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雖然心裡都不喜歡杜柳,可是還沒有恨到讓她去死的地步。畢竟是個活生生的人。
因為這事兒,杜有賢他們是上下都打點,這孽造的,真是讓人鬱悶的慌。
杜柳簡直是被自己作死的,套句俗的掉渣的話,不作死就不會死。她這一輩子,心高氣傲,力爭上遊,但是卻走的不是正道,想著走捷徑,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
在知府後院的宅鬥中國沒有死亡,反而是回去後當家作主了,就囂張的作死了。
一般都會想,如果當時怎樣怎樣,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的結果了,可是世上真的沒有如果。誰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啊。
齊氏為杜柳好念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往生咒,希望她下輩子能投個好胎,再也不像現在這樣了。處處拔尖,然後丟了性命。
所以說,齊氏雖然嘴巴厲害,但是心確實軟的,對於杜柳這孫女,就像她說的,人死為大,以往的不滿都已經不計較了。
杜榆呢,也希望杜柳以後下輩子能改了自己這個脾氣吧,不然還是枉然。
又給杜桃寫信去了,畢竟是杜桃的親姐姐,難受是理所應當的。
至於二叔和二嬸,杜榆是一點兒也瞧不起他們的,根本就沒有搭理他們的意思。
老家先是死了一個張氏,後來又死了一個杜柳,雖然都是女的,可是到底不是沒事好消息。
齊氏和胡姥娘還覺得,是不是他們沒有回去祭拜祖宗,所以祖宗生氣了,所以才發生了這些事兒?
杜老爺子一聽,就惱火的說道:“無知!既然是咱們的老祖宗,怎麽可能因為這點兒事,就要了自己子孫的命?那不叫祖宗,那叫夜叉了!”這倒也是,所以之後大家都又在京城安心下來。
京城這邊平平淡淡的又過了一年,中間真的惡事什麽事兒都沒有,這裡的事兒,是壞事,反而有好幾件好事兒。
首先,杜有忠在國子監更受人尊敬了,一年過後,歐陽雲傑回到原籍參加縣試,更是一下子就過了,這消息傳來,太后娘家的人是歡喜異常,而且人家太后的大哥和大嫂親自拜見了杜有忠,表達了感激之情。
要是沒有杜有忠,他們家的小兒子,哪裡能這麽快成才啊。
就是太后,還專門抽出時間來,接見了齊氏和胡氏。表示了對杜有忠家眷的尊重。
要知道,京城裡的官夫人,可不是誰都能見到太后的。
人家太后為什麽要見齊氏和胡氏?還不是因為杜有忠教導有方?
齊氏後來還開玩笑說,她去見太后的時候,腿都要軟了,生怕自己出了錯,丟臉,讓自己兒子被人笑話。又有自己孫女進宮一趟的悲慘遭遇,所以覺得宮裡那是到處都是壞人,但是呢,他們是太后親自請的人,誰敢對他們做什麽啊。
所以齊氏是想的太多了。人家太后最後還給他們賞賜了貢緞之類的貢品綢緞呢。另外還給了齊氏一柄沉香木的拐杖,表彰她教子有方。
杜老爺子看著就嫉妒的很,說教導有方,也該是他這個當爹的教導有方,怎麽都成了自己這個老婆子的功勞呢?
以前這老婆子還是反對有忠讀書的,如今好處都是她佔了,杜老爺子表示心裡很不服氣。
不過隨後人家是皇上給杜老爺子賞了一個很名貴的硯台,杜老爺子心裡就平衡了。這東西他就是喜歡那。
當然,皇上是私底下讓人賞的,免得杜家被人都盯著,女人們之間,有太后接見了,還好說一些。
隨著歐陽雲傑成為了秀才之後,杜有忠的身上盯著的目光那是想當的強烈啊,都想著讓杜有忠教他們家的孩子,可是現在誰也不敢私自的做出綁架的行為了。
因為上頭有個太后,人家是大靠山呢。
杜有忠憑著這個,就是收不收子弟完全靠自己願意不願意了。
當然,因為他已經有兩個弟子,還有國子監司業的官職在身上,所以就沒有再收弟子的打算,這弟子在精不在多,多了也沒有那麽多的精力去指導了,所以杜有忠現在在國子監的時候,有更多的人趁著空閑去找杜先生請教呢。
這些都是想在科舉上走出一條路的,那些以後有出路的,也不在乎這個了,自然不會去找杜有忠。
再有一個是,胡鑫成了禦前行走,原來的康遠行進入了戶部,成為正五品的戶部郎中,由原來的六品直接成為五品,還是至關重要的戶部,康遠行可謂是官運亨通。
戶部管著國家的財政,可以說是其他的五部要辦事兒,都離不開戶部,要是戶部不出錢,那麽一切都是白搭。
而康遠行只要在戶部熬個幾年,就能成為侍郎,或者再往上,就是戶部尚書了。
至於這幾年到底是幾年,誰也不敢確定,畢竟這事兒沒有準,說不定康遠行還會掉到別處去呢。
而胡鑫成為禦前行走,直接變成了六品官員,還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不過不像以前,負責的是吏部,現在是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了,其他的都不用管的。
眼紅這個差事的,不在少數,可是最後被胡鑫給得了,有的人說是因為太后的原因,畢竟胡鑫是杜有忠的女婿嘛。
但是這也是有些人說的酸話,要真是因為這個原因,就往上升,那這個皇上也做的太不稱職了。
把這麽重要的位置拿過來給自己的娘還人情,可能嗎?
