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70章 兵潰揚州
  第370章 兵潰揚州
  老實說黃得功軍隊的戰力是四鎮中最強的,也許軍陣操練不如楊潮的軍隊,但是他手下的老兵卻比楊潮多得多。

  黃得功在北京被攻佔前,就已經是靖南伯了,他這個伯爵可是一刀一槍廝殺出來的。

  此人外號黃闖子,開原衛人,勇力過人,據說幼時偷酒喝,母親責備,當時遼東大亂,黃得功大笑著提刀出門,夜裡捧回幾個韃子人頭,告訴母親說可以換賞錢頂酒錢。

  之後黃得功從軍,率領沒有什麽戰鬥力的京營,反而屢立戰功,靖南伯的爵位是他跟著馬士英平定河南叛匪得來的。

  他手下的士兵,先後跟張獻忠、李自成交戰數次,因此老兵極多。

  這樣的軍隊,只要有紀律約束,就是一隻精兵。

  而黃得功軍紀很嚴,能做到在亂世不搶百姓,就足以說明。

  以這樣的軍隊,去打左良玉這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匪兵,自然是無往不利。

  果然在太平府的時候,黃得功匯合王璞部一起攻擊左良玉,兩人打擊下左軍潰不成軍,一路西逃,最後被全殲。

  楊潮跟王璞合圍之後,自然聽到了這個黃得功的消息,王璞對此人還頗不滿意,自然是因為黃得功跟他搶功之故。

  但是黃得功對王璞卻頗有好感:“難怪你能六百破一萬,老子一直想不明白,這韃子啥時候成了這般廢物。今日見到你的大軍,我才信了。說什麽水淹七軍,那都是虛的,到最後憑的還是刀子,誰的刀子利誰才能贏。你的兵夠強,夠狠,老子不如你!”

  黃得功一邊說,一邊描述,他說的自然是王璞帶的軍隊,王璞向來喜歡猛打猛衝,這次楊潮要盡快剿滅左良玉軍,給他下的命令就是急速推進,先不管潰兵,先將兩路合圍,將其主力全殲,所以王璞更是狂猛了三分,瘋狂攻擊前進,王璞的軍陣如同絞肉機一樣的場景,讓黃得功這樣的猛將也不由得感到齒冷。

  “老子就不明白了,你這兵是怎練的啊,則陣到底是啥陣啊?老子從軍幾十年,什麽鴛鴦陣、車陣,啥破球陣都見識過了,到最後都還是要刀子見血的,你這陣法老子就看不懂,就跟銅牆鐵壁一般。”

  黃得功吃著說著。

  楊潮笑道:“謝謝黃將軍讚美,今後我這陣法就叫鐵壁陣了。”

  楊潮的新式牆陣是海州之後才開始編練的,自然是以盾為牆,攻防兼備的思路。

  這種陣法對步伐訓練要求很高,沒有經過嚴格的步伐訓練,是做不出來的。

  因為一旦亂了,方陣也就散了。

  現在楊潮的新式方陣,前三排是鳥銃手,後三排是弓箭手,最後三排是弓弩手。

  每排一千人,總共九千人,預留了一千人的騎兵,就是一個能攻能守,能追擊的堅陣,士兵習慣性成為牆陣,其實是多層牆陣組合起來的綜合大陣,一聽黃得功的誇讚,楊潮覺得真有銅牆鐵壁的意思,那乾脆就叫做鐵壁陣吧。

  至於牆陣當然也沒有放棄,那只是鐵壁陣的一個變形,是衝鋒時候展開的衝擊陣型。

  楊潮此時已經取消了其中的純粹槍兵編制,九千人都是遠程攻擊,但是每個兵都是練過刺殺的,因此遠程殺傷敵軍後,敵軍靠近只是,會抓住機會,放到盾牆,全軍換長槍出擊,一下子將敵人擊潰。

  一頓飯吃完後,黃得功才表明來意,他來跟楊潮商量如何處理左良玉那些潰兵的。

  太多俘虜了。

  軍閥對待俘虜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收編,黃得功雖然是一個軍紀嚴整的軍法,但也是一個軍閥,他也貪圖左良玉這些士兵,如果能收編,他的實力就一舉壓過其他三鎮。

  “當然是誰抓的算誰的了!”

  楊潮說道。

  黃得功不滿道:“不行不行,本官收到消息就趕來了,誰知道還是被你搶了先。你佔了大便宜了,得分給本官一些,最少也該一人一半!”

  黃得功雖然駐扎在滁州、和州,但是他名義上受督師江北的史可法節製,史可法的命令到他手裡的時候,楊潮的軍隊早就快到了。

  楊潮搖頭道:“先不談這個。現在左軍雖被擊潰,但是逃兵甚多,少說也有七八萬人。黃將軍還是和本官一道圍剿這些亂兵吧,之後本官分你一半就是!”

  黃得功滿意了,楊潮看不上這些已經完全失去了軍紀,甚至失去了任性的**,屠殺自己同胞的刀子舉起的那一刻,楊潮就已經容不下他們了,他要這些士兵回去,絕對不是編入自己軍中,而是要讓他們做苦役直到死的。

  “痛快。本鎮敬你一杯!”

