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鐵甲軍》第320章 五萬壯丁大工地
  第320章 五萬壯丁大工地

  整個沂州北部山區,南北二百多裡,東西寬一百多裡,有七個鎮店,其中白彥集是最南面的一個鎮店。流域集是白彥集以北的一個鎮店,也是叢山峻嶺裡的一個小鎮店,附近十幾個村都來這裡趕集。

  流域村有個大地主,姓陳,叫做陳四,人稱陳四爺,是個大腹便便的胖子。

  陳四家有土地四千畝,其中好地只有五百畝,雇傭了長工自家種。剩下的三千多畝砂土地,就租給了佃戶。這年月收成低,租金更是高達四成,除了朝廷的稅金,一般佃戶也就混個溫飽。

  前年,遇到旱災了。

  陳四絲毫不減租,還毆打佃戶,大部分的佃戶受了點輕傷,也就忍了。

  有個佃戶收成奇差,又趕上家中有人生病,就哀求陳四爺緩一年再交租。陳四爺不同意,吵起來了,讓人把這佃戶給打死了。

  一個是佃戶,一個是東家。原來縣令拿了好處,就來了個大逆轉,說這佃戶是自己跌死的,不過是在陳四爺家裡,陳四爺賠了三兩銀子的棺材本,這事情就算過去了。

  這事情陳四爺早忘記了,但是佃戶家的子女時刻記著這事呢,縣太爺一換,立刻就去告了陳四爺。

  這天中午,陳四爺剛好架著鳥籠出門,來了一群馬快,都是生面孔。

  為首的一個都頭問:“你是不是叫陳四?”

  “對,是我。”

  “那好,跟我們走一趟,你打死人的案子發了。”把陳四爺也給抓走了。

  “我跟縣太爺是朋友,你們搞錯了吧。”陳四大喊。

  “帶走。”捕快把陳四抓走了,家裡十幾個參與打人的護院也帶走了。

  臨河集,這裡是山區裡相對富裕的地方,因為這裡養狗羊,大部分人家都有。所謂的狗羊是指個頭像土狗那麽大,三四十斤,一胎產三四個的白山羊。但是有個購銷狗羊的惡霸欺行霸市,二十幾個人,也被全抓了。

  縣衙,書房。

  柴林、朱武、陳幀正研究呢,整個縣裡登記在冊的是七個大點的鎮店,一百二十八個村子。共計人口十五萬三千人,具體多少就不知道了,沒有精確的統計,反正是面積很大,人煙稀少,虎狼眾多,一到秋冬春季野狼遍地走。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這治安,十天內抓了各類人犯六百多人,偷雞的、摸狗的、偷羊的、盜牛的、搶劫的、欺行霸市的、采花的、盜柳的等等,都是對農村穩定影響極大的一些問題。

  陳幀說:“莊主、軍師,這一下抓的是不是太多了,夠砍頭的也有十幾個吧。”

  柴林搖搖手,說:“咱們這不是盲目抓人,而是在你來上任前兩個月就開始布局調查了,想要政令暢通,這第一下一定要打的狠,巴掌打的很了,甜棗才會甜。地方豪強勢力極大,而且不愛聽話,不收拾一下咱們的政令跟本沒辦法暢通了。”

  陳幀不明白這些,不過基本的能力他還是有的,開始負責審案,數百人挨個過一遍。幾個罪大惡極的判了個秋後斬,其他都發配到自己縣的采石場去開采石頭了。

  整個山區分為七個鎮店,以各自鎮店為中心,任命幾名士紳。做的是一件大事那就是修縣道,由於剛好是農閑的秋季,三丁抽一,不僅僅男丁,婦女也可以參與,農村婦女,沒有裹腳的習慣,乾活不比男人差。

