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59章
  第259章

  反正這地方一點兒也不想呆,杜榆和胡鑫他們走了,而且杜榆有很多話想要問大表哥,這事兒本來就來的這麽蹊蹺的,不問清楚了,她這心裡跟有個爪子一樣。

  至於馬太太母子二人,還有她那兒媳婦,誰管他們?

  沒有讓他們遭受牢獄之災就算是好的了,還想怎麽樣,這麽害自己家裡的!

  王太太和王師爺也跟著一起來到了胡家,杜有忠他們都在胡家等著了,一看幾個人能都平平安安的回來了,就趕緊問情況。胡鑫和杜榆就簡單的說了一遍,胡姥娘也在,不過他們就說有人誣告,反正最後也證明自己家表哥不是那女人的孩子。

  王太太不好意思對大家說道:“我那妹子的丈夫做生意失敗了,家產都敗的差不多了,她又是從小就喜歡享受的人,之後沒幾年,她丈夫就過世了前妻留下的兒子直接佔了大半家產,她和自己的兒子就被掃地出門了,所以受了些刺激,也不知道聽了誰的讒言,就這麽胡說八道起來,真是!
  我當時給她書信,也是看胡大人和我妹子長得有些像,猜測是不是,但是最後證明不是,胡大人和胡老爺還滴血認親了的,我妹子當時不想提這個事兒,所以我就後來也沒有提過這事兒。她不知道從哪裡猜測的,竟然以為我當時在彭澤,所以她那個兒子就是胡大人,這不是瞎胡鬧嗎?早知道她胡思亂想,我早就該跟她說清楚了,要不然也不會有這種事兒。”

  胡氏忙說道:“這也不能怪你們,她要是想了,自然會這樣,而且要是背後沒有人,她也沒有那麽大的膽子。”

  這個倒是真的,沒有人通風報信的,這馬太太怎麽能知道胡鑫這個人?

  王太太自然不會說的,可是備不住有什麽有心人。

  杜榆想著大表哥最近忙碌的事兒,就知道肯定和這個有關。

  女人們在已經慶幸,男人們就去書房說話去了。

  在書房裡,杜有忠問胡鑫:“是不是和皇上交代你的事兒有關系?”

  胡鑫點點頭,“皇上讓我和康遠行查戶部的帳,已經查的差不多了,也有人要給我戶部尚書的一本私帳,被戶部尚書的人發現了,所以今天我要去接頭的時候,就給我來了這麽一處,讓我既接不了頭,又名聲掃地。”

  “看來,人家是早就盯著你了,不然也不會把那馬太太母子給弄到京城來。”

  胡鑫點點頭,可不是早就盯著他了?“不過,沒關系,戶部尚書的私帳帳本丟了,他也不知道是在哪裡,就想把我一個人給截下來,其實皇上安排的另外有人,我不過是放在明面上的幌子。現在那帳冊已經到了皇上的手裡了。”

  可笑那大理寺卿竟然以為把自己給拖延了,還惡心了自己一把。

  誰知道聰明反被聰明誤。

  至於王太太和王師爺的孩子,胡鑫早就跟皇上把自己的身世坦白了,既然注意著戶部尚書的動靜,那麽他的打算怎麽不知道,從戶部尚書的兒子遇到了馬太太,見到馬太太和自己長得很像的時候,就已經在防著了。

  王師爺又是個聰明人,他的孩子也不會輕易的落在賊人的手裡,況且,王師爺也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王太太今天演的真不錯,好像她的孩子真的被人劫走了一樣,但是卻是早就被人救了。

  胡鑫也不想要是王太太的孩子沒有被救,王太太會說什麽,就是她說了不利於自己的話,他也不會驚訝的。

  因為皇上是知道這個事兒的,皇上都覺得不是個事兒,也就是這位馬太太太惡心,想要自己前途盡毀呢,不知道那對方給了馬太太和她兒子多少好處,讓她能這麽下死力的。

  胡鑫是一點兒也不難過的,反而是解脫的感覺,以後再也沒有人拿著這個事兒,來要挾自己了。終於是雨過天晴了。

  杜榆也有這種感覺,她要說心裡不擔心馬太太會發現這個事兒,是不可能的,現在好了,毒瘤給擠出來了,以後就安全無恙了。

  而大表哥的那個牙齒印,還是找了神醫給弄好的呢,也是大表哥想著以防萬一,所以在燒了那繈褓後,連這個唯一的牙齒印也給弄乾淨了,即使這馬太太紅口白牙的,也抵不住事實真相啊。

  真是沒有見過這樣的人,惡心透了,只不過這次沒有把人家交代的事兒辦好了,以後結果是什麽樣?

