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謀天下》第398章 第三百就是八章:李三才!
  第398章 第三百就是八章:李三才!
  京師東城的一處宅院當中,李高陰沉著臉色,身旁坐著一個老者,面色肅然,身形清瘦,一襲寬大的緋紅官袍罩在身上,顯得略有些不大合體,但是就這麽坐著,身上卻有一股氣勢讓人心悸,使的一旁的侍女都險些將茶杯打翻。

  不過李高顯然是不懼怕這位老者的,坐定之後,來不及寒暄,便陰沉著臉道。

  “李大人是什麽意思?為何你之前沒有告訴老夫,此事壽王殿下會插手!現在可倒好,老夫也白白挨了頓罵不說,人也沒攔住,你說說,現在該怎麽辦?”

  倒是那位老者不緊不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

  “武清伯不必擔心,人沒攔住就沒攔住吧!就是被查出來又如何?有太后娘娘在,誰能奈何的了你不成?”

  李高臉色稍霽,但是仍舊忍不住冷哼一聲,很顯然是對方才受氣的事情,仍舊憤憤不平!
  老者笑了笑,道。

  “其實這事情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那些商賈在京城裡做生意,拜個碼頭,孝敬孝敬武清伯而已,這錦衣衛卻小題大做,非要將他們抓起來,無非是看上了他們的家產罷了,武清伯且放心,剩下的事情老夫來處置便是!哦,對了,這是范家送來的謝禮,算是沒讓武清伯白跑一趟!”

  說罷,使了個眼色,底下一名管家服色的老者頓時會意,從袖中拿出一疊銀票,放在了李高面前的桌上。

  後者拿起來一瞧,頓時喜笑顏開,將銀票揣起來,道。

  “說來這恆隆錢莊的銀票倒是方便的很,不過老夫還要提醒李大人一句,壽王殿下可不是好惹的,這官嘛,誰人不貪?就算他手裡有了帳冊,也不能把你們全抓起來不是?說到底,他是皇上屬意的儲君,得罪了他,以後的日子可就不好混了!告辭!”

  說罷,李高一轉身,出了大門,留下那位老者愣在原地,良久,才歎了口氣,喃喃道。

  “和解嗎?老夫又何嘗不想……”

  不過只是片刻,老者眼中的迷惘之色盡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凜然的氣勢,轉過身,淡淡的對著管家吩咐道。

  “去請左副都禦史溫大人,就說老夫有事找他!”

  與此同時,壽王府中。

  朱常洛端坐於上,身旁是駱思恭和梁永,底下是兩個身著面色黝黑,看起來忠厚老實的漢子,不過此刻這兩個漢子眼中卻是閃著精光,恭敬的說著什麽。

  半晌,朱常洛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轉頭對著駱思恭問道。

  “東城黃華坊?本王不記得那裡有什麽顯赫的官員啊?難不成是外宅?”

  不錯,這二人就是朱常洛派過去跟蹤李高的,對於李高這個人,朱常洛是知道的,無利不起早,更兼膽大包天,什麽錢都敢拿!
  他貿貿然來插手這件事情,要麽就是他在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要麽就是有人對他許以重利,當然,朱常洛更覺得是二者兼有,畢竟當時李高的著急是做不得假的,何況黑吃黑是他武清伯一貫的做法了。

  不過若說他就是那個幕後黑手,朱常洛卻是覺得不大可能。

  且不說李高能不能支使的動那些文臣,單是他那個惹下無數大禍的草包性子,就不是個玩政治的料!

  所以朱常洛斷定,李高的背後定然有人指使,而且這個人,極有可能就是暗中鼓動朝臣扣闕之人……

  而方才朱常洛在鴻臚寺前,無比強勢的將人帶走,李高慌亂之下,定會回去尋那人,而他便可以順藤摸瓜,查出那人的身份!
  不過讓他奇怪的是,這京中的顯貴,大多都住在崇教坊,而方才這二人卻說,他們跟著李高到了東城黃華坊,那裡鮮有大臣居住,更多的是京中的商賈,難不成是他猜錯了?
  不料他剛剛發問,駱思恭卻是沉吟片刻,道。

  “殿下,不是外宅!那黃華坊當中,的確有一處府邸,屬於一位朝廷大員!”

  “哦?是誰?”

  朱常洛頓時來了興趣,要知道,那黃華坊可是商賈聚集之地,一般的朝臣士大夫,鮮少願意和這幫商人廝混的,但是此刻聽駱思恭的口氣,這居住在黃華坊的,竟還是一位朝廷大員?
  “李三才!”

  駱思恭臉色凝重,輕聲說道。

  就連他也沒有想到,追查到最後,竟然會牽扯出這麽一位大人物來。

  這位話一出口,就連一旁的梁永都倒吸一口涼氣,失聲問道。

  “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的李大人?”

  朱常洛亦是臉色肅然,心頭一沉。

  這位李三才可不是什麽小人物,他的官名全稱是戶部尚書兼左副都禦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
  要知道,自從成祖皇帝破天荒的為了提高內閣的地位而創造了加銜制度,這種方式就成為了大明的一種常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隨隨便便加銜的,一般來說,這種加銜通常出現在兩種人身上。

  一是內閣大臣,雖說內閣有宰輔之權,但是卻無宰輔之名,人人削尖了腦袋想要當的內閣大學士,實際上不過是正五品的官銜而已,所以成祖皇帝當初為了提高閣臣的話語權,令他們兼任正二品的六部尚書,不過是空有其名而無實權,簡單來說,就是享受正二品的待遇,但是不能插手部務,加銜僅僅是為了提級別用。

  時至今日,這幾乎已經成了慣例,入閣的閣臣必定會身有加銜,就拿王錫爵來說,他的官名全稱是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也就是俗稱的首輔,而現今的次輔陳於陛,官名全稱是戶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他們的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就是加銜!
  而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如李三才這種,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大明的官職體系當中,並沒有巡撫和總督這種官職,因其權責太大,不利於中央集權,長久把持於一人手中,不利於朝廷管控。

  但是試行一段時間之後,卻發現這二者乃是不可或缺的官職,可太祖定製不可更改,故而後世人便想出了變通的法子。

  李三才這個官職當中的戶部尚書兼左副都禦史是官名,通俗點說,就是他的編制,而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是差遣,也就是他負責的事情。

  如此一來,朝廷便可以借此來控制他手中的權力,要調任官職需要經過吏部一套複雜的程序,但是要換個差遣,卻是朝廷一句話的事兒,既保證了地方安定,又最大限度的保持了朝廷的權威。

  但是讓朱常洛心驚的並不是這一點,而是李三才頭上的戶部尚書名頭,盡管他知道,這個戶部尚書是虛銜,是為了讓李三才名正言順的管理漕運事務才加的銜。

  可他更清楚的是,總督漕運一般只會加戶部侍郎銜,而非戶部尚書,而且總督漕運加巡撫鳳陽,這二者的權力會於一人之身,即便他不是京中官吏,地位也足可比擬六部尚書般的大佬。

  而這樣的人一旦調入京中,必定是六部尚書之一,而且因為他本身加銜是戶部尚書,極有可能直接跳過禮刑兵工四個排名靠後的尚書,直接躍居六部之二,成為貨真價實的戶部尚書!
  真沒想到,查到最後,竟然查到了他的身上,一時之間,朱常洛也感到無比棘手……

  這個李三才,可不是好動的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