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鐵甲軍》第262章 娶媳婦和種紅薯
  第262章 娶媳婦和種紅薯

  “好的,團練大人放心,我們一定辦好,這麽好的東西只要靠水的地都裝上。”壯丁們說。

  “好,各村都有木匠,各村都有能人,你們自己裝,自己用,自己收益,盡量把糧食生產搞上去,大家的生活質量也就提高了。回去了多多宣傳,房前屋後的空地也別閑著,種幾棵南瓜,種幾棵豆角。家裡的圈舍也都別空著,養幾隻羊,養幾頭豬,把一切能利用的都利用起來,把一切能發揮的都發揮出來,咱們的目的是吃飽穿暖。”柴林說。

  劉家村的負責人說:“今年村裡光桑樹就種了五十畝一萬多棵,房前屋後種的都是南瓜、青菜、豆角,另外還有發展幾十戶都養了二十隻以上的小雞。”

  柴林對於農村的策略就是把農村的小農經濟發展到極致,哪怕是鍋蓋子大的一片空地也得種幾棵青菜出來。

  眾人非常的感動,水杆子這種簡單的東西,雖然很常見,但是許多百姓並沒有裝,還是采用全人力的打水,比較費力,水杆子雖然是個最簡單的杠杆機械,但是能節省很大的力氣,提高打水效率。

  “好,今天就到這裡了,王家溝的負責人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柴林說。

  大家都散了,臨走前羨慕的看著王家溝的人,這應該是要給王家溝分馬了,分馬之前要詳細考察農戶,並非隨便分的。

  王家溝的負責人和牛馬商行的人去商議事情了,代養馬匹是大事,不是所有的農戶都適合養馬的。比如家莊沒有壯勞力的,為人比較懶散的,沒有任何經濟基礎的,讓他們養了馬那完全是累贅。

  最近藍家從大遼國運回來了八百匹鐵蹄馬,小母馬不高,一米二五左右的肩高,但是身體強壯結實,平均都是六百斤靠上的體重,馬蹄雖然小,但是非常的堅硬,完全可以不釘馬掌。

  柴林從鐵礦場附近新建造了兩個馬場,這一帶村落很少,有大量的空地可以供馬匹自由的奔跑。從遼國草原購買的馬進行了分類,一級馬自己留到了馬場,培養軍馬用。其他的馬匹就交給大商行,分發給農戶,農戶馬匹到手,前三胎要生產小馬駒,到第四胎就可以生產騾子了,主要是騾子不能生產,所以必須保證足夠的基礎馬群之後才可以生產騾子。

  整個滄州全員動員,各衙門一起發力,經過吃貨們七八天的努力,滄州的蝗災被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蝗災一沒,各大飯店發現壞了,來問題了。

  螞蚱不夠吃了,只能減量供應,不再外賣,僅供堂食。

  蘇知府書房,蘇燦一邊吃著西瓜,一邊批閱公文,好不愜意。

  “老秦,這幾天吃飯怎麽沒有油炸螞蚱了。”蘇燦問。

  秦師爺說:“現在蝗災已經下去了,螞蚱比較難捉。柴莊主擔心會有人養殖螞蚱來供應市場,所以就不再收購螞蚱了。這些養殖的螞蚱一旦管理不好逃出去,那就會釀成大禍。”

  蘇燦點點頭:“有道理,只要有利潤那就有人冒險。老秦擬製個府衙令發下去,所有收購螞蚱的酒樓,螞蚱的收購價格不得高於一文錢,凡是敢抬價收購的一律重罰。不過吃螞蚱是個個滅害蟲的好習慣,還是得保留,鼓勵大家自己抓了自己吃,不要銷售。”

  秦師爺說:“好的,還是蘇大人想的周到。還有月余就要收夏糧小麥了,大人又得檢查各衙門部署麥收工作了。”

  蘇燦歎了口氣,說:“不當官想當官,當了官才發現天天都是事情。一年一度的麥收,這可是大事,通知所有捕快去田間地頭巡邏,防火防盜。”

  秦師爺說:“今年雖然春旱但是後來還是下了幾場好雨,蝗災又除,豐收在望,我就這就去草擬政令。”

