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謀天下》第628章 壞消息總是搭伴來的
  第628章 壞消息總是搭伴來的
  君臣之爭,這是歷朝歷代都會遇到的事情。

  新君繼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穩定自己的地位,將屬於自己的權力牢牢握在手中,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君權和臣權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碰撞,進而產生各種各樣的事端。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這個道理,新皇繼位,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插自己的人馬在各個重要的位置上,為的就是怕威望不足,導致底下人對於他的命令陽奉陰違,或是拖拖拉拉,怠慢於他。

  毫無疑問的是,今天在乾清宮當中發生的事情,在外人看來就是禮部欺太子新晉入主乾清宮,心中存了輕視之意,令太子殿下心生不滿,才會不歡而散。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不然,馮琦是大行皇帝留下的老臣,他一時疏忽,心態沒有轉變過來,這個解釋看似合情合理,但是不要忘了,真正擬定廟號的人,並非馮琦,而是東宮屬臣朱延禧!
  這個朝堂之上,東宮屬臣是最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出錯的人,因為他們需要做的,正是維護太子的權威,幫助太子在群臣面前樹立威嚴……

  如此一來,朱常洛的地位益發穩固,他們的前途才會更加光明!
  但是偏偏,這件事情就出錯在了朱延禧的手中……

  “元輔是懷疑,此事是出自殿下的授意?可是殿下分明從昨日起,就一直守在大行皇帝的靈前啊?”

  衷貞吉緊皺眉頭,開口說道。

  不得不說,衷貞吉也覺得,王錫爵的懷疑是有道理的,身為東宮屬臣,朱延禧斷不至於在這麽大的事情上出紕漏,要知道,如此一來,無論如何,總會傳出大臣輕視太子的謠言,對於太子殿下的威嚴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

  而顯然的是,太子也不可能為了這麽一件小小的事情苛責堂堂禮部尚書。

  所以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朱延禧都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但是馮琦不會騙他們,廟號的事情,恐怕根底就在朱延禧的身上。

  如此一來,恐怕也就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朱延禧受了太子的暗中授意,才會有此作為。

  不過這麽說的話,又有了新的問題,太子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難道說……

  “殿下昨日的確守在大行皇帝靈前,可這種事情又何必殿下親自走一趟,昨日紛紛亂亂,打發個心腹前去傳一句話便是!”

  王錫爵搖了搖頭,道。

  “老夫是擔心,殿下有意布下此局,便是為了礦稅之事啊!”

  老首輔的歎了口氣,臉色凝重。

  “這……難不成殿下並不願廢除礦稅?”

  衷貞吉的臉色有些難看,盡管心中有了猜測,但是聽王錫爵也如此說,他才感覺到事情的嚴重程度。

  礦稅之禍!

  單聽這一個名字,就知道礦稅在朝臣當中是個什麽樣子了,礦稅並不在朝廷稅法規定的稅賦當中,而是大行皇帝獨創的稅種。

  也就是說,礦稅這種東西,是不受朝廷認可的。

  在大臣們眼中,它和地方上的那些苛捐雜稅沒什麽兩樣,都是應該嚴厲打擊的。

  只不過地方上收的苛捐雜稅是地方官收的,而這礦稅卻是皇帝親自派人收的。

  往大了說,礦稅是對於朝廷法度的踐踏,是皇權凌駕於法典之上的明證,也是對百官無力阻止的嘲諷。

  何況礦稅所收不歸國庫,而歸於皇帝內庫,如此一來,便更令朝臣不滿,以為皇帝貪好財貨,搜刮民脂,用途私用!
  當然,從王錫爵這一乾大佬的角度來看,他們心裡也清楚,礦稅對於國家的益處,但是問題就在於,這種東西缺乏必要的監管,收稅者是皇帝身邊的內宦。

  這些礦稅太監為了斂財無所不用其極,以礦稅之名,行搜刮之實!

