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95章 廣州之戰
  第495章 廣州之戰
  本人新書已經發布,書名《大國崛起1900》,記得收藏啊。

  ————————————

  留下張煌言冷眼盯著他,老實說宋坤的鄙夷,讓他很受傷。

  張煌言也是一個有大志的。

  張煌言出身官宦世家,他父親做到了刑部員外郎的位置,但是張煌言卻對兵法一途最為著迷,自幼就“慷慨好論兵事”,並且延請名師,苦練武藝。

  他十六歲參加縣試,加考騎射,三箭皆中,與試者無不驚服。要不是考中了文舉人,以他的武藝,考武舉人也絕不困難。

  這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物,而且一向都信心十足,自覺文武雙全,當有一番大作為,卻不想被楊潮手下一個武將三番兩頭的鄙薄,若非顧全大局,他絕不如此隱忍。

  一路跟隨大軍,仔細觀摩戰陣,張煌言的實戰經驗在快速的積累著,而且他還舉一反三,結合古代兵書戰例,時常向謝飛提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經過三天苦戰,東莞艱難的打了下來,然後全軍在這裡休整。

  張煌言繼續仔細的觀察楊潮的軍隊,他最感興趣的地方是訓練,楊潮的軍隊中訓練走步極多,只要不作戰,每天都會集合部隊演練步伐,成千上萬的士兵排成隊列走來走去,張煌言卻琢磨不透其中的門道,只是暗暗猜測是不是在訓練分進合擊的隊形。

  “張大人,我軍士兵需經三月步法訓練,然後才能練武。張大人是否覺得沒有道理?”

  宋坤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操場,站到了張煌言的身邊。

  張煌言被打斷思維,輕輕點頭:“非也。此乃分進合擊所必練之法門。忠義伯真乃奇才也!”

  宋坤頗為驚訝,沒想到張煌言竟然能從步法訓練中看出這是陣型轉化的基礎,倒是頗有兩把刷子。

  但是他還得繼續打擊:“只可惜張大人即便能看得懂又如何?這天下口舌之徒多矣。”

  “你!”

  張煌言一頓,但突然間笑了。

  “哈哈哈哈。”

  “你笑什麽?”

  宋坤疑惑道。

  張煌言道:“你說了這麽多,不就是想激本官也跟這些軍士一起操練,這有何難?”

  宋坤不由尷尬,他確實是這個意思,這是楊潮要求他的,讓謝飛引誘張煌言接受訓練,謝飛找不到辦法,宋坤則是用刺激,鄙視等等辦法,結果沒想到給張煌言看穿了。

  “那張大人請吧!”

  宋坤一指操場。

  接著喊過來一個隊正,讓他專門教授張煌言步法。

  張煌言卻拒絕了,認為應該跟士兵們一起訓練,結果自己就找了一個隊加入了進去。

  宋坤無語,顯然張煌言誤會了,他專門找人教他,並不是要給他們什麽特殊待遇,而是因為他什麽基礎都沒有,是無法跟上別的士兵的腳步的。

  果然才跑了一圈下來,張煌言就弄得面紅耳赤,走個齊步竟然被小軍官接連呵斥,甚至因為他讓隊列都亂了起來,最後實在是受不了了,自己走了出來。

  “宋總兵還是專門找個人來教教本官吧。”

  張煌言自己提出找人單獨訓練他一番。

  宋坤這才點點頭又一次叫過了一個隊正,仔細叮囑他讓他好生教授張大人。

  本身就有不俗的武藝根基,智商也是上等,不到十天時間,走步轉步等步法張煌言就掌握了。

  不過軍隊的常規訓練可不僅僅是轉個步法,那只是基礎訓練,只是用來熱熱身的,軍中訓練最多的第一是各種武藝,第二是隊形變化。

  武藝張煌言不用練了,他最感興趣的是楊潮軍隊的軍陣,覺得自己步法已經過關了,於是急切的要求參與陣型合練,可結果還是他錯的最多,哪怕他以聰明縮短了基礎訓練的時間,可是跟這些已經完全練成本能的士兵相比,還是差了太多,因為他是靠聰明的大腦來轉化這種指令的,而士兵則完全是條件反射,所以在隊形變化的時候,他總是慢人一拍。

  這讓張煌言十分受打擊,好在他也只是參加了幾天而已,軍隊在東莞隻休整了五天,就向著廣州進發了。

  廣州城外的水面上,十來艘大船不間斷的朝著城牆轟擊,城牆上的大炮也在反擊,只可惜城牆上的大炮稀稀拉拉。

  不是廣州城中沒有足夠的大炮,恰恰相反,廣州城裝備的大炮,或許除了北京城之外,就算是最多的了。因為廣州產鐵,是此時大明的冶鐵中心,廣鐵在大明朝十分出名,僅次於閔鐵而已。產鐵的地方,自然有最多的鐵匠和鑄造工匠,洪承疇用來攻打廣州城的大炮,就是現做的,而他佔領了廣東之後,尤其重視鑄造大炮,鑄造好的大炮除了少部分給孔有德帶走攻打廣西外,絕大多數都在城牆上安放。

