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帝國爭霸》第789章 事與願違
  第789章 事與願違
  雖然在製訂計劃的時候,斯塔克信心滿滿,堅信白華偉會帶著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前往約頓島附近海域,但是到實施階段,特別是戰鬥打響之後,斯塔克也不得不承認,計劃趕不上變化。

  也可以說,再完美的作戰計劃都無法覆蓋所有情況,總會發生計劃之外的事情。

  首先就是,襲擊霍瓦依群島的作戰行動並沒有達成全部目的,準確說是沒能在開戰首日摧毀既定的A類目標。

  在斯塔克的計劃中,霍瓦依群島上的軍事基地,相關的軍事設施,比如軍事基地附近的防空陣地,單獨部署在東部幾座島嶼上的遠程警戒雷達,以及機場與港口這類,具有軍事用途的民用設施,全都屬於A類目標,必須在開戰首日摧毀,至少得使其癱瘓,無法在短期之內恢復運作。

  當然,斯塔克沒把計劃定死,給作戰部隊留了一些轉圜空間。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求達到80%的摧毀率,而這其中必須包括珍寶港,以及東部島嶼上面的大型空軍基地。

  按5日上午收到的戰報,在開戰首日隻摧毀了60%的A類目標,而且珍寶港還在正常運作。

  原因也很簡單,執行布雷任務的轟炸機與潛艇都沒完成任務!
  潛艇出了什麽事情,斯塔克還不是很清楚。暫時沒有收到潛艇部隊的作戰報告,也許執行布雷任務的幾艘大型攻擊潛艇都沒能靠近珍寶港,甚至有可能被梁夏海軍擊沉了,畢竟珍寶港是東望洋上的頭號軍港。

  轟炸機出的事,讓斯塔克很無語。

  按照計劃,在第51特混艦隊出動艦載戰鬥機,偷襲了梁夏空軍的預警機之後,執行布雷任務的轟炸機就將飛往珍寶港,用專門的撒布器,向珍寶港裡空投幾百枚能夠自主攻擊艦船的智能水雷。

  為此,空軍出動了20架B-1B執行空投布雷任務。

  整個行動,看上去像是萬無一失,基本上沒有懸念。

  可惜的是,實際情況卻事與願違。

  因為有一批梁夏海軍的“戰-9B”沒被擊落,而且憑借更快的速度擺脫了F-14B,還飛出了E-2C的探測區域,所以當時在南面向珍寶港突擊的B-1B機群,在半路扔掉水雷,放棄了布雷行動。

  事後,空軍宣稱擔心遭到梁夏戰鬥機攔截,才臨時終止布雷行動。

  這個擔心並沒有錯。

  別說那20架B-1B都是滿載飛行,哪怕沒有攜帶總重量超過30噸的24枚智能水雷,在遇到戰鬥機之後也只能任其宰割。只要發現了那些B-1B,就算導彈已經用光了,“戰-9B”也能用航炮將其擊落。

  可問題是,那些“戰-9B”真的有威脅?

  答案是否定的。

  擺脫了F-14B的那幾架“戰-9B”,全都沒能飛回霍努島,都在返航途中因為燃油耗盡而墜毀!
  此外,在4個小時之後,梁夏空軍增派的“指-8C”才趕到。

  這個時候,梁夏空軍與梁夏海軍航空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攔截轟炸機,也不是攔截一波接一波到達的巡航導彈,而是疏散靠前部署的作戰部隊,比如前線航空兵,盡可能的降低遭受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梁夏海軍航空兵根本沒法攔截那些B-1B。

  其實,沒有預警機提供指引,那些被擊潰的梁夏戰鬥機根本發現不了在貼海高度上飛行的轟炸機。

  B-1B的看家本領就是超低空突防!

  在B-52大獲成功之後,紐蘭空軍緊跟時代的步伐,其實是緊盯梁夏空軍,也把重點放在了3倍音速轟炸機上。此後的10多年,紐蘭空軍在綽號“瓦爾基裡”的XB-70項目上燒掉數十億紐幣。因為XB-70的門檻實在是太高,存在很大的風險,所以在同一時期,紐蘭空軍還采購了數百架速度稍微慢一點,技術難度也要低一些的B-58轟炸機。到最後,在這兩個項目上,紐蘭空軍用了上百億紐幣。

  結果卻是竹籃打水。

  XB-70項目最後的結果,也就只是2架原型機。

  B-58因為可靠性太差,維護保養的難度大得嚇人,主要性能指標又不夠突出,所以只服役了不到10年,就全部退役。

  折騰10多年,紐蘭空軍的主力轟炸機仍然是原本計劃要被取代的B-52。

  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紐蘭空軍啟動了XB-1項目。

  最初,紐蘭空軍把XB-1當成了XB-70的低配版,也可以說成是B-58的增強版,即高空速度為2馬赫,執行典型打擊任務時的作戰半徑為6000千米,且擁有不亞於B-52的最大載彈量。

  這就是B-1A。

  只是,等到B-1A研製出來,紐蘭空軍才猛然發現,在以遠程防空導彈為主的現代防空系統面前,任何在高空飛行的轟炸機,其實都是防空導彈的靶子。不管轟炸機飛得多快,也肯定比導彈慢!

