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帝國爭霸》第672章 踹門之戰
  第672章 踹門之戰
  必須承認,丁鎮南確實很有膽魄,而且十分的果斷。

  雖然在之前幾年的聯合演習當中,陸航武裝直升機的超低空突防概率一直很高,但是肯定沒達到百分之百,而且武裝直升機在暴露行蹤後,肯定會遭到防空火力打擊,也很容易被擊落。

  如果陸航的突擊行動以失敗收場,那麽現在出動的這些空中打擊力量,幾乎都會在距離目標幾百千米的地方被發現。

  其實,只要陸航的突擊行動沒有能夠按照計劃完成,就會讓伊拉克防空部隊獲得至少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這也是選擇那座機動部署防空警戒雷達的關鍵所在。

  因為機動部署,所以該部隊只能使用無線電設備跟後方聯系,即無法使用抗干擾性能更好的有線電話。

  這就是關鍵的關鍵!

  之前幾天,該部隊一直就在使用無線電台,而且反覆跟後方聯系,其工作頻率與工作模式早就被帝國空軍的電子偵察機掌握。

  在發起攻擊的時候,帝國空軍的電子偵察機能對其進行壓製干擾。

  這意味著,該部隊無法在遭到攻擊之後立即向後方匯報情況,也就是無法立即發出警報信號。

  當然,前提是沒有別的電台,或者是陸航的突擊摧毀了所有的指揮車。

  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哪怕只有一輛指揮車沒被完全摧毀,只有一部之前沒有用過的備用電台還能使用,該部隊都能立即發出警告,而伊拉克的防空部隊將由此獲得1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這也是丁鎮南下令按照原計劃發起攻擊的關鍵所在。

  真要推遲一個小時,敵人就能獲得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而立即出手,敵人獲得的準備時間會短得多。

  對行動效率並不高的伊拉克防空部隊來說,一個小時與半個小時有很大的差別。

  那麽,陸航的突擊得手了嗎?

  快到1點,別說是其他參謀,連丁鎮南都稍微有點緊張。

  所幸的是,也只是緊張了幾分鍾。

  “成功了!”

  通信參謀大聲喊叫出來之後,指揮中心裡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準確說是參謀軍官全都安靜了下來。

  顯然,大家都沒有反應過來。

  “成功了,已成功摧毀0號目標,陸航的武裝直升機群正在返航。”

  直到這個時候,其他參謀才明白過來。

  丁鎮南也暗自松了口氣,不過沒有跟其他參謀慶祝,而是讓通信參謀馬上去安排接應特種部隊的行動。

  在突擊行動取得成功後,就得讓陸航派直升機去把深入敵後的特種部隊接回來。

  至於突擊行動,已經發起了,沒必要調整。

  …………

  5分鍾前,伊拉克腹地。

  完成轉向之後,廉明陽控制“直-10A”回到超低空,只是沒貼近地面,而是保持著大約50米的飛行高度。

  在這個高度上,防撞雷達能正常工作,還可以使用輔助駕駛功能。

  自動駕駛?

  還沒有開發出能夠讓直升機使用的自動駕駛系統呢。

  再說,直升機的飛行時間往往都很短,對自動駕駛的需求不太高,只有那些得長時間飛行的作戰飛機,比如轟炸機、運輸機、預警指揮機、以及重型戰鬥機,才需要配備自動駕駛系統。

  至於攻擊行動,其實完全沒有挑戰性。

  用廉明陽的話來說,也就是在收到特種部隊發來的信息,確認了目標,那部防空雷達的距離在8千米以內之後,把搭載的8枚重型反坦克導彈發射出去,就算完成了任務,接下來就是轉向返航。

  其實,在廉明陽駕機轉向的時候,那些導彈還在飛往目標的途中。

  8千米不算短,對於平均飛行速度只有1.2馬赫的反坦克導彈來說,需要大約20秒才能飛完。

  在廉明陽完成轉向時,導彈才擊中目標。

  當然,在前方用激光指示器為導彈照射目標的特種兵在第一時間發來消息,2架武裝直升機發射的16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摧毀了包括雷達車與指揮車在內的,該防空部隊的大部分車輛。

  不過,這還沒有完。

  為了節約返航時的燃油,也為了掩護特種部隊撤退,廉明陽還讓當“替補”的2架武裝直升機發起了攻擊。

  結果就是,在他轉向返航的時候,那2架“直-10A”把掛載的16枚導彈射了出去。

  確實有點浪費。

  跟消耗的那點燃油相比,單價高達20萬金元的重型反坦克導彈,明顯更值錢!