  之所以沒有多余的大炮跟海船對轟,那是因為大多數大炮都集中到了西面,用來跟楊家軍的炮兵對轟,在洪承疇眼中,顯然是把楊家軍的步兵當做最大的威脅的,至於幾艘大船,就算他們轟破了城牆,那些海賊還能打進城來不成?
  大軍已經開到了城西,此時圍三缺一,除了南面三面都有包圍,但是西面是主攻方向,而廣州城也將西面作為主要防禦方向。

  城西有一道平行於城牆的長土壟,高達三丈,底層更是有二十余丈。

  土壟後面則一個個半圓形的深坑,每座坑裡都有一門大炮。

  深坑後面連同這一條條壕溝。

  這種土木作業,讓城上的大炮根本威脅不到土壟後的炮兵陣地,也無法威脅到壕溝中的兵丁。

  胡全趴在一處土壟頂端,他作為炮兵總兵,凡是攻擊堅城就少不了他,廣東成為戰略攻擊方向後,他就被派了過來,胡全旁邊趴著謝飛等人,他們一個個神色凝重的通過望遠鏡觀察廣州城。

  在望遠鏡中,胡全大概估計了一下,開火的大炮大概有五百門。

  “五百門紅夷大炮!”

  胡全沉聲說道。

  “小炮肯定更多。”

  謝飛猜測道。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情形,他們沒想到廣州的大炮這麽多。

  五百門紅夷大炮還不算什麽,胡全手上還有上千門呢,轟破城牆不成問題,問題是後面怎麽打?派步兵進攻的話,肯定要遭到對方的炮轟,對方的大炮如此之多,肯定是無法壓製的住的,到時候必須要遭受慘重的損失。

  這正是這些軍官所顧慮的問題。

  突然一發炮彈打在了前面土壟的側面,趴在土壟上的幾人頓時感覺到好像胸部被重擊了一拳,感覺到土壟都跳了一下。

  “走吧,下去吧!”

  胡全立刻建議道,這種土壟的射擊,讓躲在後面的炮兵陣地萬無一失,相當的科學,是他們常年作戰摸索出來的,但是靠近土壟還是很有危險的,尤其是土壟頂端,是不是會被炮彈打穿。

  幾人撤下後,鑽進了深壕之中挖出來的坑道裡。

  這裡作為指揮所,挖掘出了能容納十多個人的空間,四壁還用木料加固,相當堅固。

  裡面有桌椅板凳,還有地圖和幾盞燈。

  “若是強攻,必然損傷慘重。”

  坐下之後,謝飛低沉的說道。

  胡全道:“我軍炮彈充足,但是要將整個西牆和上面的大炮都毀掉的話,沒有一個月時間是不夠的。”

  謝飛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

  作為軍官,這群人是不會考慮一個月要消耗多少炮彈,多少火藥,甚至打壞多少門大炮的,他們隻考慮最佳的作戰方法。

  宋坤卻道:“謝總兵,胡總兵。若是戰事僵持不下,肇慶的耿仲明趕來支援,裡應外合對我軍絕對不利!”

  宋坤說道,他口氣到不是胡全和謝飛那樣沉重,相反還有些輕松,似乎不是在說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謝飛和胡全都點了點頭。

  “何不用挖地道攻城?”

  張煌言突然說道。

  他剛才也用望遠鏡看了半天,一開始著實對這種鏡子感到神奇,得知楊潮的軍中配發了上千隻這種東西,他不由讚歎,楊家軍能打勝仗,跟這種東西不無關系。

  但是他仔細觀察了半天,也找不到清軍的破綻,洪承疇是帶老了兵的,布防上絕對不會有漏洞,就算有也不是張煌言這個實戰經驗欠缺的書生能夠看出來的。

  連謝飛等三個總兵都只能強攻,張煌言又有什麽好的辦法,但是他覺得自己不提點意見似乎說不過去。

  但是這個挖地道的建議一提出來,就連他自己都感覺到不靠譜,看著廣州城那深深的護城河就知道了,這裡根本就沒有挖掘地道的條件。

  宋坤再次道:“謝總兵,我建議派我軍出擊,騷擾、阻撓耿仲明軍,不讓他們靠近廣州城。”

  謝飛點點頭:“宋總兵言之有理。命你部出擊,沿西江前進,務必將耿仲明擋在三水以西!”

  “是!”

  宋坤應聲,立刻就出去部署了。

  宋坤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壕溝,一直走了六裡多,才出了壕溝,往前走了三裡地,才進入大營,大營駐扎在十裡外的地方,這是為了防止被城上的紅夷大炮轟擊。

  主力軍隊就扎在三個大營中,壕溝哪裡只有三萬負責保護炮兵的部隊。

  真正的攻擊說到底還是要靠大營中的主力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