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朝小侯爺》第383章 西涼行(16)
  第383章 西涼行(16)

  好在沒有提前散播,要不然以趙文賢等拖家帶口的速度,還真逃不了。

  對於李世民來說,這可是天大的事,羅家全部去西涼,這意味著什麽?羅毅竟跟西涼的公主成了婚,西涼王野心勃勃,要是再有羅毅相助。

  李世民不敢想了,趕緊召集房玄齡、長孫無忌、程咬金等老臣。

  不多時,禦書房內沾滿了人,房玄齡、長孫無忌、程咬金、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尉遲恭,一共五人,分兩排戰列。

  他們也接到了羅家去西涼的消息,而且尉遲恭知道的還比李世民都多,因為他就是從西邊來的。

  尉遲恭稟報道:“皇上,臣剛得到消息,羅毅在西涼取了位公主,名叫周巧,是周甘當的次女,羅毅拿出了十五萬擔糧草,當作迎娶周巧的彩禮,而周甘當,將隴西賜給了羅毅,並在羅毅跟周巧大婚之日宣布,等到開年,就向我大唐用兵。”

  尉遲恭基本將西涼的真實情況說了遍。

  這就是事實,要說尉遲恭知道這些,也存屬是機緣巧合,要不是他去邊關巡視,怕是等西涼兵打過來了,都還不知道。

  李世民只聽人回稟,羅家所有人去了西涼,還有關於羅毅娶妻的流言蜚語,但他並不確定,還以為是謠傳,聽到尉遲恭的話,他頓時堅定想法了,羅毅果然已叛變。

  “大膽!”

  李世民心情煩躁的在原地來回走動,最後拍桌怒吼道:“羅毅竟敢投靠西涼,與朕做對,即使他羅家再功勳卓著,也抵消不了此次的大錯。”

  “你們還說朕懲罰他錯了,看看,再不懲罰他,他都能打進長安城來!”

  除了尉遲恭外,其余的幾人都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程咬金等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羅毅竟在西涼造反。

  羅家自羅成起,就立下了無數的戰功,羅成戰死,羅仁戰死,羅通掃北封王,羅毅履立功勳難道這樣的有功之臣,也舍得背反嗎,如何對得起主上。

  程咬金反應過來後,哀歎道:“唉,皇上,這次您做的實在太糊塗了,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整個大唐,怕是也只有程咬金敢這麽跟李世民說話了。

  李世民知道程咬金忠誠,當年的瓦崗五虎,就剩他一個了,李世民不與他計較,沉吟少許,說道:“你說吧。”

  程咬金拱手道:“羅家滿門忠烈,忠心耿耿,為皇上立下無數功勞,就說上一次西涼大戰,若是沒有羅家,還不知道結果如何,江南、淮南,羅毅又充實了我國庫,皇上實在不應該發配羅毅啊。”

  尉遲恭也道:“是啊,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老臣知道皇上為國庫擔憂,但也不能對付羅毅,羅毅是功臣,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天底下,哪有砍自己的手臂填飽肚子的。”

  別看尉遲恭長的五大三粗的,說起話來,卻是頭頭是道。

  這話說的相當有深意,天下間哪有砍自己手臂填飽肚子的,李世民做的這事,可不就是砍自己手臂充饑嗎。

  聯想事情的前因後果,李世民已然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錯,不過他身為皇帝,當然不能在臣子面前公然承認,否則威嚴何在。

  李世民看了眼眾人,說道:“此事,不用再多說,為今之計,是想想如何抵抗西涼軍。”

  “茂公,你鬼主意最多,你來說說。”

  徐茂公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抵禦外敵,西涼叛變,又將重蹈兩年前的波則,徐茂公歎氣道:“西涼人善鬥,西涼王更是天生反骨,剛剛入朝,又將反叛,這就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啊。好在羅毅在時,將我國庫大大充盈,即使開戰,我們也不懼西涼。”

  “皇上應早做防范,調集大軍去邊境,阻止西涼軍南下。”

  李世民道:“好,朕會給駐扎在長安周邊的士兵下一道旨,迅速到長安聚集,由魯國公掛帥,尉遲恭為先鋒,你任軍師,長孫無忌為監軍,整軍二十萬前往。”

  “此次西征,不但要擊退西涼兵,更要踏平西涼,還西地太平!”

  眾人遙相拱手:“遵旨。”

  程咬金道:“皇上,臣覺得羅毅不會輕易反叛,更不會幫助西涼王與我大唐為敵,皇上只要答應不在追究他的過錯,臣願意去勸說,讓他回朝。”

  “皇上,知錯能改,是明君所為啊。”

  “住嘴,你是說,朕是昏君嗎?”

  李世民怒道:“都退下,朕乏了。哼!”

