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41章 聯虜平寇
  第341章 聯虜平寇
  雖說大多數官文根本不懷疑皇太子的真偽,但是楊潮還是把工作做足,讓幾個太監和文官來認,曾經擔任東宮教官三年的大學士王鐸,曾經擔任東宮講官的劉正宗、李景廉等一見太子立刻痛哭流涕,認了出來,太子也一一點出這幾人身份。

  楊潮又將崇禎親筆的密旨拿出來,不提上面蓋著崇禎的玉璽,就是崇禎的筆跡也做不了假,南京多少文官都得到過崇禎皇帝的朱批,皇帝的字跡也不是不認得,大學士們紛紛認定密旨為真。

  同時驚歎楊潮的功績。

  從失陷的京城中將皇子們接出來,一路在亂兵中千裡護送,這種功績比之在海州六百斬一萬更要駭人的多。

  因此太子南下第一功當屬楊潮無疑。

  辨認過太子真偽,確認了身份後,立刻以太子名義昭告天下,派出快馬一路宣告。

  接著又是一套複雜的程序,什麽祭告太廟了,拜謁孝陵了,接著是為崇禎帶孝。

  一套流程走完後都到了六月。

  此時突然有消息確認,李自成撤出北京,八旗軍佔領北京。

  楊潮哀歎歷史還是歷史,大勢絲毫沒有改變,李自成果然擋不住八旗兵。

  此前楊潮還好奇沒有了陳圓圓,吳三桂會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是不是直接投降李自成了,那麽滿清是不是不會入關了,可結果表明,女人的分量不足以驅馳吳三桂這樣的豪傑改變,相比女人,政治和權力才是對男人最有吸引力的。

  後世的中國朝廷之所以能夠容忍官員一些危害更大的違紀,卻堅決不容官員在女人方面犯錯誤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這些開始縱情聲色的官員,其實已經喪失了進取心,對政治已經沒有了渴望,根本不會奮鬥了,所以就應該清除掉。

  楊潮是歎息,但是讓楊潮震驚的是,滿朝文武對滿清入關幾乎是一種普天同慶的心情,對滿清打敗了李自成歡呼不已,甚至為此向皇太子上賀表,歌功頌德,肉麻的說正是因為皇太子得人心,應天意,才讓李賊有此一敗。

  借機,就有人上表,請皇太子即刻登基,群臣紛紛附和。

  接著是裝模作樣的兩次拒絕,直到第三次群臣勸進的時候,皇太子才為難的同意。

  然後是登基大典,弄完這些已經是六月中旬了。

  這大典還是很累人的,楊潮身為新晉的勳臣,自然得全程陪同,感覺比自己打仗還累,可是那一個個年紀不小的文官,卻絲毫不覺得苦和累,一個個興致昂揚。

  除了應付朝中之事,楊潮更關心北方的戰況。

  消息已經很準確了,北京城逃出來的難民,一個個將消息傳遞到江南。

  李自成攻陷北京後,一開始確實想要肅整軍紀,安撫民心,打算當皇帝了。

  而自首輔大臣張縉彥到六部小吏,除了李邦華、范景文等二十來個官員自殺殉國外,都投入了李自成的懷抱,恭賀新主,勸進李自成當皇帝。

  李自成也想當皇帝,可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沒有能力養活龐大的百萬大軍,而他手下無論是嫡系農民軍,還是投降的明軍,軍紀都不怎麽樣,在得不到軍餉的時候,搶掠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一個人沒錢時候的表現往往跟他們的身份一致,崇禎沒錢了,選擇加稅,李自成的舉動也很符合他的身份,他沒錢了,拷掠!
  立刻將那些剛剛投靠他,想要再次當官作威作福的文武百官拉出來,管他們要錢,崇禎管這些人要錢的時候,這些人哭窮,崇禎是皇帝,要臉面沒辦法,李自成卻不管這些,要錢不給就打,結果搜掠出七千萬兩白銀,同時也將大小官員們得罪光了,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被打死的正是第一個投降李自成的大明勳貴襄城伯李國楨。

  拷掠這種暴力行為及其容易失控,一開始只是在文武百官皇親貴戚中間拷掠,很快就發展到了平民,開始找那些富人下手,李自成勸了劉宗敏一下,劉宗敏還不滿意的頂撞: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在我,你少管閑事。李自成是農民軍首領,更像一個帶頭大哥,手下一個個更像是梁山好漢,加上劉宗敏手握重兵,把李自成當老大多過當皇帝,說話很沒規矩。

  而且劉宗敏負責拷掠,大發橫財,讓其他的各路勢力眼紅,他們也學著開始搶掠,並且更惡劣的發展到了向拚命搶劫,搶錢搶糧搶女人,不久前還盼著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北京人,轉眼間就掉進了地獄之中。

