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97章 到淮安
  第197章 到淮安

  淮安城也不許楊潮軍隊進駐,依然要在城外扎營,但是當楊潮軍隊一到,就有人帶兵攔下他。

  是史可法的督標營,軍官是一個千總,跟楊潮見禮後,讓人帶領楊潮的士兵去城北扎營,他則帶著楊潮立刻入見史可法。

  在漕運總督府楊潮見到了史可法。

  這是一個身材不算高大,身材清瘦,面龐端正的中年人,老實說算得上一個老帥哥。

  老實說楊潮還真沒見過什麽醜男當官的,這是因為在大明朝當官可是要有一定的顏值的,長得醜的不符合要求,在殿試的時候就會被淘汰,撐死了當一個進士,而且最多得一個縣官,想當京官那是沒指望的。

  在明朝當官,要想混得好,還得長得好。

  “下官,新江口水營千總楊潮,參見史大人!”

  史可法正坐大廳,楊潮入見即拜。

  “楊將軍請起!”

  楊潮是有遊擊的加銜,有權被稱為將軍,史可法通過行文自然能夠知曉,但是稱楊潮將軍,還是顯示善意的表現。

  楊潮站起來:“謝大人!”

  “賜坐!”

  楊潮又拜,這才坐在下首位置坐下。

  史可法捋著胡須,看著楊潮點點頭。

  “楊將軍還真是年輕啊。”

  史可法歎道。

  楊潮笑了笑:“史大人見笑。”

  楊潮今年已經十七了,但是依然顯得太年輕,尤其在千總軍官和遊擊加銜之下,更顯得年輕了。

  史可法道:“所謂英雄出少年,楊將軍不必過謙。你是靠著軍功升上來的,並非靠著蔭蔽,何笑之有。”

  楊潮道:“謝大人誇獎。”

  史可法擺擺手,歎了口氣:“聞東虜入寇,京畿被兵,本督夜不能寐。無日不念京畿之危,無日不念聖上之危。本督有意北上勤王,奈何江南竟無兵可用。本督盡心籌措,卻也只能調來一萬兵馬。江南軍兵,不是托詞糧餉不濟,就是借口疏於操練,視勤王為苦差,視驅虜為死事。只有楊將軍一人積極請戰,不由讓老夫刮目相看,該讓江南眾將羞愧。”

  楊潮心中不由欣喜,原來自己主動要來勤王還是頭一份,看來已經在史可法心中留下印象了。

  楊潮此前還托阮大铖寫信,就是為了跟史可法牽上關系,到時候不會在勤王的過程中掣肘自己,不會克扣自己的後勤補給,不會延誤自己的軍功,現在看來已經給了史可法一個好印象,事半功倍。

  立刻一番表態:“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楊潮雖一介武弁,當思為國盡忠,報效朝廷。”

  史可法連連點頭:“好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嶽武穆道: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楊將軍小小年紀就有盡忠報效朝廷之志,難能可貴。”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其實是顧炎武說出來的,不過此時顧炎武的名字還叫做顧絳,大明亡後他才改名顧炎武,意為言武之意,此時還沒有改名字,也沒有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

  楊潮道:“謝大人誇獎!”

  幾番談論,史可法對楊潮頗為滿意,不由讚道:“不虧阮集之,熊司馬向本官力薦。楊將軍放心,你隻管殺敵,其他都有本官!”

  楊潮心中不由一疑,阮大铖給給自己寫信推薦,是自己要求的,沒想到熊明遇竟然也給自己寫信說了好話,這倒是楊潮沒想到的。

  而現在史可法的態度很明確了,那是告訴楊潮,讓楊潮放心,他不會掣肘楊潮,楊潮隻管殺敵,其他比如後勤補給等,都交給他史可法了。

  這正是楊潮所圖的,不求多的,只求大明的文官不要給自己添亂就好。

  楊潮於是立刻道:“謝過大人!”

  史可法撫須笑道:“無須多謝。你且回營吧,幾日後待本官軍兵到齊,糧秣充足,即刻出發北上勤王!”

  楊潮立刻站起來拜辭。

  楊潮跟史可法會面這段時間,王璞已經帶著士兵在北面扎下大營。

  淮安跟其他城市都不太一樣,這座城市不是一次建好的,而是累次擴建而成。

  現在的淮安城最早是宋代修建,不過只是一座土城,元代蒙古人對修城十分不在意,因此到了明代已經十分破敗了,到了明嘉慶年間才修繕包磚,成為現在的淮安城老城。

  除了老城部分,淮安城還包括新城和聯城兩部分。

  同樣是因為元代不修城導致淮安老城破敗不堪用,元末張士誠佔領這裡時候,為了抵抗元兵攻擊,部將史文炳在老城北一裡外修建了新城。

  大明建立後,新老雙城一度並立,兩城之間為運道。

  到了倭寇之亂時候,為了增強抵禦,用兩道城牆將兩座城連接起來,兩座城牆中間的區域叫做聯城,因此淮安城是由三部分組成的,老城、新城和聯城。

  而且三城之外,還修建有些多堡寨,通過地道相溝通,互為支援,易守難攻。

  楊潮的軍營就在城北和一個叫河下鎮的堡寨之間。

  河下鎮雖然只是一個堡寨,但是靠著運河,這裡有繁華的碼頭,很多鹽商都在這裡落腳,修建有一座座園林居住,而且這裡不像城內管理那麽嚴格,因此商業格外繁華。

  小小一個鎮子竟然形成了一百多條街巷、一百多處園林、六十多座牌坊、五十多座寺廟、四十多座橋梁。

  而且因為富庶,所以教育程度較高,出過進士數十名,舉人一百多人,甚至出過一個狀元,建有狀元樓。

  另外孫悟空之父吳承恩也是河下人。

  楊潮的大營背靠淮安城,面朝河下鎮,不但佔據了老大一片地方,楊潮軍營前還有一大片空地,正好用作操場。

  第二日,楊潮就開始帶兵操練。

  馬上臨戰了,要是士兵技藝不精,等於是去送死。

  但是練的苦,吃的也好。

  每天楊潮都會派人去城裡、鎮裡買肉,這次出來,楊潮帶了三萬兩現銀,還帶了接近十萬兩會票,不過現銀是用來應急的,因此能用會票取到錢的地方,楊潮都會取出來花,能不動盡量不動現銀。

  可惜的是王家雖然在運河沿岸很強勢,可也只是在揚州、淮安這樣的大城才可以兌換到大筆銀子,而且數量最多也不能超過萬兩,否則當地商鋪就有斷銀的風險。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