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謀天下》第631章 張居正的改革
  第631章 張居正的改革
  這件事情並不簡單,除去可能存在的來自朱常洛的試探之意以外。

  單純的論及為張居正翻案的後果,也是在場的大佬們最為難的原因。

  難度還在其次,張居正身為前首輔,而且是銳意改革的前首輔,他代表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已經故去的老臣而已。

  更為重要的是,他死後已經被廢除的,曾經在大明掀起無數反對之聲的三大改革!

  後世提起張居正的改革,最為出名的是張居正針對經濟方面的一條鞭法!
  而事實上,一條鞭法是張居正改革的核心內容,但是卻不是他改革的全部內容,張居正的改革是針對整個國家的一套系統的制度改革。

  主要來說,集中在吏治,經濟,軍事三個大的方面。

  吏治上實行考成法,主要針對大明朝官員冗多,辦事效率低下的問題,對各級衙門采取限時制度,上到內閣,下到府衙縣衙,所處理的政務一律采取限時制度,在規定的時限之內,官員如果不能順利的將政務處理完成,就將面臨著罰銀罰俸的懲處,嚴重者甚至會危及官位,以此來根除衙門辦事效率緩慢的毛病,提高公務處理速度。

  由於當時高拱已倒,君上年幼,張居正又與時任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交好,幾乎稱得上是大權獨攬。

  為了落實考成法,肅清吏治,張居正大幅度提高了內閣的權柄,強令非內閣下屬衙門的六部都察院都必須向內閣定期匯報政務處理情況,也因此招致了無數人的彈劾和不滿。

  當然,考成法縱然被人詬病,但是對於朝政處理效率的提高卻是十分明顯的。

  無數屍位素餐的官僚紛紛下台,一批實乾家被張居正提拔起來,成為他改革的有力支持者。

  而肅清吏治的同時,對內強勢的張居正在對外關系上卻采取了溫和的戰略。

  對於大明的強敵韃靼,張居正一方面命名將戚繼光,李成梁鎮守邊疆,修建敵台防禦外地,一方面開放互市,甚至將茶馬鹽鐵等重要的戰略物資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和韃靼獲得了暫時的和平。

  針對東南沿海的倭人,張居正分段設寨,加強對於出入境商人的審查,嚴厲打擊倭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令倭寇為之一輕。

  應當說,張居正的一番舉動稱得上是大刀闊斧,行事激進。

  這些國家層面上的戰略方針,幾乎都是由他一個人親自制定,但凡敢反抗他改革的人,都被他以強力的手段鎮壓下去。

  所謂獨斷專行,竊人主之權的罪名,也便是由此而生!

  但是這麽多的改革內容,實際上都只是張居正為他真正的改革所做的準備工作而已,無論是考成法,還是開放茶馬互市,雖然有巨大的好處,但是也同樣存在巨大的弊端,並不能作為長期的改革內容。

  張居正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為自己真正的改革創造環境。

  一條鞭法!
  張居正深知,大明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賦役制度,財政危機和土地兼並!
  太祖皇帝定下的財政制度隻適應於大明立國的初年,而不適和如今的大明社會,朝廷如果死守著所謂的祖製,最終只會走向滅亡。

  所以他明白,唯有改革財政制度,才能讓大明煥發新的生機。

  而改革之難,也沒有人比他更為清楚,前宋的慶歷新政,王安石改革,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他們隻關注到了改革本身,卻忽略了改革的環境。

  要改革,首先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改革環境,所以張居正改革的第一步,是取得朝廷當中絕對的話語權,令國內政治處於一個暫時的穩定結構。

  與此同時,針對邊境的茶馬互市,雖然犧牲了一部分國家利益,但是同時也保證了邊境的暫時安寧。

  至少讓他在國內推行改革的時候,大明不會和韃靼突然爆發戰爭。

  無論他所行的這些政策是否合理,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張居正的確有這個能力做到這些。

  而接下來,就是打造一支能夠徹底貫徹他意圖的官僚團隊。

  這才是張居正所謂黨同伐異的原因所在。

  他需要的是一支自己能夠完全信任,能夠完全貫徹自己改革方針的官僚集團。

  所以一切和他不和,反對他改革的聲音,統統被強力鎮壓,取而代之的是張居正的心腹親信。

  而這麽多的準備工作,其核心之處,都是為了最終實行的一條鞭法。

  通過種種或被認可或被不認可的手段取得穩定的改革環境之後,張居正第一件事情便是將矛頭對準了土地兼並。

  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對全國的土地進行清丈,揪出了無數隱沒土地的士紳。

  和清丈之前相比,戶部帳冊上登記的土地數量足足多了將近一倍,可見地方土地兼並之猖獗!
  而後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將朝廷規定的各項稅賦,勞役統統廢除,不再區分勞役,雜稅等多種類目,統一整合成一項稅賦進行征收,以銀兩代替繁雜的各種布匹糧食等稅賦形式。

  計算稅賦的方法也變成根據百姓所擁有的田地和成年丁口數來決定。

  這一政策令地方官的無數灰色收入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百姓身上沉重的負擔大大減輕,而原本應該落入地方官口袋的銀兩,統統變成了國庫的存銀。

  短短的幾年時間,張居正的改革就帶來了豐碩的成效,國庫的銀兩越發豐足,不僅足以支撐龐大的朝廷機器運轉,並且有余力投入大筆銀兩進入水利方面,開發和維護漕運,一度令大明朝廷的漕運煥發新的生機。

  只可惜的是……

  畢竟,留給張居正的時間太短了!

  他是內閣首輔,但不是皇帝!

  大權獨攬固然好,但是終不長久,更何況在他執政的短短數年當中,他的父親意外死去,由此爆發了一場來自反對改革者的逆襲。

  張居正為了應付這場奪情之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雖然最終獲得了勝利,但是卻大大牽扯了他改革的腳步。

  而等到他將所有人都處理乾淨的時候,他赫然發現,他面對的不是強大的官僚集團,而是他一手教導長大的,這個國家真正的統治者!
  而他改革的手段,注定是不能被皇帝所接受的。

  與此同時,張居正也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人了,他的改革尚未完成,但是生命卻走到了盡頭……

  ps:本來不想寫這麽多的,但是張公的一生波瀾壯闊,一寫起來就收不住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