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帝國爭霸》第731章 防空截擊
  第731章 防空截擊
  10點20分左右,艦隊防空作戰打響了。

  首先到達的就是最先發現的,從西北方向上殺來的那批敵機。

  “指-6C”確實探測到了轟炸機,不過飛在前面的其實是護航戰鬥機,只是前出的距離不是很遠,還不到100千米。因為反射的雷達信號不夠明顯,所以“指-6C”沒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那些戰鬥機。

  所幸,在探測到轟炸機之後,“指-6C”主動向東南,航母所在的方向撤退。

  其實,這是典型的防禦戰術。

  雖然沒有探測到護航戰鬥機,但是預警機的機長肯定能想到,在西北某個地方,肯定有敵人的護航戰鬥機。

  關鍵還有,這架“指-6C”已經飛到巡邏區域的最遠端。

  正是如此,艦隊派來的4架“戰-9B”在飛行了15分鍾之後,也就是大約10點15分的時候趕到。

  這架呼叫代號為“塔台01”的“指-6C”在4點之前就已經轉向撤離。

  可見,正是這個看似普通的戰術機動拯救了“塔台01”。

  在大約4點過10分的時候,“塔台001”探測到了開始加速的戰鬥機,而當時雙方的距離已經縮短到250千米。如果“塔台01”沒有在10分鍾前轉向規避,那麽距離就會縮短到150千米。

  因為“戰-9B”要在5分鍾之後趕到,所以“塔台01”在沒轉向的情況下,肯定會在此之前遭到攻擊。

  以當時的情況,趕來的4架“戰-9B”沒辦法及時攔截那些衝向預警機的敵機。

  4點15分,“戰-9B”機群殺到。

  此時,“塔台01”已經準確的探測到,來襲敵機至少有8架,而且按照高度分成了兩個機群。突前4架在大約8000米的中高空飛行,滯後的4架在13000米的高空,保持5000米高度差。

  顯然,這是非常典型的前出護航戰術。

  關鍵,全都是迢曼帝國的“狂風”AVD戰鬥機。

  雖然按照迢曼帝國宣稱,“狂風”AVD是第四代戰鬥機,而且是性能先進的重型製空戰鬥機,但是嚴格說,最多算得上是二代半,而且性能到底怎麽樣,一直是眾說紛紜,或者說值得商榷。

  關鍵就是氣動布局。

  在所有的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中,只有3種采用可變後掠翼,而且除“狂風”之外的兩種都是艦載戰鬥機,帝國海軍的“戰-9”與紐蘭海軍的F-14。艦載戰鬥機采用可變後掠翼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在保證高空高速性能的前提下,獲得優秀的低空低速性能,特別是著艦階段的操控性。

  可見,“戰-9”與F-14在選擇翼型的時候,是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要說的話,“狂風”選擇可變後掠翼,同樣是在向現實妥協,而且根源也一樣,發動機的推力不夠大。

  只要推重比上去了,那麽采用其他的翼型,比如梯形翼,同樣能夠達到不算太差的高空高速性能。比如帝國海軍的“戰-12”,就依靠超過1.1的空戰推重比,采用梯形翼,依然具備最快2.0馬赫的高空飛行速度,而且加速行能也不算太差,低空低速的操控性也達到了海軍的要求。

  當然,在艦載戰鬥機上做出妥協,這還能理解。

  因為著艦時的下降速度相對較快,還長期暴露在高濕與高鹽的惡劣環境下,所以艦載機的結構強度肯定超過同類型的空軍戰鬥機,結構質量也必然更大,導致艦載戰鬥機的推重比往往不如空軍的戰鬥機。

  如此一來,艦載戰鬥機就需要在氣動外形上下功夫。

  可問題是,“狂風”並不是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從一開始就是由空軍投資研製的重型製空戰鬥機。

  由此可見,迢曼帝國的航空發動機還不是一般的差。

  因為發動機的推力不夠,所以在設計階段,西陸集團的工程師才不得不選擇在第三代戰鬥機當中得到廣泛采用,而第四代戰鬥機上已經被拋棄了的,優點與缺陷都很突出的可變後掠翼。

  第三代戰鬥機廣泛的采用可變後掠翼,歸根結底依然是發動機不夠好。

  不管是梁夏帝國的“攻-8”,還是紐蘭共和國的F-111,迢曼帝國的“閃電”、西駱沙的MG-23與MG-27,都是因為發動機推力不夠,又要達到“雙2”性能指標,才不約而同的采用可變後掠翼。