  但是她是什麽結果,關自己什麽事兒,套用一句話,我管她去死!

  杜榆和胡鑫經過這個事兒,那是很輕松很輕松的。

  “大表哥,怎麽是內侍讓我們去的?”杜榆有點兒不理解,這和宮裡有什麽相乾?
  胡鑫說道:“戶部尚書,是生了大皇子的德妃的伯父,我想那內侍是德妃派來的人。”

  四妃都有派內侍請人的權利,這個德妃,還真是配合自己的大伯父了,不過,也是,不配合,她的娘家就要完蛋了。聽說,戶部尚書這些年來貪了不知道多少了。

  大皇子,那麽這位德妃娘娘對自己家肯定是心裡含恨的,因為大表哥救了二皇子,要是他不救,二皇子就死了或者殘了,就沒有辦法和大皇子爭那繼承權了,這可是一國的繼承權,誰不眼紅?

  大皇子還是長子呢?自然是除了嫡子後第一個順位繼承人。

  可是德妃也不想一想,除了嫡子外,其他的皇子也都是有差不多的繼承權的,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那個機會,不是跟你說什麽長的。你就算是長子,但是沒有那個實力,別人也不搭理你,何況人家皇后娘娘也不是不能生了,就算是不能生了,找一個沒有親娘的記在自己名下,照樣比大皇子更有資格。

  德妃啊,真是太沒有大局觀了。不知道她怎麽能把大皇子給生下來的,就知道遷怒不著邊的。

  好吧,這事兒也已經沒有多大關系了,因為過了幾天后,皇上就派了人抄了戶部尚書的家,從他家裡抄出了不知道多少錢財,簡直是歎為觀止。皇上的國庫一下子就充足了。

  這些年,這位戶部尚書管著戶部,誰要是想要從戶部弄來錢財,就必須留下十分之一當孝敬,這都是不成文的規定了,而且人家想各種辦法送到戶部尚書手裡,錢財是到了外地才另外送給戶部尚書的,什麽送點心,其實那點心都是用黃金做的,還有別的,千奇百怪的主意賄賂,真是把戶部尚書家裡給堆滿了。

  皇上老是聽這戶部尚書說國庫空虛,空虛,好,現在不想讓它空虛了,就直接填滿了。

  一個戶部尚書,貪了這麽多,早就該殺頭了。

  要不是戶部這麽官官相護,絕對不可能瞞了這麽長時間,康遠行進入了戶部,就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擠和陷害,也多虧他比較機靈,還莪能在戶部立足。

  又有楊大人,是戶部的都給事中,權利也比較大,用了好幾年查到了蛛絲馬跡,現在把這群蛀蟲給一網打盡了。

  皇上高興,國庫滿了,能不高興嗎?
  而后宮的德妃,因為私自派內侍干涉大理寺審案,直接就降了好幾級,已經不是德妃了,至於是什麽品級,杜榆也不想打聽。

  而大理寺卿也被擼了下來,大理寺卿和戶部尚書是姻親關系,自然是要幫著自己的親家,所以這次也不能幸免。

  皇后呢,大皇子的生母遭了貶,她能不高興嗎?

  越發覺得胡大人是自己兒子的福星那,不然怎麽事事兒都是讓兒子前途更光明?

  於是又私底下賞賜了杜榆不好好東西。杜榆表示,這東西為嘛都是內造的,只能供著,不能用啊,皇后娘娘,你為啥不送一些實用的呢,就是皇上,人家都會送些金瓜子之類的,你這瓷器等等,都有內造的印呢,根本就只能擺著不能去換錢好不好?