  李世民重重的哼了聲,拂袖一擺,離開了禦書房。

  程咬金搖頭道:“皇上不肯認錯,這樣下去,怕是羅毅真的要反了。”

  徐茂公道:“我擔心的是,羅毅手上有無盡的財富,又在江南有糧站,要是他全力支持周甘當,對我們可是個不小的威脅。”

  “是啊,能拉攏羅毅,最好還是拉攏,沒必要鬧的那麽僵,他本就是我大唐的侯爺,又世代忠良,唉.。”

  尉遲恭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一切都太晚了。”

  “西涼已決議起兵,咱們也不能示弱,不管羅毅會不會參合進來,咱們都應該做好完全的準備。”

  “魯國公,咱們這就去軍營,整點兵馬,做好出征的打算。”

  程咬金想了想,點頭道:“好,去看看也好。等到了西涼,我再跟羅毅商談,讓他回心轉意。”

  打定主意,眾人走出禦書房,四散而去。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快過年了。

  羅毅辦完了跟周巧的婚事後,也開始著手準備去隴西的事。

  周甘當曾經答應,可以借給羅毅兩萬騎兵,作為穩定隴西的力量,待隴西穩定後,便將兩萬人歸還。

  這一日,羅毅找到了周甘當,提及此事。周甘當也算言而有信,並沒有反悔,當即給羅毅介紹了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名叫韓武,負責統領兩萬騎兵,協助羅毅前去隴西。

  羅毅仔細看了看這將領,當真是虎背熊腰,健壯的很,記得在婚禮的時候,羅毅還和他好好的喝了兩杯,大家都是熟人了,倒也不陌生。

  羅毅道:“多謝大王,那就韓將軍吧。有韓將軍相助,隴西的各路宵小定不是對手。”

  周甘當似乎有些不放心,將韓武拉到了一旁,叮囑道:“韓將軍,此次去隴西,意在穩定局勢,待擊敗各路勢力後,立即返回,到前線支援南征大軍,不可遲疑。”

  “是,末將明白。”

  羅毅呵呵笑道:“大王,您就放心吧,不會有任何意外。”

  周甘當倒不是擔心韓武的安危,而是極不信任羅毅,怕羅毅蠱惑人心,把它的大將給忽悠走了,羅毅一向是狡猾異常的。

  叮囑完,周甘當擺手道:“好,你們走吧,去軍營點騎兵兩萬,擇日前往隴西。”

  羅毅道:“不用擇日了,待點好兵士後,明日就出征吧,早去早回,也好相助大王南征。”

  “韓將軍,咱們走吧,去軍營看看。”

  韓武點了點頭,跟著羅毅,走出了書房。

  周甘當在房內朝外面瞭望,待徹底見不到兩人的身影了,他才回座位坐下。

  即使一切都安排妥當,但他還是很不放心。

  “大王,您叫臣來,有何事啊?”

  不多時,李恆到了書房。

  周甘當拉著李恆道:“國相,本王就這樣將兩萬大軍交與羅毅,是否有些不妥?”

  “沒什麽不妥啊,這不是大王答應羅毅的嗎,可不能食言,以後咱們還得靠羅毅上繳錢糧呢。”

  “本王不是說食言,而是擔心韓武受羅毅的蠱惑,這。”

  李恆明白了周甘當的意思,頓時笑道:“大王多慮了,跟大王比起來,羅毅算什麽啊,韓武絕不會投靠他。他是聰明人,知道該如何選擇。”

  “他們此次去隴西,多則半年,少則數月,韓武一定會回來。”

  周甘當歎氣道:“但願如你所說吧。不過本王任是不放心,你在金城的這些官員中,選一人吧,作為監軍,跟著去,叮囑他,一旦隴西局勢穩定,就讓韓武率軍返回。”

  “是。”

  李恆拱手道:“那臣這就去物色人選。”

  趙文賢派人傳來消息,他已經接到了羅通、羅夫人、蘭妮等人,正在朝西涼趕來,目前已經過了困陽城,轉眼就到西涼了。

  這次舉家遷移,非常的順利,路上沒遇到任何事,許真是兵貴神速的原因吧,僅僅一個月就到了西涼,沿途守將都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對國公府的人都禮遇有加。

  得到這消息,羅毅總算松了口氣,羅夫人跟羅通來了,他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

  只是可惜,去隴西之事勢在必行,來不及等眾人了,只能先行一步。

  羅毅給褚俊留下了口信,待羅夫人、羅通到後,安排在醉仙居,等隴西穩定了,再舉家遷往。

  次日一早,羅毅跟韓武出發了,羅毅在校場上慷慨激昂的說了一大通話,激起所有將士的立功急切之心,雄赳赳氣昂昂的跟著羅毅去隴西。

  足足兩萬鐵騎,除了上一次西涼大戰外,羅毅還真沒見過。

  出金城城門的時候,羅毅聽士兵稟報,早晨時候出的門,前軍都走了好幾裡了,後軍才剛剛出城,整個隊伍差不多綿延十裡,就跟一條墨黑色的巨龍一樣,緩緩遊向西邊。

  騎兵剛出城門時,速度自是慢,但當離開金城後,羅毅和韓武都一致決定,加快速度。於是,當天隊伍就奔襲了兩百多裡,離開了金城郡的勢力范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