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88章 真正的目的
  第488章 真正的目的

  邀請鄭鴻逵進入自己的軍營,楊潮對著大明全圖思考起來。

  第一懷疑洪承疇又是故技重施,跟上次一樣,從兩面撕扯自己,然後從中央偷襲自己。

  可是現在的態勢跟上次完全不同了,上次洪承疇可以從江西突襲自己,可是現在整個江西都在楊潮手裡,洪承疇想短時間打到南京是不可能的,反倒是呂末兵出袁州攻佔醴陵後,可以沿著湘江水系直接攻打湘潭、長沙,將湖廣攔腰斬斷。

  也就是楊潮有地利突襲湖廣,而洪承疇沒有機會偷襲江南。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是洪承疇這種人,只要有機會,他絕對會抓住,佯攻、主攻可以隨時調換,奇正結合玩的極好,哪怕原來沒有這種打算,一旦楊潮給了他機會,他也絕對不會錯過的,所以楊潮也不敢大意。

  第二楊潮懷疑洪承疇之所以打廣東,是因為他有把握可以招降金聲桓,倒是從浙江和湖廣兩面夾擊楊潮。

  所以金聲桓雖然目前沒有打出反旗,但也不得不防。

  第三,楊潮突然手一指北方:“這裡,這次洪承疇不過是配角,主角是多爾袞!”

  鄭鴻逵看著楊潮的手在大明全圖上指點來去,忽左忽右,忽東忽西,眨眼間就是數省,頗有點指點江山的味道,但是他依然不由驚訝,楊潮竟然會把目光聚集到遠離戰場的北方,會認為滿清的目的是山東、河南!
  戰爭打到現在這樣,早就不是一城一池,甚至一省一府的爭奪了,滿清已經開始玩全國大戰略了,洪承疇這次不過是打下手的,真正的主攻方向在北方。

  “看來多爾袞認定他手裡三十八旗兵練好了,可以跟本督一較高下了。”

  楊潮對鄭鴻逵歎道。

  楊潮軍,五十萬,三十五萬在江北,十五萬都在山東和歸德,鄭永旺在鳳陽、滁州等地,孫長福留在淮揚策應,江南才十五萬人馬,除了南京城留了五萬,其他都在謝飛、許多男和呂末三個總兵和胡全手裡。

  鄭鴻逵咽了口唾沫,三十萬八旗啊,他心裡也不由得犯怵,整個天下能跟八旗證明抗衡的,也就是楊潮大軍了,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了,除了極個別十分浪漫的文官外,基本上沒有人會在軍事上挑釁楊潮。

  鄭鴻逵這樣算是比較懂打仗,真刀真槍殺出來的人物,自然明白軍隊是怎麽回事,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也不是一兩個文人出點小謀略就能翻雲覆雨的,書中那些東西,講的是道理而不是事實。

  但文人不管這些,他們就相信什麽曹劌論戰什麽的,好似三言兩語就能打勝仗了,他們大概不會去管曹劌先生最後也死在戰陣上的事實。

  “所以本督大概不能派多少兵去啊。鄭侯爺,此戰排石得仰仗鄭家的軍隊了。”

  楊潮歎道。

  鄭鴻逵卻是一喜:“伯爺有命,鄭家不敢不從,全聽伯爺差遣。”

  楊潮對鄭鴻逵的態度很滿意,盟友嗎,就該有個盟友的樣子,像以前那樣明裡和和氣氣,背地裡捅刀子的事情還是很傷人品的。

  楊潮點頭道:“此戰,本督只能派謝飛部步騎炮兵三萬人入粵。其余軍隊將留在浙江和江西防備洪承疇和金聲桓。北方的軍隊更是一個都不能南下,恐怕得跟八旗精兵大戰一場。所以鄭家務須竭盡全力,與謝飛部一道收復廣東!”

  鄭鴻逵道:“在下即刻寫信,讓森兒發兵廣東!”

