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謀天下》第848章 終章
  第848章 終章
  距離於慎行進京已經有三日了,當然,距離會試的日子,也只有三日了,但是於慎行卻依舊十分沉得住氣,這三天的時間裡,他既沒有入閣辦事,也沒有做出任何表明自己立場的事情,而是四處拜訪,將京中所有的衙門都走了一遍,而與此同時,朝野上下的流言也愈演愈烈,應該說,如果於慎行再不出面澄清的話,他欺世盜名,貪慕權勢的這頂帽子,也就摘不掉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於慎行上了一道奏疏。

  這道奏疏的內容並不複雜,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彈劾內閣閣臣朱賡,李廷機,刑部尚書蕭大亨三人,玩忽職守,懈怠政事,不顧朝局,沽名釣譽!
  奏疏送上去的當日,舉朝大嘩,朝臣紛紛指責於慎行顛倒黑白,胡亂攀誣,一時之間,朝臣當中對於慎行的非議之聲達到了頂點。

  但是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於慎行入閣了,而且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於慎行之後,內閣閣臣沈鯉也上了奏本,內容和於慎行一般無二。

  而更加讓眾人驚掉眼球的是,在沈鯉之後,沉寂許久的朱賡和李廷機也上了奏本,當然,這兩份奏本是完全不同的內容,朱賡一改當初憤憤然辭官的態度,言辭懇切,以年邁之故請求致仕,而李廷機則是依舊維持著原本的態度,請求天子不可重用廠衛,但是言辭同樣緩和了不少。

  而且眾臣驚奇的發現,就在這幾份奏疏遞上去以後,無論是仍舊在請求致仕的朱賡,還是依舊堅持自己主張的李廷機都奇跡般的回到了內閣開始辦事。

  宮中的批複也很快,但是只有一個批複,那就是對朱賡的辭呈批複,結果是,不準!

  應該說,這是意料當中的事情,天子不可能真的罷免這麽一位閣臣,那不合規矩,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這一次的君臣對抗當中,無疑是以閣臣一方落敗而收場,這一點,從朱賡和李廷機二人回歸內閣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除了朱賡的奏疏之外,無論是於慎行的奏本,還是李廷機的奏本,天子都采取了留中不發的處理方式,讓眾臣都有些難以捉摸。

  不過應該說,朱賡和李廷機的回歸,不僅沒有給於慎行帶來好處,反而讓他的風評愈加變得壞了起來,除了原先的指責之外,朝臣都把這次朱賡李廷機二人被迫回到內閣的責任歸咎到了於慎行的頭上,指責之聲愈演愈烈……

  而就在這個時候,京城當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錦衣衛出動了!

  就在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親自率人闖入大臣的府邸,將朝中的三位大臣抓入了詔獄。

  這三人分別是刑部尚書蕭大亨,禮科都給事中亓詩教和戶科給事中官應震。

  正是先前被聖旨點名結黨營私而和兩位閣老一同上疏請辭的三位大臣!

  這短短的一日之間,這些足以驚動朝堂的變故輪番發生,已經讓群臣目不暇接了,唯有京城當中的禦史興奮的很,這下子除了於慎行之外,錦衣衛也遭受到了強烈的彈劾。

  而由著錦衣衛的彈劾,又有人扯到了李廷機進諫天子不可重用廠衛的事情上,一時之間,李閣老的形象又光輝了不少,但是這還沒完,還有人更進一步,又扯回到了於慎行的身上,言道若非有於慎行從中作梗,有大臣齊心協力向皇帝進諫,錦衣衛也不會如此猖狂。

  總之,這一天的時間,朝局亂的很,各種指責的聲音紛紛湧現,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朝著於慎行而來的。

  而於閣老在如此大的壓力下,隻做了一件事情。

  他到錦衣衛去了!
  就在錦衣衛衙門的大門口,於閣老在眾目睽睽之下,點名要見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

  消息一出,頓時就傳遍了整個京城,朝中大臣還好,但是京中前來趕考的士子,卻是紛紛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片刻之間,就將錦衣衛的衙門口圍的水泄不通。

  往常沒有一個人敢接近的錦衣衛衙門,此刻門前站著一位緋袍老者,而在他身旁三丈方圓,則是圍滿了來看熱鬧的人。

  這其中有進京趕考的士子,有各個大佬打發來查探消息的仆人,甚至還有一些身著官袍的低級官員,眾人站在錦衣衛門前,卻是無人敢開口說話。

  因為單單是靠近這座衙門,便能夠感受到其中散發出來的陰冷之氣。

  而他們更感到好奇的是,這個被京中傳為貪戀權勢,懦弱無能的新晉閣臣,究竟要做什麽?
  “誰要見本指揮使?”