  秦師爺說完要回書房草擬文書去,蘇燦說:“秦師爺稍等,這次滅蝗,柴林功勞很大,聽說那醉仙樓光拉去喂雞的蝗蟲都有上萬斤,給朝廷上表又不能給柴林表功,從府庫裡拿一千兩銀子,算是給他的獎勵吧。”

  秦師爺說:“好,我下午就去辦了。是該獎勵一下。”

  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沒有農藥大規模應用,滅蝗蟲那可是天大的功勞。唐代姚崇就曾經因為滅蝗蟲立下了大功勞,這次滄州發動上百萬人滅蝗,保住了夏糧的豐收,可以說是天大的功勞。蘇知府自然得給朝廷上表大書特書一翻,這功勞當然都是蘇大人的,至於柴林身份特殊,連提都沒提。

  至於朝廷的獎勵,柴林還真沒在乎。

  今天一大早,軍營出過早操柴林就出了,來到東村規劃的五十畝紅薯地。老梁、還有幾五十幾個精乾的莊丁都在等著呢。

  昨晚上從紅薯苗大棚,拔了有六萬多棵紅薯苗,一百棵一把整齊的放著。

  老梁還有幾點擔心的,一來是選地,這五十畝紅薯地全是沙土地,地力差,好在用了不少的馬糞,老梁擔心產量不行。第二點,老梁擔心的這紅薯苗,拔出來的紅薯苗長了也就一拃多,而且沒有根系。

  柴林一看,還是很滿意的。

  “不錯,不錯,老梁工作很到位,耕地耕的很到位,隴起的高,會結大紅薯。”柴林說。

  老梁拿過紅薯苗,說:“莊主,我很擔心啊,這苗都沒有根系,成活怎麽樣還是未知數。”

  柴林笑道:“老梁無需擔憂,紅薯苗就這樣,不用根。等這紅薯長起來後,可以修剪枝條種麥茬紅薯,賣茬紅薯才是留種的。來,大家開始吧,咱們種稀點,好多長秧子,一尺一棵。”

  柴林脫了靴子,拿著鋤頭示范,在隴上刨坑,不用深,也就是十幾厘米,前幾天剛剛耕的地,很疏松,很好挖。

  “挖坑之後用手指拿著把苗插好,大家看我的手法,直著插能結大紅薯,一塊二三斤重。斜著插呢,結的紅薯塊數多,但是個頭小。”壯丁們在旁邊認真聽著,老梁還做了筆記,畢竟是他負責這些工作,柴林不過是偶爾指導一下。

  “咱們現在種的這叫春薯,是不能用來留種的,所以要直著種,產量高。等麥茬紅薯的時候就要斜著種了,結出小紅薯來方便留種。”

  大家認真聽講,技術很簡單,挖坑、插苗、加入餅肥、坑裡澆水,水耗盡後埋土壓實。

  由於沒有化肥,耕地的時候加入了馬糞,但是柴林考慮還不夠。一畝用五六十斤餅肥,也就是豆餅。

  就這工序很簡單,三個人或者四個人一組,壯丁們一學上手幹了,哪個乾錯了柴林和老梁就在旁邊指導糾正。

  一畝地用苗三千多棵,六萬苗看著挺多,但是也隻種了二十畝地,等紅薯苗圃裡生長一段時間,再種個幾十畝應該是沒問題的。

  典正南見柴林一直笑呵呵的,說:“哥哥,我看你種個紅薯比娶媳婦都高興啊。”

  柴林說:“這就是你不懂了,娶媳婦那是我個人的事,雖然娶媳婦很重要,但是畢竟影響不大。這紅薯則不然,天下的大事。一畝紅薯精耕細作之下畝產六千斤沒問題,最主要的是抗旱、耐澇、適應性強,能讓咱們中原再也不會出現大規模餓死人的情況,這是天下大事。今天所有參與種紅薯的人都記在村志裡,將來流傳後世。”

  典正南本來在旁邊看著呢,聽見柴林如此說,最不喜歡乾農活的他也來地裡種幾顆紅薯,也想著流傳後世。

  老梁說:“土豆已經種了,不過土豆太費種子了,兩千五百斤隻種了八畝地。就差玉米吧,再等半月也給種了,最近氣溫升高的快。我提議啊,咱們為玉米、紅薯、土豆建廟立碑,讓所有後世種植的農戶都感恩咱家莊主數萬裡辛苦尋種的功勞。”

   求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