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66章 九江受阻
  第466章 九江受阻
  拿騷沒有理由拒絕這樣的提議,他第二天就表示答應了,又跟楊潮談了一下他的待遇問題,楊潮以為這家夥不缺錢,但是他竟然開口就管楊潮要十萬兩的年薪,真夠黑的。

  當然拿騷自己解釋說是,這樣的薪資才配得上他的身份,他在乎的不是錢。

  很快兩人簽署了一分協議,接著楊潮找人幫他,招募合適的帳房和員工和辦公地點。

  雖然想利用拿騷的學識和經驗,但是這是一個荷蘭人,楊潮不可能完全放心他,因此找人幫他,其實也是監視他,盡管不太認為這家夥會利用職權貪汙受賄,但是萬一他利用手裡掌控的經濟權利為荷蘭人謀利的話,楊潮還是要干涉的,反正也沒打算用他多久,等過幾年就一腳踹開了。

  不過拿騷的水平還是很不錯的,最關鍵的是工作態度很勤奮,是典型的清教徒。

  他很快就確定了交易所的地點,不過跟楊潮有些衝突,楊潮認為南京是最好的地點,可是拿騷選擇的是松江府,具體地點在吳淞口,也就是黃浦江入江口。

  拿騷認定哪裡的地理位置比南京更合適,松江府也是富庶地區,最關鍵的是發展潛力,拿騷認定那裡的發展潛力比南京大的多,一旦海貿展開,哪裡畢竟是貿易中心,不但本地生產棉花和棉布,水路也跟蘇州相通,可以方便的進行絲織品的交易,將來一定比南京發達。

  楊潮倒是有點佩服這家夥的眼光,要知道那地方後世可是屬於上海啊,上海自然是比南京發達,因為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控扼長江口,是長江龍頭,不發達就見鬼了。

  當然現在跟南京還沒法比。可是後世的南京作為省會,竟然比不過普通市蘇州,除了靠長江還真的拿不出什麽優勢來,既沒有生絲這樣的大宗商品生產,也沒有豐富的礦藏,所以在後世經濟上還真沒有什麽可說的。

  但是現在作為都城,那可是很牛的,要知道在中國,權力集中地地方,財富就會集中,可是楊潮也很搖擺,到底是建在政治權力中心南京,還是建在潛力巨大的吳淞口。

  詳細問清楚拿騷的理由,才知道,這家夥並不是眼光那麽恐怖,而是借用了荷蘭的經驗,他認為吳淞的地理位置,跟荷蘭最為接近,荷蘭境內有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三條歐洲大河流經,是這幾條河的入海口,整個荷蘭其實就是在這幾條河流衝擊的三角洲上形成的。

  通過這幾條河,荷蘭人可以走水路通往法國、德國甚至橫穿中歐到達意大利,因此荷蘭堪稱歐洲的出海口,地理位置上還真的跟上海很像,難怪荷蘭人貿易發達了。

  經過反覆權衡,楊潮覺得眼光還是得放長遠些,就依了拿騷的意見,定在吳淞口。

  在銀行問題上,拿騷堅持銀行一定要穩健經營,盈利根本不是目的,促進貿易才是。

  他希望楊潮放棄低利率向百姓放貸的模式,兩人最後經過一番反覆協商,楊潮最後妥協了,他打算重新建立一家私人銀行,江南銀行則成為中央銀行,不在對個人放貸,這樣將來銀行如果出現問題,江南銀行還可以作為經濟的最後一道堤壩,可以防止經濟總崩潰。

  這邊進行著經濟完善,那邊戰況也傳來了好消息。

  呂末最先傳來戰報,成功攻佔南昌城。

  按照呂末的戰報,南昌是一鼓而下,殲滅清軍守軍一千。

  “一千!”

  南昌竟然只有一千清軍。

  “不好,謝飛有麻煩了。”

  楊潮頓時就猜到,南昌是被洪承疇放棄了,那麽九江肯定就是重兵把守。

  九江。

  謝飛已經打了三天,可是依然沒有打下九江來,其實他跟呂末到南昌的時間差不多,可是呂末已經攻佔了南昌,他卻連九江城的邊都沒有摸到。

  九江古稱潯陽,就是現在文人也喜歡稱九江城為潯陽城,稱呼九江附近長江為潯陽江。

  這座古城歷史悠久,巍巍千載依然屹立在這裡,因為他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了,江西、湖北和安徽三省在這裡交界,意味著這裡是從湖廣進出江南的必經之地。

  而城之所以建在這一段,又因為這一段地勢險要,背靠廬山面向長江,城高牆厚,易守難攻。

  最關鍵的是,這座城太靠近長江了,近的讓謝飛都不能夠安全登陸。

  他有兩個選擇:

  第一是正面強攻,轟開城牆直接衝進去,可是清軍沿著江岸扎了幾十座木寨,有這些木寨在,就無法安然登岸,弄不清楚的情況下,謝飛不敢貿然上岸,只能用大炮一座座木寨轟擊過去,結果發現多數都是空的。可是不管這些木寨吧,有的木寨中還是埋伏著精兵的。所以只能繼續炮轟,在打光這些木寨之前,登陸太吃虧了。