  不多時,駱思恭一身飛魚袍,帶著一貫陰翳的目光,踏出了錦衣衛的大門,待得瞧見門前的於慎行,卻是冷笑一聲,道。

  “原來是於閣老,不知於閣老大駕光臨,有何貴乾?”

  “貴乾不敢當,老夫今日來,是想要請駱指揮使放歸今日抓走的幾位同僚!”

  於慎行倒是臉色平靜,絲毫不被駱思恭的氣勢所動。

  “放歸?”

  駱思恭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卻是搖了搖頭道。

  “好,不過錦衣衛一向隻遵聖命,於閣老想讓本指揮使放人,便請拿旨意來!”

  “只要有陛下的旨意,錦衣衛便會放人嗎?”

  於慎行眸光閃動,輕聲開口反問道。

  “自然!”

  駱思恭丟下這麽一句話,不屑的笑了笑,轉身便回了衙門。

  而人群當中也是一陣失望之色,他們原本以為,於慎行能夠有什麽大招,將被抓的人救出來,卻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結果。

  一時之間,人群紛紛散了去,而京城當中的流言風向也有了改變,於慎行在錦衣衛門前的遭遇,迅速變成了他沽名釣譽的證據。

  朝臣們紛紛開始嘲諷他為了挽回名譽,連這等手段也使了出來!
  但是這個流言沒傳多久,就戛然而止了,因為剛剛最新的消息,於慎行從錦衣衛受挫之後,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徑直進宮去了!

  於慎行進宮的時候不長,也就是兩盞茶的時間,但是得到的戰果卻很豐富。

  據宮中傳出來的小道消息,於閣老在天子面前犯顏直諫,惹得天子龍顏大怒,但是到最後,於閣老也沒有讓步,堅持錦衣衛抓人無據,要求天子放人。

  於是一時之間,朝中的風向有隱隱有些改變,接下來,於慎行前幾日看似無用的四處拜訪便顯露出了威力。

  以內閣閣臣葉向高,吏部尚書孫丕揚,戶部尚書趙世卿等好幾位大佬為首,加上數個禦史科道,部院大臣紛紛出面聲援,和於慎行站到了一起,上疏皇帝,請求皇帝放人。

  這下子就算是想要詆毀於慎行的人,也不得不閉嘴了!
  因為於慎行的這種行為,已經相當於另一種形式的叩闕了,無論如何,犯顏直諫的名頭一戴上,頭前所有的謠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當然,還有不死心的人,暗中散布消息,言道畢竟人還未救出來,此時下妄言未免太早,所打的主意,不外乎讓於慎行騎虎難下,真的跟天子死磕起來,畢竟如果於慎行只是在演戲的話,那麽他是絕不可能真的把人救出來的。

  而他如果真的想要救人的話,那只會更好,天子費心將他提拔起來,這個時候於慎行卻不知死活的想要忤逆皇帝,只會更順了某些人的心思。

  不過接下來天子傳出的一道旨意,卻是頓時叫他們傻了眼。

  詔,刑部尚書蕭大亨,禮科都給事中亓詩教,戶科給事中官應震結黨營私,篡謀挑撥皇家親情,證據確鑿,交付大理寺審理!

