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9章 如此水軍
  第49章 如此水軍
  很快所有的人都來了,給楊潮磕頭行禮,楊潮把他們叫起來,一一問了起來。

  把總武官手下,名義上是四百多個兵額,可是現在軍營中一共只有十五個兵,這是楊潮把總隊的所有兵丁。

  其中有兩個軍官,是兩個總旗,一個有七個手下,一個有八個手下,兩人手下還各自有一個隊長,這隊長按照規定應該有十二個手下,可實際上兩個隊長都是光杆司令,一切都是兩個旗總說了算。

  因為這兩個旗總不但是軍官,還是家長。

  這十幾個人,都是兩人的親屬,兄弟和子侄。

  兩個旗官關系似乎不怎麽樣,楊潮問話的時候,他們搶著回答,不時的瞪對方一眼。

  有七個手下的總旗官叫做陳寬,五十多歲的漢子,身子倒還壯實,當了三十多年兵了,是南京本地人,家住水西門,水軍左衛軍戶出身。

  有八個手下的叫做李富,也是本地人,家住聚寶門外,是水軍右衛的軍戶。

  當楊潮問道營房怎麽這麽大,李富回答說,這裡本來是左哨的營房,當時定編三千人,現在就只是他們一個把總隊的營房了,所以才這麽大這麽空。

  當問到營房為什麽這麽破敗的時候,陳寬說,洪武、永歷朝就建立了營房,後來鬧倭寇的時候,整修過一次,倭寇平定後,就在沒人修過了,算下來有七八十年沒整修了。

  當問到如何操練的時候,兩個總旗官都笑了,說倭寇之後規定,“南北總哨官五日一會哨於適中地,將領官亦月兩至江上會哨。其後多不行。崇禎中,以勳臣任操江,偷惰成習,會哨巡徼皆虛名,非有實矣。”

  總之倭寇之患後,江防操練就流於形式,崇禎皇帝乾脆讓勳做江防提督,基本上連形式都沒了,完全沒人操練了。

  楊潮心中暗歎,就連自己的把總,都是從顧肇跡這個侯爺手裡買來的,沒資格說別人。

  楊潮又問為何營中要種菜。

  李富立刻回答說,已經許多年不發軍餉了,都得有個生計,要養家糊口不容易。

  還檢舉陳寬在養豬。

  接著兩個總旗官一通爭吵,李富說營房裡不該養豬,到處都臭烘烘的,陳寬說營房裡不該種菜,弄得到處都是蟲子,兩人爭執不下。

  楊潮剛進軍營,其實就看到了,當時不由瞠目結舌,老實說沒有對大明朝的軍隊抱希望,知道軍紀廢弛,可沒想到到了這種地步,竟然可以在軍營中種菜和養豬,這也實在太有想象力了。

  跟兩人繼續聊了聊,清楚了關於大營的情況。

  兩個總旗官一個帶著人在營房裡種菜為生,另一個則帶著人養豬為業,他們不但自己在軍營中,家屬都在這裡,吃穿住行都在軍營中解決了。

  而且他們兩人手下的兵,也都是他們的子侄。

  若說他們是真心當兵,不如說他們看中了這裡的幾十畝地,和那些營房。

  楊潮看的沒錯,這兩人確實矛盾很深,因為李富的菜經常被陳寬的豬偷吃,菜地被拱的稀爛,陳寬的豬糞經常被李富偷偷拿去肥田。

  因此兩人不但關系不好,甚至沒少帶人乾仗。

  至於前任把總,因為有一條破船,把總帶著十幾個兵丁,就幫江口的商人運貨到對岸,誰知道被江匪給殺了,一船人都沒回來。

  這事情鬧了有一陣子了,因為這事,所以一直沒有人來上任,都覺得不吉利,沒人願意當這個把總。

  楊潮還清楚了,朱元璋和朱棣時候,大營確實還比較強盛,多的時候軍營中有幾萬人,少也有上萬人。

  倭寇平息之後,駐軍就少了,但也有三五千人,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水軍左右衛這樣的衛所軍戶中抽調的南京本地兵,還有兩個外地的班軍輪換。