  要說的話,梁夏帝國與紐蘭共和國放棄可變後掠翼,除了結構死重大,還跟維護保養麻煩有很大關系。

  對於追求極限性能的戰鬥機來說,這是兩個很難接受的缺陷。

  其實,“狂風”在完成設計之後,迢曼空軍不是很滿意,因此沒有將其當成製空戰鬥機使用。

  在迢曼空軍中,“狂風”AVD更像截擊機。

  當然,西陸集團也確實需要高性能截擊機。

  道理非常簡單,梁夏帝國有上千架戰略轟炸機,而且能夠在大戰期間以每年上萬架的速度製造轟炸機。

  長期以來,迢曼空軍的首要任務,一直都是攔截戰略轟炸機。

  為此,迢曼帝國在戰後專門組建了國土防空軍,只是因為編制太複雜,在20多年前並入了空軍。

  在迢曼空軍裡,截擊航空兵是一個單獨的兵種。

  不過,“狂風”不止有AVD型。

  可變後掠翼的一個巨大好處,其實就是能夠提供相當於平直翼的高升阻比,而且通過增大翼載獲得更突出的低空穩定性。

  這個特點,特別適合以低空突防為主的重型攻擊機。

  此外就是,“轟-10A”、B-1B這類需要在低空超音速突防,對航程要求很高的轟炸機,也采用了可變後掠翼。

  帝國空軍的“攻-8”就是典型的,低空突防為主要攻擊手段的重型攻擊機。

  紐蘭空軍的F-111,雖然名為重型戰鬥機,也確實是按照戰鬥機設計,但是在正式服役之後,同樣是憑借可變後掠翼帶來的非常出色的低空飛行穩定性,成為了貨真價實的戰鬥轟炸機。

  正是如此,“狂風”也有其專門的攻擊機型號,即IDS。

  “狂風”IDS與AVD采用相同的機體,只是大幅度的簡化了電子設備,包括取消攻擊機用不到的火控雷達,並且換上推力稍微小一點,不過可靠性更高,而且油耗也要低一些的發動機。

  要說的話,“狂風”IDS是一種非常出色的重型攻擊機。

  因為研製時間更晚,采用了大量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所以跟“攻-8”與F-111相比,“狂風”IDS還要先進一些,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更突出,算得上當今最先進重型攻擊機,或者說多用途戰鬥機。

  只是,迢曼空軍顯然對“狂風”AVD的性能不夠滿意。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早在幾年前,迢曼空軍就已責成生產“狂風”的公司,利用還在開發中的先進發動機來提高“狂風”的性能,而且在達到戰術指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進口發動機。

  只是,這種所謂的“先進狂風”至今都沒有影。

  問題,仍然出在了發動機上。

  因為由迢曼帝國投資研製的新式發動機一直沒達到量產標準,所以在幾年之前,迢曼空軍就在考慮引進發動機。

  能引進的,只有紐蘭共和國的兩種第三代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即用在F-15與F-16上的F-100與F-110。

  可惜的是,這兩種先進發動機連紐蘭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都不夠用,又怎麽可能提供給西陸集團呢。

  正是如此,“先進狂風”項目才始終是隻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不過,迢曼空軍並沒有就此放棄,或者說早就料到引進先進發動機有很大難度,所以提前準備了替代方案。

  在4年前,由洛克國的達索公司,在“幻影2000”型戰鬥機的基礎之上,通過簡單的放大處理研製的雙發重型戰鬥機,即“幻影4000”實現了首飛,而且主要的性能指標都超過了“狂風”AVD。

  要說的話,這種三角翼飛機,才是戰鬥機。

  雖然某些方面,“幻影4000”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陷,比如空戰推重比僅僅1.0,在完全依靠內油的情況下,作戰半徑更是只有可憐的600千米,就算掛上3個大型副油箱,也就只有1200千米,但是跟“狂風”AVD相比,卻有非常突出的優勢,比如更敏捷,爬升速度也更快。

  作戰半徑短的問題,對西陸集團來說,算不上是大問題。

  道理也很簡單,西陸集團不存在需要安排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的情況,重型戰鬥機的主要使命只是奪取與控制戰場的製空權,屬於典型的戰術任務,對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並沒有太高的要求。