  楊潮點點頭。

  北方。

  已經是十月天氣了,秋高草黃,王璞一路燒荒,從歸德成功的打到了開封府下。

  為了對付吳三桂的騎兵,他可是沒少費腦子,他本來就是一個軍事天分很高的人,過去能用牆陣破了老金練出來的正統鴛鴦陣就可見一斑,為了防備吳三桂,他挖空心思編練了圓陣,對付敵軍偷襲果然別有效果。

  宋代兵法有雲:凡步兵與車騎戰者,若遇平易之道,須用拒馬槍為方陣,步兵在內。馬軍、步兵分為駐隊、戰隊。駐隊守陣,戰隊出戰;戰隊守陣,駐隊出戰。敵攻我一面,則我兩哨出兵,從旁掩之……

  很顯然以拒馬槍為方陣,平地結陣,這就是西方的步兵方陣對騎兵的戰法了,中國人對戰法的研究比西方要深得多,可歎後世一知半解的軍事愛好者大力推崇西方的方陣,卻不想中國古代的陣型變化多端,在不同地形下會選用不同的戰法,遠比西方要靈活多了,西方人軍事學研究一直很淺薄,所以才一套方陣用很多年。

  軍陣這種東西,靈活自然生活死板,更靈活的羅馬方陣就將馬其頓方陣打的大敗。

  王璞就吸收了這種經驗,他專門打製了加長的長槍,以三百人為一陣,分為三陣,相互掩護,遇到敵人騎兵後,立刻結陣。但是他並不局限於防守,拒馬槍組成槍林之後,應對敵軍第一輪衝鋒,如果敵人選擇騎射騷擾,那就有陣中步兵弓手和鳥銃手壓製,抵擋住敵軍的第一波突襲之後,後面才是他最純熟的長槍兵突刺,失去速度的騎兵,在這種突刺前沒有任何抵抗的力量。

  王璞以三千人,九個方陣押送軍糧,遇到過幾次偷襲,都被他輕松打退,同時主力大家跟輜重部隊始終保持在三裡之內,一旦輜重部隊被糾纏,主力騎兵一刻鍾之內就能趕到,所以他才輕松的打到了開封府下。

  開封府守將高第,戰戰兢兢,他本是山海關總兵,後跟吳三桂一起投降了滿清,放滿清入關其實是他跟吳三桂一起的,只是他沒有吳三桂名氣大,後世的罵名就讓吳三桂一個人背了,在加上他一直效忠滿清,清朝寫的歷史也不好罵他,因此才逃過一個大漢奸的名聲。

  其實當時吳三桂在山海關跟李自成大戰,高第手下的兵力跟吳三桂相差無幾,駐守山海關這種地方的邊軍,即便比廣寧軍差,也很有限,因此是他跟吳三桂一起阻擋了李自成,然後滿清十萬八旗兵突然出現才將李自成打敗。

  高第投降後,也沒有吳三桂那麽顯赫,同樣也沒有太被猜疑,他依然做了山海關總兵,之後又調到了河南,做開封、歸德總兵,雖然歸德府被楊潮攻佔,多爾袞也只是罰了他半年俸祿,並沒有解除他的職務。

  後來還派吳三桂從遼東趕來幫助他,這兩個老搭檔又一次聚首了,高第負責堅守城池,吳三桂則負責在城外牽製。

  正當王璞打算一鼓作氣拿下開封的時候,突然收到了江南來的軍令。

  “什麽,讓我立刻收縮兵力,防守歸德?”

  王璞對這封軍令有些難以接受,他已經打到了開封城外,大炮已經開始架設,也許今夜就能破城,現在讓他退兵,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但是楊潮也給了王璞解釋,那就是猜想清軍可能會集中兵力攻打歸德和山東,讓他小心為上,穩守城池。

  “開什麽玩笑,老子都打到了開封府了,清軍還能去打歸德?”

  說道這裡,王璞自己都愣了一下,冷汗頃刻間就下來了。

  太容易了,太容易打到開封城邊了。

  “糟了,調虎離山!”

  他突然想到,歸德府兵力空虛,而吳三桂的騎兵始終只是騷擾,他知道自己上當了。

  山東東昌府。

  趙康也收到了命令。

  但是他跟他的副將李元胤一致認定,騎兵就該以攻代守。

  “打大名府,截斷清軍威脅我側翼的道路,同時與歸德連為一體互為攻守。”

  這二人從蕪湖開始配合,已經越來越默契了,都是膽大妄為之輩。

  濟南府李五六。

  “就怕他不來打呢。韃子攻我,一為德州,一為臨清,我倒要看看他們怎麽打我。”

  李五六收到命令後,十分驕狂,八旗的騎兵很厲害,教訓了趙康一頓,但是他李五六的步兵可不怕這些漠北苦寒之地來的,性情彪悍的蒙古騎兵,尤其是在守城的情況下,李五六認為那些人就是送人頭的。

  “果然是在北方!”

