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革新篇 一語定乾坤(五)
功臣不會是只在一時期才會產生,而是會存在於每一個時期,因為要人做事就會有人立功,對他們的獎勵就成了必然,而周武王的獎勵卻是危害極大的分封。對於分封制度,秦王以極特有的洞察力已經明曉其中的危害,根本就不想再推行,他之所以難以下定決心,就是因為找不到一個獎勵功臣的辦法,只要找到這個辦法,所以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周衝有辦法,他當然是很急切了。
周衝剖析道:“自古以來,賞賜功臣的方式就是分封,給功臣封一塊土地,這辦法雖然博得一片叫好聲,《詩》《書》讚美不絕,讀書人一片讚譽,其實危害非常大,這點讀書人,孔子孟子卻沒有看到,更別說讓他們抨擊了。”
這話說到秦王心坎裡去了,擊掌叫好,道:“讀書人只會空談,沒有做事的才乾,卻自以為了不起,其實他們沒什麽了不起的。孔子起邪說,孟子周遊列國,與王侯分庭抗禮,到處遊說他的歪理,結果是沒有一個國君起用他,這些國君雖然蠢,還不是瞎子,對他的歪理還是看得明白,其害無窮啊。
“周武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不過是一個儀式,向天下人表明從此天下太平了,並不是說今後就不用打仗了,就不用維持軍備,可笑的是這些書呆子們以此說事,以為自此天下太平,不用打仗,不用維持軍備。寡人倒要送他們四個字:居安思危!平時不整軍經武,萬一發生突發事件,到時用什麽東西去應付?”
這話對儒家不屑一顧,有些偏頗,不過卻說出了真知灼見,說出了讀書人沒有說出過的道理,讓人不得不佩服,周衝心悅誠服地道:“王上聖明,聽了王上這話,周衝有撥開雲霧見青天之感,眼前豁然一亮。
“有人以為分封製一開始諸侯相親,友善,聽從天子的號令,到了後來之所以不聽從天子的號令,是因為血緣關系淡了,由親而疏之故,其實不然,這是誤解。
“分封製是一種制度,存在的時間很長,世襲罔替,血親變得疏遠,這是必然之事。再說了,是血親就能相親友善嗎?不一定!三代之中上演的弟殺兄,子弑父,層出不窮,究其原就是因為大利當前,不得不為。正是看到這點,商代武丁才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
秦王打斷周衝的話,感歎道:“周先生這話可是金石之言呐。不要以為是血親就會相安無事,那麽想也太幼稚了。血親之間的相安,在極短時間,比如數年,十數年還可以,時間再長點那就難說了。別的不說,就說秦楚之交吧,楚國的女子在大秦的后宮倍極恩寵,可秦楚之間卻是戰爭不斷,血親也不見得管用呐。”
最好的例子就是成嶠謀反,這事發生在秦王身上,有些犯忌,周衝當然不會提,接著分析道:“分封製的危害主要在於四個方面。”
“四個?”秦王很是驚奇,道:“還真不少啊。周先生,快說。”
周衝應一聲,道:“諸侯有一方土地。有了土地就可以養活很多人,就有老百姓,有了老百姓就有了賦稅,有了兵員。”
“一針見血啊!”秦王讚歎道:“有了土地,諸侯就是周先生給寡人講過的故事中的橘,甜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天子。”
周衝點頭讚同道:“沒有了那方土,那麽諸侯就是枳,苦的是他自己,而甜的就是天子。有了百姓,諸侯大權在握,封國內的事務皆出於其手,就可以實現自己的主張,就可以行仁政,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是以好多封國隻知諸侯而不知天子。當然,也有真心為天子的,畢竟這種人不會太多,即使有也不會太長,他死了以後,他的後人難保沒有不臣之心。”
“大丈夫難保妻賢子孝,就是這個理!”秦王很是讚同,道:“有的家族,祖上是忠臣,而後代卻是奸臣,太有道理了。”
周衝往下分析,道:“有了百姓就有了賦稅,有了錢就可以做不法之事。”
秦王讚歎道:“正是因為這點,周先生才建議寡人實行財務與政務分離,是吧?”
“王上聖明!”周衝道:“有了老百姓,諸侯可以組建軍隊,再加上他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天子也不能管束。這四個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土地,要是沒有了土地,諸侯想亂也亂不了。”
秦王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踱來踱去,想了一陣子,猛地一握拳,道:“周先生這話太精采了,分析入理啊,比寡人自個想的還要深,還要透。寡人決心已定,廢分封,立郡縣,我大秦永不封侯!”
廢分封,立郡縣是秦始皇革新措施中最為核心的部分,這一舉措最大的效用就是徹底削弱了地方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從而使得政令、軍令能夠暢行無阻。
當然,這一舉措倍受後人詛咒,特別是儒家,罵秦始皇不法先王,凡事不師古,可他們沒有想到他們自己卻生活在秦始皇開創的這一格局之中,歷史的笑柄!
隨著民主一詞的出現,那些打著民主幌子的人又罵秦始皇是獨裁者,是暴君,可他們卻沒有深入研究這段歷史。秦始皇才統一了國家,各地仍然自成體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融合,消除這些障礙,要是不加強中央集權,實現政令、軍令的統一,說不定就沒有中國兩千多年的強盛,很可能就是德國、印度的另一個版本:邦聯製,你打我,我打你,國家四分五裂,打了一千多年才艱難地統一。
無論怎麽說,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統一政令軍令,這是秦始皇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澤及千秋萬代,統一戰爭是實現這一政治目標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步驟。在當時,地方的權力相當大,不廢掉分封,確立郡縣製,很難實現這一政治目標。
這一澤及後世的仁政居然是因為自己的一席話才最終確立下來,歷史終於要走向自己推動的方向,周衝激動得眼裡含滿了淚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