們去******進來延續家門。

  這些都是應有之義,也沒人反對。同樣也給他們舉辦了法會喪禮,都安葬進了松歷寺。該有的撫恤錢財一概不少,從優從厚。

  而逃出性命的三人則被要求把當夜的見聞和所有的事情全部向家中交代清楚,倒不是什麽問責之類的,這僅存的三人也個個帶傷,一同奮戰過一場的。

  主要是準備把這件事情寫下來,記錄進山內家中的文書,進行藝術化、史詩化的加工,讓山內義勝、足利義輝的形象更加光輝偉岸,讓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通的形象遺臭萬年。

  執筆的黑澤良基那是一個妙筆生花,足利義輝百十支名刀遍插地板,一人迎戰數千敵軍三小時,手刃上百人。

  山內義勝更是精彩,手持名刀藤五郎兼光,在敵陣中十蕩十決。身中二十余箭猶自奮戰不休,讚譽為古來衝陣扶危主,惟聞山內信州守。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