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32章 知州棄城
  第232章 知州棄城
  六百對四千!
  楊潮只能拚了,設想是用防禦先消耗敵人,能殺傷一千上下敵人受不了傷亡退了自然好,不過目前看來是不可能了,上次三百人幾乎全部戰死,這次對方來了四千人,肯定不可能顧忌傷亡。

  在四千人全力進攻的情況下,能夠消耗一千人,楊潮已經是很樂觀了。

  然後就要跟虜兵三千人短兵相接,恐怕要在倉庫中進行巷戰都說不定,自己六百人用軍陣和對方死戰,沒準能再拚死對方兩千人,殺死對方三千人,就是全死了也夠本了。

  第二天黃琦又來了,這次臉上得意之色更盛。

  因為虜兵四千人已經全部到位,僅僅在楊潮的北南西三面,就各自布置了一千人,楊潮是插翅難逃了,因此黃琦認定楊潮除了投降一條路外,已經沒有選擇了。

  楊潮依然虛與委蛇,他將自己的擔心告訴黃琦,說自己殺了虜兵有三百人,怕會遭到報復。

  黃琦告訴楊潮,大清尊崇勇士,不但不會嫉恨,反而很看重楊潮,只要楊潮投降,高官厚祿是跑不掉的,而且答應楊潮,讓他直接進入滿洲正黃旗。

  八旗分為三種,滿洲八旗、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滿洲八旗也不全是滿人,對一些有功的漢人,蒙古人也允許進入,算是一種恩寵,黃琦自己就是滿八旗人,是正經滿洲權貴的奴才,他以此為榮。

  楊潮心裡冷笑,看清楚這黃琦是一個以坐穩了奴才而沾沾自喜的人,楊潮卻不想做奴才。

  但是臉上還在迎合,又跟黃琦談自己部下的待遇,表示不希望跟部下分開。

  黃琦立刻就明白,楊潮這是不想失去自己的實力,這是大明軍官的老毛病,都想擁兵自重,把手裡的的精銳看的很重。

  楊潮手下有六百多人,這點黃琦早就清楚了,而且戰鬥力極強,不但是黃琦,就是此時那些虜兵軍官也都想當然的認為,這些都是楊潮的親兵,一個有六百親兵的明軍軍官,地位絕對不低,能招降過去當然意義很大。

  但是卻不能容許他繼續統領自己的部眾,哪怕是祖大壽那樣的人物,到了滿清他的手下也不過都謀了一個旗人的身份,全部分到了八旗各個莊子裡去,都得歸各旗旗主管轄。

  楊潮自然不能免俗,黃琦很耐心的跟楊潮講解了八旗的制度,保證雖然楊潮無法統領舊部,但是一定可以獲得新的兵馬,只要日後盡心盡力殺敵立功,依然能夠步步高升,得到大清的重視。

  楊潮又問了很多東西,對投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只是流露出深深的擔心。

  這讓黃琦一點都不懷疑,因為楊潮這種表現,跟大明朝其他軍官別無二致。

  黃琦覺得楊潮已經跑不了了,遲早都會投降,因此很不見外的提出,希望要見一見俘虜。

  楊潮這時候為難起來,拗不過終於‘老實’交代,說俘虜讓海州知州要走了,還有那些人頭也都在海州城中,還隱隱透露了海州知州以文官身份壓製自己,自己很不滿意的情緒。

  黃琦大怒,就差指著楊潮的鼻子大罵了。

  楊潮誠惶誠恐,表示願意戴罪立功。

  黃琦問他如何戴罪立功,楊潮卻說不出一二來。

  黃琦怒氣衝衝的離開了倉庫。

  薑陽交涉沒有進展,不過卻給楊潮送來了五十隻鳥銃,告訴楊潮都是製作精良的鳥銃,讓楊潮放心使用,楊潮卻沒法放心,哪怕這些鳥銃樣子看上去跟自己的鳥銃別無二致,也不敢放心。

  黃琦一連幾天都沒有來,第四天終於來了。

  告訴楊潮,他們大清兵後續六千人,已經快到了海州。

  同時通知了楊潮,他們給楊潮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那就是幫大清攻破海州城,救援俘虜。

  此時楊潮已經通過多次交談,暗中摸清了那個俘虜的身份,黃琦口稱‘正紅旗主子’,爵位上是一個正紅旗貝子!

