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異界城堡時代》第272章 永恆發展
  第272章 永恆發展
  “那煤炭的產量呢?”工業時代,能源是少不了的,現在鐵礦有了新的發現,隻缺能源了。

  “君上英明,這正是臣想要建議的。”荀彧拱手道:“現今本國的煤炭產量也要繼續增大才行,幸好在天塹山脈內煤炭的儲量是非常豐富的,只需增加人手,就可提高煤炭的產量。”

  “那就好。”楊松聽見煤炭沒有問題後,也是松了口氣,要是煤礦的儲量也不足,那他還發展個屁啊,只能向外發起戰爭,爭取擴大地盤,以希望發現夏國需要的資源。

  不過楊松隨後一想,越發覺得這一切一定是系統安排好了的。

  天塹山脈以北的臨海山脈有大型鐵礦,天塹山脈本身有足夠的煤礦,加上以前向南驅趕原始土著後獲得了大片適合種植莊稼的土地,怎麽看都像是提前規劃好了的。

  照這個想法推算下去,楊松估計等到夏國發展到電氣時代,石油這樣的天然化學原料都有可能被大量發現出來。

  不說以後,就是現在,情報人員從山海關外打探到的消息,在西方的安遠國,就有用一種黑色的可燃液體來作為武器的情報。

  楊松看完情報人員對這種黑色可燃液體的描述後,能肯定這就是石油!

  除了得知在安遠國有發現在大量使用石油來作為武器外,在夏國國內楊松還沒有聽說過有石油這種資源的消息呢。

  讓放飛的思緒回到眼前,楊松對著荀彧吩咐道:“做好開采計劃,一定要保證鋼鐵冶煉的需要。”

  “是,君上,臣領命!臣一定會做好開采計劃的。”荀彧知道這中間的難度,不過還是信誓旦旦的做出了保證。

  楊松不是不知道荀彧的能力,荀彧也知道楊松這麽對他吩咐的原因所在。

  因為楊松一直以來都在強調均衡發展,楊松讓荀彧做好開采計劃,指的是要兼顧其他方面,不能為了增加鋼鐵產量就不顧民生。

  鐵礦的開采量、煤炭的開采量,兩者之間、以及於此之外的平衡一定要把控好,這之間的度可不是那麽好掌握的,這也是以荀彧的行政能力也是一件有難度的挑戰。

  可不能因為發展鋼鐵,就無視或輕視了其它方面,非常多的前車之鑒讓楊松所下的每一個決定,都要經過反覆思量,想想看這個決定是不是激進的、有沒有不好的連帶影響。

  其實楊松把鋼鐵產量當成“十年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因為發展冶煉業,也能夠發展其他行業,包括百姓民生。

  就好比說想要煉一爐優質的鋼鐵,就要有足夠優質的能源,在沒有電熔技術的時代,焦炭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源。

  而焦炭就是通過煤炭煉製出來的,煤炭在煉製焦炭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珍貴的副產品,比如會產生作為化工業原料的苯、氨等。

  這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另外就是煉鋼的過程中,會誕生出很多工人,對民間的附帶作用是非常大的。

  煉鋼廠有了工人,肯定就要付工資,工人有了工資肯定要去消費,去購買很多必需品,有了需求就會有人去生產、去供給,有了生產肯定要有原料、要有人……

  這樣一來就帶動了一連串的經濟發展,這是一種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帶動效應。

  所以煉鋼的目的不僅僅是煉製鋼鐵,更有著在新的時代裡,以煉鋼為突破口來加速夏國發展的目的,雖然鋼鐵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了!
  發展是永恆的,是永遠不變的!這是楊松在以前世界所學到的非常珍貴的一點。

  他要不是重視發展,夏國也不至於在短短的十年時間內,就達到了現在已經進入蒸汽時代的地步!

  楊松把他以前所知道的在這個世界進行勢力建設的時候,也進行了詳細的驗證,讓他知道有些道理那就是真理!
  他搖了搖頭,驅趕走腦海中突然浮現出的這番感悟,繼續吩咐道:“各部門一定要齊心協力,相互配合好,爭取早日實現‘十年計劃’!”

  “臣等謹遵君上教誨!”群臣畢恭畢敬,同聲稱是。

  年度大會過後,楊松回到府邸,坐在書桌後,打開一個冊子,這個冊子跟他交給劉基的那個蒸汽機技術應用規劃一樣,是他用來記錄各種重要規劃用的。

  這個冊子名為《化工業基礎》,是他為夏國實行工業化而準備的其中一本冊子。

  而化工業的基礎是三酸兩鹼,即硝酸(HNO)、硫酸(HSO)、鹽酸(HCl)和氫氧化鈉(NaOH)、碳酸鈉(NaCO)。

  幾乎所有的化工工作,無論有機無機,在整個過程中,都要有三酸兩鹼參與或部分參與,處於不可或缺的地位,三酸兩鹼可以說是化工產業第一要素。

  楊松之所以知道化工業的基礎,是因為他在以前因為工作的原因,對這些事耳聽目染之下所知道的。

  不然他一個文科向的工作可接觸不到這些知識,至於初中學的那點東西,他早就還給老師了。

  在這個沒有誕生元素周期表的時代,對於化學的研究隻限於應用型經驗,對其中的本質卻是完全不明白。

  要不是葛洪這個化學家加宗教家,楊松都快忘了這麽一茬,都忘了理工科中還有化學這門課。

  所以趁著他還記得的時候,他把他所知道的、能想到的知識全都記錄了下來,好好保存著,只等那天就能用得上。

  不是楊松他不想一次性的拿出來,而是因為這已經是另一個世界了,很多東西都是從頭開始的,不能照抄以前的。

  比如說,這個世界的“化學”被葛洪稱之為“丹學”一樣,有很多化學元素的名稱有可能從其一誕生就完全是兩個名字。

  所以楊松如果把這些東西全都說出來,這之間的差異有可能讓這些研究人員走上岔路,白白耽擱時間、精力。

  而且這些知識現在用不著,等幾十上百年以後,他的後代有可能就用上了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