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官製四
除了中書府、樞密府、監察府這三大府之外,大將軍府之下還有軍情司、廉政司、反貪司、宣傳司四司,以及警衛、秘書二處。
其中軍情司負責打探情報、策反敵將、防患未然、刺探可能威脅劉宣,危害政權的行為和言論。對於沒有官職的士紳,他們有抓捕審訊的權利,對於有官職的官員,軍情司只有調查、抓捕之權,並沒有審訊定罪的權利。
軍情司算是剛剛組建的單位,還沒有任命司長。劉宣也準備暫時考察考察下面的官員,看誰有這個能力擔任這個緊要的職務。
廉政司負責定期核查官員的財產。按照劉宣本人的規定,在官員上任之前、必須登記自己的財產,以備廉政司隨時核查。只要出現了巨額的不明財物,就必須停職接受廉政司官員的調查。
廉政司司長的職務劉宣任命了周建擔任,周建本人頗通算術,有一定的審計能力。在後勤司副司長的職位上表現的兢兢業業,這一次被劉宣重用擔任了這個權力很大的職務。
反貪司職權不如廉政司大,隻查處貪汙、瀆職這兩種罪行。反貪司下設探目,在各地調查官員的官聲,只要官聲不佳的官員,就會被反貪司盯上查處。但是反貪司也只有調查的權利,處置官員的權利還在中書省。
反貪司的司長劉宣任命了王公厚,此人為這次科舉的狀元。早年間混跡在小吏之中,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這一次劉宣舉辦科舉,此人不甘寂寞前來參加,因為學識廣博,所以考了高分拿到了頭名。
雖然劉宣不了解這個人,但是仍然將他任命為反貪司司長。
在這次南征戰役中,因為官紳的蠱惑,劉宣大軍被不知內情的百姓敵視。在攻打曲沃城時損傷不小,先後損失了六百精兵,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劉宣建立了宣傳司,專門向底層的百姓宣傳義軍。
宣傳司下設若乾宣講員,專門編寫各種民謠、評話、戲文。裡面還暗中招收了一些說書人、戲班子、遊方郎中、青樓歌妓暗中散布謠言、宣傳政策。
宣傳司司長劉宣任命了額投降的安邑知縣杜建忠,此人算是少見的投降文官,雖然有些怕死,但是還算是有些才乾,被劉宣任命為宣傳司司長。此外這次科舉考了好成績的宋義德被任命為宣傳司副司長。
警衛處處長由劉宣親兵營營官王雙喜擔任,官職為正六品。秘書處處長劉宣挑選了程皓擔任,程皓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成為天子近臣,也是因為其文采斐然,得到了劉宣的看中。畢竟劉宣每日下達幾十條詔令,也確實需要一個文采出眾的秘書郎。
此外軍中主力七個旅,中軍四個營,地方二十個守備營也一並納入官職中。軍中隊官為正九品官員、副隊官為從九品。待遇與文官齊平。
哨長為八品武官,副哨長、哨軍法官為從八品。營官位六品武官,副營官、營軍法官為正七品。旅長為正四品武官、副旅長、旅軍法官為正五品官員。武官的待遇也與文臣相同。不過軍中武官違法反擊不歸中書府管轄,而是由樞密府軍法處懲處。
此外,什長雖然不是官員,但是待遇等同於一等吏員。
軍中的士卒,主力野戰軍士卒每月下發餉銀一兩。餉銀不由上官發放,而是由銀號司直接發放在士卒手中。如果誰敢貪汙漂沒,可以直接去廉政、反貪二司揭發告狀。
守備營的士卒待遇就差一些,他們與練兵司的新兵一樣,每年的餉銀只有四兩。此外還要參加地方上的屯田,職能上只能算作民兵。
另外因為劉宣連續查抄了四家藩王,沒收的良田超過百萬畝。這百萬畝良田,除了分給貧苦百姓、傷殘士兵一部分外,剩下的八十萬畝都被劉宣定為了軍屯。
這八十萬畝良田,這一次也全部分給了底層的士兵。每一個沒有分過田守備營的士兵,這次也能分到十畝良田。而主力軍中的士卒,能分到的良田為二十畝。
按照劉宣的治下,主力軍士卒分到的這二十畝田地,也享受免稅田待遇。而守備營士卒的這十畝田地,就沒有這個優惠了。
在劉宣的大力支持下,軍中的官製迅速的制定出來。
按照這個官製,他的治下,共有三品官員三人,從三品官員四人。四品官員十二人,從四品官員四人。五品官員二十余人,從五品官員三十人。六品以下的官員八百余人。
按照現在這種官俸,再加上他麾下的幾萬大軍,劉宣每年都需要支付一百六十萬兩官俸。
而現在劉宣查抄了四家藩王,還抄家滅族了無數士紳,總共積攢下四百萬兩白銀。所以暫時他並不會太過缺乏餉銀,即便稍微大手大腳一些,劉宣也能堅持兩年時間。
整個劉宣治下,整個五府四十九縣共有良田兩千八百萬畝。其中水田一千九百萬畝,旱田九百萬畝。
這兩千八百萬畝的農田中,免稅田不足百萬畝。按照劉宣制定的收稅標準,每畝水田每年的稅銀為一分二錢,或是二十斤糧食。每畝旱田收稅為四錢白銀,或是七斤糧食。
如果遇上了災年,還可以酌情減免,要事顆粒無收,那麽不僅不能收稅,官府還要負責賑濟災民。
這樣算下來,僅僅田稅一項,正常年月,劉宣每年就能收取二百六十萬兩白銀。再加上他攻克了安邑、解州,佔領了河東的鹽池,每年販賣私鹽也能刮出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如果算上鹽鐵稅、茶稅、礦稅、商稅等各種雜稅。雖然僅僅佔據了半個山西,劉宣這個將軍府每年最少收入四百五十萬兩白銀。
雖然因為劉宣宣布廢除徭役,導致政府的開支大大上升。但是按照他現在的家底,短時間之內還能繼續擴編幾萬大軍。
即便崇禎年間北方連年乾旱,每年的糧食最少減產三分,但是只要地方上能夠穩定下來,收取的賦稅就足夠劉宣大規模擴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