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283章 業務調整
  第283章 業務調整
  除了官場上的事情,楊潮還一直在整合其他方面的事物,比如金釵樓的經營問題,長江江面上的航運業務等等。

  金釵樓持續紅火,有康小寶這種內行打理,也沒有什麽可操心的,而且金釵樓也終於如願成為了南京青樓業的標杆。

  到今年八月,金釵樓已經賺取了十萬兩的利潤,不過這也就是極限了,一個南京城,高級娛樂產業的規模也就這麽大了,一年撐死了十五萬兩銀子,在想要擴張基本上也沒多少空間。

  不過這種產業,也算是一種眼球產業,吃的是名氣飯。

  這讓楊潮聯想起後世一些明星的經營模式,告訴康小寶讓他想辦法擴展一下周邊,對後世的娛樂產業來說,明星不過是賺取眼球,吸引人氣的手段而已,真正賺錢的,反倒是一些周邊產業,比如紀念品之類的。

  金釵樓也可以開發一下紀念品,當然也不能胡亂開發,必須是緊跟自己的核心產業,否則就不叫拓展,那叫胡來了。

  楊潮給康小寶建議的第一批產品,是扇子,也算是文化用品,哪一個文士不拿把扇子撐場面。

  當然金釵樓做扇子,可不是隻做,金釵樓是一個品牌,一個擁有巨大人氣和知名度的品牌,倒不用去自己親自做產品,完全可以代工,讓人打上自己的標志就行。

  不過楊潮告訴康小寶,一定要找最好的工匠,做出最好的產品來,不要在乎成本問題,相比成本維護好金釵樓的品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凡是打著金釵樓標志,在金釵樓中銷售出去的產品,那就必須對得起金釵樓這個名字才行。

  如果扇子做好了,接著可以做時裝,明朝人的衣服千篇一律,男人是儒衫布襖等等,女人就會比甲襦裙等等,但是同樣的衣服,也可以做出千姿百態來,寬緊長短,稍稍更改,就是一款新式服裝,就跟後世的衣服一樣,看起來花樣繁多,其實也就是小創新。

  甚至上面的花紋,圖案不同,都算是不一樣的款式,繪上秋菊的,繪上蘭花的,繪上竹葉的。

  對於服飾這些東西,是非常考驗審美的,但是金釵樓就是不缺懂審美的人,陳圓圓這些人,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生長的,她們就是這世界上眼裡最毒的行家,只要她們看著好的,那絕對是複合審美的東西。

  因此楊潮要康小寶做出來的東西,都讓這些把關後才能出售,否則必須毀掉,哪怕成本很高,也必須毀掉,不能有一件流入市場。

  金釵樓除了主業,還有一個不太搭的產業,那就是交易廳。

  經過一年多的運作,金釵樓的交易廳,因為新式的交易方式,高度透明的交易規則,確實受到了一大批商人的歡迎,尤其是那些在本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客商,金釵樓更是第一選擇。

  以往外地人想要打入本地市場,要麽通過多年的默默耕耘,比如王家的雜貨鋪,論實力,輪規模都算得上號,可就是一直賠錢,王家家大業大就放手讓它賠錢,目的不過就是打開南京市場,在南京佔一席之地。

  要麽就是直接找當地的牙行,通過中間人介紹做生意,但是這時代充滿各種宗族關系,任何地方都存在本地人欺生的現象,同樣的貨物,熟人能夠賣出的價錢就是比生人高得多,因此往往陌生商人成了牙行們的吸血對象,反倒成了給當地牙行打工的了。

  就像何明宇家就是吃經紀飯的,而且吃到了別人求著他們幫忙做買賣的程度。

  但是金釵樓打破了這種陳規,在交易廳中交易,都是公開透明,明碼叫價,價高者得,沒人管賣貨的是誰,也沒人管買貨的是誰,誰給的錢多賣誰,誰要的錢少買他的。

  這種打破了牙行規矩的交易方式,受到一大群商人的歡迎,同樣被牙行恨得牙癢癢的,這等於是砸他們的飯碗,奈何楊潮勢大,沒人鬥得過,只能咬牙切齒,想著暗地裡使絆子。

  結果就是兩敗俱傷,金釵樓的交易廳很受歡迎,可是來這裡經營的客商,總是受到刁難,甚至面對威脅,一時間金釵樓的交易廳生意也不太順利,去年大半年時間,加上王瀟離開沒有人經管,單憑金釵樓裡的帳房們,一年時間抽取的傭金不過萬把兩銀子。

  這讓楊潮有些不太滿意。

  細細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後,楊潮到沒有直接找那些牙行算帳,這種新舊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的轉變過程中,總有老式的要遭到淘汰,總有人因此受到影響,失去飯碗,這就是所謂的轉型的陣痛。

  但是雖有波折,先進的事物總是要淘汰落後的食物,陣痛最會過去的。

  楊潮對此很清楚,也不想用強力,再說了,在南京用強力,也不是那麽好用的,南京城作為一個特殊地位的城市,雖說不是京城,可是很多地方都享有京城的權力,這裡的達官貴人不比北京少,而能吃牙行飯的,無不是關系網複雜,人脈多廣的家夥,這些人牽一發而動全身,也不好得罪,更何況要將全部都一網打盡呢。

