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70章 周延儒再相
  第70章 周延儒再相

  現在確實是一個僵局,楊潮沒想到許家動作這麽快。

  心中急切的思索著破局之法。論理,文官宣判充軍之後,還得一層一層上報,最後是遞交到兵部。

  但是現在應天府那一級就卡住了,除非楊文驄敢冒死,通過關系繞過應天府直送六部,但是以楊文驄這樣的性格,根本不會同意。

  楊潮頓時覺得很難。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楊潮忙問道:“今天那個錦衣衛千戶,可曾去牢中探望?”

  楊文驄淡淡道:“本官允他探視了。”

  楊潮心中大罵,許仲孝跟一個錦衣衛千戶溝通過了,這下子恐怕更不妙了。

  自己千叮嚀萬囑咐,告訴楊文驄,將許仲孝抓進牢中後,別讓任何人探視。

  就是怕許仲孝跟外界聯系起來後,全力催動他那張密集的關系網。

  楊潮心中不由猜測,楊文驄恐怕已經鼠首兩端了,讓錦衣衛千戶去探視,那是不想過分得罪鎮撫司。

  楊文驄想明哲保身,那麽最後,肯定會把所有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來。

  雖然心中大罵不已,楊潮不得不承認,自己現在反而成了最危險的人。

  本來扳倒許仲孝用的就是險招,在遇到楊文驄這麽一個意志不夠堅定,沒有擔當的文人,自己就必須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了。

  罵歸罵,楊潮還是一副鎮靜道:“楊大人放心。小人明白怎麽做。這就告辭。”

  楊潮匆匆離開楊文驄家,第一時間去找了阮大铖。

  阮大铖的關系網上,阮大铖是目前分量最重的,因為他認識許多官場中人,尤其是史可法更是阮大铖的好友。對於史可法,楊潮本來指望著通過王家能夠牽上史可法,可惜史可法太固執,跟王家都沒有改善關系,跟楊潮就更談不上關系了。

  阮大铖跟史可法卻是好友,通過阮大铖能夠牽上身為漕運總督兼江南六府巡撫的史可法,雖然史可法不管南京,但是長期在江南為官,在南京官場上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如果史可法出面,這次事情還能轉敗為勝。

  拜訪之後,阮大铖答應幫忙周旋,但是勸楊潮做事不要那麽絕,還是息事寧人的好。

  楊潮還希望阮大铖幫忙給周延儒寫信,希望能夠捅到皇帝耳中,但是阮大铖表示為難,其實就是拒絕了。

  這讓楊潮有些失落,楊潮從沒有這麽深刻的感覺到,人脈是多麽強大的力量,只是自己手裡的力量還是太薄了。

  ……

  北京。

  周延儒見過了皇帝,皇帝對自己依然如故,態度上極為尊重,表示朝政都托付給他了。

  但是周延儒這個老奸巨猾的政客會相信崇禎皇帝才怪了。

  他知道,皇帝現在用自己,是這種態度,萬一哪天自己辦不了事了,皇帝臉色一變,說殺就殺了。

  伴君如伴虎這話自古皆然,但是也有不同,說到底有些虎(皇帝),脾氣還是好的多的。

  如果皇帝是宋朝的皇帝,那文官真有福氣了。

  可是崇禎這個皇帝,可是一頭惡虎,殺起人來從不含糊。

  不過對這個皇帝,周延儒並不擔心,自己上次罷官的時候,也並不是因為得罪了皇帝,相反自己一向在皇帝面前形象很好,自己罷官,皇帝親自派人護送到了老家。

  沒有這種良好形象,周延儒也沒辦法再次擔任首輔。

  真正讓周延儒擔心的,還是自己那個學生張溥。

  沒錯,自己這次上台,是張溥捧上來的。

  可是這個張溥也太不把他當回事了,以為運作他重新當了首輔,就能控制他周延儒了。

  周延儒不由想起前些天的事情。

  那時候自己賦閑在家,雖然無官無職,可是以自己的名望,在當地也是沒人敢惹的,哪怕是當地官府也禮敬自己三分,因為得罪了自己,小小的地方官吃不了兜著走,他周延儒雖然不做官了,但是門生故吏遍及天下,隨便一個彈劾,地方官就受不了。

  甚至只要自己願意,周延儒的信件,可以直接放在崇禎皇帝的書桌上。

  因此地方上的豪強,許多都巴結周延儒,托庇在他的羽翼之下。

  當地一個富庶人家死了主人,少婦貌美,又耐不住寂寞,溝通外人把自己給嫁了出去。那富家族人不肯讓家產外流,於是就告到了縣裡。縣令下發追捕文書,要把少婦追捕歸案。

  這時候娶了少婦的那家害怕了,乾脆將少婦送給了周延儒。

  周延儒一下子就迷上了豔麗的婦人,整天粘糊在一起。

  縣衙發下來的追捕文書,周延儒是根本不在乎的,縣令也不敢來周府抓人。

  可這時候張溥來了,還拿著縣衙的追捕捕單,同時帶來了皇帝重新啟用周延儒的消息。

  周延儒此時迷戀少婦,竟然有點不想去北京的意思,至少想拖延一陣子。

  可是張溥竟然大怒,逼迫周延儒將少婦交出去,周延儒當即也大怒。

  張溥卻不買他的帳:“這不過是小事一樁,您用不著發這麽大的火。您現在不肯出山,將來恐怕會有比這更壞的事情。”

  周延儒此時頗有些懼怕張溥,此前張溥說要幫自己運作,讓他重新擔任首輔。

  周延儒根本就沒有當一回事,連他都以為是不可能的事情,隨口就答應了,也答應張溥,如果自己重新當了首輔,一定啟用一批賢臣(多數都是東林複社的人),罷免一批貪官汙吏。

  沒想到張溥竟然真的把這件事給辦成了,這讓周延儒看到了張溥的能量。此時不由得心生畏懼,張溥能讓他當首輔,把他捧起來,就能把他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腳。

  於是周延儒忍下了這口氣,認慫了對張溥說:“沒有您這番話,我看不到這一點。”

  周延儒確實是一個人物,認清形勢後,對學生也可以恭恭敬敬。

  最後張溥也沒有逼迫周延儒交出少婦,周延儒帶著少婦走馬上任來到北京。

  可是周延儒深深感覺到,有張溥在,自己這個官就沒法當了。

  深思了一番,周延儒請來了吳昌時,他不能坐以待斃。

  吳昌時也是複社中人,而且是複社骨乾,當年張溥組建應社的時候,吳昌時就是其中十一人,後來張溥以應社為核心,聯合江南大大小小幾十個社團組建了複社。

  可以說吳昌時是複社核心骨乾。不過官運也跟複社其他人一樣,頗受打壓,目前不過是禮部一個員外郎。

  六部下設各司,郎中為各司主官,員外郎為副官,位於郎中之下。

  吳昌時早就想再進一步,成為郎中,才算是實權在握,才算是大員。

  (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