  不得不說,這個消息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結黨營私,這是個老罪名了,大家心裡都清楚,但是這篡謀挑撥皇家親情又是個什麽罪名?
  群臣驚疑不定之下,隻得去找唯一一個見過皇帝的大臣於慎行發問。

  而於閣老的反應也很有意思,他聽聞有人問起此事,十分惱怒,當下冷冷的甩了一句話便走了。

  這句話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不過經歷了此番風波,朝廷當中總算是隱隱安定了下來,別的不說,內閣閣臣盡皆歸位,便令得朝廷安穩了一大半,唯一剩下的,就是那幾個還在抵抗未曾赴任的官員,但是朝中已經沒有人關注他們,而是將目光都移到了大理寺的身上。

  而接下來,大理寺的案子也審的很快,兩日的工夫便審結了案子,如果說錦衣衛抓人是胡亂抓人的話,那麽作為文臣衙門的大理寺,做出的結論絕對值得人信服。

  而大理寺最終的結論,和聖旨上一模一樣,三人結黨營私,篡謀挑撥皇家親情,請罷黜為民,永不敘用!

  這一天,正是會試開始的時候,一切發生的猝不及防,一場足以波動整個朝局的事件就這樣塵埃落定……

  貢院當中。

  因為這次是恩科的關系,貢院特意安排的及其寬大,待得士子們全部入場完畢,就見得外頭鍾鼓齊響,威儀萬方,乃是天子鑾駕。

  眾士子連忙跪伏於地,而天子則是淡淡道了聲平身,勉勵了幾句,便宣布會試開始。

  大明朝的會試,要整整持續三天,朱常洛雖然是主考官,但是身為皇帝,他自然不會真的在此處待滿三天,只需要露一下面就可以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對於這幾日之間,於慎行乾淨利落的手段滿意的很,今天過來,是特意幫他撐場子的。

  事實上,朱常洛也沒想到,於慎行行事竟然如此果決,絲毫都不拖泥帶水,說是動若雷霆也不為過。

  整件事情下來,而且更重要的是,於慎行固然不會像王錫爵一樣,充當他和朝臣之間的潤滑劑,但是他有自己的行事風格,這短短的三天時間之內,於慎行用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朱常洛給他的考題,著實是讓朱常洛也感到新奇不已。

  事實上,那天朱常洛給於慎行的匣子裡頭,裝的是一件朝廷秘事!
  這件事情說來時間已經有些久了,要追溯到朱常洛登基之前,那時候朱常洛肅整三大營,卻發現有人從中作梗,彈劾朱常洛擁兵自重,心存反意,算得上是他登基之前最大的一次危機了。

  那次的結果是查到了背後指使的勳戚便沒有查下去,但是朱常洛卻知道並非那麽簡單。

  在他登基之後,曾經命梁永詳細查探過,最終合廠衛之力,終於將事情查的清清楚楚,這件事情,實際上是朝中諸黨和勳戚的一次聯手而為。

  朱常洛查清楚之後,一直想要動手,但是卻沒有機會,畢竟這裡頭牽扯的人實在太多,一旦處置起來,幾乎要將朝廷翻了個個兒。

  他之所以將此事交給於慎行,本來是想看看他有沒有勇氣揭開這個蓋子,卻沒想到,於慎行想出了這麽一個懲處而不公之於眾的法子,倒也算是兩全其美……

  搖了搖頭,朱常洛抬頭望著眼前的一乾大臣。

  恍惚間,他登基已經有將近一年的時間了,這次恩科結束之後,過不了多久就該封印了,而就是這一年的時間,改天換地,朝廷已經大變了一個樣子,如今邊境靖平,朝廷安寧。

  不管是內閣,還是六部當中,朱常洛都已經掌握了超過一半的勢力,有著這樣的底氣,他才敢掀起這麽一場風波。

  而有著這樣的底氣,他也能夠一展自己心中的抱負,徹徹底底的改變大明的命運!
  雖然現在的大明依舊弊病累累,文重武輕,稅賦不均,但是望著眼前奮筆疾書的士子們,朱常洛清楚,在他們當中,會有將來的首輔大臣,有將來的部院大佬,也會有七品知縣和科道言官,他們,將是自己的第一批科舉人才,也將是自己改變未來的依仗,他們會和朱常洛一起,開啟一個新的盛世。

  今年是萬歷三十年,這次科舉結束之後,大明便會正式邁入泰昌元年,那……將是一個無比輝煌的新的時代!

  一個屬於朱常洛,也屬於大明的時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