  相反,超低空的突防效率高得多!

  正是如此,B-1A的設計圖紙被直接丟進了垃圾桶,換上來的就是更注重超低空飛行穩定性的B-1B。

  這個時候,紐蘭空軍已經被折騰得完全沒有脾氣了。

  關鍵就是,梁夏空軍的新式戰略轟炸機已經進入到量產階段,而紐蘭空軍依然在使用老掉牙的B-52。

  為了節約時間,紐蘭空軍直接在B-1A的基礎上做修改。

  簡單的說,不再要求在高空達到2馬赫的飛行速度,通過增強機體結構與加大翼載,獲得出色的低空飛行性能。

  此外就是,必須得保持6000千米的作戰半徑。

  其實,這很好理解。

  從紐蘭本土西海岸到霍努島,最短距離大約5000千米,因為要考慮把轟炸機部署在內陸的空軍基地,還得把執行任務時的意外因素考慮進去,所以6000千米的作戰半徑也隻算得上勉強夠用。更何況,群島最西端的中轉島距離紐蘭本土大約有7000千米,因此就算轟炸機擁有6000千米的作戰半徑,也要掛載與使用射程超過1000千米的巡航導彈,才能夠攻擊這座島嶼。

  正是如此,6000千米是紐蘭空軍對戰略轟炸機作戰半徑的最低要求。

  嚴格說來,B-1B並不比B-52好多少。

  如果使用巡航導彈,受外掛點的限制,以及氣動外形的問題,B-1B的作戰效率反到不如B-52。

  說得簡單一點,B-52能使用複合掛架,在機翼下掛載24枚遠程巡航導彈,而B-1B最多只能掛12枚。

  此外,在對付低威脅目標時,B-1B的作戰效率仍然比不過B-52。

  B-1B的優勢是在低空,或者說依靠低空突防穿透敵人的防空網,摧毀獲得重重保護的戰略目標。

  這也是紐蘭空軍投資研製B-1B的初衷。

  依靠靈敏度極高的無線電高度表,以及極為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還有首次用到轟炸機上的數字飛控系統,以及高翼載氣動布局,B-1B能夠在距離地面不到100米的高度上,以接近1馬赫的高亞音速飛行。

  放在10多年之前,這是足以笑傲天下的獨門絕技。

  可惜的是,等到B-1B進入量產階段,超低空突防已經成了昨日黃花。

  道理也很簡單,超低空突防針對的是部署在地面的防空雷達,利用了地球曲率對雷達產生的影響。對於預警機,也就是部署在天上的雷達,地球曲率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

  像“指-8C”這樣的大型預警機,能在300千米之外發現超低空飛行的轟炸機,並且指揮戰鬥機前去攔截。

  毫無疑問,超低空突防成了死路。

  結果就是,紐蘭空軍隻象征性的采購了100多架B-1B,然後花巨資,對上千架已經服役了快30年的B-52進行現代化改進。

  前面就已提到,B-52除了沒有超低空突防能力,其他方面都超過了B-1B。

  關鍵就是,在以巡航導彈為主要武器的情況下,轟炸機成為了導彈的搭載平台,不再需要具備強大的突防能力。

  突防,交給巡航導彈就行了。

  當然,B-1B的超低空突防能力並不是一無是處。

  在某些情況下,擁有非常巨大的價值。

  這次的布雷行動選擇B-1B,就是看中了其超低空突防能力,能夠較為隱蔽的完成布雷任務。

  因為使用的航空撒布器,所以B-1B不需要飛到珍寶港上空,在100多千米之外就能夠完成布雷任務。

  在斯塔克看來,這是十拿十穩的任務。

  關鍵還有,只要10架B-1B順利完成任務,把航空水雷投進了珍寶港,就能夠封鎖癱瘓這座軍港。

  哪裡想到,20架B-1B竟然沒有1架完成任務!
  只是,斯塔克沒有責怪空軍,也沒理由去責怪空軍。

  在他擬定的作戰計劃中,首先就得由第51特混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奪得製空權,包括擊落前出的敵機。