成為禦前行走,那麽接觸皇上的私密事兒就更多了一些。直接就是皇上的心腹了。
杜榆是在年初的時候,診出又有了身孕,這一胎和懷著元元的時候不一樣,一點兒也不犯惡心,什麽都吃的下。讓胡姥娘和季氏放心了不少。
元元都已經兩歲多了,走路說話樣樣都行,只不過呢,小孩子嗎,一兩歲,說話多了,就有些聽不清說的啥。要不怎麽說奶聲奶氣的呢?
杜榆的二嫂田氏去年也生產了,生的是個男孩,名字叫做文禮,胡氏是孫子夠多的了,有三個了,所以特別希望杜榆這一胎是個男孩兒,那麽她就是外孫子也有了。
只是杜榆自己也不敢保證自己懷的就是男孩兒,一切都順其自然吧,就是女孩兒,她和大表哥都是喜歡的。
今年喜事兒多,還有一個就是胡惢的年紀也到了可以議親的年紀了。
如今京城裡,他大哥的差事也是個好差事,所以不少人都盯上了胡惢,想著能成為姻親呢。
所謂的朝廷有人好辦事兒。
從年初上門來說親的媒人就多了起來。
其中不乏和后宮有關系的人家,所以季氏都很是頭疼。以前在胡家棚,是擔心孩子們娶不到媳婦,現在呢,是人選太多,而且背後都有背景,就怕一個不小心,和別人牽扯了進去。
只是胡鑫表示,只要是爹娘看中的,定下來就可以,至於那背後的背景,出嫁從夫,總不能還念念不忘,他是相信爹娘的眼光,找的人家肯定是品行還可以的,至少姑娘家的品行不會讓人詬病。
季氏說道:“我看,還是從咱們老家選人吧,這京城裡的水太深了!”
真要找個家庭背景太好的,到時候看不起人怎麽辦?
本來睿兒就是小兒子,以後的媳婦也是要聽榆兒的。這要弄個心高氣傲的,看不起妯娌,看不起他們的出身,以後這家裡能消停嗎?
杜榆說道:“娘,您從老家找,也不一定就不帶目的,咱們現在在京城,對老家的情況就更少了解了,也不過是通過書信,這都隔了好幾年了,真要打聽,也只能是親自回去打聽。不如,您和奶奶商量下,咱們就不信在京城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季氏歎道:“你也知道,惢兒不喜歡讀書,勉強讀了這幾年的書,以後也不能當官啥的,真要找個當官人家的姑娘,以後還落下埋怨呢。”
胡惢是已經開始接觸家裡的產業了,他對這個比較感興趣,反而對讀書不怎麽喜歡,按照他的話說,就是,他能讀下來這幾年書已經很不錯了,最開始他讀書還直犯困呢。如今呢個寫字,能算帳,也算是明事理了,再說,家裡也有大哥當著官,他就陪著爹娘吧。
因為當官,說不定就要外派,好幾年都不回家的,這樣的日子,胡惢也不想過啊,家裡的產業越來越多,他總要盡一份力是吧。
以前是他小呢,所以管不著,現在他長大了,也是時候來做這些事兒了,如果想要把姑娘嫁給他的人家,覺得自己這樣是沒有出息的,那正好,就不要說親事了。
杜榆說道:“我看小弟這樣挺好的,以後也能謀生,養家糊口絕對不成問題。再說,拋開別的,我還是小弟的親表姐呢,我能不管他?”
季氏點頭,要說當初把榆兒說給胡鑫,沒有一點兒私心是不可能的,她也給小兒子找一個更牢固的保障呢。就是以後這兄弟兩個分家了,小兒子也能過的很好。
季氏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一代在一起,但是等以後呢,不可能代代都在一起,早晚是分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