  可是現在班軍早就輪換不起來了,就剩這些南京本地軍戶。

  以前這個左司因為有一條破船,前任把總用船做生意需要人手,所以願意養人,因此原來有三十多人,相比,有的把總隊連二十個人都沒有。

  至於水軍裡的船,戰船只有名冊上有,實際上也不在各營中。

  漕船名冊上還有四百條,但是大多數都被各級官員直接租給了漕商。

  水軍身上負責押運漕糧的任務,也都交給了糧商,有的水軍乾脆在軍官的帶領下,給糧商打工。

  按道理水軍的船隻,都是軍營背後的龍江造船廠製造的,楊潮剛剛路過的時候,看到造船廠依然興隆,大大小小的船塢裡裝滿了正在製造的船隻。

  其實也都是給商人製造的,是這些船廠的匠頭、坐場監官們私自利用船廠的設備材料,來給自己掙錢。

  按照李富和陳寬的話說,那叫做靠山吃山、借雞生蛋,就跟他們種菜和養豬一樣。

  問完了話,楊潮沒有任何表示,兩個總旗官卻有表示,他們表示他們會按照規矩,每月孝敬楊潮一筆錢的,養豬和種菜的收入中,有楊潮一部分,大概每月有一到三兩銀子。

  楊潮也不說滿意,也不表示不滿,問完話就打發了兩個總旗官。

  在營房中轉了轉,發現空地都被墾出來當菜地了,不少營房改成了豬圈。

  聽說整個新江口水軍大營都是這樣。

  過去幾萬人的軍隊,現在還不到一千人,也根本不操練,很多新兵當了好幾年兵沒見過武器。

  不到中午楊潮就回家了。

  水軍大營的情況超乎了楊潮的想象,尤其是連個正經的兵都沒有,這還叫軍營嗎。

  楊潮清楚,朝廷現在不是招不來兵,而是養不起兵。

  如果要招兵,那些兵就得軍官養,所以沒有軍官向上面要求補缺。

  而且好多本地兵平時都不去軍營,常年住在家裡,做其他活養家,軍官不但不加製止,甚至暗中鼓勵這種在冊的兵丁逃亡,因為少一個兵,他就多吃一個空餉。

  楊潮本來還懷著一片熱情,結果一瓢冷水打了下來,讓自己極為敗興。

  本想著自己要嚴格約束部下,勤加訓練,練出一隻精兵。

  可結果發現,根本沒有兵給自己練,真要招兵,還得自己養著。

  晚上一家人吃飯。

  父親楊勇最後一個知道楊潮當官的消息,他根本不敢相信。

  最後在母親的要求和妹妹的鼓動下,楊潮乾脆再次把七品官服穿了出來。

  看到兒子穿著官服的樣子,楊勇才不得不相信。

  “當,真當,真當官了!”

  楊勇睜著眼睛,喃喃著說著。

  接著突然手足無措起來,左一下右一下,停不下來,嘴裡不停念叨‘當官了’。

  這樣子嚇了楊潮一跳,當官自己也高興,沒想到家人更高興,父親更是高興壞了。

  楊潮不由擔心,讀過《范進中舉》就知道,明朝中個舉人可以把一個讀書人高興瘋掉,自己當官了,父親不會也歡喜瘋了吧。

  “爹,你沒事吧!”

  楊潮已經拿起了酒壺,打算給父親臉上噴一口酒,讓他冷靜一下。

  父親擺擺手,卻繃不住臉上的肌肉顫動,咯咯笑個不停。

  勉強擠出來幾個字來:“沒事,爹高興,爹高興啊!”

  說著眼淚都擠了出來。

  一直耽擱了大半個時辰,父親才能夠做到桌上吃飯,臉皮還不時跳動一下,嘿嘿兩聲。

  楊潮為了轉移注意力,就跟他東拉西扯。

  父親後來隨口提到,說自己今天碰到了許家的管家,那管家對自己態度很好,還說如果家裡有困難,那筆債好說,不用著急。

  父親認為這也算是一件喜事,看來自家轉運了,不但兒子當官了,就連許家都對自家客氣起來了,所謂一步順步步順,興許楊家直接就發達了。

  聽到這個消息,楊潮心中也踏實了些,自己請許仲孝去阮家河房不是沒有目的的。

  官員中,除了請了楊文驄那個文官,也就是請了許仲孝這個錦衣衛百戶了。

  當時名額有限,能多請到一個文士,就多一分影響力,浪費一個名額請了許仲孝,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嚇唬嚇唬他,讓他安靜一段時間。

  等過了這段時間,楊潮就該把他收拾掉了,那就用不著活在錦衣衛權勢的陰影裡了。

  楊潮目的明確,就是要震懾一下許仲孝,讓許仲孝看到,自己跟許多大人物都有關系,讓他暫緩或者放棄欺壓楊家的打算。

  但是楊潮卻不打算這麽算了,許仲孝險些把父親打死,後來還敢要妹妹去她家做傭人,這個仇是不能不報的。

  更重要的是,楊潮知道自己現在還是虛張聲勢,自己確實認識了那些大人物,可是自己卻沒有絲毫把握讓那些大人物為自己出頭,一旦遇到事情,別說張溥、周延儒了,就是阮大铖恐怕都不搭理自己了。

  這些人目前還只是在自己的關系網上,當找到合適的機會,是會成為無比強大的助力。

  但是楊潮自己的身份在這張關系網上還不怎麽牢靠,說白了只是掛一個名而已,讓人知道圈子裡有他這麽一號人物,只是他這號人物排名還很靠後,指揮不了網上其他人。

  因此楊潮只能嚇唬讓許仲孝暫時投鼠忌器,不敢逼迫楊家過甚,因為楊潮知道自己還沒有實際力量,可許仲孝不知道,他絕對會顧忌楊潮背後有沒有什麽強大的力量,只要許仲孝沒有完全弄清楚楊潮的底細,楊潮就是一張引而不發的弓,許仲孝就必須提防著。

  但是如果楊潮不能利用這張網盡快提升力量,盡快的爬上圈子的更高位置,不進反退,恐怕會很快淡出這張網,那時候就是許仲孝看透自己虛實,開始像狼一樣,再次纏上來的時候了。

  所以楊潮必須徹底將許仲孝打倒,還必須盡快將他打到,才能解除他對家人的威脅。

  否則等許仲孝反應過來,知道楊潮只有一張皮,到時候死的可就是楊潮了。

  這次自己不但嚇唬了許仲孝一次,而且坑了許仲孝一萬兩銀子,跟許家已經結了大仇。

  以許仲孝的人品性情,不百倍千倍的還回去,是不會罷休的。

  不過楊潮還得等,時機還不到,他至少得收到周延儒當上首輔的消息後,才能行動。

  因為只有到了那時候,楊潮才能借著周延儒的風頭,在這張網上向上攀爬一段距離。

  才能掌握到更強大的力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