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98章 事實軍閥
  第398章 事實軍閥
  進城後,海州文官擺架子沒來,但是商紳們可都來了,嚷嚷著要勞軍!
  李五六卻暫時推過,等著其他人的到來,漁村中那批從揚州帶來的炮手都過來了,但是水手們卻不願意來。

  問過傳話的士兵,士兵說水手們告訴他,不想沾異鄉的土地,怕上了岸就不想上船了。

  李五六不由得同情起這些水手,覺得這群倒霉蛋還真是辛苦。

  突然海上傳來了隆隆的炮聲,李五六不由感到詫異。

  傳話士兵卻笑著告訴李五六,說著是水軍把頭的意思,慶祝李五六旗開得勝!

  李五六不由大笑著蹬城,卻已經看到楊帆開動的戰艦。

  李五六然後才接受了海州士紳百姓的好意,但在這之前他還是很懂事的去了一趟衙門,跟海州知州宋濂把酒言歡,雖然沒有給宋濂送禮,但是能主動來訪,也已經讓宋濂感到臉上有光了。

  這也就是李五六,要是王璞,甚至是楊潮在這裡,都不太會給宋濂面子。

  尤其是楊潮,要是他是一個副將,宋濂擺臉色,不來迎接他,他肯定也不會找上門去,因為副將在品級上,比知州要高,至於文武殊途,文貴武賤,楊潮才不管呢。

  跟宋濂搞好關系後,還邀請宋濂一起參與慶功宴,這次宋濂也給了他面子,兩人攜手出席,上演了一番將相和睦的戲碼,李五六宴會上大肆讚揚宋知州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度,宋濂則謙虛的說李將軍威名遠播之類的。

  顯然宋濂也嘗到甜頭了,上次守住海州,他得以從一個小小的守備直接升到了知州,如果這次在靠著楊潮手下這批殺星又擋住了韃子,這再升一級就是鐵定的了。

  而李五六則想靠著宋濂,穩守海州,要知道他這次來,除了帶來一個方陣外,什麽都沒帶,在海州的物資補給、火藥裝備,這一切都得靠宋濂給他籌措。

  兩人這麽一鬧,倒是讓海州上下安心了不少,外面的韃子還沒有退,可是城裡人該幹什麽,幹什麽,除了不能出城外,根本沒把外面的韃子當回事。

  李五六也順利的接手了海州城防,將海州城上的民壯編組守城,同時將城上的大炮都交給了來自揚州的炮手操作。

  一晃五天很快過去了。

  楊潮收到了來自海州的情報,艦隊從海州回到吳淞,將消息傳給了附近的通州(南通),通州快馬回報了楊潮。

  得知李五六已經進城,楊潮就安心了,對楊潮來說,只要李五六的人進了城,就是多幾萬清軍,那也不足為慮。

  李五六的兵自然不用說,而且帶去那些炮手,一個個都不錯。

  正是當日多鐸攻城的時候,揚州城上的炮手,沒想到多鐸破城後,竟然沒有殺這些炮手,反而好吃好喝的籠絡起來,甚至分給他們地盤,讓他們去搶劫。

  當日真正搶劫的炮手,楊潮一個都不會留,統統送去南京勞教,但是還是能跳出來一些有良知的,幾百個炮手中,最後有一百個沒有參與搶劫,因為這些都是揚州本地人,他們沒有去搶劫,而是第一時間跑回自己家中,拿著刀站在門口。

  來一個劫掠的士兵他就告訴他們這是他家,做好了對方敢搶,就要拚命的架勢,幸好韃子才搶劫了三天,城裡還有大量的好地方等著他們,沒人有心思在這個時候跟其他人玩命,要是到了第十天,該搶的地方都搶光了,那時候就不好說了。

  其實像這樣的士兵還不少,後來楊潮發覺後,就將這些人挑了出來。

  要挑出來有些麻煩,但是也不算難,有人為了求活,口口聲聲說自己也保護了不少人,只要看一看他們家有沒有遭到搶劫,如果他們家也沒了,就只剩下一個姐姐或者妹妹,其他人都死了,那麽這個人肯定在說謊,如果他家真的完整,家人也都安全,那就是真話。

  最後經過篩選,竟然選出了一萬這種兵,都是揚州本地兵,家大多都在揚州城裡,雖然說他們只是出於私心在保護自己家人,但只要他們的刀子上,沒有沾染無辜者的鮮血,楊潮就願意原諒他們。

  而一旦沾染了百姓的血,哪怕是與自己並肩戰鬥過的李本深部,楊潮也毫不客氣的送到南京,李本深本人楊潮甚至都抓了起來,直接送到了南京的詔獄中。

  說起那批炮手,其中一個讓楊潮印象比較深刻,此人叫做鄭鹿鳴,卻不是本地人,而是來自寶應的炮手,寶應縣歸高郵州管轄,也是一個運河縣。

  這個鄭鹿鳴在城上開炮不息,殺多少人雖然說不清楚,但是他硬是將大炮打的炸膛了,將自己炸了個半死,楊潮找到他的時候,他被多鐸安置在一個宅子裡養傷,可是此人發現楊潮的兵夜裡突襲街上搶劫的亂兵後,竟然直接找了上來,並且不顧傷勢,拿起刀跟著打仗,還幫楊潮的軍隊當向導。