  連續遭到兩輪導彈轟擊之後,該防空部隊的大約30部車輛全被摧毀,幾百名官兵非死即傷。

  等重新回到超低空,廉明陽收到了特種部隊發來的消息。

  任務已經完成,對目標的摧毀率達到百分之百。

  這就是戰爭嗎?

  廉明陽很感慨,因為自始至終他都沒有看到打擊的目標,甚至沒有用自己的眼睛確認是否已經摧毀了目標。

  感情,花4000萬金元采購“直-10A”,只為了運載與發射價值20萬的反坦克導彈!
  要說,跟以往的演習幾乎沒有可比性。

  不過,這確實就是戰爭,還是現代化戰爭!

  也許下一次出動的時候,就能夠在視距內向敵人的坦克發射導彈。

  …………

  在廉明陽頭頂上方,4架“攻-11”在夜色掩護下,朝著跟直升機相反的方向,也就是北面飛去。

  雖然飛行高度達到8000米,但是依然能看到地面上爆炸產生的火球。

  那麽多的導彈,如同火流星一般,連續命中停在荒漠裡面的車輛,爆炸產生的火球還照亮了夜空。

  別說飛行員戴著微光夜視儀,就算是裸眼,也能夠看到。

  對4架“攻-11”的飛行員來說,他們也只是看到,沒把發生在下方的戰鬥當回事。

  他們的目標在北面,在巴格達的市區裡面!

  在梁夏帝國的所有作戰飛機裡面,只有“攻-11”能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殺入得到數十套防空導彈系統,與數千門高射炮保護的巴格達上空,再向得到嚴密保護的戰略目標投下激光製導炸彈。

  其他作戰飛機在飛到巴格達上空之前就會遭到防空導彈攻擊。

  十多年前的波伊戰爭就已經證明,在現代防空系統面前,即便超低空突防,風險都非常巨大。

  別說作戰飛機,哪怕是巡航導彈,被擊落的概率都很大。

  這種深入萬軍之中取敵上將首級的能力本身就是“攻-11”的獨門絕技。

  帝國空軍用上百億金元,研製與采購了72架“攻-11”,平均單價高達1.7億金元,相當於“戰-11B”的3倍,就是為了獲得一種能穿透最嚴密的防空系統,能夠在開戰之後就給予敵人致命一擊的空中刺客。

  至少在過去的聯合演習當中,“攻-11”無一例外的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其實,也就飛行了不到45分鍾。

  大概是收到了消息,也有可能是雷達有所發現,反正在第一編隊的2架“攻-11”飛到巴格達上空的時候,這座有600多萬人口,波沙灣地區規模最大,還擁有數千年輝煌歷史的城市,已經成了一座翻滾的“火山”,只是噴射出來的不是岩漿,而是塗著曳光粉的高射炮炮彈!
  此外,還有拖著長長尾焰升入夜空的防空導彈。

  陣仗很是嚇人,不過也只是嚇人。

  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一眼就能夠看出,那些導彈與炮彈都沒有明確的目的,防空部隊在胡亂開火。

  最典型的就是,防空導彈直接射入了高空,在發射之後沒有轉向。

  如果雷達處於工作狀態,為導彈提供引導,那麽導彈在升空之後會轉向朝目標飛去。

  高射炮也一樣。

  相對而言,高射炮的威脅反而大一些,主要是數量眾多,肯定有好幾千門。

  從曳光彈的飛行線路看,沒有一門高射炮有明確的目標,全都是在以散射的方式朝空中開火。

  似乎在碰運氣!

  顯然,根本就沒有運氣可碰。

  “攻-11”的飛行高度在8000米左右,而幾乎所有的高射炮的射高都不到5000米。那些能把炮彈打到5000米以上的大口徑高射炮,在防空導彈問世之後,基本上就全都進了軍事博物館。

  在1點50分左右,領隊的那架“攻-11”率先打開了彈艙門,依次投下了2枚1000千克級激光製導炸彈。

  其實,總共也就只有半分鍾。

  隨後,第二架“攻-11”也投下了炸彈。

  2架“攻-11”沒有轉向返航,繼續向北面飛行,因為還得使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標。