  在大部分時候,像MG-29這類短腿戰鬥機都夠用了,更何況是“幻影4000”。

  結果就是,在經過兩年多的選擇,準確說是對“先進狂風”徹底死心之後,迢曼空軍在去年年初,才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以聯合生產方式,用“幻影4000”補充“狂風”AVD存在的缺口。

  準確的說,其實是裝備40個戰鬥機中隊。

  因為“狂風”ADV的性能沒有達到迢曼空軍提出的戰術指標,采購量沒有上去,所以還有40個中隊沒有換裝。采購“幻影4000”,就是為了給這40個中隊換裝,讓主力中隊都用上新式戰鬥機。

  當然,在迢曼帝國開頭之後,其他西陸集團成員國也會跟進。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都表示會采購“幻影4000”,用來提高空軍的作戰能力。因為布蘭王國更傾向於使用獲得生產許可的“狂風”,或者直接從紐蘭共和國購買先進戰鬥機,而西駱沙更喜歡自己生產的MG系列戰鬥機,所以能夠得到另外兩個主要成員國接納,“幻影4000”很有可能成為西陸集團主力戰鬥機,並且一直使用到第五代戰鬥機服役。

  有趣的是,洛克空軍反到沒有采購“幻影4000”。

  雖然洛克空軍給出的理由是,已經采購了數百架“幻影2000”,而且“幻影2000”的性能不差,暫時沒有必要采購重型戰鬥機擴大機群規模,但是本質上,是洛克空軍不想為這種戰鬥機買單。

  說得直接一點,“幻影4000”已經成為了迢曼帝國的戰鬥機。

  迢曼帝國不但擁有“幻影4000”的全部知識產權,還會建立一套生產線,甚至向其他國家出口。

  為了跟洛克國脫鉤,在正式裝備之後,將命名為“旋風”戰鬥機。

  此外就是,“幻影4000”的價格比“幻影2000”貴了差不多60%,而戰鬥力的提升幅度不到20%。

  因為存在一些缺陷,更因為采用了三角翼,所以“幻影4000”仍然算不上是一種出色的戰鬥機。

  問題,仍然是發動機不夠好。

  洛克達索公司設計的戰鬥機,幾乎全是三角翼,關鍵就是三角翼在超音速階段的升阻比最好,從而用更小的推力達到更快的速度。“幻影”系列戰鬥機一直以敏捷性出名,垂直機動性能卻非常糟糕。

  顯然,簡單的放大處理,多裝一台發動機,肯定不能解決動力不足的問題。

  不然的話,洛克空軍不會堅持使用輕型戰鬥機,幾十年來都沒有考慮采購與裝備重型戰鬥機。

  關鍵還有,迢曼空軍訂購的第一批“幻影4000”還在生產,並沒有交付,更別說服役與形成戰鬥力。

  這次殺來的依然是“狂風”ADV。

  要說的話,這也是兩種可變後掠翼重型戰鬥機的第一次交手。

  不過,也是一場完全沒有公平可言的戰鬥。

  首先交戰的是雙方在中高空,也就是8000米高度的戰鬥機,2架“戰-9B”與4架“狂風”AVD。

  嚴格說來,其實是突襲,算不上交戰。

  在相聚150千米的時候,2架“戰-9B”用火控雷達鎖定了目標,隨後就發射導彈。

  這個時候,對面的4架“狂風”AVD還沒有探測到“戰-9B”,其火控雷達對戰鬥機有效探測距離,就只有100千米出頭,而且其搭載的“天空閃光”導彈,迎頭攔截的射程還不到30千米。

  在所有的中程空空導彈當中,“天空閃光”的射程最短。

  嚴格說來,這種導彈並不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

  結果就是,4架“狂風”AVD根本就沒有規避,直接就被KK-9D擊落了。

  直到這個時候,高空的4架“狂風”AVD才發現了危險,不過依然沒有探測到迎面飛來的2架“戰-9B”。

  在這4架“狂風”AVD加速俯衝,試圖去攻擊中高空的2架“戰-9B”的時候,遭到了高空的2架“戰-9B”的迎頭痛擊。

  雖然通過俯衝轉彎,其中2架“狂風”AVD擺脫了已經達到最大動力射程的KK-9D,但是這兩架戰鬥機沒有殺回來迎戰,直接逃走了,根本沒有為跟在後面,還在朝東邊飛行的轟炸機提供掩護。

  自始至終,8架“狂風”AVD都沒有發現交戰對手,更別說開火還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