  楊潮是後來才知道的,他好多準確的消息,都是此人透露的,比如多鐸在總督府。

  戰後鄭鹿鳴傷勢發作,暈厥數天,楊潮讓人給他處理了傷口,慢慢才恢復了過來。

  此次就讓李五六將他帶去海州,並且任命他為炮兵把總,統領那一百多個炮兵。

  海州城上是有不少炮的,後者說大明朝大部分城池上都有不少炮,越是富裕,越是重要的城池上,大炮就越多,比如史可法在揚州城上架起了三百多門大炮,海州城比不上揚州,但是也有一百門之多。

  楊潮今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第一版鈔票,恩,名稱為銀票,數額是一百兩,以百兩為單位,足夠應付中小商人的往來匯兌了,就算是大商人,多用幾張也足夠了。

  不過這張銀票卻有點大,比後世的百元大鈔大了太大了,完全就是一張A4紙的大小,印刷的還算精美,揚州本就是有強大的印刷能力,揚州城中最好的印刷匠,手藝值得信賴。

  只是這張鈔票怎麽看怎麽像年畫,沒辦法,最好的印刷工匠就是印刷木版畫的,而木版畫最大的銷路就是年畫。

  “你看,老吳啊,我們印刷的是銀票,這不是年畫,你著色上能不能穩重一點。你看看你印的這山,輕飄飄的,我們這是紫金山,他不是假山!”

  楊潮雖然提供了圖樣,親自描畫的南京紫金山,但是印刷師傅硬是給印的像園林裡的假山。

  “還有,這是長江啊,他不是大運河。好了,你沒去過長江我知道,但是你想象,一條大明山河分為兩半的大河,她該有什麽氣勢!”

  楊潮的銀票設計,正面是紫金山,背面是長江水,山上有樹有亭有雲,水上有人有船有雨,自認也畫的很有水準了,可是這個印刷師傅拿捏不好,徒有其形而無其神,主要就是著墨渲染的關系,太有年畫世俗風格了。

  看到頭髮花白的老師傅唯唯諾諾的樣子,楊潮也不好太過於苛責他。

  “吳師傅,你在改一改,這墨色該濃的地方要濃,該淡的地方要淡,不要怕大開大合,對比一定要強烈,和稀泥、求中庸,這不是咱的風格!”

  說完將年畫,哦,是銀票交換給吳師傅,還不忘甩了一甩。

  搖了搖頭:“這紙張也不夠好,輕飄飄的,這是一百兩銀子啊,怎麽能這麽輕!要厚,一定要厚!”

  吳師傅又諾諾應是,最後不由問道:“要不我們用桑皮紙試試?”

  桑皮紙就是用來印交子和寶鈔的紙張,這種紙稍微暗淡發黃,看起來有些粗糙,但是勝在結實,韌性好,耐磨等等,而且容易著墨,不易褪色。

  楊潮點點頭:“你覺得好就行。你是行家,我隻提要求。”

  說完示意吳師傅離開。

  這個老師傅確實改了新版銀票,讓楊潮滿意印發下去,可是那第一張不如意的他也沒有扔掉,而是小心的收藏了起來,多年後竟然有人出一萬兩想要買走,他都沒舍得賣。

  銀票一時印不出來,楊潮也並不急切,反正最難做的雕版工作已經做完,著色只是微末,但這微末也要注意,楊潮銀行的第一張紙幣,他絲毫都不願意歉疚。

  至於銀行的業務,早就開始開戰了,這個月在揚州城放貸了兩百萬兩,主要是放給普通百姓的,讓他們修複家宅。

  也有個中等商人的,讓他們把酒樓、商鋪重新開起來。

  相比一個月前,揚州城的秩序好了很多,現在還願意給楊潮乾活,僅僅換取一頓飽飯的人已經不多了,估計在有一個月,楊潮想找人白乾活那是找不到了。

  當然楊潮也確實不需要人乾活,城牆早就修好了,連附近的河道都兼顧著整修了一番,給這些人找新的工作,已經成了讓楊潮頭痛的一件事。

  而楊潮還不能懈怠,因為好幫手黃鳳府被他派去了揚州府。

  “大人!”

  說曹操,曹操到,楊潮剛送走了印刷師傅吳多魚,黃鳳府就走進了總督府。

  “怎麽了?臉色這麽難看!”

  黃鳳府見面後只是沉沉喊了句大人,就臉色陰沉的立在原地。

  “大人,誠意候來了!”