  三天后,楊潮就收到戰報,清軍果然在北方發動了進攻。

  先是王璞中計,被吳三桂偷襲歸德府,守衛歸德府的兵力不足三千,朝不保夕。

  但是幸運的是,趙康帶騎兵攻打大名府,收到了消息之後,一面讓副將李元胤帶兵包圍大名府,當即派遣一萬騎兵南下救援。加上王璞及時醒悟,瘋狂的派兵回援,終於趕在清軍破城之前,趕到了歸德府,將吳三桂擊退。

  不過大概吳三桂兵力不足,偷襲的兵力只有兩萬人,見勢不妙及早撤退了。

  真正的大戰,發生在山東和北直隸一線。

  李五六的大軍以守為主,而八旗調集了超過十五萬大軍集中兵力攻打臨清和德州兩城,可是在部署了足夠多的大炮,還有幾乎全部可以使用鳥銃戰鬥的堅韌步兵守城,八旗兵始終攻陷不了兩座城市。

  戰爭持續了二十天,八旗可謂損失慘重,人的損失倒不大,預計還不到兩萬,但是大規模的炮戰卻讓清軍損失了一千多門火炮,滿清鑄造火炮用的還是原始的方法,鑄造一門大炮耗時長久,因此這一千多門紅衣大炮恐怕比死兩萬人還讓多爾袞心疼。

  炮戰結束後不久,楊潮就得到刁二鬥的情報,多爾袞竟然拜托他們從江南,尤其是從澳門雇傭一批鑄炮工匠,多爾袞願意付出重金回報。

  “多爾袞黔驢技窮了!”

  楊潮心裡暗自感歎,一個依靠個人蠻力,加上殘酷軍紀約束下的強悍冷兵器軍隊,竟然被自己逼得開始重視起大炮了,弄不好以後的戰爭就會變成先大規模炮戰,然後才會冷兵器交鋒的局面了。

  一想到滿清要開始跟自己進行熱兵器的軍備競賽,楊潮就對他們充滿了同情,這戰爭他們已經敗了,在楊潮看來,八旗集團已經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行列。

  這次八旗北方攻勢,被楊潮手下三個最能打的將領挫敗了,但是代價也是很大的,百姓流離失所,尤其是山東和北直隸交接之處,幾乎變成了無人區,清軍攻不下城池,在這一帶燒殺搶掠,瘋狂的屠戮百姓,還有驅趕百姓攻城等惡劣行為,讓運河附近三十裡幾乎沒有了人煙。

  南方的情況也不太樂觀,洪承疇顯然取得了比他主子更好的戰果,借著楊潮無力分兵南下的時機,洪承疇幾乎攻陷了整個廣東,除了廣州堅守了半個月之外,其他地方幾乎不戰而降,拱手將城池交給了洪承疇。

  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沒有一個有節操的,從化縣縣令季奕聲積極負責幫清軍鑄造火炮,正是他鑄造的紅衣大炮轟塌了廣州城,清軍進城之後,哪怕有洪承疇的約束,依然對這裡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洪承疇作為一個文人,顯然是做不出這種事情來的,但是他可以約束綠營兵,可約束不住八旗兵,尤其是八旗兵還是有三順王這樣的王爵統領的時候,根本就不聽他的,最後的結果是這座廣東第一雄城變成了“民盡屠戮,十存二三。”

  “傳令我軍,但凡三順王所轄軍隊,不接受投降,一舉殲滅!”

  楊潮收到這個消息後,長歎一聲,對此他鞭長莫及,謝飛雖然已經趕到了廣東,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兵力解救廣州,而且洪承疇的部署顯然比謝飛高明多了,謝飛在鄭氏的配合下,雖然在潮州登陸,可是卻一直被洪承疇牽製住,三次派兵救援,不是被伏擊,就是被偷襲,三次無功而返。

  小朝廷又跟上次一樣,通過水路從西江上,從肇慶逃到了梧州。

  據說首輔丁魁楚因為家財太多,裝了一百多艘船,落在了後面,最後被清軍騎兵追上,丁魁楚厚顏無恥的表示願意歸附,但是清軍眼紅他的財產將他給殺了,這批財寶傳言價值幾百萬兩銀子。

  洪承疇攻下廣州後,立刻就讓孔有德追擊朱慈煥,留下尚可喜和耿仲明繼續攻掠廣東,孔有德一路追著殺進了廣西。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