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62章 江西攻勢
  第462章 江西攻勢
  殺了侯方域和上百個二立社的秀才,又一次將江南的縉紳階層得罪了,不過楊潮此時還顧不得這些人的態度,因為楊潮開始立刻著手安排江西攻勢了。

  打江西是早就有的計劃,這裡是江南側翼,被敵人佔據實在是讓人難以安心。

  之前因為各種原因,主要是因為朝廷和鄭氏打算招降金聲桓和王體忠兩人,所以楊潮才耐心等待了一下,誰知道等待的結果會是給了洪承疇機會。

  這次不用怕了,因為明確的目標就是洪承疇,這一次洪承疇在明處,遠沒有上次有威脅。

  不需要調動北方兵馬,只需要江南兵馬即可,本來江南有許多男、呂末和謝飛三個總兵帶領的九萬人,加上楊潮五萬新兵和胡全一萬炮兵部隊,總共十五萬人,可是前幾個月的戰鬥,讓楊潮損失了將近三萬人,其中兩萬都是南京被偷襲的時候戰死的新兵,雖然損失慘重,但是慘烈的戰爭卻用最短的時間讓這些士兵成熟了。

  雖然現在只有十二萬人,但是更加精銳,都是上過陣的老兵了,武藝也像模像樣,陣型中規中矩,穩扎穩打的話,不懼任何敵人。

  “謝飛,帶你部兵馬沿江攻擊,與降帆水兵水陸並進,命你拿下九江!”

  “呂末,命你帶本部兵馬出徽州,與胡全炮兵一起,直下饒州和南昌!”

  如果攻下九江和南昌,尤其是九江,就等於阻斷了江西和湖北的主要聯系,楊潮回過頭就能從容將整個江西光複。

  “是!”

  “是!”

  長江上有降帆所帶的十艘大海船百十門紅衣大炮,應該不難轟開九江城牆,而呂末和胡全的炮兵部隊攻打饒州、南昌,也不會吃虧。

  送走了部隊,楊潮來到造船廠。

  姚匠頭終於將楊潮要的戰船打造好了。

  一年多快兩年了,一艘四千擔合後世四百噸級的小船才打造好,這種船放在鄭和時代,連給他當伴駕的資格都沒有,都是禁海令鬧的,一項錯誤的政策,有時候真的能讓一個國家命運發生改變。

  不過這也跟這艘戰艦跟中國傳統船隻結構不同有關,要是造福船、沙船等船型,他們早就造出來了。

  楊潮參觀了一下剛剛下水的戰船,這種船的船艙是一體的,主要結構是一根從頭通到尾的龍骨,然後是密密麻麻的肋板跟龍骨鏈接起來,結構上就好像魚骨架,龍骨是脊椎,肋板是肋骨,不同的是,魚的肋骨稀稀疏疏,而戰船的肋板則密密麻麻,一根貼著一根,中間沒有絲毫縫隙,甚至有的大型戰船還是裡外雙層肋板。之所以有這種設計,就是怕船舷被撞破,然後海水湧進來船就沉了。

  中式船型也有龍骨,也有肋板,但是肋板十分稀疏,因為中式木船有水密艙設計,肋板只是作為水密艙的支撐結構,不需要太過密集,因為即便被撞開一個窟窿,也不至於沉沒,所以犯不著用密密麻麻的肋骨。

  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造成的結果十分明顯,西方船型太過沉重,同樣的體積裝貨就少,航速也慢。中式船型則十分輕巧,不但拉貨多,而且速度快。

  但是西方戰船因為肋骨和龍骨結合的強度更高,整艘船幾乎就是一個整體,因此抗震能力強,可以安裝足夠多的大炮,而中式船型輕巧,自重輕,反而無法安裝太多的大炮,不但壓不住,而且齊射容易傷及船體。所以鄭氏集團仿造的西式戰船,同等大小的情況下,火炮數量卻少一半,絕對不是鄭氏買不起大炮的原因,而是鄭氏仿造西方戰船也加入了太多的中式元素所致。

  兩種船型對比一下就很清晰了,西方船型更適合做戰船,堅固、穩重、火力強。而中式船型則更利於做商船,運載量大、航速高。至於抗風浪的能力則在伯仲之間,西方船隻沉重自然抗擊風浪能力強,但是中式船舶承受損傷能力強,即便有損傷也不至於沉沒。

  至於孰優孰劣,其實到後世都沒有爭論出來,反正各自堅持各自的觀點,不過在宋代的時候,卻十分明顯,阿拉伯人到中國做生意,都願意等候稱作中國的商船,而不願意做他們自己的船回家,原因就是中國船更安全。

  “哈哈,好啊,就差炮了!”