  整個縣不過十五萬人,征發了五萬人修路,這也是下了大本了,原本道路狹窄大部分路也就是通獨輪車的路,現在要求兩輛馬車並行。

  柴林也是下了大本了,從柴家莊調來了五萬把蒸汽衝壓機衝壓的碳鋼鐵鍬、五萬把尖鎬。當然,這也不是白給的,從三百萬兩銀子的專項發展基金裡拿錢購買的,左手轉右手。

  凡是十八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來工地參加勞動的人都可以領一把,當然這是借用,參加乾活十天以上,這把鐵鍬、尖鎬才歸自己。這兩把農具少說也要二百文銅錢,一下把積極性都給調動了,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要修的路共計有三百裡長,征地補償都不高,因為當時的慣例就是以地補地,因為荒地多,佔了你家的地,官府回頭在村裡給劃塊荒地開墾了補償給你,這樣你的地沒有少,還拿了一筆開荒的錢。

  白彥工地,武松帶領捕快每日裡來回巡邏,數千人在修路,安全是個大問題,幾天功夫獵殺了野狼幾十頭。

  正趕上午飯時間,柴林帶人趕過來檢查了。

  這片工地長了有三裡地,三百壯丁,男女都有,光做飯的大鍋都有五六口。

  剛好碰到燕老七了,柴林問:“老人家,這工地上的夥食怎麽樣?能吃飽嗎?”

  “能吃飽,能吃飽,比想象中的要好不少,主食是饅頭坊給送來的饅頭。菜是工地自己做的。”

  柴林一看,的確不錯,大盆的鹹菜,這是柴家莊醬菜廠調來的,各種鹹菜都有,品種很多口味全。大鍋燉的白菜豆腐,加的油鹽也足。

  每天就是饅頭、鹹菜、青菜蘿卜、高粱粥、大薑湯這樣最常見普通的東西,吃飽沒問題,對於貧困山區裡的百姓這已經是極好的生活了。

  柴林說:“我來問問大家,路修好了是方便誰的?”

  “方便我們大家的,方便我們百姓的,宣傳隊每天都來說。”有人回答。

  “這就對了,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官老爺可能會來看看,可是他在衙門裡事情多,不可能天天走這路,但是你們不一樣,去趕集賣東西買東西都得走這條路。肩挑手提又累人不說,還弄不多。將來許多人家有大騾車,趕集拉貨運莊稼,方便的還是你們,別人能走幾回?”柴林說。

  燕老七說:“是這個理,不過你說的許多人家會有大騾車我不認同,哪可能呢,我們這是山區,貧困的厲害。一畝地種麥子也就是收個二百斤,有大騾子的農戶都去山外了。”

  “那是他們目光短淺,我還要告訴你們一個特大的好消息,畝產數千斤的糧食就要來了,縣令陳大人很快就要開始推廣,開春許多農戶都要種新糧食了,山坡地種植,畝產也能到數千斤。”柴林說。

  “我們都聽說了,說是叫紅薯,能當飯吃能養豬,一畝三四千斤,就連秧子也是好東西。還有一個叫土豆,能當飯能當菜,還能加工粉條子,一畝產也是三四千斤。這兩種東西山上砂土地種上一畝就能夠一家人吃的。但是我們呢都不信,哪可能呢。不過咱新來的陳大人是個好人,把禍害百姓的小偷小賊都給抓乾淨了。讓我們乾活還給我們發一套尖鎬、鐵鍬。乾夠二十天,這兩把家夥就是我的了。”一個壯丁高興的說。他對手中的工具非常的滿意。

  “事實總會證明的,明年秋天見分曉。另外這幾天縣衙開始招募墾荒壯丁,家裡有多余勞動力的可以去了,每月數百文的工錢,慢慢還會增加。商行還會給大家賒銷小豬,教大家養殖技巧,幫助大家銷售大豬。”柴林說。

  這裡畢竟不是柴家莊附近,柴林的名氣也沒那麽大,半信半疑都不到,大多數的壯丁都當柴林是喝高了。

  有個壯丁說:“哪有那麽好的事情,賣豬的不都是現錢交付的嗎?”

  燕老七說:“這個是真的,你還別不信。白彥北面的一座荒山腳下三百多畝地現在已經建造成黑豬養殖場了。春天時候從我家裡買走了兩頭母豬,然後我去豬場打工了兩個月,賺了六百文錢。那豬場大了去了,上千頭豬,光是母豬就有三百多頭,你們想想就知道了,一頭母豬一年生多少小豬。”

   求月票、求推薦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