  滿清的制度過去是奴隸製,但是隨著劫掠發展,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奴隸製正在瓦解,雖然各種制度還有過去的影子,但是已經名存實亡。

  過去八旗中的貝子身份可是非常了不得的,貝子之上就是貝勒,像阿敏、代善那些老貝勒統統都是旗主身份。

  不過隨著皇太極上台後,一步步削弱各旗,增強集權制度,現在貝子已經成了一種類似爵位的東西,共分為九等,依次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

  雖然貝子只是第四等,但是鑒於滿清政權興起時間不長,爵位還是很稀缺的,得到親王爵位的,整個八旗也不超過十人,君王的也就是二十多人,貝勒不超過五十,至於貝子絕對沒有一百個人,因此貝子已經算得上位高權重的人物了,失陷一個貝子那是相當嚴重的。

  而且八旗制度,每個主子手下必然擁有大量的牛錄旗丁,這些貝子都是八旗中的大奴隸主階層,往往都是權貴,算起來都能跟努爾哈赤拉上關系,也就是皇太極的親戚,是宗室貴族身份。

  這樣的身份確實尊貴,難怪能引起虜兵這樣重視,但是帶一萬人來打楊潮就有些太過分了,有些說不過去,因此楊潮感覺到蹊蹺,可是真正的原因卻也還沒有弄清楚,畢竟黃琦一直以為楊潮知道那個‘貝子’的真實身份,楊潮又不能讓黃琦知道自己不清楚,從而產生誤導的情況。

  因此楊潮只能猜,只能賭這個貝子身份非常重要,虜兵是絕對不肯不救的就行,至於摸清他的真正身份,能夠旁敲側擊出來就試探,不行也絕對不能直接問,否則被虜兵知道這個情況,恐怕又會生出其他心思,比如蒙騙自己等。

  而楊潮的猜測也在被一步步證實著,虜兵又派來了六千人,加上現在的四千,虜兵就有一萬了,值得調動一萬人來救援的人物,不可能是什麽無關輕重的小卒,肯定大有來頭,楊潮甚至都開始懷疑是不是多爾袞、多鐸這樣的努爾哈赤的分不清輕重的小兒子失陷在自己手裡了,但是想想又不可能,如果是這兩人,恐怕一直在想辦法削弱八旗各自為政局面的皇太極巴不得呢,絕對不可能來救。

  盡管弄不清俘虜身份,但是僅僅敵人一萬人來攻擊海州這夠楊潮憂慮了。

  其實憂慮的何嘗只有楊潮一個人。

  被虜兵團團包圍,已經引起了軍心不穩,楊潮讓黃鳳府、胡全在軍中反覆跟士兵講解,告訴大家現在逃跑只有死路一條,讓大家繼續堅守。

  可是眼看著幾倍的敵人就在外面,這些雖然都殺過人,但是畢竟經歷的戰陣還少,而且一個個年紀不大的士兵,可能衝鋒的時候,一股熱血沸騰天不怕地不怕,可是被包圍的時候,就難免意志不夠堅定,遠遠比不上百戰的老兵。

  這點上楊潮並不認為士兵怯懦,就是自己對身陷重圍的形勢,也很擔憂,甚至有些絕望,感覺自己這次死定了,但投降絕不考慮。

  楊潮的士兵都擔心,緊張甚至恐懼,就更不用說海州城中的那些軍兵了,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衛所兵他們的意志還不如楊潮的士兵呢。

  但是比這些百姓和衛所兵更恐懼的,卻是那些讀書人,他們手無縛雞之力,也從來不認為衝鋒陷陣慷慨赴死是什麽美德,認為那是匹夫之勇,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更認為自己應該明哲保身,應該君子不立危牆,識時務者為俊傑。

  當然如果虜兵不是來搶掠的,而是來佔領的,他們則會認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所以會立刻投降,可現在虜兵是來劫掠的,他們顯然沒有投降的機會,所以只能明哲保身。

  當虜兵在北面、南面和西麵包圍了楊潮,並且有一千人早早南下圍堵了海州城南,城裡的文人還能夠堅持,可是當北面也出現一大群虜兵的身影,並且以一種鋪天蓋地的氣勢殺來的時候,文人們就無法堅持了。

  薑陽大半夜緊急跑到楊潮這裡,險些被值夜的士兵緊張之下給誤殺了,還好他身穿百戶鐵甲,才沒有受重傷,可是胳膊上卻中了一箭。

  薑陽這麽緊急跑來,是通知楊潮,海州知州竟然帶著一大幫子士子,趁夜跑了。

  具體問題還不清楚,據說是其中一個士子,家中是經營鹽場的,提出趁虜兵還沒有四面合圍海州,他們提前逃走保住有用之身。

  而這個士子也給出了逃跑的計劃,那就是往東跑,通過海上坐船南下。

  海州其實就是後世的連雲港,只是此時還沒有後世淤積那麽嚴重,海岸線距離海州城更近一些,附近的鹽場,比如卞家浦都有渠道直接通向大海,引海水入浦曬鹽。

  往東去大海不過十裡的樣子,平時站在海州城就能看到大海的遼闊,因此逃向大海是一個辦法,而且海邊還有漁村,找一艘漁船並不算難。

  海州知州都跑了,這讓楊潮有些傻眼。

  ————————————

  很不好意思,發現好像重複了,不知道怎麽出現這種情況。現在改正過來,訂閱過的朋友重新看一遍就好。應該是不會扣費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