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鐵甲軍》第351章 珍妮紡紗機
  第351章 珍妮紡紗機

  柴林過來的時候,新醫館已經正式開診了,醫館不比別的也不用放炮慶祝,也不能說恭喜發財之類的。

  孫桂正在診室看病,旁邊還跟著兩個徒弟。

  來了個中年男人,面色發黃,經常腹痛。

  孫桂說:“為了郎中後繼有人,先讓徒弟給你瞧瞧,他瞧完了我再瞧。”

  中年人說:“應該的,應該的,幹啥都是從學徒開始的。”

  別看是學徒,相當的仔細。看眼皮,看舌苔,摸脈,摸肚子。

  “最近是不是睡覺時候流口水,磨牙。”徒弟問。

  中年人說:“小郎中你真厲害,讓你猜對了,我媳婦都不願意跟我一起睡,我說我天天晚上磨牙,像要吃人一樣。”

  學徒並沒多說,孫桂開藥,說:“你這病是嚴重的蛔蟲病,肚子裡的蟲子少說也有幾十條,還好來得及時,我給你開藥,回家盡快煎服。以後生活一定注意,吃飯前一定洗乾淨手,不要喝生水,尤其是接觸農家肥之後千萬要洗手。”

  “好的大夫。”這中年人想起來了,前段時間給麥子地施肥,用手抓的,沒洗乾淨手就吃飯了,沒想到這麽快就中招了。

  接待完這個病人,有個大夫過來給孫桂說:“莊主來了。”

  “哦,好,你來給病人接診,我去看看。”

  孫桂說著來接待柴林,柴林就帶了一個解寶,二人都是便裝,正在住院樓檢查呢。兩層的住院樓,寬敞明亮,一大間十幾個平方方三張床。

  柴林問:“孫館長,這病房樓設計的可還滿意?”

  “滿意,非常的滿意。采光好,通風好,有利於病人恢復,最主要是價格收的低,病人們承受的起。二樓帶有衝水茅廁,很是方便,就是這維護成本有些高,需要用鍋駝機把水抽到頂樓。”孫桂說。

  “嗯,正是因為不方便,才建了兩層樓,要是方便最少得建三層樓。”柴林說。

  孫桂道:“一般情況下足夠了,兩棟樓一百間病房足夠了。”

  “現在是足夠了,可是一旦發生戰爭,那就不夠了。遼金兩國打的熱火朝天,醫護兵培育你要上點心,有什麽困難盡管提。”柴林說。

  孫桂說:“莊主放心,醫護兵最大的困難在於認字,字認全了,就方便的多。半年吧,半年時間能培育二百醫護兵,會些簡單的包扎、上藥等等。至於困難主要是常用藥材供應量不足,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則無藥可用了。”

  “在沂水縣已經發展數千畝金銀花,近期又從別處購買了苗子,準備另外發展幾千畝,產量很快就上來了。”柴林說。

  這所醫館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門診樓一棟,住院樓兩棟,後面空地還有十幾畝,住院考慮如果一旦發生戰事,就搭建帳篷,構建戰時醫院。

  柴林倒是考慮建造一個醫學院,可是一來地盤小,二來能力聲望不夠,所以隻得作罷。

  孫館長說:“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盡管咱們醫館的價格已經低於正常水平,可是還有人看不起病,尤其是比較偏僻的村子,看病拿藥的錢也沒有。”

  “我在醫館設立個基金吧,就安排在醫館,但凡十分困難,的確沒錢可以看不起病的可以適當照顧一下。如果是青壯年看不起病的,那就先治病,病好了安排工地乾活還錢。”柴林說。

  醫館呆久了,什麽生老病死見多了,什麽事情都會見到,本來醫館就是價格極低了,可是再低還有人嫌貴。

  年底交付的除了醫館還有紡織廠,距離海邊剛好不過十幾裡地。一期工程佔地八十畝,設計有紡紗車間十個,紡織車間十個,另外還有原料庫房、成品庫房。規模宏大,道路整潔,整個廠區的路都是通馬車的。

  陳恆負責督造,耗時六個月,用人兩千余。沒有重型機械的年代,一切都是人工和簡易機械,人海戰術取勝。

  程婉下了馬車有點兒暈,手搭涼棚四下觀望,說:“夫君,這裡這麽多房子,你讓我看的紡織廠在那裡?”

  “就這裡啊,四周都是。二十個車間,外帶那些倉庫都是。”柴林指著一周的建築說。

  知府家的女兒也不好使,這裡太大了。

  “這是我見過最大的作坊,這完全就是一座城,這不會是你說的要交給我管理的紡織廠吧?”程婉說。

  “對對,就這裡。咱柴家的女人不能閑著,一閑著就在家搞事情。扈三娘、龐秋霞帶兵,紅豔管理日化廠,這紡紗廠就歸你來管理了。一期工程容納兩千女工,擔子可不輕啊。”柴林說。

  “我不行的,我哪有什麽管理經驗。”程婉有些擔心。

  “真搞砸了就當練手了,但是不開廠不行的,去年種了上百萬棵的桑樹,明年還會有十幾萬畝的棉花,這麽多的產量光靠百姓家業余的搞點紡紗織布顯然是不可以的,沒有大規模話的工業,如何保證讓人都吃飽穿暖,你不是一直最討厭男人打老婆嗎,這個紡織廠的女工權益就由你來維護了。”柴林盤算道。

  養蠶多了,賣不掉,柴家莊商譽就要大受影響,至於嗎棉花,最終也是需要加工成棉布才好得上價錢。

  程婉不解,問:“男人打不打老婆,跟這紡織廠有什麽關系?”

  “經濟決定的,說的簡單簡潔一些,就是這一個家裡面,誰賺的錢多,誰說了算。女人為什麽地位低,是因為女人窩在家裡帶孩子,不賺錢,所以女人地位低啊。有這紡織廠就不一樣了,女人一個月賺三四百文錢,比男人賺錢還多,那地位就大不一樣了。”

  “孩子,孩子怎麽辦?不是所有的女工都有婆婆幫帶孩子的。她們上工,孩子放哪裡。”程婉問。

  “從四五六歲開始,進入幼兒園,有老師看管。早起送去,傍晚接回家。從七歲就更好了,上學堂了,基本能自理。困難重重,但是硬著頭皮也得乾,你爹給的任務,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不然他老人家跟我急眼。”柴林說。

  程婉道:“我爹哪都好,就是太關心百姓了,也不管夫君累不累,好吧,我就勉為其難,把紡織廠管起來。”

  二人來到車間裡轉轉,空間很明亮,都是玻璃的窗戶,通透性非常的好,石灰的牆壁,水泥的地面,乾淨利索,只有一車間開始紡紗了。

  如果是紡紗的行家會驚訝的發現,這裡的紡紗機是傳統紡紗機的八倍的效率,沒錯,這裡用的是珍妮機,中國有四大發明,外國也有重要的發明,珍妮機就是其中之一,效率好就要拿來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