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謀天下》第809章 還是熟悉的味道
  第809章 還是熟悉的味道

  京師,內閣。

  大軍出征已有數十日之久,不比邊境烽火連綿,京師當中早已經恢復了平靜的景象,無論前線打的再緊張,朝廷還是要運轉的,鑒於皇帝對於此次大戰的重視程度,朝廷的一乾大佬也都很明智的沒有胡亂插手進去,而是一切聽從皇帝的安排。

  當然,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元輔,這是禮部呈遞上來的皇太子冊封儀注,請元輔過目!”

  內閣當中,大學士朱賡手持著一份奏疏,來到了王錫爵的桌前,笑呵呵的道。

  雖然宮中已經下了詔諭,邸定了儲位的人選的,但是對於一乾老大人們來說,卻是絲毫都不敢掉以輕心。

  宮裡宮外那些亂七八糟的流言雖然十分荒唐,但是事涉國本,不能有絲毫的冒險。

  所以老大人們將大軍送出京師之後,便一致的將注意力都放在了皇太子的冊封大典上。

  “嗯,這份儀注倒是周全的很,馮尚書是多年的老禮部了,這種事情上,想來不會出錯的!”

  仔細的將朱賡遞過來的奏疏看了,王錫爵方才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開口道。

  皇太子冊封儀典,乃是朝廷最重要的冊封典禮之一,重要性僅次於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其間事務繁雜無比,需要提前做好無數的準備。

  而禮部的這份儀注,說白了,就是一份可行性計劃,裡面按照朝廷的規製禮儀結合現實狀況,詳細寫明了從冊封大典的前期準備,到後期的實行當中的各項細節,以及各個衙門需要做好的準備事務,除此之外,還包括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各項意外狀況,畢竟這一次,要參與冊封的太子殿下,還只是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娃娃,這些都是要考慮到的。

  不過反過來說,禮部的儀注上了之後,後期的工作就好做了,因為到了具體實施的環節,自然有禮部的堂官和各部的侍郎去監督實行,就不必他們這些大佬操心了。

  “的確如此,馮尚書這次據說是連著在禮部熬了好幾天的夜,查閱了無數的儀典,才擬出了這份儀注,自然是不會有什麽大的疏漏之處,如果沒問題的話,老夫就票擬送交禦前了!不過話說回來,太子冊封乃是大事,雖則如今太子殿下年幼,但是東宮卻得早備,元輔以為呢?”

  王錫爵眯了眯眼,他就知道,這個朱賡不會單純為了一個儀注過來找自己。

  卻原來,是盯上了這件事情!

  按照典製,太子既立,東宮當備,雖然如今這位太子殿下還是個小娃娃,但是既然立了太子,東宮就不能空著,更準確的說,東宮的官職不能空著。

  大明朝沒有廢太子的先例,也就是說,一旦被立為太子,只要不倒霉的在登基之前死掉,那就是鐵板釘釘的未來天子。

  混進了東宮,就代表著混進了未來天子的班底當中,讓朝中的一乾大臣如何能不眼紅?
  要知道,上一任的東宮班底可是前程似錦,最得天子寵信的裡停機,如今已經隱隱然在朝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至於其他方從哲,葉向高,韓爌,孫承宗等人,更是平步青雲,仕途得意。

  這等活生生的招牌擺在面前,容不得一乾大臣不心動,朱賡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朱閣老說的不錯,東宮的確須得早備,尤其是這詹事府之架構,當早早搭建起來!”

  王錫爵一抬眉,輕聲開口道。

  事到如今,通透如首輔老大人,早就明白了朱賡今天的來意,他這是來探聽自己的口風了!
  其實也不怪朱大人著急,自從沈一貫去後,浙黨就一蹶不振,大不如前,尤其是經歷過一次承天門風波之後,更是被天子拿住話柄,一次性罷免了數十位官員,算得上元氣大傷。

  可以說,浙黨想要翻身,這次東宮再建,是唯一的機會了!

  “那元輔之意,這詹事府的詹事和少詹事之職,誰人更為合適呢?”

  壓了壓心緒,朱賡繼續開口問道。

  詹事府設主官詹事一人,正三品,佐貳官少詹事兩人,正四品,統管詹事府政事,輔導太子。

  再往下就都是些亂七八糟的官職了,做不得什麽主,更何況,太子畢竟還小,幾位詹事府的主官可以提前預備著,但是想要一下子就全把整個東宮搭起來,未免有些為時過早了。

  而朱閣老看上的,也顯然是這詹事和少詹事的官職,說到底,他朱賡還是一方大佬,再低的也不值得他這麽落下臉面來打探。

  “照前幾朝的例子,詹事和少詹事當選德高望重,才德出眾的大臣擔任,一般是從內閣和翰林院講讀學士當中來選,此番恐怕亦是逃不出此理!”

  王錫爵瞥了朱賡一眼,淡淡的開口道。

  其實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朗了,朱賡的地位很不利!

  因為事實上,朝中對於詹事府存有念想的官員不少,但是實際上有競爭力的著實不多,對於詹事府的官員,朝廷還是有極其嚴格的規定的。

  清流華選是必須的,而且必須是出身二甲前幾名的官員,才有被列入候選的資格。

  畢竟就東宮來說,首要目的是教導皇太子,才學是必須要有的。

  而其次就是德行,但凡德行上有一點點的詬病,也是不可能進入東宮的,免得帶壞皇太子。

  對於詹事府的掌印官和佐貳官要求就更加嚴格,基本上除了內閣大臣和翰林學士,都是不用的!
  如此一來,其實范圍就很小了,內閣的五位大臣,加上翰林學士方從哲,一共六個候選人。

  而這六個人當中,首輔王錫爵和次輔衷貞吉的可能性也不大,首先是因為他二人都年歲頗大,精力不濟,還有就是,身為首輔和次輔,他們本就已經位極人臣,不適宜再擔當皇儲的老師,更何況他們也忙不過來,更大的可能是他們二人其中之一去掛個名頭,至於真正的實權,他們卻是不會動的。

  所以剩下的四個人當中,情況也就很明朗了,武英殿大學士沈鯉,文華殿大學士朱賡,文淵閣大學士李廷機,翰林學士方從哲。

  這四人很明顯的分為兩派,沈鯉和朱賡早就俱為一體,分屬浙黨自不必說,李廷機和方從哲是帝黨也不必說,應當說,這一次又是浙黨和帝黨的交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