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508章 內訌
  第508章 內訌
  新書求收藏:《大國崛起1900》

  ————————————

  老實說,那個陳邦傅還真不是個好東西,他本是紹興富戶子弟,靠賄賂才得以中武舉,在廣西為將,無惡不作,在市井上欺壓百姓,開設賭檔聚斂錢財,放高利貸盤剝貧民。

  適逢其會,這樣的人渣有時卻能一飛衝天,只因為迎隆武皇帝入廣西,竟然獲封國公,但是跋扈自雄,與朝中大臣勾結弄權舞弊。

  等孔有德進入廣西後,他一見隆武靠不住了,立刻投靠新主,甚至想要攔截抓捕隆武帝獻給滿清,從這一點上看,他比鄭芝龍有種多了,鄭芝龍出賣隆武的時候,還隻敢撤兵讓清軍自己去抓,甚至還提前悄悄的通知了隆武皇帝,可這個陳邦傅卻毫無顧忌,偷襲隆武皇帝不成,將他隨性的大批宮女家眷卻抓住了,全都獻給了孔有德。

  李定國收復廣西之後,立刻將陳邦傅父子邦去交給了孫可望,孫可望將他剝皮充草,理論上是沒有錯誤的。

  但是李如月此時昧著良心,硬說陳邦傅是大明勳臣,孫可望殺陳邦傅是擅殺勳臣,如果光是給隆武帝表忠心也就罷了,隆武帝為了保護他扣住了他的奏疏後,他還自己抄了一份,交給孫可望。

  這種行為就完全是挑釁了,至於他為什麽這麽做,後世的人恐怕會很費解。

  其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求名,如果是為了向皇帝示好,他絕對不會這樣做,要知道陳邦傅可是險些抓住隆武的,那可是將朱慈煥小皇帝的心傷的透透的;而他不但上書彈劾,而且還讓孫可望知道,完全擺出一副不怕死,不怕孫可望的架勢來。

  最後孫可望剝他的皮的時候,他還大呼過癮致死罵不絕口,說用來填充他的皮的茅草根根是文章,節節是忠腸。

  這種人,在古代歷史上比比皆是,在大明朝尤甚,為了求一個直臣之名,東林黨可沒少直接罵皇帝,就是希望皇帝打他們一頓,哪怕殺了他們也不怕,有時候把皇帝氣的半死,卻不肯打他,直說這廝就是騙庭杖的,打了就是給他揚名,只會趕出朝堂了事。

  這種人物,為了求名,也是蠻拚的。

  不過他們還真的沒有其他方式搏名,要本事沒本事,不能像於謙那樣挽狂瀾於既倒,除了一手道德文章,和一張誰都敢罵的嘴,實在是不會做其他事情了,也只能如此。

  殺了李如月之後孫可望跟隆武朝廷的關系進一步惡化。

  起因是一群文官看到李定國和孫可望交惡,同時對孫可望對待朝廷的方式不滿意,擔憂孫可望會謀朝篡位,於是攛掇皇帝寫密旨詔李定國勤王。

  孫可望絕對是一個梟雄,以前弘光皇帝在南京的時候,隆武皇帝在福建的時候,楊潮和鄭芝龍都感到很不舒服。

  因為楊潮和鄭芝龍是要臉的,而孫可望不要臉,弘光帝在南京時,基本上擁有一個皇帝的所有權利,隆武帝在福建的時候,文官集團依然控制著福建的糧賦。

  可是隆武跑到了貴州,最後招納了孫可望,封孫可望為冀王之後,孫可望派兵進入貴州,並且打著隆武皇帝的旗號,將整個貴州的明軍和土司統統收編,但是隆武一直被安置在安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千戶所,本名安隆司,隆武駐蹕在這裡後,掩耳盜鈴的將這裡升格為安隆府,但是改名改變不了這裡只有幾百戶人家的荒涼景象。

  孫可望不但不讓隆武皇帝搬到昆明或者貴陽去,反而派出心腹大將“保護”這裡,任命親信范應旭為安隆府知府,張應科為總理提塘官。

  不供給隆武帝足夠的錢糧,每年給銀八千兩、米六百石供永歷君臣、隨從支用。但是皇權社會,一個皇帝的號召力還是很大的,一路尋找跟隨隆武的文武官員有五十余人,但是他們很多都是舉家跟隨皇帝,加上少數兵丁,隨從人員和家眷,達到了二千九百余人,顯然這點錢是完全不夠用的。