  因礦稅而家破人亡的不計其數,因征繳礦稅而導致的民變,內閣幾乎每年都要收到幾十起。

  朝廷之政令百姓不滿以致民變,這已經是足以動搖朝廷根基的事情了。

  礦稅給朝廷的財政壓力帶來了緩解,這是事實,但是一則礦稅是非法的,二則礦稅帶來的禍端,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帶來的好處。

  這才是朝臣之所以竭力反對礦稅的原因所在。

  但是可惜的是,大行皇帝馭極多年,權威深重,他執意所行之事,哪怕朝臣連篇累牘的彈劾,也毫無作用!

  就連衷貞吉也不得不承認,他和王錫爵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去找朱常洛要求廢除礦稅,是存了要捏軟柿子的心理。

  當然,由於雙方的特殊身份,這種行為也可以叫做逼宮!

  大行皇帝馭極多年,自然有底氣能夠扛得住百官的彈劾,但是太子殿下尚未登基,根基尚未穩固,總不至於冒天下之大不韙繼續行礦稅吧。

  若是在此事上跟朝臣鬧得不愉快,別的不說,太子殿下尚未登基,就會有一個不納諫言,放任礦稅遺禍的名聲,即便以後登基之後,穩固君權也會變得困難起來,以後能都令行禁止都是個未知數……

  “礦稅遺禍百姓,此乃大行皇帝之弊政,大行皇帝臨終之前,曾有遺言,礦稅弊大於利,不可久行!言談之間似有廢止礦稅之意,但是可惜的是,直到大行皇帝龍馭賓天,也只是交代太子殿下納群臣之言,善加處置礦稅,未言廢止之事,當時情況緊急,老夫未曾多想,如今想來,大行皇帝恐怕早已知礦稅之弊,也早有廢止之意,之所以臨終之時如此囑托,恐怕是顧忌到太子殿下之意……”

  王錫爵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當時大行皇帝臨終之時,他全程在旁,自然看得出,朱翊鈞當時有意要廢除礦稅,但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轉而說要交給太子自行處置。

  想必是早已知道,太子殿下不願廢除礦稅,所以才不對此事過多乾預……

  話說到這個地步,事情已經很明朗了,太子殿下之所以會早命朱延禧在大行皇帝廟號上動手腳,就是算準了他們會趁大行皇帝剛剛賓天之際逼宮,要求廢除礦稅。

  而站在他的角度,若是拒絕的話,未免會落下惡名,甚至給未來穩固根基帶來難處。

  所以太子殿下才出手安排了這麽一場好戲,搶先佔據主動權,給自己拒絕廢除礦稅,找上一個合理的理由……

  “唉,早知如此,我等就該準備周全,召集內閣群臣共同前去進言,如今卻是白白浪費了大好時機!”

  想明白了這些,衷貞吉重重的歎了口氣,語氣當中滿是惋惜之意。

  當初他們商議著,若是內閣輔臣全數前去,未免聲勢太過好大,縱然是令殿下準了廢除礦稅,他們這一幫人也難逃逼諫君上之名。

  如今看來,打算低調而為,卻是大大的打錯了打算。

  若是當時在場的不止他們二人,而是內閣諸臣的話,殿下絕不至於如此輕松的就推掉礦稅之事。

  事到如今,木已成舟,太子殿下輕輕巧巧的兩句話,便將礦稅之事推到了登基大典之後,著實是錯過了一個大好時機啊……

  “洪溪不必懊惱,老夫觀太子殿下之意,亦心知礦稅之弊所在,何況如今不同於大行皇帝之時,倭國大筆賠銀令內庫國庫豐裕,殿下想必對於礦稅也不必太過執著,待得時機成熟,我等群臣共上諫言,自有效果,老夫如今擔心的,卻是張公之事……”

  王錫爵搖了搖頭,面色上隱隱泛起一絲愁容,歎了口氣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