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伐明》第49章 準備
  第49章 準備
  延川縣的城牆雖然比延長縣高大厚實,起碼有二丈四尺高(大約八米),一丈八尺厚(大約六米),但是城內的守軍卻沒有多少。

  延長縣內還有一個顧世虎守備軍,大小也有邊軍七百余人。但是延川縣內,除了一個分守把總麾下的兩百士兵外,只剩下早已經不堪使用的衛所軍戶。

  劉宣領兵前來,嚇壞了延川縣令沈振。沈振山東人士,家中也是名門望族,三代之內,每代都有人高中進士,遠不是無根無底、沒有依靠的延長縣令張雲柯相比。

  沈家三代之內,結交的同鄉、同年、師生等盤根錯節的關系,已經能量不小,消息也一向非常靈通。‘

  劉宣在延長縣的表現,沈振早已經知道。現在聽說劉禿子率兵打來,沈振慌不擇路的丟下妻兒子女,帶上仆人家丁、騎上戰馬向榆林城逃去。

  沈振逃走之際,還耍了一個滑頭,說自己是去榆林城搬救兵,讓延川縣丞王瓊主持大局,等自己搬回了救兵,就來解延川之圍。

  在王瓊的譏諷謾罵之下,沈振臉不紅氣不喘的將延川這個爛攤子扔給了王瓊,自己卻拋棄妻子逃出了城外。

  劉宣在延長縣的表現,大大的刺激了陝北的士紳。在陝北文人的筆下,劉宣已經是凶性難改,動輒屠城的魔王惡棍。

  如今劉宣到了延川縣,城內的士紳自然會拚死抵抗。他們蠱惑普通的百姓,大肆詆毀誣陷劉宣的義軍。

  這些文人士紳,還紛紛出糧出響,簡拔勇士充作家丁,準備與劉宣對抗到底。

  劉宣剛剛趕到延川縣,盡管將縣中的情況已經探清楚不少,知道延川境內現在沒有任何大軍。但是劉宣卻沒有輕敵大意,還是按照規矩,深扎營壘,牢固軍寨。

  畢竟歷史上的闖王高迎祥,就是因為疏忽大意,沒有建好營寨就隨便休息。結果遇上了盧象升的夜襲,導致全軍大敗,損傷慘重。

  劉宣帶領前鋒部隊安營扎寨,建造攻城器械,後面行軍的李旭中營,後備營,騎兵營也已經慢慢趕到,隨著他們一起行動的,還有劉宣麾下的老弱後勤。

  帶上老弱後勤打仗,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有了家小牽掛,能夠更好的控制麾下的士卒,讓他們遵守軍紀。而缺點卻更加麻煩,不僅行軍速度不能快,還要以精銳兵力保護這些老弱後勤。

  如果這些老弱婦孺有絲毫閃失,只怕劉宣的大軍馬上就要軍心不穩,士卒也會炸營而逃、尋找親人。

  所以攜帶老弱,其實也是一個利弊各半的事情,關於這一點,無論是李旭中,還是張虎成,都與劉宣有過深入的探討。

  劉宣之所以決定攜帶老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士卒,維護軍紀。

  在他看來,一支軍隊最重要的就是嚴明軍紀,軍紀也是一支軍隊的靈魂。在明末名將戚繼光的兵書《練兵實記》中,就有專門的一卷練膽氣,就是講怎樣才能做到嚴肅軍紀、嚴明號令。

  軍紀這個東西,破壞容易建設難。哪怕再老實良善的士卒,只要屠過幾座城,也會慢慢變成嗜血的人渣。如果一支軍隊大部分都由這種人渣敗類組成,就沒什麽軍紀可言了。

  而沒有軍紀的軍隊,常常就沒有紀律。這種軍隊,如果遇上順風仗,還能靠著彪悍之氣一擁而上,如果遇上艱難困苦的苦戰惡戰,只怕馬上就會四處逃散了。

  所以為了這支軍隊的前途,為了現在的戰鬥力,劉宣都要將這些老弱婦孺保護好。哪怕犧牲了行軍的速度,浪費了一大部分精兵。

  短短一百六十裡路,劉宣麾下的大軍整整走了六天,每天行軍大約二十五裡。這一路上,因為劉宣這支軍隊的基層組織較為有力,除了六七個年老體弱之輩死於路上之外,無論是人員馬匹都沒有大的損耗。

  等所有的軍隊進入營寨,劉宣放出探馬哨兵,開始探查清澗縣與延安城的消息,並且派出炮兵,選擇構築炮兵陣地。

  就在劉宣做好攻城準備之時,縣城中的王瓊也動員城中士紳,準備堅守城池。他們準備了大量的滾石檑木,打造推杆,叉杆等守城工具。收集金汁、火油等守城利器,為了守城方便,他們拆毀了大量的民居收集材料,甚至將百姓家的菜油都搜刮乾淨。

