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鐵甲軍》第339章 關心農事程萬裡
  第339章 關心農事程萬裡

  東平府緊挨著兗州,煤炭資源非常豐富,價格低廉,所以溫度燒的很熱,外面凍得人發抖,裡面熱的人冒汗。這個暖棚裡種的是棉花,並非為了收獲,而是科研觀察,當然,很大一部分還是為了讓自己這個便宜老丈人高興。這個棚除了滄州來的一個老農外,還有東平府司農衙門裡的三個農技員,他們是學習技術的。

  “嶽父大人,這個桃形的就叫做棉桃,它過些時日就會開花,開出潔白的棉花之後,就要采摘,如果時間太久,品質就要下降了,做棉衣織布都受影響。”柴林介紹說。

  程萬裡觀察的很仔細,手裡拿著紙筆,丹青妙手,刷刷刷,幾筆下來那就是一副棉花圖,枝葉畫的非常清晰。至於三名農技員在旁邊側耳聽著,不好過來打擾程大人。

  “如何能多結果棉桃,多產棉花。”程萬裡問。

  “這個沒什麽好辦法,大田種植無非就是多用水肥,耕地時候多加些土雜肥,前期勤除草,後期遇到乾旱及時補水。生長旺盛的時候,要打尖,就像這樣,把側枝的芽尖掐掉,讓他們生長放緩慢了,這樣能多長棉桃。柴家莊今年第一年種,平均畝產皮棉二百斤,已經是可以了,再高很難了。”柴林說。

  程萬裡年紀大了,蹲久了腰疼,找個馬扎坐那裡說:“按照你這個說法,農民家裡只要種上二三分地的棉花,那就能不用受凍了。”

  “嶽父大人說的也對,也不對。”

  “這叫什麽話,對,也不對。你解釋解釋。”

  柴林指著棉花說:“棉花和傳統的糧食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種糧食是為了填飽肚子,種棉花是為了穿暖,但是它又不能直接穿。種了棉花之後需要拿去彈棉花,把籽棉加工廠皮棉,如果做棉衣還好,直接用皮棉做填充物就行了,但是如果用來織棉布那就要費一翻功夫了,和蠶繭一樣,有一定的複雜性。”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一項重大發現。你小子是個土豪,哪裡知道民間疾苦,每年冬天都有大量凍死的人,有了棉襖、棉被那是會少凍死好多人的。什麽時候能在我東平府大量推廣,一個府能種個幾萬畝再無百姓受凍了?”程萬裡問。

  “今年才第一年種,得了沒多少種子,在滄州就安排的差不多了,哪還有多少種子來東平府種。嶽父大人不如多多推一下香甜可口的羊角脆小甜瓜?”柴林提議說。

  程萬裡冷著臉說:“你小子少給我打馬虎眼,羊角脆是甜瓜,餓不管飽,寒不可衣,也就是給做個零食點心。要是賣不掉,就得爛地裡當肥料。我說的是棉花,有沒有種子我不關心,我只看結果,最少種一千畝種子田,一畝我給你補貼二兩銀子。”

  柴林大喜:“好好好,那我就種五千畝,給我補貼一萬兩銀子。”

  程萬裡恨不得踢柴林幾腳,這真是個滑頭呢,剛剛還說沒有種子,一聽說一畝地給二兩銀子的補貼,居然一下種五千畝。

  “嶽父大人別生氣,來來來,這個棚裡看看紅薯,也是隻種了一畝,觀察用的。”柴林引領程萬裡看了看紅薯。

  這個集糧食、加工、飼料於一體的作物在暖棚裡長勢非常的好。

  紅薯程萬裡是吃過的,柴林給老丈人送來了百十斤紅薯,煮粥吃起來還是可以的。

  “長勢可真好,葉子真嫩,能當菜吃了。東平府多山區,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山地種植,畝產四五千斤?”程萬裡還是有些不信的,每年糧食產量都有數據,也親自檢查過,麥子、高粱,這兩種常見糧食畝產不過四百來斤。水稻稍微高點,產稻谷七百斤左右。

  “四五千斤是少說的,考慮農戶種植技巧、土地肥沃程度、土雜肥的用量,沒敢多說。在我莊上種植的產量高達八千斤多斤。切片曬乾也有兩千五六百斤,產量極高,荒年用來救濟最為合適。”柴林說。

  “浮誇風盛行啊,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本官要親自實驗。這是千秋大計,不能被你騙了。”程萬裡說。

  柴林笑道:“嶽父大人的後花園不是有片空地啊,我看三五畝地還是有的。”

  “有,五畝地,本來打算挖個荷塘,後來一想太過耗費錢糧,就沒弄,你打算把紅薯種我花園?”

  “對啊,耕出來種紅薯,夠你嶽父大人府上幾十口人吃個冬天的。”柴林說。

  “焚琴煮鶴,有傷風雅啊。”程萬裡有些惋惜,畢竟好好的花園,居然拿來種紅薯。

  “你剛才還感歎窮人每年都有凍死餓死的,現一轉眼就又變了,吃飽穿暖了再談風雅吧,農民對新作物認識有個過程,而且種苗量少,沒個三五年推廣不了多少,大面積種植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了。紅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論根葉都能食用。”柴林說著給程萬裡掐了兩把鮮嫩的紅薯葉,這葉子算不得好吃,但是肯定可以吃,而且味道不錯。

  “紅薯除了煮著吃烤著吃,還有其他用途嗎?”程萬裡問。

  “用處太大了,紅薯能直接喂豬。也可以切片曬乾後打粉後可以做紅薯煎餅,也可以喂養牲口,紅薯粉口感甜,馬牛羊雞鴨都喜歡吃。紅薯秧子是非常好的草料,馬牛羊最喜歡吃。”

  “原來用處這麽大,從根到葉一點不剩下。好吧,那就把花園開墾成紅薯地吧,好方便本官監督,免得有人弄虛作假。回去了,改日再來看。”程萬裡說。

  程萬裡這個便宜嶽父,除了有些書生意氣,但是總體還是很好的,不貪財,有能力,能為百姓做事。

  柴林說:“東平造紙坊捐了兩萬斤高粱米,嶽父大人安排人開個粥棚?”

  “好,要是所有的商家都跟你一樣就好了,不過就不用我安排人開粥棚了,你讓陳隆掌櫃的在港口開個施粥的棚子就行了,衙門事情太多,一天天的忙。再說了,本官沒那麽小心眼,只要真心對百姓好的,本官不會妒忌的,我明白你的心思。”程萬裡感歎說。

  “好吧,嶽父大人同意了就好,省得好事做了,還惹得一身騷。”柴林說。古往今來,做好事比做壞事要小心,好事做多了,別人會以為你別有用心,拉攏民心,這都是天大的問題,所以柴林必須要支會程知府,他同意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兩萬斤米說多不多,如果熬成稀粥夠十幾萬碗了,發一個冬天還是沒問題的。這其中受益的主要是流浪來的外地饑民、難民,東平府的極少。東平造紙坊的運營團隊,已經成熟了,此等小事用不到柴林插手,自有陳隆安排妥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