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擴充地盤
楊鶴雖然退兵,但是一路上穩扎穩打,用兵相當穩健,並沒有為劉宣留下太大的破綻。況且官軍還有三萬多戰兵,也稱得上兵強馬壯,並不是待宰的羔羊。
雖然官軍撤退了戰場,但是劉宣也沒有力量趁機擊潰官軍,佔了太大的便宜。
楊鶴沿著冷泉口、汾州、交城、清源一路退回了太原。也許知道這次退兵後自己已經不會有好結果,楊鶴並沒有理會汾陽縣的慶成、永和二位郡王。直接率領大軍離開了汾陽縣,退回了太原府。
因為京師的局面越來越糜爛,楊鶴也來不及休整。他留下了張鴻功、虎大威二部八千人馬把守太原,自己親自帶著吳志勉、楊嘉謨、賀虎臣三鎮精兵上京勤王。
楊鶴這個決定,也不知道對張鴻功是好是壞。
歷史上山西巡撫耿如杞與總兵張鴻功率五千人上京勤王。按照當時的軍令:“卒至之明日,汛地既定而後給糧餉。”
張鴻功麾下山西援兵既至,兵部今日令守通州,明日調昌平,後日又調良鄉。三天連續調動,三日沒有給軍糧,士卒饑餓三日,最終迫於無奈只能發動兵變搶奪糧食。
事發後,耿如杞、張鴻功被捕入獄,先後死於詔獄當中。當時各方援兵先後趕到,因為朝廷缺餉,再加上當地文官克扣,許多士兵迫於無奈劫掠地方,潰散而去。
一部分陝甘精兵流竄回山西,大部分加入王嘉胤軍中。王嘉胤靠著這股潰兵加入,在崇禎三年迅速發展壯大,才成了起義軍中第一等的人物。
楊鶴帶著兩萬精兵上京勤王,整個山西的精兵現在也只有不足四萬人。其中山西、大同二鎮過半的精銳還需要把守邊牆,防備塞外的蒙古人,偌大的太原府,只有張鴻功、虎大威麾下八千人。
至於水師遊擊李英華這個倒霉蛋。在楊鶴退兵後,也被張虎成死死地包圍在介休城。
楊鶴退兵後,劉宣立刻帶領靈石縣五千大軍前出冷泉口,跟著楊鶴的腳步攻入汾州境內。
汾州境內雖然只有汾陽、孝義、介休、平遙四個縣城。但是這四個縣城全部位於太原盆地的肥沃平原之上,論起地方富庶,遠遠超過劉宣麾下的九個縣城。
劉宣治下的九縣,除了洪洞縣還算富庶之外,剩下的城池都是一些山區小縣。盡管這種城池利於守備,很難被外敵攻破,但是畢竟沒有多少油水,很難供養劉宣麾下的兩萬大軍。
打完了這一仗,盡管劉宣算是勝利的一方。但是他的治下,糧秣餉銀已經相當匱乏,在陝北之地積攢下的糧草白銀也幾乎消耗一空。如果能迅速拿下汾州境內的幾個縣城,也能較快的改善一下困難的局面。
在楊鶴退兵的大好時機,劉宣匯合張虎成二部迅速進入汾州境內。張虎成率領冷泉口軍隊攻打介休城,而劉宣則北上攻打孝義、汾州二城。
現在整個汾州境內,幾乎沒有多少兵力。唯一能打的李英華水師,還被張虎成包圍在介休城。面對劉宣氣勢洶洶的五千大軍,孝義、汾州二城幾乎不戰而下。
就連盤踞在平遙、祁縣的李旭升部,也趁著這個機會攻入了太原府。十日之內,就連續攻下了太谷、徐溝、榆次、文水、交城、清源六座縣城,將整個地盤與劉宣連成一片。
可以說太原盆地之內,除了陽曲、太原二縣之外,整個太原盆地的精華全部落在劉宣手中。
這一次奪取的冷泉口北面十一縣,幾乎算是整個山西最核心的精華之地。總人口超過八十萬人。幾乎佔據了山西省人口的五分之一。
就在劉宣連克城池,擴充地盤的時候。他的對手楊鶴只能心情晦暗的率領大軍離開了太原府。
因為吳志勉、賀虎臣二鎮精兵大部分都是騎兵,所以楊鶴輕裝簡行,親自乘馬率領麾下一萬一千騎兵充當先鋒。而余下的上萬步卒,則在甘肅總兵楊嘉謨的統領下慢慢走在後面。
至於剩余的三萬輔兵,為了減少消耗的糧草,楊鶴只能在太原府將他們全部遣散。
楊鶴率軍勤王,因為事發匆忙,隻攜帶了半個月軍糧。等到了十二月初九,楊鶴才率領筋疲力盡的上萬騎兵趕到了良鄉縣。
眼見軍糧就要耗盡,楊鶴只能向良鄉知縣還醇求援告急。
良鄉只是小縣,上個月還遭受了八旗軍猛攻,糧草損失不小。幸虧鎮守良鄉的大同總兵滿桂驍勇善戰,加上知縣還醇盡力配合,總算擋住了八旗軍猛攻。守住了這唯一一個連通京師外面的通道。
如今楊鶴征糧,讓良鄉知縣還醇也非常為難。他費盡心力求告士紳,勉強籌集了二百石軍糧應付楊鶴。但是二百石軍糧,只能讓楊鶴上萬人馬食用一日時間。
楊鶴本就是二品文官,知道從士紳口中拿出銀子的艱難。他沒有為難知縣還醇,反而帶著麾下的上萬精騎,一日行軍六十裡,當日就趕到了京師廣寧門外。
崇禎皇帝雖然急躁無能,但是畢竟不是什麽都不知道的傻蛋。他接到楊鶴的上書,知道城外的大軍已經到了兵困馬乏的極點。他馬上下令,讓城中抽調一部分糧草,從城牆上運送下去,接濟楊鶴大軍。然後不顧天色已晚,連夜召集楊鶴、滿桂等文物邊帥進城議事。
這一個多月來,殘酷的局面早已經將崇禎皇帝壓垮。
面對八旗軍圍城的慘象,崇禎皇帝無能、刻薄、多疑、急躁等缺點幾乎全部在臣下面前表露出來。
在依靠關寧軍的緊要關頭,崇禎皇帝輕率地將關寧軍統帥袁崇煥下獄,結果嚇壞了關寧軍總兵祖大壽。祖大壽以為崇禎皇帝想要徹查關寧軍。驚慌失措之下連夜率領家丁逃回了遼東,麾下的一萬五千精兵也一夜潰散。
這些潰兵,一部分成為流竄的盜匪,剩下的一部分被附近的八旗軍俘虜收編。
祖大壽拋棄皇帝逃跑的舉動,狠狠地抽打了崇禎皇帝的臉蛋。從此以後,朝廷懲處武將的法紀也越來越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