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鐵甲軍》第65章 桑苗和花生
  第65章 桑苗和花生

  李家莊發展的時間比較早,幾十年前北宋鼎盛時期開始建設的,村中房舍規劃的橫平豎直,南北東西兩條大街,其余的都是小街道,李莊主的院子位於北部中軸線邊上。出了院子,一行人往南而去,街道兩邊有幾十家店鋪,小吃、裁縫、鐵匠、木匠、獸醫一應俱全,畢竟是三千多人莊子,哪怕是內部人也有許多的生意。

  更何況周遭的小村,都需要來李家莊購買生活必需品,實際上擔負起的是一個鎮的職責。

  街道上整潔乾淨,兩邊種著行道樹,來來往往的村民秩序井然,房前屋後種植的桑樹頗多,有的農戶小園子裡還培育的有桑苗,大手指粗細。

  柴林問:“李莊主,你這村中為何種了這麽多桑樹?”

  李應解釋道:“雖然李家莊經商是主要經濟來源,但是參加商隊的畢竟是少數。真正大多數還是在家種地養蠶,這桑樹自然是養蠶用的了,村中有一百多大戶養蠶,每年所需桑葉那是很多的,所以就連村裡也到處都種滿了桑樹。就算是不養蠶的農戶也種桑,桑葉賣給養蠶戶。”

  前些時日劉鐵蛋出任養豬場青飼料主管,提出種桑養豬,也就是以嫩桑葉來養豬,可是柴家莊附近雖然有桑樹,但是很少有大規模的,更沒有大面積的桑苗。要知道采摘桑葉的園子,一畝需要種植二百多棵苗子,這樣才能豐產豐收,要是種個五百畝那就是十萬棵。

  柴林問:“李莊主,既然你莊上這麽多種桑養蠶的,那是否有專門培育的桑苗子。”

  “這算是問對人了,方圓百裡,也就我李家莊有大面積的桑苗園。走咱去村南看看。”李應帶路,帶領大家來到村南。

  出了李家莊南門,過了小河就見密密麻麻一大片地,全部是種的桑苗。大規格的有手臂粗細了,小規格的也有小手指粗細。

  桑苗培育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插條,春天時候修剪一拃長的枝條,插在整好的地裡,保持濕潤,十幾天即可生根,但是如此一來就要慢兩年時間。這是柴林不能等的,再過十年金兵就要南下,到時候拿什麽抵擋?留給柴林發展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柴林指著桑苗園說:“李莊主,手指粗的桑苗什麽價錢?”

  李應笑道:“什麽錢不錢的,柴莊主要多少我送你些就是了。”

  “那不行,我要的也不是一星半點,生意歸生意,交情歸交情,這樣才能長久。”柴林說。

  李應道:“這東西不值甚麽錢,小手指粗細的不到一文錢一顆,加上打包運輸到你那怎麽也得一文多了。不知道柴莊主能要多少棵?”

  柴林說:“要的肯定是非常多,奈何現在地還沒開墾出來。李莊主先給我挖一百頭騾子的苗,有多少算多少,這樣省得杜管家空跑一趟。”

  杜興說:“現在季節冷,正適合桑苗長途運輸,但是需要修剪打捆後用麻布打包好了,以免風吹脫水。這樣一來分量就大大減輕了,一千棵苗子也不過二百來斤,剛好夠一頭騾子馱的,一百頭騾子那就是十萬棵苗子。”

  杜興算了一會兒,說:“這是順帶過去,騾隊運費算低點。苗子加上貨款共計十三萬文。換算成銀子一百三十兩。”

  一百三十兩,對於柴家莊這樣的富豪只能說是小錢,但是對普通農戶來說,按照一年六兩銀子的收入算,要二十年才能賺出來。

  農產品價格低,利潤薄,這麽多苗子,加上數十人,一百頭騾子運輸到滄州,這價格已經很合算了。

  柴猛拿出來銀子付款,李應不肯收,隻說要貨送到了才肯收款。

  李家莊畢竟是專業的騾子隊,打包很專業,而且晚上貨物會放在房裡,不用擔心凍傷苗木。

  李應又介紹說:“柴莊主請看東面的那片山嶺地,是前幾年開墾出來種的白術、白芷等藥材。不知道柴莊主莊上有沒有什麽合作。”

  柴林說:“我這生意剛剛開張,尚未涉及草藥,不過柴家莊加上各工坊的工人也有上萬人之多。我莊上有一家大醫館,草藥也是會用許多的,只是這事我不精通。杜管家過去的時候帶點兒樣品,給我莊上的掌櫃看看,想來會定一部分的。”

  生意就互通有無,我買你的,你買我的,不可能自己什麽都有。

  前面一片巨大的空地有五六百畝,沒有種冬小麥,地空著呢。十幾個孩子正在空地上策馬奔騰,還有些莊丁在那練武呢,嘿嘿哈哈的好不熱鬧。

  幾頭騾子在草料堆上正吃著草料,柴林拿起來一看非常的高興,這葉片圓圓的草料正是乾枯的花生秧,花生在北宋時期極少有種植,也不知道是傳入還是本地產的,泱泱華夏,物產豐富。

  柴林拿起一把花生秧子說:“這是好草料啊,你們這管他叫什麽名字?”

  杜興說:“這是前年去延安府的時候遇到的,當地有一大戶種植這養馬,地下結果,上面長葉。由於它落了花就長果,所以就取名為花生果。果子是極好的油料作物,秧子是極好的騾馬草料,但是由於不懂技術,種植產量低,老百姓大多不願意種植,莊上每年也就種幾百畝留著作為好草料喂馬的。”

  花生產量可不低,但是種植需要技術,他們不懂柴林可懂得,當即又買了五百斤花生豆做種子,明年開春也好種植。如種植得當,產量高,花生的效益是普通高粱、谷子的好幾倍。

  中午,李應設宴款待柴林、扈三娘等人,回到扈家莊已經是太陽西斜了。

  扈成已經回來了,見扈三娘和柴林才剛回來,問:“三娘,你帶著柴莊主去哪裡玩了?”

  柴林道:“是我去拜訪了李家莊李莊主,讓三娘做了個向導。李莊主拿下了兗州府的代理權,順便從李家莊采購了些桑樹苗。”

  扈成說:“原來如此,都是自己人,雲從弟要是信的過的話我可以幫忙宣傳一下招商,具體的讓這些客商到柴家莊詳談。”

  “對成哥那自然百分百的信任了,多謝幫宣傳。”柴林很高興,扈成經商十幾年,路子相對多些,如此一來遍不發愁肥皂的銷路了。

  豆油作為加工香皂的原料,價格還是偏高了,柴林又跟扈成合作,從南方調運菜籽油,通過船運到東平府,然後通過大車轉道滄州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