  誠意候就是原來的誠意伯劉孔昭,朱慈烺登基,大賞功臣,也給他加爵一級成了侯爵。

  楊潮早就知道誠意伯成了新的監軍督臣,督師江北防務。

  “來就來了吧。”

  楊潮有些無所謂,就算劉孔昭來了,就算他成了自己的上司,又能怎麽樣呢?

  不得不說小皇帝政治水平還很差勁,此時此刻要倚重楊潮的時候,偏偏來玩平衡,非要弄得督師、鎮將不和,也不怕清軍直接打到南京去。

  “朝廷派來了揚州知府!”

  揚州失陷,連史可法都不知所終,到現在依然沒有消息,其他文官不是殉國了,就是投降了,沒想到現在朝廷又任命了一個揚州知府。

  楊潮算是知道黃鳳府為何如此沉悶了,因為半個月前,楊潮派他暫時代理揚州知府,讓他權署揚州府事,當時他那個激動啊,當時有多麽激動,現在就有多麽失落。

  “鳳府啊,莫急,你這次就當是先鍛煉鍛煉,下次有機會,我向朝廷保舉你!”

  黃鳳府暗歎一聲,卻搖搖頭:“屬下說的不是這個。屬下覺得大人還是得回南京去。”

  楊潮疑惑道:“莫非又有其他事情?”

  黃鳳府點點頭:“朝廷不同意大人擴編練兵!”

  楊潮官職上是新江口水營團練總兵,他的士兵就是團練武裝,並不算明朝正規軍隊,可是正規軍是那些衛所兵,是京營、錦衣衛等,卻又沒有戰鬥力,有戰鬥力的基本上都是團練了,比如吳三桂就是從寧遠團練總兵發家的。

  “那北進的奏疏呢?”

  楊潮又問。

  黃鳳府道:“朝廷要大人與誠意候相商,擇機北進攻取淮安。”

  楊潮不由冷哼,要擴軍不同意,自己去打仗倒是應允了,沒兵拿什麽打。

  內鬥啊!大明何嘗不是死在內鬥上呢。要是文武群臣早早團結一致,李自成哪裡能進北京。

  現在讓自己跟劉孔昭商量著北進,這是要讓劉孔昭分自己的功勞,憂慮自己坐大啊。

  “好,朝廷要打,那咱就打。正好揚州知府來了,你也就回來吧,正好幫我運籌。”

  黃鳳府疑惑道:“大人您不是說,要有取江北之力,才會取淮安。您不是說至少得練兵十五萬,才能北進淮安,練兵三十萬,才能北伐山東嗎。”

  楊潮歎道:“沒錯。我部本就有十萬之眾,揚州的降兵、民夫還有兩萬。揚州府下轄州縣中,收編的亂兵、衛兵,也不下三萬之數,本官要進取淮安,自然是集結軍隊。”

  楊潮在揚州甄別出來一萬降兵,有派兵去附近州縣剿匪安定地方,將一些不是名氣太壞,只是因為清軍到來而拉起來的土匪和亂兵直接收編,裁汰老弱,訓練起來,也有三萬多人,只是朝廷並沒有答應楊潮擴充兵額,貿然增添,怕是會讓朝廷起疑。

  “可朝廷那邊?”

  黃鳳府憂慮道,最近發生的事情表明,朝廷在猜忌楊潮,這讓他感到惴惴不安。

  “朝廷又如何?我覺得我是太好說話了,反正朝廷已經在猜疑我,那還有什麽可說的,該擴軍就得擴軍,江北四鎮在的時候,想怎麽擴軍就怎麽擴軍,朝廷群臣說什麽了。本爵一向做事規矩,他們反倒欺壓上來了。這是不顧大局啊,這群蠢貨!”

  楊潮不由罵道,但是那些人並不蠢,他們只是沒有戰略眼光,他們只是短視罷了,都只看著眼前的權力,爭來爭去的,敵人都打到炕頭了,還不肯停下。

  所以楊潮決定拋開朝廷單幹了,只是這樣一來,他事實上就成了軍閥了,成了四鎮那樣的軍閥,但是他不乾,恐怕在朝廷群臣眼裡,也已經是一個軍閥了。

  誰讓楊潮手握重兵,而且人力物力都能夠自己掌握,事實上已經是一個軍閥了,不怪那些人這樣看他。

  既然是軍閥了,那就讓那些人看看,什麽是軍閥該乾的事情!
  “傳我的命令,讓胡全帶著炮營來揚州,這裡多的是炮,讓他把陳金帶著,把這些炮驗一驗。”

  胡全的大炮都沉沒之後,他就一直留在江南看守左良玉那批降兵,揚州有的是炮,那乾脆就讓胡全過來。

  “還有把我們營中的木匠調過來,給這些炮都裝上炮車,北上用得著!”

  剛剛離開知府衙門的黃鳳府二話不說,立刻就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來,楊潮最看重的,就是他這股勁頭,做事認真,而且不講條件,不抱怨。而他回來的也正是時候,因為:

  該反攻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