  江北四鎮本是總兵,官職上總兵就已經是最高的武官了,但是他們在江北開鎮之後,就被稱作鎮臣,跟普通的總兵區分開來,也叫他們總鎮,他們手下一個個都有許多總兵。

  很快王璞清剿光附近的亂兵後,也歸營休整,在楊潮這裡見到了黃得功,立刻就是橫眉豎眼,差點打了起來。

  楊潮可不想讓王璞跟他打起來,此時還需要黃得功配合呢,因為楊潮有其他的計劃。

  “王璞,本官即刻就要啟程,你留在此地配合靖南侯清剿亂兵,務必不讓一個亂兵為禍鄉裡落草為寇。本官給你十天時間,十天之後直接順流而下去瓜州,本官在揚州等你。”

  王璞有些不太樂意跟黃得功合作。

  “你不願意的話,那讓許多男留下吧,你跟我去揚州守城去!”

  王璞更不願意放棄收拾亂兵的功勞。

  “咱還是留下吧!”

  楊潮笑了笑,安撫了他一下,讓他留下跟黃得功喝酒,要他一定把黃得功喝道。

  接著兩個粗坯就嚷嚷著鬥起酒來,不能打真架,但是酒架還是能打的。

  楊潮則帶著袁繼鹹坐船立刻順流而下,船上只有趙康帶領的親兵和許多男手裡的精兵,其余士兵都留給王璞,讓他帶領清剿左軍潰兵去了。

  到了南京放下袁繼鹹,同時上了一封奏疏,替袁繼鹹辯解失城之罪,希望朝廷繼續任用他巡撫江西,兵派兵跟他一起去收復九江,九江守軍隨著左良玉造反,因此九江此時還在這些叛兵手裡。

  楊潮沒有時間去收拾這樣的叛兵,朝廷隨便派出一支軍隊,帶著皇帝的詔書,在左良玉覆滅的情況下,相信那些叛兵會重新叛變回來的。

  楊潮甚至連船都沒有下,立刻就趕往瓜州,北上揚州去了。

  局勢緊張不容楊潮與絲毫耽擱。

  也幸虧沒有耽擱,北方的情況出乎楊潮的預料,江北明軍根本沒有阻擋清兵,不是一觸即潰,就是蜂擁投降。

  多鐸大軍在河南平定流寇土賊之後,南下江淮,首當其衝者自然是鎮守徐州、泗州的高傑部。

  高傑部應該算是四鎮中較有戰鬥力的軍隊。

  可是集結主力在泗州重兵防禦的情況下,被多鐸率領的八旗精銳一擊即潰,高傑逃跑,圖中被已經暗中投降滿清的河南總兵許定國埋伏,高傑沒有防備許定國,結果被伏殺,高傑部眾大亂。

  史可法此時坐鎮楊潮,聞聽北邊敗局,已經慌亂,接連下令,讓所有士兵向揚州集中,竟然打算放棄揚州以北所有城池,集中兵力防守揚州了,大概他認為只要守住揚州,就能保江南。

  高傑殘兵得到這種命令後,當即沿著運河大潰而下,一路上能搶就搶,經過淮安被拒絕入城,於是大掠四野,繼續南下!

  一直潰逃到了揚州,才開始重新整頓!
  高傑被殺,兵丁盡入揚州,史可法命令他們在揚州城外駐扎,並且撥付米糧救濟。

  很快高傑余部穩定下來,雖然兵力折損了一大半,只剩下三萬來人,但主力精銳都在,高傑是農民軍起家的,是李自成手下大將,地位比現在的劉宗敏還要高,應該算是李自成手下第一號人物。

  因此他的部隊其實跟李自成的軍隊組成一樣,核心主力都是從西北開始跟隨的農民軍,這些人流動作戰從陝北打到四川,西北打到江南,大半個中國都流動遍了,無數次被打散,早就習慣了,因此他的核心在大潰之下,竟然都能夠完整保存下來,不得不說是經驗使然。

  而且主要軍官都在,所以除了戰失主將,軍心有些不穩之外,戰鬥力還在。

  史可法於是臨時任命高傑手下大將李本深為提督,暫時統領高傑軍隊,高傑的爵位由他的兒子高元爵為世子,希望能夠將高傑余部盡快穩定下來。

  可是此時暫時沒有遇到清軍打擊的江北其余三鎮,突然聯合上書:“高傑無寸功,驕橫淫殺;(史)可法乃欲其子承襲、本深為提督,是何肺腸?請分其眾將之。”

  三鎮看到高傑戰死,兵力受損,竟然打起了吞並高傑部將的主意。

  此舉讓高傑軍官上下恐慌起來。

  就在此時楊潮趕到了揚州城中。

  史可法被三鎮上書斥責,顯然完全失去了對這些軍閥的控制,他這個督師督的沒有任何作用,見到楊潮到來,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連忙邀請楊潮一起探討軍情!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