  第二日一大早,劉宣卯時一刻起火吃飯,三刻拔營,列陣於延川縣城之外,選擇早已經探查好的地方修築炮兵陣地,然後開炮攻城。

  延川城頭的守軍昨日一夜未睡,如果不是劉宣的凶名太盛,懼怕劉宣大肆屠城,只怕延川縣城的兵丁青壯,早已經扔下兵器、逃散回家了。

  —————————————————————。

  劉宣的名聲之所以如此之壞,就是因為掌握輿論權力的士紳大肆傳播。

  劉宣攻破延長縣城後,斬殺的士紳惡霸不下二百余人,整個延長縣的官吏,幾乎被劉宣殺個乾淨,縣令張雲柯、縣城周琛、典吏吳鵬等大小官吏沒有一個能夠幸存。

  李自成在通許縣不過殺死了九戶拚死抵抗的鄉紳,就被史料縣志記載屠通許縣城。

  在文人士子中,只有掌握錢糧土地的官員士子,才能稱呼為人。至於尋常的平民百姓,在他們看來恐怕還不如豬狗,無論死傷多少,都不會有一點在意,反而會趁機侵奪死人的良田房屋。

  劉宣在延長縣城做下的事,遠遠超過後來李自成等農民軍。歷史上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一直比較尊重讀書人,對於一些失意的文人士子也花了很大的功夫拉攏。

  但是因為力量上處於弱勢,這種拉攏效果也並不好,一直也沒有多少讀書人願意投靠他們。

  直到李自成在河南大獲成功,有了雄踞天下的本錢之後,這些毫無廉恥的文人士子才紛紛來投。

  可惜李自成後來在一片石大戰中,被優勢的清軍主力擊敗,這些無膽的投降文人士子,馬上紛紛在地方上發動叛亂,殺死闖軍的骨乾,圍攻弱勢的闖軍。

  李自成在歷史上之所以失敗,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關外的八旗軍不夠重視,沒想到十幾萬八旗軍居然會傾巢而出。闖軍五營主力只有六萬人,野戰也不是八旗軍的對手,這一場大敗,大大損傷了闖軍的元氣,直到退回西安之後,李自成還沒有緩過氣來。

  如果李自成最後不是疏忽大意,不明不白的死在九宮山,靠著闖營余部的三十萬大軍,也未必沒有回天之力。

  可惜李自成在九宮山死於非命,闖營大軍頓時人心浮動,叛徒王體忠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趁機殺死了闖軍大將白旺,率領近十萬大軍一起歸降了清軍。

  而李過、高一功、劉體純、劉方亮、郝搖旗等各營將領也互不統屬,沒有威望統合眾將,被南明朝分化瓦解。

  即便是時局如此艱難,闖軍余部李來亨也以幾營殘兵,縱橫三省,多次打破清軍三省圍剿,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到了康熙三年。

  有了李自成、張獻忠的例子,劉宣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自然不會白費力氣,討好這些地方上的士紳官吏。

  這些文人士子、清流詞臣,都是極端的實用主義者,哪怕清軍如此殘暴,屠城殺降無數,最後也幾乎全部夾著尾巴投靠了清軍。所以日後劉宣有了成就霸業的時候,一定不會缺乏這些軟骨頭的文官投靠。

  對於這些地方上的土豪劣紳,劉宣的處罰極端嚴厲,不僅會斬殺首惡,還會燒毀地契房契,將浮財搜刮乾淨。

  劉宣的這種政策,遠比後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激烈、更類似與後世紅朝****)的打土豪分田地。

  這種對待士紳極端激烈的政策,立馬就引起了官僚士紳的仇恨,他們對劉宣既恐懼萬分,又恨之入骨。

  如今劉宣在延川面對的情況就是如此,這些地方上的士紳,發揮了自己最大的動員能力,連夜趕製守城工具,用來加強城池的防守。

  劉宣列好陣型,令旗連續揮動,早已經準備就緒的炮兵,在哨長李進忠連聲令下,十四門火炮全部點火,發射的鉛彈仿佛一道道火龍,朝延川城頭打去。

  十輪炮擊效果並不算很好,延川縣建造在高崗之上,城池的基座全部是堅硬的石頭,幾乎算是一座石頭城。

  劉宣見炮擊效果不好,臉上沒有微微皺起,心中也有些無奈。炮兵哨哨長本來是能力更強的劉武,但是因為擴軍之後骨乾的不足,張虎成第二營缺乏合格的哨長,他厚著臉皮要求將老部下劉武調回去,炮兵哨的哨長才換回了李進忠。

  張虎成此人的地位,在劉宣軍中也有些與眾不同,他以前的部下楊四寶、張五鬥、劉武三人,現在全部充任實權哨長,張五鬥還兼任副營官,這一股勢力,幾乎佔據了劉宣麾下兵力的四分之一。

  張虎成之所以有些尾大不掉,恰恰是因為劉宣的治軍公平,因為楊四寶、張五鬥、劉武三人驍勇敢戰、屢立戰功,當然會被劉宣大力提拔,逐漸成為劉宣麾下的骨乾將領。

  所幸張虎成還當過幾天軍官,盡管性情耿直,但是多多少少知道些為官之道。

  加上他感激劉宣的知遇之恩、寬宏大度,所以在軍中從來不與劉宣相爭。這一次他要求調回劉武,也有些沒有辦法,畢竟一個營中,多多少少都要有一些自己最親信之人。

  張虎成麾下的四個哨長中,白旺、陳鐵牛、白富貴三人都是投降的官軍,因為共同的出身,已經漸漸團結在一起。

  白旺三人,都是劉宣從小兵中提拔起來,都算是劉宣的親信。三人抱團,充當上級的張虎成也有些犯難,隻好央求劉宣將自己的老部下劉武調回來。

  劉宣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害怕以後會出現上下級不合的現象,所以痛快的將劉武調了過去,有了能力較強的劉武幫助,張虎成也能更容易掌控第二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