  過後不久,戶部尚書,竟然是讓翰林院的田大人給當上了,雖然有些驚訝,不過也是情理之中,要說誰才是皇上的心腹,這位田大人要排第一啊。

  以前是撼動不了戶部尚書,現在戶部尚書已經下台了,皇上自然是希望有個自己人過去。

  一切歸於平靜,至於馬太太他們,誰管她去哪裡去了?

  要麽別找到自己門上,不然杜榆絕對會用大棒子趕他們走的!

  六年後,田大人致仕了,戶部尚書一職,交給了胡鑫胡大人,胡大人此時才三十多歲,還不到四十歲,成為本朝最年輕的尚書,官居正二品。

  杜榆也成為二品夫人,京城裡都說她有福氣,因為胡大人懼內,連個侍妾也沒有納,而且有兩兒兩女,並且,宮裡的太后和皇后都對杜榆很好,有空就讓她進宮去說話了。

  只是杜榆心裡想著,她還是不喜歡進宮啊,哪怕太后和皇后都和藹。

  但是這個情況,也不是自己想不要就不要的,她已經習慣了,丈夫當了官,就得一步步的跟上丈夫的節奏,不然就要落伍啦。

  這天,胡鑫回來,對杜榆說道:“皇上給了我三個月的假,讓我回去家鄉一趟,我想著趁著田大人還在,咱們就回去一趟,幾個孩子都是在京城裡生的,連自己的家鄉都不知道是什麽樣呢。”

  胡鑫跟皇上要了三個月的假,這是多麽不容易的事兒啊,這六年,胡鑫跟老牛一樣,就沒有停歇的時候,別人休沐,他還是要乾活兒,所以趁著還沒有當上戶部尚書,就趕緊的溜吧,不然以後更是沒有時間了,戶部那可真是個繁瑣的地方。操心的地方。

  杜榆也點點頭,表示很讚同這個事情,他們先離開,免得別人找上門來恭喜送禮,他們不在了,送禮的人就少了,也能避免很多麻煩。

  “這樣,那田大人豈不是又要辛苦三個月了?”杜榆問道。

  “該!本來就是明年他才能走的,現在一看接手的是我,他就想這時候就跑了!我怎麽也不能吃這個虧!”胡鑫說道。

  好在皇上英明,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所以胡鑫覺得自己得帶著妻子和孩子們趕緊的離開這裡,去雲陽縣了。

  杜榆也覺得應該趕緊溜走了,不然田太太過來又得給她講八卦了,她算是怕了田太太了。

  於是這兩口子就和家裡人簡單的告了別,就帶著孩子們打包回家鄉去了,當然是悄悄的走的,最好沒有人認識自己一家子的身份。

  所以田太太知道自己的丈夫還得做牛做馬三個多月的時候,就趕緊來找杜榆說‘新鮮事兒’了,非得說的她讓丈夫留下來接替差事不可,她可是要跟老田去雲遊四海的,不能讓人給壞了事兒了。

  誰知道到了胡家,人早就溜走了,把田太太給氣的,想著等杜榆回來了,非得跟她說個十天八天的八卦不可,讓她敢溜。

  杜榆在路上渾身一抖,是不是有人在念叨自己啊,不過不管了,還是出去玩的為重要啊。

  幾個孩子對能出去玩,那是高興的不得了,就是十一歲的元元也是興奮異常。

  平安也長大了,經常聽家裡的長輩說自己的老家,他有時候做夢都想著能回去看看呢,所以這是多好的機會啊,看看父母長大的地方。

  兩個小的,一路上越看越覺得好玩。

  胡鑫也不騎馬了,直接就坐在了馬車上,然後興致一起來,還駕起了馬車,把幾個孩子給新鮮的。

  這樣過了快一個月,眼前的景象越來越熟悉,杜榆摟著最小的兒子,指著不遠處說道:“看,那就是爹娘生活的地方。我和你爹啊,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然後一直到了京城。所以你們的根就在這裡呢。”

  這時候,夕陽西下,還有一些落日的余輝,照著那遠遠的村落是一片金黃。孩子們都看呆了,覺得見到了最美的地方。

  杜榆和胡鑫兩個人握著手,在孩子們身後,感受著此刻的溫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