  至此,李自成不但把官員得罪光了,連老百姓、地主豪紳、豪商富賈都得罪光了。

  李自成忙著在北京城拷掠,根本就沒有把關外虎視眈眈的滿清放在眼裡,對東北方向,只是派人去勸降吳三桂而已,要求吳三桂進京面聖。

  吳三桂在崇禎要求他勤王的時候,磨磨蹭蹭帶著大軍往山海關走,一個月都沒有走到,要是他有當年袁崇煥的速度,還真能趕到北京城下,弄不好能阻止李自成進京。

  可是他的磨磨蹭蹭,等到了北京失陷,他繼續磨蹭,等到了李自成的招降。

  吳三桂手握重兵未必沒有投降的心思,但是他的家仆來告訴他,他爹在城裡被抓了,他的家產被沒收了。

  吳三桂告訴家仆,等他回到北京,他爹就會被放了,他的家產也會被還回來,他接著磨磨蹭蹭,但是一路上沒有等到李自成釋放他爹,還回他家產的消息,反而是得到李自成一個勁的催促,希望他馬上到北京,去北京幹什麽?被抓起來嗎?
  吳三桂終於對李自成死心,轉頭回到了山海關,接著碰到了來拉攏他的多爾袞的人。

  李自成低劣的政治智慧讓他失去了盡快穩定大局,建立新朝的時機,短視的戰略眼光,又讓他忽視了最危險的敵人,結果把吳三桂逼到了滿清一邊,吳三桂放清軍入關,聯合八旗在一片石將李自成精銳擊敗。

  李自成回到北京後,匆忙辦了一個登基儀式,接著無心戀戰帶著搜刮到的七千萬兩銀子打著回陝西老家享福的念頭,放棄了北京城,臨走時候放了一把火。

  結果清軍連續五次入關都沒能拿下的北京城,這次不攻自破,而且是在劫後余生北京人的熱烈歡迎下進入了這個夢寐以求的地方。

  雖然被一直視作蠻夷,但是多爾袞的政治智慧,比之李自成高了不止一籌。

  不同於李自成把拷掠當成第一要務,滿清官員們認為“急行征聘,先收人望”,“此興朝第一急務也”。

  於是多爾袞進京後,立刻開始收買人心的動作,先是命令“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以展輿情。著禮部、太常寺備帝禮具葬。”打起為崇禎服喪的幌子來。

  接著又“大張榜示,與諸朝紳蕩滌前穢”“令在京內閣、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官員,俱以原官同滿官一體辦事”“凡文武官員軍民人等,不論原屬流賊,或為流賊逼勒投降者,若能歸服我朝,仍準錄用。”

  直接招納官員,不管是崇禎朝廷的文官,還是投降過李自成的文官,甚至是李自成直接任命的大順朝文官,統統招納,官複原職。

  一系列動作,立刻就讓北京的文武百官歸心,歌功頌德不已。

  對老百姓又宣布,凡是被李自成搶走的家財立刻“歸還本主”“前朝勳戚賜田、己業,俱備照舊”“免山東章邱、濟陽二縣京班匠價。並令各省俱除匠籍為民。”

  連百姓都收買了。

  但是滿清付出了什麽?
  什麽也沒有付出,百官官複原職而已,所謂歸還百姓被搶走的財產,也不過是一些宅院田畝,其實根本就不在他們手裡控制著,廢除匠籍等,也不過是一紙文書罷了。

  手段比之李自成高下立判!
  不但將京畿民心收攏,甚至連南明小朝廷都麻痹了,文官們一改往日稱呼滿清為東虜、韃子等語,正式開始稱呼為清國。

  甚至有官員開始建議,要派兵北上,跟滿清聯合剿滅李自成。

  而且提出這意見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史可法,美其名曰聯虜平寇。

  一大群文官符合,而且有理有據,從歷史書上找到大量證據支撐。

  比如拿出唐朝剿滅黃巢之亂借助沙陀兵,鎮壓安史之亂借來的大食騎兵等等。

  他們表示要借滿清兵力,評定李自成。

  當然這種荒唐無比但是充滿想象力的方法,迂腐的文官們未必能想出來,其實第一個打出旗號的,是吳三桂。

  吳三桂放八旗入關,打的是“借大清兵,為先帝報仇”的旗號,目的是用來說服自己手下的軍隊,沒想到卻被南明文官看到了,一個個引以為妙計。

  接著吳三桂果然聯合八旗打敗了李自成,收復了北京城,一個個頓時認定吳三桂功在社稷,把吳三桂捧為天上少有地上難求的智勇雙全的名將。

  並且立刻開始給吳三桂請功,以他“收復神京”的名義,建議封為薊國公。

  給吳三桂請封,又引動了剛剛組建的新朝廷大封功臣的慣例,很多人立刻高官顯貴,但是有兩個問題很難辦,一個是如何封賞楊潮,吳三桂如果封國公,楊潮理應也該封一個國公,另一個則是誰當首輔的問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