  隆武皇帝告訴孫可望的官員說不夠用,人家根本不搭理他。范應旭、張應科“造冊,開皇帝一員、皇后一口,月支銀米若乾”,完全把皇帝當成了雜役一般對待。

  反觀孫可望自己,在昆明則大建王府,用黃瓦,拆呈貢縣城磚石為牆,腳寬六尺。大門外設通政司,立下馬牌,製天子儀仗,殿懸五龍,設螭陛,選有聲音者為鴻臚寺讚禮。

  孫可望將隆武皇帝朱慈煥圈養起來後,打著他的旗號,不費一兵一卒就吞並了貴州,打下了湖南,此時孫可望大權在握,心中越來越感到有這個皇帝在他身邊讓他不自在。

  孫可望早就有當皇帝的野心,隆武沒有到貴州的時候,孫可望在雲南自稱國主,一切大權都在他手裡。可是“歸順”了隆武皇帝,他受封為冀王,總能聽到一些文人開口就是皇帝如何如何,完全不把他當回事了。

  這次打下了湖南,尤其是逼走了李定國,罷免了劉文秀後,孫可望的野心遏製不住了,他就想廢除這個皇帝,乾脆自己登基做皇帝,至於會不會有人反對,反正在雲貴湘三地,沒人敢反對他,其他勢力嗎,滿清不用算,楊潮看起來也從來沒把朱慈煥當回事。

  反正孫可望多次跟楊潮交往,發現楊潮還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他打算自己先登基之後,在忽悠楊潮跟他一起稱帝,到時候跟北方滿清三分天下,孫可望佔西南,楊潮佔東南,滿清佔北方,誰也奈何不了誰。

  誰想這時候,有人向他密報,說皇帝打算下密詔讓李定國來勤王,這如何能忍。

  孫可望最不想聽到的就是這個李定國,自從李定國連殺三王之後,孫可望不止一次在他他的軍隊中聽到有人在討論李定國的消息,這不僅僅是嫉妒,還有一種危機感,出身流寇,自小被張獻忠收養,四處奔逃了十多年,孫可望對自身安危十分敏感。

  一聽到又是李定國,孫可望當即就發怒了,直接派人到了安隆,將大大小小的朝臣抓了一大堆,經過嚴刑拷打,最後認定有十八個人參加了密謀,將這十八人有的活刮,有的處斬,有的勒令自殺。

  然後孫可望決定下下手為強,他派大將白文選親自到安隆,讓他節隆武皇帝接到貴陽。

  至於這種密謀為何會暴露,原因還是出在李定國身上,李定國接到詔書之後,不敢確定真假,於是詢問隆武皇帝身邊的親信馬吉翔,誰知道這個馬吉翔乃是一個小人,他早就暗中投靠了孫可望,顯然他很識時務,很清楚孫可望才是老大。

  就這樣,孫可望知道了這些情況,大肆殺戮了一番,立刻讓白文選將皇帝帶到貴陽,他打算讓隆武皇帝禪讓皇帝位給他。

  但是白文選卻一直拖拖拉拉,借口安隆司地小人少,找不到足夠的夫役,一直拖延。

  另一邊李定國則調遣精銳,隻三天時間,就殺入了安隆,孫可望派去的阻攔李定國的士兵,不但擋不住李定國,也不想阻擋,李定國賞了他們兩萬兩銀子,然後告訴他們說自己跟冀王是兄弟,只是有誤會,然後士兵們都跪在道路兩邊歡呼千歲,任由李定國過去。

  此時安隆城中,隆武皇帝的行宮裡,哭聲一片,當聽到城外有人高呼西府駕到,立刻就又歡聲雷動起來,李定國跟孫可望四人稱為四王,李定國過去是張獻忠帳下的定西將軍,因此一直被稱為西府。

  入城後,李定國和白文選以及皇帝的官員商議,確定廣西經過孔有德和李定國先後兩次大戰之後,已經殘破不堪後,最後大家議定遷往雲南昆明。

  而昆明的軍隊一部分是劉文秀的,但是大部是孫可望留守的,只是相比李定國來說,並不佔優,於是李定國帶領大軍護著隆武皇帝一行文武,進入了雲南,留在雲南的孫可望舊部根本不敢阻攔,最後在劉文秀的從中說和下,被迫開昆明城迎接皇帝。

  昆明萬人空巷,雲南自古被視為偏遠之地,蠻夷之地,真龍天子駕到,昆明百姓激動不已,“遮道相迎,至有望之泣下者”,就好像後世的英國女王去美國一樣。可見皇族這個號召,有時候真的很強大。

  但是孫可望哪裡忍得下這口氣,他手握三十萬重兵,而李定國只有四萬嫡系人馬,加上劉文秀的軍隊,也不過六萬人馬,而昆明還有他留下的三萬人,孫可望完全不把李定國放在眼裡,於是立刻就起兵了。

  孫可望這次撕破臉,在貴州大封功臣,封馬進忠嘉定王、馮雙禮興安王、張虎東昌侯,揮軍進攻雲南。

  “這群蠢貨,還是起內鬥了!”

  孫可望的動向第一時間就傳到了楊潮手裡。

  但是楊潮只能望而興歎,他哪裡有什麽能力干涉。

  “大都督我們怎麽辦?”

  黃鳳府磨刀霍霍。

  楊潮歎道:“發兵湖南、廣西!”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