  第二是在附近登陸,他嘗試過,可是對方騎兵隨時會衝過來,不惜代價的衝擊,讓他兩次登陸都沒有成功。

  九江背後是廬山,如果能夠翻過廬山,就可以從背後攻擊九江,三天攻打無果之後,謝飛也不強攻,派兵回去請指示,作為前線軍官,他完全是有決斷權的,但是他沒有自作主張,而是向楊潮報告,表示希望讓呂末從南昌王北翻越廬山攻打九江,跟他前後夾擊。

  謝飛是後進的總兵,他沒有任何面子上的負擔,如果是王璞在這裡,絕對拉不下臉來,肯定會選擇強攻,但是謝飛沒有。

  這讓楊潮相當滿意,立刻就去送達命令,命令他不要管其他方向,讓他負責釘死九江,一個清軍都不要讓他們跑了。

  “洪承疇啊洪承疇,這小動作不少嗎。”

  楊潮收到謝飛的軍情很快就判斷這是洪承疇的陰謀。

  看似洪承疇一點都不希望謝飛登岸,一點都不敢放他攻城一般,但是楊潮卻清楚洪承疇手裡的力量遠超謝飛,他這是在誘敵啊,可惜的是,謝飛很謹慎,沒有選擇強攻。

  如果謝飛強攻了,楊潮敢打賭,洪承疇一定會裝作不敵收縮兵力入城,謝飛會很容易攻進城裡,然後落入洪承疇的包圍之中。之前的什麽江邊連寨,什麽阻擊登陸,全都是迷敵,希望謝飛相信清軍實力不夠。

  至於謝飛所說的從廬山後攻擊的計劃,他能想到的,洪承疇早就想到了,也許正巴不得呂末從背後攻擊呢,廬山中要埋伏偷襲的部隊,不要太容易。

  “好險!洪承疇這個老匹夫,大戰略玩的絕,但是也能搞點小陰謀。”

  楊潮不由慶幸,很慶幸謝飛夠穩重,否則他三萬大軍就算不被全滅,估計也給打殘了。

  楊潮不但下命令讓謝飛只需要盯著九江就好,同時告訴了他南昌的清軍不在南昌。

  謝飛很容易就從這個情報中看出貓膩來,清軍不在南昌,那肯定就在九江,謝飛立刻就想到這是洪承疇布的局,要是自己沒有請示,而是繼續堅持攻打下去,怕是現在自己已經著了道了。

  “凡與敵戰,若我眾強,可偽示怯弱以誘之,敵必輕來與我戰,吾以銳卒擊之,其軍必敗。能而示之不能。洪賊誘敵之計,吾竟未嘗看破!”

  謝飛不由道好險,如果僅僅是陣前接戰,然後就裝作不敵逃跑這種戰術,他一眼就能看透,可是洪承疇這種,明明兵力雄厚,根本不怕你攻城的,反而做出拚命阻止你攻城的架勢來,這種虛實變化,就讓謝飛看不透了。

  接著謝飛立刻下達命令,不登岸了,轉頭在長江北岸上岸扎營,跟九江城隔江對望。

  “上兵伐謀啊!”

  南京,楊潮已經有了主意。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過要做到上兵伐謀,你得有伐兵和攻城的能力。

  就像洪承疇偷襲南京的時候,他的謀略玩的純熟,那是因為當時他手裡有數萬精兵,而現在他兵力不足,就只能玩玩詭計了。

  可是楊潮打算給洪承疇來個上兵伐謀,九江那種要地,真的強攻的話,損失太大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楊潮一般都不主張強攻堅城。

  “給趙康傳令,讓他鬧出一點動靜,讓八旗子弟們好好緊張一把,最好讓他們認為明軍又要北伐了。”

  “去天津,讓刁二鬥製造一點謠言,就說洪承疇收縮了整個江西的兵力,把江西拱手讓給了本督。說洪承疇坐守九江,坐山觀虎鬥,而本督不去攻打洪承疇反而大膽北伐。”

  滿清自詡會用間,皇太極說袁崇煥就是因為他離間之計才被崇禎殺了的,現在楊潮倒是想給滿清用用間!
  看看八旗子弟們會不會聯想到洪承疇跟自己有貓膩,然後逼迫洪承疇來攻打江南呢。

  “讓江帆派人把湖口打下來。”

  湖口縣坐落在潘陽湖入江口位置,是進出江西的必經之地,西邊就是九江,拿下這裡就把九江釘死了。

  “讓許多男準備,分兵入江西,將各州縣拿下吧。”

  許多男此時在浙南,兵力不是很充足,只有三萬人,但是福建的金聲桓還打不過他,許多男完全可以分出一萬人把江西收復。要是整個江西都被楊潮佔了,唯獨洪承疇佔著九江,而這時候楊潮不去打九江,反倒是北伐去,看看洪承疇怎麽跟清廷解釋。

  山東臨清。

  “為什麽不看孫子兵法啊?”

  趙康一臉不服的問李元胤道。

  李元胤解釋道:“孫子兵法那是給文人看的,於真刀真槍沒甚用處。小將看紀效新書,看練兵紀實足以,大將則看看這《百戰齊法》,頗有助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