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崛起之宋末稱雄》第230章 秘辛(一)
  第230章 秘辛(一)

  趙構低頭沉思不語,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為何要與自己商量此事。現如今,趙佶遠不是歷史上懦弱無能,更不是昏庸無道,乃是真正胸有大志的君主,這些讓他心有所思。

  宋徽宗趙佶像是知道趙構心中所想,一語言中,直至本心,悠然的說道:“你心中有很多疑惑,‘琥珀山莊’到底扮演什麽樣的角色?為何朕又與你商議此事?其實這件事本不想告知於你,然而時間所剩不多,有恭這件事對十三弟打擊太大了,讓朕不得不考慮告訴你一些關於皇家秘辛!”

  “秘辛?”趙構瞪大著眼睛直愣愣的看著趙佶,尋思道:“莫不是‘琥珀山莊’真的有很大秘密不成?”

  趙佶娓娓道來:“身為趙氏子孫,又是皇子,你應該清楚大宋天下是如何奪得吧!”

  趙構點點頭,這個事情都清楚,說的不光彩就是謀朝篡位,一切都因為陳橋兵變而起,謀取後周柴氏天下,宋太祖趙匡胤登基為帝。雖然沒有對柴氏趕盡殺絕,在後世仍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在歷史中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周大將,因恭帝年幼,又手握大權,被麾下將領硬逼著登上王位。但是,趙構心知肚明沒有趙匡胤的同意,這些人根本就不敢如此做。

  即使是被逼上登基為帝,趙匡胤亦可以不做,只不過是順水推舟,實則內心深處早已對皇位窺視已久,只是掩飾的非常好。適逢天下大亂,能者居之,趙匡胤麾下猛將如雲,又有趙普等人輔佐,順應天命,隨著手中權力增大,生有二心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這些事情趙構不可能如實的說出心中想法,再怎麽說他也是趙氏子孫,更是趙匡胤的後代,要是說出來只怕趙佶教訓一頓,那就得不償失了。並且,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對武將深深地忌憚,就是害怕有人效仿,也就直接影響到大宋政治變化,由文人掌控大權,武將地位式微,還上演出來兩次‘杯酒釋兵權’,這些都說明趙匡胤的自身經歷深深地影響到大宋的政治。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采取這樣的手段,威逼利誘的方式要求將領交出手中兵權,從某一方面來說的確在前期收獲頗豐,皇帝權力空前強大,只不過是另外一方面影響了整個大宋的軍事制度,以及軍隊的戰鬥力,武將的地位。

  趙佶不知趙構心中所想,接著說道:“太祖皇帝建立大宋,還未統一政權,那個時候尚有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勢力虎視眈眈。太祖皇帝一心想要統一,為此事不知召集多少次會議。”

  “那時,太宗皇帝手握重兵,又在朝中擔任要職,位高權重。太宗皇帝建議太祖皇帝建立一支秘密組織,‘琥珀山莊’正是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為得是滅除南方反對勢力。”

  “當初,山莊中的人員全部都是軍中將領或是武藝高強的江湖人士,他們本是太祖皇帝麾下之人,對太祖皇帝忠心耿耿,這些人暗中潛入南方勢力,打探軍情,以及刺殺行動,故而能夠快速的消滅這些勢力,統一中原,這些人也是功不可沒。”

  “太祖皇帝本來是想撤銷山莊,太祖皇帝認為有些事情無法處理,由他們出面,也就留了下來。後來,太宗皇帝登基為帝,更是對山莊中人大換血,一些老一輩人員悉數退下來,由軍中一些資質尚佳或是江湖中人擔任,自有培養,成為屬於歷代君王秘密組織。”

  “這個秘密也成為歷代君王一人知曉,代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可以說,山莊莊主相當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這個組織經過百年發展,又有朝廷重點培養,早已滲透大宋各個機構,只要想知道的事情沒有他們查不到。”

  趙構沉思不語,被趙佶的話語深深地震撼了,他沒有想到山莊早在大宋初期便已經成立,一直成為皇上秘密機構,而且這個機構滲透到大宋各個角落,這些事情都是他沒有想到的。

  宋徽宗趙佶見趙構有些驚訝,他也是微微一笑,又接著說道:“實際上,‘琥珀山莊’本意便是晶瑩剔透,身為大宋君主如何不知大宋情況。只是一直以來,關注的是朝中官員,對於尋常百姓以及地方官吏卻不曾緊跟,才會出現這麽多問題。”

  “接下來,朕告訴你的事情,你要銘記!”趙構聽到趙佶的話語,立即正襟危坐,豎起耳朵認真的聆聽;趙佶又繼續說道:“山莊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責任,便是收復燕雲十六州,抵禦外敵入侵的防線!”

  “收復燕雲十六州?”趙構驚呼一聲,在他看來山莊對於大宋皇帝來說意義非凡,卻不想跟收復燕雲十六州有關,要知道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的關聯,實在是想不通。

  燕雲十六州包括燕、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部屏障,直接導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也是戰略要地。

  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條件便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這是唯一的條件。石敬瑭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下來,最後成功建國,他也履行承諾;之後,契丹佔領燕雲十六州,成為大宋心腹大患。

  宋太宗兩次出兵攻打遼國,均已慘敗收場,一直未曾收復燕雲十六州,亦是其一生的遺憾。趙構更清楚的知道,燕雲十六州直接影響到大宋的衰變乃至滅亡,對於大宋來說意義非凡。

  宋太宗兩次出兵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都失敗了,漸漸地也不再企圖收復了,從此對遼采取守勢;景德元年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後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史稱“澶淵之盟”,之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宣和四年,宋金訂立“海上之盟”,約定聯合滅遼後,金歸還宋燕雲十六州;在宣和五年二月,遼國被滅,金國履行條約,將太行山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薊州如約歸還,但是還有九個未曾歸還。

  趙構猛地想起關於‘燕雲十六州’事跡,又想起現在的時間,正是宣和三年,也就是說明年大宋將正式與金國訂立條約,共同消滅遼國這個心腹大患,暗暗地尋思道:“遼國滅亡後,距離金國南下侵宋也不遠了!”

  若非宋徽宗趙佶提起此事,趙構都難以想起來,金兵南下侵宋正是那次一起攻打遼國看見宋兵戰鬥力孱弱才會有滅除大宋的想法。趙構想起此事,才發現時間真的不等人了,有些事情該提前入手,抵禦日後的金兵入侵。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