  結果卻是,第51特混艦隊派出的F-14B沒能擊落全部敵機。

  要說的話,斯塔克是主要責任人。

  並不是說,斯塔克是第51特混艦隊的指揮官,本此作戰行動總指揮,就要承擔失利的責任。

  在根本上,其實是斯塔克擬定的作戰計劃缺乏彈性。

  當時,執行突襲任務的F-14B沒有加速追擊逃跑的“戰-9B”,是因為飛行員擔心無法返回第51特混艦隊。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第51特混艦隊只能出動24架A-6D為F-14B機群提供一次空中加油。

  如果飛行甲板沒被額外搭載的戰鬥機佔用,3艘“尼茲”級至少都能出動48架艦載攻擊機,為F-14B機群提供2次夥伴式空中加油,因此就算追擊敵機用掉了更多燃油,也不用擔心無法返回艦隊。

  在草擬計劃的時候,就有參謀指出了這個問題。

  不是說沒辦法安排更多的攻擊機執行加油任務,而是佔用了飛行甲板,航空作戰效率降低必然產生的負面影響。

  斯塔克並沒有置若罔聞,是無可奈何。

  要多幾艘航母,哪怕是多幾艘能搭載F-14B戰鬥機的平頂船,斯塔克都不會在3艘“尼茲”級的飛行甲板上擺滿戰鬥機。

  其實,斯塔克也是早有準備。

  為此,他才在計劃當中,安排了5艘“洛城”級大型攻擊潛艇去執行布雷任務。

  這5艘“洛城”級攻擊潛艇,各搭載了48枚自航水雷,其布雷能力跟10架B-1B旗鼓相當。

  可惜的是,潛艇更加不可控。

  雖然沒有收到這5艘潛艇的消息,但是斯塔克不抱多少幻想。

  由潛艇搭載使用的自航水雷,其實就是把戰雷頭換成智能水雷的魚雷,最大航程才幾十千米。

  這意味著,執行布雷任務的潛艇必須得靠近珍寶港。

  毫無疑問,這跟送死差不多。

  珍寶港是東望洋上防衛最嚴密的軍港,不但部署了上百架反潛巡邏機,還有一套以海底聲納基陣為主的反潛網。

  這套反潛網的覆蓋范圍高達數百千米!

  戰爭時期,任何進入該區域的敵方潛艇都會被擊沉。

  哪怕是在和平時期,梁夏海軍也會安排自己的潛艇,跟蹤監視任何試圖靠近珍寶港的第三方潛艇。

  這麽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確保在突然開戰之後,能立即擊沉妄想偷襲珍寶港的潛艇。

  至今杳無音訊,珍寶港也沒出現被水雷封鎖的跡象,那5艘執行布雷任務的攻擊潛艇肯定是凶多吉少。

  正是如此,在布雷行動失敗之後,斯塔克沒有責備空軍。

  不過,這其實只是開始。

  在接下來的打擊行動中,因為指揮與協調出了問題,特別是前線指揮,有3支轟炸機編隊沒有能夠按時到達發射導彈的空域。雖然這3支編隊的60架轟炸機最後還是按照計劃投射了導彈,但是前面耽擱的時間,足以讓轟炸行動變得黯淡無光,至少無法完全達成既定的作戰目的。

  不說別的,其中1支機群負責打擊霍努島的華萊士空軍基地。

  因為耽擱了大約3刻鍾,所以等到這些轟炸機投射的巡航導彈落下的時候,部署在該基地的作戰飛機都已升空。

  此外,部署在基地外的防空部隊也轉移了陣地。

  關鍵還有,駐扎在該基地的1支工程部隊趕在轟炸到來之前,安全無恙的撤了出去,而且隱蔽了起來!
  4日夜間,準確說是在日落之後,該工程部隊返回了華萊士空軍基地,開始修繕在轟炸當中損毀的跑到等基礎設施。按照5日凌晨收到的消息,該部隊非常給力,最快在5日下午就能夠讓基地恢復運轉。

  為此,空軍不得不對5日的轟炸行動做出調整,抽調寶貴的預備兵力對華萊士空軍基地進行補充打擊。

  到不是說轟炸機很寶貴,而是會佔用出動能力。

  安排轟炸機打擊華萊士空軍基地,就肯定無法派去執行別的任務。

  相對而言,這些都是小問題。

  真正的麻煩在4日夜間到來,而且差點就導致戰局失控。

  沒錯,就是梁夏空軍發起的戰略反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