  看著堪稱巨大的戰船,楊潮不由興奮的說道。

  姚匠頭在一旁唯唯諾諾,以前跟楊潮做生意,他是以船廠身份對武官身份,身份上並不落下成,可是現在楊潮儼然可以代表朝廷了,整個南直隸都是他說了算,這讓姚匠頭開始畢恭畢敬起來,沒有一點討價還價的底氣。

  只能旁敲側擊道:“大都督明鑒,小人為了造這艘船,可是將船廠最好的人手,最好的大料都用上了,這一年多這些上等的船匠什麽都不乾,專門打造這艘船。”

  楊潮主動問道:“說說造價多少?”

  姚匠頭點頭哈腰,媚笑道:“哪裡敢要大都督的錢啊。權當本場孝敬大都督了。”

  楊潮搖搖頭,聽姚匠頭這口氣,是打算用這艘船就把自己打發了,以後不打算再造了,這怎麽行,大明朝的造船能力豈不是得不到提高了,楊潮寧可用高額利潤刺激造船工業發展,也不願意看到將來因為造船能力不行,被人找上門來揍。

  看到楊潮是認真的,加上一直以來的合作,楊潮都沒有利用身份欺壓他們,姚匠頭膽子大了起來。

  “那小人就實話實說了,這艘船光是料錢就不下三萬兩,人工都算上的話,得四萬兩,這只是成本,小人一點都沒敢多說。”

  姚匠頭快速說完,小心的看著楊潮的表情。

  楊潮點點頭:“成本就是四萬兩啊。”

  楊潮心中暗自盤算,跟拿騷公爵談判的時候,他說過他們向英國人出售戰船,這種四百噸級的也就是一萬英鎊,一英鎊現在的含金量相當於三兩銀子,也就是三萬兩。據荷蘭人說,英國人如果自己造的話,得一萬五千英鎊左右。楊潮暗中對比過東西方物價水平,發現白銀在大明朝的購買力遠超西方,比如西方的黃金一兩可以換十六兩白銀,而大明朝一兩才換五六兩,逃難的時候才能換到十兩。

  而荷蘭人在西方造價三萬兩,姚匠頭在大明的造價卻要四萬兩,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顯然大明朝的成本有點高了。

  “好吧。你算算賣多少給本督合適,你開個價吧。不過你可別想宰本督,因為本督打算也向洋人買船。”

  楊潮想了想,發現不值得保護姚匠頭,大明朝的造船能力其實不差,新江口這裡造船工匠上萬,每年造船也是成千上萬的,缺的是造大船的能力。

  姚匠頭雖然唯唯諾諾,卻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是大都督能答應幫小的一個忙,這船價倒是還能降一降的。”

  楊潮哈哈一笑:“說吧。做生意就該這樣,討價還價,就當本督是一個生意人好了。”

  姚匠頭嘴裡說著不敢,卻立刻就把條件說出來了:“河對面那邊的寶船廠一直空著,如果大都督願意讓小人用的話,哪裡的船台比龍江船廠要好一些,造大船更合適,船價自然也就能降一降了。那時候小人願意用三萬兩銀子賣給大都督。”

  剛才還說料錢就得三萬兩,轉眼張口總價三萬兩,連工錢都不要了,要說姚匠頭賠錢,打死楊潮都不信。

  這個人楊潮還是蠻欣賞的,要知道這座船廠,就是在他這匠頭的上下維系下,這麽多年給公家造船,給商人造船,才勉強維持的,要知道船艇造船的時候,那可是真的隻給料錢,因為朝廷是直接撥付船料,根本就沒考慮過工錢問題。

  不過楊潮不點破,畢竟他也算是保留了大明朝的造成能力嗎,雖說大多數時候是為了私利。

  反問道:“那座寶船廠還能用嗎?我記得可廢了成百年了。”

  鄭和之後,官員反對下西洋厲害,連寶船圖紙都少了,航海圖也燒了,還查封了寶船廠。

  姚匠頭頭頭是道:“那座船廠查封的時候,讓我們龍江船廠派了兩個船工一直看著,誰想這一看就是上百年。”

  楊潮不由一愣,好像在哪裡看過這件事,八成那倒霉的工匠是被朝廷給忘了,於是子子孫孫都在哪裡看場子,不過也不壞,寶船廠那麽大面積,在裡面放羊都夠了,等於白讓他家種了那塊地。

  楊潮點點頭,笑道:“所以你就想要了。”

  姚匠頭惶恐:“小人也只是借用其中的船台,借用而已,朝廷的場子,不敢說要。”

  楊潮擺擺手:“怎麽不敢!想要就開口,本督做主了。這座龍江船廠也可以賣了。”

  姚匠頭眼睛一亮,楊潮廢除了匠籍制度後,船廠一些船匠都不打算幹了,直接出去自己給漁民打造漁船去了,聽說出去私混的都還不錯,而龍江船廠目前還是有官吏留守,誰都顧及不到這裡,所以各種陳規都還在,賺的錢有,但是不夠分的。

  現在楊潮說可以賣場子,那如果自己接手的話,以後不是成了自己的產業。

  姚匠頭壓下心中的激動,小心詢問:“不知小人這樣的匠人可以賣場子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