  於是楊潮想到後世的經紀人模式,交易行中可都是有經紀的,不是每一個人隨便就能加入,比如紐交所那是會員製的,名額有限,只有一個退出了,另一個才能獲得資格,獲得了資格,才能在裡面操作。

  最後楊潮就引入這種模式,先是請了南京最有名的經紀人何明宇,邀請他假如金釵樓的交易廳,給他一個會員資格,然後通過何明宇,江南京城上百最有能力的經紀牙行請到一起,告訴他們有錢一起賺,邀請這些人做金釵樓的交易經紀。

  這些人手裡都有人脈,都有各種商業關系,如果他們能把他們的關系網帶進金釵樓,那自然是合則兩利,如果他們不允許,金釵樓的商業網也可以單方面向他們開放,換取的則是他們的不搗亂,還有他們的專業知識。

  要知道這些人來操作金釵樓的交易廳,絕對比金釵樓自己那些半吊子帳房更有經驗,倒買倒賣一直就是他們的營生,可謂是如魚得水。

  至於他們手裡死死抓住自己私人的客戶,不引入金釵樓中來,楊潮不相信他們可以永遠控制住,金釵樓靠的是公開透明,靠的是效率,在這裡可以以最優的價格取得資源,對於買方來說,可以付出最低的成本,對於賣方來說,可以取得最大的利潤,這種競爭力絕對不是一個兩個牙行手裡的關系網可以比擬的。

  那些牙行其實沒有選擇,如果他們堅持把持著自己的關系網,那麽他們的那些私人客戶時間一長肯定不願意,畢竟跟這些人私人做生意,總是虧,時間一長,他們如果不把關系網介紹道金釵樓來,他們的關系就該自己散掉了。

  所以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果然短短一個月時間,金釵樓的交易面貌就開始發生了變化,一開始確實有一些牙行保守,但是有了第一個,很快其他人都爭先恐後的將自己的客戶引薦到金釵樓來。

  在交易平台和個人中介的競爭中,平台完勝!
  金釵樓的事情處理完後,還有新江口的航運業務。

  其實基本上都是一回事,現在楊潮的航運業務,都是通過金釵樓來聯系生意,金釵樓理順了,航運也就順了。

  航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自身的競爭力。

  自從楊潮離開南京之後,江面上就開始出現了一些模仿者,其中有的是鏢行,鏢行過去押鏢是按照值百抽三的慣例,結果被楊潮開創性的護航費壓迫,開始只能降低抽成,可哪怕變成了值百抽一,可對那些動輒數千兩的大買賣來說,找他們押鏢依然不劃算。

  結果鏢行就只能接一些低價值的貨物,可是價值太低的話,他們自己都不劃算,更何況貨主也不太樂意請人,畢竟貨值低,就是被搶了都不太心疼。

  最終鏢行發現,還是只能模仿,模仿楊潮這種護航模式,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這又是新經營方式對老經營方式的衝擊了,舊模式要麽轉變,要麽死亡。

  鏢行模仿還算好的,他們到底是按照市場規則辦事,頂多多了點江湖習氣。

  真正惡劣的模仿者,是那些水兵同行,南京附近,除了新江口之外,在燕子磯、采石等地都有大規模水營。

  結果這些人看到楊潮利用航運,利用給貨主提供護航業務發財了,於是一個個開始模仿。

  模仿就模仿,大不了大家自由競爭,可是這些人不這麽乾。

  他們通過各種卑鄙的手段,比如威脅貨主必須讓他們押送,否則他們就會搶劫,結果大大影響了張大桅的業務,楊潮走後,航運的行情時好時壞,利潤大受影響。

  結果大半年才掙了三萬多兩銀子,不但沒有增長,還連過去的一半都沒有。

  張大桅對此也沒有辦法,楊潮把兵都帶走了,他手裡沒有人鎮不住場面。

  但是現在楊潮回來了,這種混亂的情況,就不能允許他們發生了。

  楊潮告訴張大桅,帶著從海州招來那一批新兵,完全可以采取強硬手段,不服就打,楊潮的生意那是打出來的,因為不怕江匪,才敢幫忙護航,現在路子趟出來了,結果一群人就來搶食,而且還用卑鄙伎倆,竟然敢威脅楊潮。

  張大桅問,如果燕子磯等地的水營攔截他們的船怎麽辦,楊潮還是一個字打,不但要打,敢攔他戰船的都抓起來,直接找兵部打官司。

  到現在楊潮手裡可還是有巡江的任務的,可以合法的出現在長江下遊一帶,可是這些水營沒有,他們等於是擅自調兵,楊潮直接抓他們,打官司也有理。

  這麽一弄,結果江面上,一時之間是雞飛狗跳,鬧的南京物價都開始波折起來,影響甚大。

  但是楊潮卻沒時間理會,他還有一大把事情處理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