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謀天下》第299章 帝王心術
  第299章 帝王心術
  回去的一路上,朱常洛都眉頭不展。

  他仔仔細細的將整件事情的經過再次推敲了一遍,發現結果還是一般無二,能夠指使的動駱思恭的人,除了皇帝之外不可能有其他人。

  而按照這個前提來推理的話,皇帝顯然是早知道沈惟敬的為人,甚至是清楚他所做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他卻還是壓下了所有反對的聲音,堅持要和議。

  若說是為了轉移朝堂眾臣在國本之事上的注意力的話,未免也有些太過牽強了。

  即便是朱常洛對他這個老爹不怎麽感冒,卻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年他從未在國家大事上有過差錯,更不可能拿著兩國邦交這樣的大事做文章的。

  但是若不是為了國本的話,他這麽做的原因又在何處呢?

  “王安,若是讓你來說的話,你覺得皇上此舉意欲何為?”

  作為一直隨侍在朱常洛的身旁的內侍,這件事情王安自然也是知曉的,想不通之下,朱常洛便轉頭問道。

  “殿下,王安不敢妄自揣測皇上的意思,不過……”

  王安撓了撓頭,替朱常洛添了杯茶水,道。

  “不過什麽?”

  “不過王安有一處想不明白,殿下說這朝中有人想要開戰,有人想要議和,既能僵持,想必雙方都不是好說話的,想必就算是皇上,也難以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讓主張開戰的人全部偃旗息鼓吧……”

  朱常洛沉吟,王安說的的確不無道理。

  大明朝的文臣不是好惹的,這幫頑固的老東西認定了一個東西,就不會輕易改變,想要說服他們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不過……

  朱常洛眼中閃過一道異色,頗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的確,說服這些開戰的人改變主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若是這只是一個計策呢?

  要知道,若是超脫出整個朝堂來看,倭國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貧弱荒蠻的小國,自豐臣秀吉結束了戰國時代之後,倭國的國力產生了極大的增長。

  這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必然會經歷的過程,不足為奇,但是問題就在於,如今倭國已經沒有了豐臣秀吉的對手,所以他必然會將目標放到朝鮮,並且以此為跳板,威脅到大明的安全。

  而朱翊鈞正是看出了豐臣秀吉的狼子野心,所以才斷然出兵,援助朝鮮!
  但是若是在往上考慮一層,這一次的確是將豐臣秀吉擊退了,也令倭國元氣大傷,但是畢竟是元氣大傷而已,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休養生息的力量是驚人的。

  若是放任他發展下去的話,怕是要和關外的蒙古人一般,屢屢來犯!

  這也是朱常洛擔心的地方。

  但是如今想來,當初大明出兵是為了幫助朝鮮將豐臣秀吉驅逐出去,如今他已經乖乖的退兵,並且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了歸順的樣子。

  若是大明繼續乘勝追擊的話,未免有失王師的名聲。

  何況豐臣秀吉已經被趕出了朝鮮,若是大軍仍舊滯留的話,定會被人懷疑大明是要借出兵之機霸佔朝鮮,更嚴重的是,若是大軍繼續追擊,朝鮮在背後捅上一刀的話,那大明可真是面子裡子都丟盡了……

  時至今日,朱常洛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行事衝動的少年人了。

  冷靜下來想想,這種種顧慮之下,加上大軍遠征錢糧消耗甚多,撤軍才是正道,既然撤軍,和談就是必要之舉……

  而換位思考,若是朱常洛是皇帝的話,他肯定不會就此甘心將豐臣秀吉放回去休養生息。

  但是大軍若要再次出擊,必定要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而在前世,這個理由是……

  “王安,你快去打聽打聽,此次禮部送去倭國的國書,裡面寫了些什麽?”

  “是!”

  半日之後,朱常洛手中拿著剛剛從兵部抄錄的國書內容,嘴角泛起一絲淡淡的笑意,喃喃自語道。

  “果真如此……”

  這份國書與其說是國書,倒不如說是挑釁,整份國書語氣高高在上,簡直就是老子訓兒子的口氣,而且說的極為嚴厲,簡直是毫無和談的誠意。

  要知道,豐臣秀吉是何等人?
  即便是倭國不過蕞爾小國,但他也是統一了整個倭國的人,必然心高氣傲的很。

  見到這樣的國書,怎麽可能不生氣?
  何況如今距離朝鮮之戰已經有兩年多了,想必這豐臣秀吉的軍力也該恢復了不少,與之相對的,信心也應該回來了。

  面對這麽一封幾近於侮辱的國書,若不起兵,他就不是豐臣秀吉了!

  回想起原本歷史的軌跡,似乎這封國書送到倭國之後,豐臣秀吉大怒之下,便直接撕毀了國書,兩國再起戰端,這一次,豐臣秀吉戰死,倭國主力死傷超過七成,而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族崛起,倭國自顧不暇,從此再也無力征伐朝鮮。

  直到滿清末年,方才重新踏足到這方土地之上……

  如今仔細想來,這次和談的疑點卻是越來越多,比如方才王安無意當中提起的,皇帝是如何說服那些主戰派偃旗息鼓的。

  再比如和談雖然在繼續,但是遼東的軍力卻是在持續不斷的增加,甚至就連李如松雖然身上掛著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的銜,但是卻一直駐守遼東未回……

  種種跡象都表明,這次的和談之事,不僅僅是倭國在拖延時間,大明這一方,同樣在算計倭國。

  想通了此節,朱常洛卻是搖了搖頭,將手中的國書點燃,望著它變成黑灰,心中忍不住歎了口氣。

  皇帝的這盤棋下的簡直是太大了,將整個朝堂都算計了進去,就連遠在海外的豐臣秀吉都淪為他的棋子,這等胸襟氣魄,便是帝王心術嗎?
  看來在這國事之上,他果然還是比不得那些老狐狸,尤其比不得自己瞧不上的那個老爹,畢竟是在帝位上做了二十多年的人啊!
  年幼時又有張居正這樣的嚴師,怎麽可能是易於之輩?
  想起幾年前和他鬥的心計,想來若非是因為自己年幼,朱翊鈞輕視於他,也未必能夠如此順利。

  看來自己這麽多年以來,一直不插手乾預朝政,果真是明智的選擇!

  憑他的這些心計,處理些相對簡單的事情還應付的來,若是真要談起這牽扯方方面面的治國本領,怕是還有一段路要走,當然,這也怪不得朱常洛,他前世今生加起來,都沒經歷過這麽多錯綜複雜的事情。

  而這種帝王心術,本應該是由皇帝言傳身教,但是朱常洛沒這個福分,便只能自己一點點摸索了……

  剛好,如今面前便有個試手的機會!
  朱常洛嘴角浮起一絲淡淡的笑意,開口道。

  “王安,去遞帖子,明天本王要去費府拜訪崇信伯!”

  既然摸透了朱翊鈞的心思,不上去插一手,豈不是白白浪費了自己知曉的這麽多消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