  在炸彈命中了目標之後才能轉向返航。

  通過裝在機鼻上方的紅外成像攝像機,能夠清楚的看到目標,並且準確的判斷出炸彈有沒有擊中目標。

  其實,那部紅外成像攝像機,也是“攻-11”唯一的觀瞄設備。

  為了實現隱身,避免因為使用電子設備而暴露行蹤,“攻-11”不但沒有配雷達,就連電台都是特製的。

  此外,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攻-11”在執行任務時不會使用電台與外界聯系。

  要說的話,這也是最讓後方指揮官不滿的地方。

  每次都要等“攻-11”返回基地,或者是飛離危險空域之後,才能知道有沒有完成轟炸任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空軍已經在投資研製低截獲電台。

  雖然炸彈完全依靠慣性飛行,但是投彈距離也就10多千米,只要大約1分鍾,就能夠擊中目標。

  如果1分鍾後,還沒看到目標被擊中,那就肯定脫靶了。

  4枚炸彈全都準確命中!
  幾分鍾後,替補編隊的2架“攻-11”也進入攻擊航道,朝4個二級目標投下激光製導炸彈。

  其實,直到總統府、共和國衛隊的司令部、首都防空司令部、國家電信中心大廈被炸彈擊中之後,巴格達的防空部隊才全部驚醒過來,知道梁夏帝國的戰機已經殺到,而且投下了炸彈。

  在這一刻,巴格達的防空火力明顯增強了數倍。

  如果說之前還像是火山,那麽現在的巴格達就變成了一座被引爆的軍火庫,到處都是刺眼的火光。

  從幾千米的高空看下來,還有點像春節時期的帝國城市!

  盲目開火的高射炮,根本就沒有威脅,更像是為“攻-11”送行所燃放的煙花爆竹。

  …………

  也就過了大概半個小時,1點30分左右,由“漢水”號發射的8枚巡航導彈到達了巴格達上空。

  此後,又陸續有數十枚巡航導彈射到。

  雖然巡航導彈在超低空飛行,即便在陸地上空,飛行高度也在500米之下,但是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很慢,巡航階段僅0.8馬赫,衝刺階段也只有0.95馬赫,而且在夜空中十分的搶眼。

  只要能夠及時發現,很容易攔截。

  針對這個問題,帝國軍隊采用的辦法也很野蠻。

  對付得到嚴密了保護的重要目標,用幾枚巡航導彈,通過規劃不同的飛行線路,同時從多個方向發起攻擊。

  哪怕遭到攔截,也總有一枚或者幾枚巡航導彈能突破防空網,並擊中目標。

  比如對付巴格達郊外的塔拉瓦爾空軍基地,用了12枚巡航導彈,打擊目標只是基地的指揮中心。

  正是如此,聯合部隊司令部才宣布在當晚用巡航導彈發起的攻擊,對目標的摧毀概率達到了86%。

  顯然,導彈的命中率根本沒有這麽高。

  如果把被擊落的都算上,巡航導彈的突防概率不會超過65%。

  當晚,射向巴格達的78枚巡航導彈,至少有14枚在飛行途中被擊落,還有3枚在發射之後不久出了故障,實際只有61枚完成飛行,擊中目標的不會超過55枚。被擊落的14枚巡航導彈當中,至少有12枚被小口徑高射炮或者高射機槍擊落,另外有2枚也許是被單兵防空導彈擊落。

  這份統計報告,足以證明巡航導彈存在較為明顯的缺陷,依然具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關鍵還有,巡航導彈攻擊的,其實都是位於郊外的目標,並沒有深入市區。

  道理也很簡單,市區的高射炮太多了。

  按戰前的統計,伊拉克軍隊在巴格達至少部署了6000門高射炮,而且幾乎全都是小口徑機關炮。

  這麽多高射炮,讓任何從超低空突防的飛行器成了去送死的靶子!
  對付郊外目標,難度低得多。

  不過,巡航導彈突擊更像是在吸引敵人的火力,也就是引誘防空導彈與高射炮開火,讓防空部隊暴露。

  這同樣能證明,巡航導彈是一種“系統”武器,即高度依賴軍事系統,或者說作戰效率由系統的先進程度決定。

  換句話說,巡航導彈在大國手裡是突防的利器,而在小國手上就是好看的擺設。

  在巡航導彈後面殺到的,就是規模龐大的攻擊機群。

  飛在最前面的是綽號“雪鴞”的防空壓製部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